一、云和雨叶至善

咱们周围的空气中总含著一些水。你看不到空气中有水,因为水成为蒸气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你能看到液体状态的水,可是在气体状态的时候,你就看不到了。你也感觉不出空气中有水,因为水蒸气并不湿。有人以为雾就是水蒸气,那是错了。雾实在是无数的微细的水滴,并不是水蒸气。

水进人空气只能靠蒸发。蒸发就是物质由液体状态变到气体状态。

水从江面上、河面上、湖面上、海面上蒸发,也从地面上蒸发。水从晾著的湿衣服上蒸发,也从树木花草上蒸发。你信不信,在夏天的烈日照射下,20棵玉蜀黍一天能蒸发大约1吨水。

水也从咱们的身上蒸发,就是咱们的皮肤渗出来的汗;还有一部分水从咱们的肺里蒸发,随著吐出来的气一起排出体外。

只要有水的地方,或是含水分的东西,差不多都有水在蒸发。因而我们老是给水蒸气包围著:水蒸气有的时候多些,有的时候少些。

要是你不停地把砂糖一小撮一小撮往一杯清水里加,加到一个时候,砂糖就不再溶解了,因为水里所溶解的砂糖已经够多了。水蒸发到空气里,情形跟砂糖溶在水里一样。到空气里的水蒸气已经够多了,水的蒸发就停止了。在那个时候,晾著的衣服很难得干;咱们身上也是湿漉漉的,因为汗水也停止了蒸发。咱们呼吸很不舒畅,会说:「这天气真闷人!」

咱们也知道,热水可以溶解更多的砂糖,同样的,热空气也能包容更多的水蒸气。含水蒸气较多的热空气要是冷下来,一部分水蒸气就会被挤出来。

喝冰冻饮料的时候,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玻璃杯外面会结成一颗一颗的水珠。有人说:「玻璃杯出汗了。」你当然明白,这些水滴不是透过玻璃渗出来的,而是热的空气碰到冷的玻璃杯,排挤出来的那一部分水。清晨的露珠也是这样生成的。一昼夜间,清晨往往是最冷的时候,因而空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附著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为露珠。

清晨,有时大雾弥天。那是水蒸气附著在无数飘浮的尘埃上,凝结成了细微的水滴。那些水滴非常之小,要1万多颗连在一起,才有1厘米长。

像雾一样,多数的云也是由细微的水滴组成的。靠近地面的空气总比较热,含的水蒸气也比较多,因此也比较「轻」,科学的说法是密度比较小。「轻」的气体就会往上升。可是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上升的空气受了冷,它所含的水蒸气有一部分就凝结成为细微的水滴,这种空中的雾就是云。可是有的云不是由水滴,而是由细小的冰花组成的。水蒸气在空中凝结,可以成为水滴,也可以成为冰花,得看凝结时候的温度在冰点以上呢,还是在冰点以下。

我们看云,云的样子各式各样:有很大的,很白的,毛茸茸的;也有灰色的,布满了天空;有的像一缕烟,有的像一座山。气象学家把云分成许多种,各有各的名字。咱们没有学过,不容易把许多种云—一区别开来。

最常见的云有三种。

第一种常见的云像马尾,又像羽毛,叫做「卷云」。在天放晴两三天之後,天空中常有这种云出现。卷云很高,大概在离地面一万几千米的高空中,是细小的冰花组成的。高空中风很大,因而卷云飞得很快,几乎跟最快的飞机一样快。只因为它高,咱们在地面上看并不觉得。

第二种常见的云好像一座一座的山,叫做「积云」。这是夏天午後常见的云。天空中有这种云,常常是好天气。但是,积云如果越积越多,变得又黑又大,会成为「雷云」——一场大雷雨就快来了。积云比卷云低得多,云脚离地面一般只有2千米。成为雷云的时候,可能有七八千米厚。

第三种常见的云叫做「层云」。层云常常铺满整个天空,成为铅灰色。它夹在温度不相等的上下两层空气之间,因而不很厚,也不很高,高山的顶峰常常露出在层云之上。天空布满层云的日子,在高山顶上仍然看到天青日朗,层云在脚下好像波涛起伏的大海。

云在初聚成的时候,那些水滴跟雾一样细,因此不会往下落。即使落下来,还没到地面已经蒸发完了。那些细微的水滴要是不渐渐地长大,雨是下不成的。因此,天空有云的日子很多,下雨的日子总比有云的日子少。

含水蒸气多的空气要是很快地升到高空中,大部分就凝结成较大的水滴,於是下起雨来。落下来的水滴在途中还可能合并别的水滴,变得更大。雨滴至少比组成云的水滴大上几百万倍。有时候雨点被强有力的上升空气挡住了,直到长得很大才往下落,直径可能达到半厘米,打得地面上泥浆飞溅。

雨下得多下得少,通常用毫米来计算。毫米是指落在地面上的雨,不流掉,不渗掉,也不蒸发掉,有多少深。6千米厚的一堆云全变成雨,落到地上还不到10毫米。这个数量其实并不小,100平方米的地面上下10毫米雨,总数就有1吨。有时一场暴雨,1小时内可以下250毫米。因而在山区连下几个小时暴雨,常常会引起山洪暴发,引起泥石流,冲毁庄稼、村庄、桥梁、公路、铁路。

二、看雨的散文

看雨的散文1

早上八点四十分,我坐在明辉家私厂后门保安室,看着外面的天空。

天空是灰蒙蒙地一片,看不到天上的云,只能看到附近的建筑物,整座城市都被雾气笼罩着。越往远处看越模糊,就连大山的轮廓也看不到。刚开始,毛毛细雨就像烟雾,细得看不见,飘落到行人的身上也难打湿衣服,断断续续地下着。微微地暖风,也是吹一阵歇一阵。虽然是早春天气,毕竟是广东,风吹到脸上,感觉暖暖地。

十点,北边的天空很灰暗,其余的天空是灰黑的。地上升起雾气,能见度更低。细雨开始转大了,微风吹来,细雨斜着飘飞,看过去已经有麻线粗。公路上全都湿了,坑坑洼洼的地方有了积水。细雨变成小雨,铁皮棚上流下了水柱,滴答滴答地响起了节奏。

门口十米外,那颗马尾松,仅一层楼高,树杆的腰围二十公分,长长的枝条密生针状细叶,极像马尾。树冠随风微微晃动,树下有一块不到两平方的低洼,水最深的地方不到八公分,那密密麻麻的小雨落到松树上,在细小的树叶上汇集成大水滴,滴答、滴答地滴到浅水坑里,水面上溅起了串串涟漪。随即涟漪中间泛出一个个乒乓球大的水泡。水泡在水面上游动,有的不足一秒就破灭了,稍长的也不过两三秒。有的在游动时和另外一两个水泡相连,合成一个更大的水泡,刚刚合成就破灭了。

树上的雨滴,不停地落下来,水泡不停地形成,然后破灭,此起彼伏,水泡没有放弃那一刹那地涌现。水泡很自豪,虽然没有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视线里,但也曾经有过骄傲地展示自己的机会。

这也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每个人身边的美。看到这种美,可以深思一番,决不能因为水泡瞬间逝去而伤感,一定要像水泡一样,充满信心地去展现自己。那是希望,也是信念地支撑。人的一生即漫长又有限,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展现自己。做足自我,就是完美人生。

看雨的散文2

有人说,冬天是白色的季节,是因为雪把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毯子;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冬天是灰色的季节。我没有去过北国,所以不能感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南国的冬天可以说是由雨构成的,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事难以忍受南方湿冷的冬,然而我却在南国的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了。

今年的冬雨依旧那么的准时,依旧如此的刺骨,不同的是今年我走进了仲园。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趋势我撑着伞在细雨中漫步。每到冬雨的时候我都是在校园,而且我都喜欢撑伞在雨中漫步,看着其他同学撑伞匆匆行走,有的是去上课,有的是赶回宿舍,还有的去打饭......谁也没有闲情。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的匆匆?

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大城市中,在灯红酒绿里,我们变得很很匆忙,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们也只是拼命往前走,又可曾留心到路边的小黄花呢?也许你走遍南北,在很多地方驻留过?但你可曾注意到江南的雨跟北方的雨有何不同?可曾感受到江南的雨跟家乡的雨又有何不一般?人生路上我们行走得太匆匆了,何不停下脚步?也许我们会发现不一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诚然,我们匆匆地赶路,不如停下脚步看。漫步在仲园里,我停下脚步看雨。南国的雨不像北方来势汹汹;生活在北方的朋友难以想象撑着伞停下脚步看雨的情形。于是,有的人撑着伞,踱着小碎步还不忘埋怨这雨;有的是两人慢慢走在雨中,一看就是情侣,这样不大不小的雨最惹他们喜爱了;还有的人漫步却低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头......在我看来停下脚来看雨,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雨造就了人的性格,有人说南方的雨像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而北方的雨则如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确实如此,行走在大道上的人如果是皱着眉头,埋怨这雨的,大多是北方来的学子,因为在北方,很少或者是几乎没有如此缠绵、持久的雨。

南国的雨一年四季都不一样,不同的季节看雨,自然会有不一般的韵味。冬雨跟春雨在缠绵,持久上十分相似。但仍有很大的不同。诗人僧志安曾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描写春雨再不为过了。依稀记得往年春雨缠绵时,我呆在老家。春雨密密地斜织着,我总喜欢带着斗笠出门,感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杏花雨。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路上慢慢行走的人,不时还跟路上的打招呼,洋溢着活力。田地里已有不少的乡里披着蓑戴着笠在播种插秧了。行走在田埂上,细如牛毛的春雨中,我渐渐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停下脚步看春雨,感受大自然的洗礼;停下脚步看雨,品味慢生活;停下脚步看雨,体会人生哲理。

秋天的雨啊,一如既往的缠绵,却与春雨一点也不同。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自古以来,秋,都被称为悲秋,然而在我看来秋雨却是最美的。还记得那年秋天我踏入高中,迎接我的正是一场秋雨;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后,我撑伞走回课室的途中,不知道为何停下脚步,我体会到周围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同学们随着父母一同报到,虽说下着雨,然而他们脸上却是有着对高中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这秋雨却也不是充满着凄凉的气氛,而是如春天般迎接新活力。在我眼中秋雨不是古人说言的悲伤;当我停下脚步看秋雨,感受到的是爽朗天气下的活力。

至于夏天的雨我却没有停下来好好欣赏,但我知道如果停下脚步看自然会有一番领悟。

在匆匆忙忙的时代里头,我并不是说提倡大家什么都拖拖拉拉,有时候停下脚步来看就会发现很多,体会得更多。生活不是一味地追求快节奏的,而是要我们细细品味。雨虽然很平凡,但是在这雨经常光顾的南国,我曾在雨中停驻,在品味着人生,给心灵带来细雨。

停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看雨的散文3

孟庭苇的歌唱得好,《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歌词也很优美,只是稍嫌忧伤。我喜欢看雨,傻傻地看着雨在下,心里悠然而生恬静。

大体上北京是少雨的,不过北京的雨下得却很任性,扎堆在夏季几个月,入秋后可以连续半年滴雨不见,而夏天的雨有时会下得很滂沱,20xx年7月21日一场特大的暴雨淹没了北京城,造成近百人死亡。也许是因为少雨,北京的排水系统做得很差,梁实秋先生说他家的宅子为防水地基垫得很高,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院子也因水老排不掉,自嘲为“苦雨斋”,到了现代也没有多少改观,20xx年那次大雨几个不幸的人竟然淹死在首都的大街和自己住处。

江南的雨多,下得还有层次,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按照周历十月才是一年的开始,大约相当于现代公历的十一月份,在江南正处于深秋。江南的秋雨下得很朦胧,阴沉沉的天辨不清是雾还是雨,出门一趟衣服上密密一层白色的小水珠,像是孩子暗生闷气,心粗的人感觉不到,孩子终究是阳光的,那秋雨也持续不了几天。冬天的雨下得有些凄厉,傍晚回来那雨水在伞上、身上、树上结成冰茬。冬天的雨像是悲戚的村妇,下得柔肠寸断,感伤一阵悲过一阵,下着下着变成漫天的雪花,大朵大朵打在行人身上,化成雪水顺着裤腿装满了鞋子。村妇的执拗总也见不到阳光,淅淅沥沥连绵不绝,有一年春节回江南,十来天竟然没有见到一丝阳光。春天的雨则像忧郁的少女,停不住的哭泣弄得到处是湿漉漉的,墙上、地上满是水珠,这就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夏天的雨是大手大脚的男人,稀里哗啦一阵猛下,往往带来咆哮的洪水,终于有些入不敷出了,只得电闪雷鸣做足花架子,雨量却不多,这儿撒点那里撒点,撒不到的地方只能听听雷声。盛夏正是江南最需要雨的时候,却用尽了储备,后来连雷声都听不到了,江南的夏天总有大水和干旱两个极端。

海南的雨水很是丰沛,接二连三的台风带来足够的雨,狂风助着暴雨一瓢一瓢往下泼,没完没了。海南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总也做不好防雨的准备,海南的省会海口市每年都要被淹几次。海南人不用关注天气预报,出门都会带上雨具,晴好的天霎时来了一阵雨,骑车的人就地停下,穿上雨衣继续自己的路程。我办公室往外只能见一片狭小的天地,几乎被建筑工地填满,一口很小的方塘塞满了水草和垃圾,很不养眼,不期而来的暴雨常来弥补风景的缺憾,一条线一条线密密地从天上落下,让我禁不住凝望。一个人远离家人住在部队的大院子里,雨淋漓、湿漉漉的夜难免有些寂寥,一阵钢琴声传来,一个专业美声的女音唱着,一个男音伴唱,静心来听,似乎只有一句歌词“因为爱情……”反复在唱。歌声给雨夜带来茵蕴。

去年在内蒙古的希拉穆仁草原,碧蓝的天空飘着梦幻般的白云,无端来了阵邪风就地卷起沙尘迅速将旅行车和马圈包围,蓝天被乌云取代。在这里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明显感觉到雨的力度,砸在被踏光的地上,惊起一团团小的烟尘。草原上的雨虽然来势汹汹,却根本没有货,稀稀拉拉的连头发都未能打湿。宁夏沙漠里的雨来得更为凶悍,一阵狂风突然袭来,沙柳惨白的叶子被狂风搅翻看起来瘆人,狂风裹挟着沙土及枯枝碎叶狠狠砸向行人,雨霎时就到了,也霎时消失了,淋到的雨不及砸在身上的沙土多,沙漠的雨如此逞强有点可笑了。

下雨本是自然现象,但孟庭苇在台北看雨带着忧伤,戴望舒在雨巷里彷徨,每个人看雨的心境不一样。人到了中年少了忧伤,也不再彷徨,呆呆地看,不为什么,只是喜欢。

看雨的散文4

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雨天,哪里也不想去,除了上班,然后就是躲在家里。唯一喜欢的就是站在窗前,静静地看雨,看它自由潇洒地落在地上,打在水里,飘在心上。秋天的雨缠绵而舒爽,象有许多言语要倾诉似的。此时,不论近处还是远处的楼宇或者树木仿佛都被浓浓的雾水所浸蚀,那熟悉的道路也安静了许多,偶尔有汽车从低洼的路面上经过,激发出层层跳跃的水花,使这泥泞的阴雨天多了一些生机。静静地看雨、听雨,我的心情象被渲染了许多寂静,多了几分肃穆。其实雨的声音并不大,连绵地在眼前滑过,不由地让你想到家人、想到朋友,此刻他们都好吗?

看雨、听雨,联想最多的就是雨中的情愫。如果有人没有带伞,你能够及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把雨伞递到他的手中,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及温馨的一幕,这种无言的关怀会令人难忘。也许你不需要多么、多么地在乎他,只要让他知道你会真诚地惦记和关心,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在雨中,会感到给生活及交通带来一些不便,但也能够感受到关爱时刻在身边陪伴及温暖着我们。

下雨了,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想。

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想回味更多的美好。

我知道:你会想念我,我也会想念你!

看雨的散文5

很庆幸,五一节加班,没有在野外淋成落汤鸡。

有时候,淋雨也是很惬意的事。且看,那天同窗聚会,瓢泼大雨倾刻而至,难道是要把三十五年的风尘洗洗白?却更像是洗尽铅华,要众人素面相见,抛弃那点点世俗虚荣。那会的雨,是观音净瓶的甘露,是如来手中的醍醐,任凭怎样的浇透,母校门口的合影,大伙全然没有躲避。

有时候的雨,又是一种牵挂。望穿秋水,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会的雨,是慈母的牵肠挂肚,淅淅沥沥未曾歇;又如恋人般的儿女情长,春雨绵绵无尽期。

更有时候,雨是一种情怀。能够是一二知己对酒当歌,却话巴山夜雨时;也能够是壮志未酬思报国,夜阑卧听风吹雨;而现在,全然没有了好雨知时节的情调,也没有了春雨贵如油的感叹,来的就是那么直接:无雨(无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隔窗看雨,不应想得太多。叹镜映华发,还怜花落知多少?明日莫问带雨伞,且学湘江垂钓翁:平生一蓑任烟雨,也无风雨也无晴。

看雨的散文6

久住的小城被好几座大钢厂层层的烟筒林立围城,日日灰蒙蒙的雾霾罩天,满街、树叶、绿地蒙着一层黑乎乎的尘土。

空调难以驱散室内酷热的烦躁,下午,一丝凉风从凉意送来,开窗了望,才只和风带来了细雨。到街头看雨去!急急忙忙登上多年没穿过的劳保雨靴,挽起长裤腿,从16层高的住宅楼乘电梯,漫步在市中心大街,雨下紧了,我站到一处台阶上饶有兴趣的看雨。

雨点拍打着树叶、公交汽车的候车厅、阳台、广告牌、雨伞,形成多部和声的交响乐曲。雨点弹起路上、树叶、楼顶上的尘土,空气中充满刺鼻的尘土味,土味很快就消失了。雨点又从楼顶、树身跌落下来,同地面上的汇集成河流,顺着街面进入排水道口。开始小流是泥水里卷着烟头、纸片、树叶,顺着下水道一流而下,大些的垃圾品在水道口打旋,企图进入水道,但很难混过水篦子,清洁工及时将这些清除到垃圾板车。后来河流变成浑水、再变成清水。

雨中街面上没有尘土飞扬是多么的惬意,一辆辆被雨水洗过澡明镜亮光的汽车,像人那样也喜欢乘着雨天嬉水,穿梭在街中央,在车轮与水摩擦的行进乐曲中,冲击出扇扇的水花,一道接着一道。街上没有平时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雨中的车流成为一道风景线,让人目不暇接。

水把街面洗得干净如镜,树叶、街心隔离带的花草经雨水的梳妆,呈现出它们美丽的本色。这场雨来得温柔,去得使人难舍。雨下了2个小时,觉得在街头看雨这场精彩的大自然表演没有看够。

太阳从云中露出笑脸,站在身边的一位老先生告诉我,如果在在几十年前,今天的气候东部的天上一定会挂上彩虹,但这几十年这个小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带来了大气污染严重,生活在这里的80后在这座小城再也见过彩虹。

老先生一席话让我想起那首歌“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交过的朋友,在你生命中,知心的人儿有几个?”柔和的旋律伴着稍带忧伤的歌词,飘进我的耳里,我的心情一阵激动,彩虹何时能回到这座小城。

看雨的散文7

一蓑秋雨捻丝飘落于世,寒意中把文字的撇捺抚弄琴弦,沾露湿衣。举一把粉蝶,舞曲一蓑烟雨,邀约禅音,无关风月,寻找一份清寂,留下一丝秋的真。

无叶不落红秋。一片枫叶染尽了秋水,一木红枝吹拂了容颜的红润。看山层林尽染,红叶、红树、红风,红了封疆;望秋寒冻雨,冷清、冷情、冷意,冷了云衫。

一片闲叶飘落一首秋天的诗,止若静心如水。滴水如字,游戏秋色。翻遍秋天的书,搜尽红叶的曲。在暖心的秋香里,一袭红尘情歌秋雨。水红、渔火、写满三千日月,撇捺一世人生。

迟暮深处,绽放了阵阵秋寒。淡然一笑轻拂落叶的悲哀。红叶不落,冬雪怎能飞花。季节的更替,年轮的回转,是自然的相依相偎,婉转千回里爱恋了天意。

追逐风花的阑珊,凋零雪月的冰封。随阳光正好读诗,伴夕阳恰到情醉。美丽了一江秋寒,温暖了一条心路。瑰色里撩拨芦笛的月下倩影,弯月中挥毫泼墨了怀里温馨。

清透的飘香,沁园的桂花。心中装一片蓝天,牵着素云沧海里写诗桑田,片片红叶静谧清雅,抒怀漫山的诗红,卷秋云舒的五言。秋色沉香眼前,红在心间。

轻依窗棂,吻阵阵秋雨。踏一巷青春,挥手金色年华,随枫林收获满满果实,迎冬雪播种明天希望。叶美、风美、秋美一程;雪美、冰美、人美一世。

我爱暮秋。菊花熬煮一壶竹叶青,海棠依旧中月正圆。款款深情落进晚秋的醉意中,阑珊瑚绒处会见昨日情人,一盏醉花,一饮皎洁,暗黑了苍天,明亮了月光。

冷雨读秋,冷风看雾。秋色的人间如仙境的四月天。飘过三生思念、刻下三世相爱。哪怕再冷的风、再冷的雨,在我心中就是一幅画、千朵花。还在画、还在开……

看雨的散文8

好久了,没有看看我的天空了,今天发现我的天空还是那么的蓝,刚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看了看天,还差点摔倒,就发现了两颗星,一颗在我的正南方,另一颗还是在我的正南方。

我想我这里快要下雨了,我喜欢雨,但我不在雨天打伞,好象很潇洒。即使在雨天的外面走,我也不会在意的,因为雨只能改变我的发型,还有地上的泥只能脏了我的白鞋,重要的一点是它没有改变我的性别,还有你要记住,看我在雨里走的时候不要看我脸上的雨水,要看我不变的笑容。

我的蛀牙被我花钱去医院堵上了,花了一百多,里面的神经弄点了,可还是有点疼,也许就是这个样子的,那天问了一个有经验的什么时候好?快了。这口腔牙病,真是那句话啊,“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过在牙疼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中好吃的食品,旺仔小馒头,真的很好吃,当初没有体会到“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现在能知道了。等好的时候一定好好对待。

不吸烟,却咳嗽的厉害,那是我感冒了,什么时候好?快了。没有吃药,是因为不喜欢。

看雨的散文9

寒食,春服既成,天却欲雨,不能作踏青的远行了。便是那郊外的陌上,若潇潇雨落,纷纷花飞,还听得溪岸的牧笛音,绿荫深处的杜鹃啼,定定要颓靡的,失魂落魄,又得寻杏花村借酒销忧了。

是念起,郊外即是我的天涯。

然而,踏青必不可少。既不能天涯,咫尺亦可成行。窗外有东湖,东岸闹,西岸幽。幽境更宜游,为我经常盘桓的所在,直奔了去。何况陶母园在,正是清明祭时,便宜陶母祭。

临水观东湖最佳处,恰好有亭,斗拱式的宋朝亭,依栏美人靠,格局和气息,南宋极了,而亭无名。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苟且名为“未名”吧,既无名,又有名,具相宜相彰的疏况味。相传湖的周遭曾星罗棋布了诸多的亭台楼阁和庙寺,与湖相谐,皆蕴涵人文和风物的景致,美得惊天动地,几可媲美杭州西子湖,绝非东施效颦。而今安在哉?亭不见,名无闻,寻些断井与颓垣作怀古的寄托亦不可得。成住坏空,无名好;而与之盘桓,寄之以情,审之以美,却又不可无名了。

亭在湖天间,我在亭中。

湖天漫漫延延,至极遥的溟漠了,空空濛濛。天欲低,仿佛浮于亭的顶巅,又浮游在我眼前;天欲近,落到湖的彼岸,又似乎在岸外的远山;水欲远,任由云雨接引上了天。渐渐地,亭与我,亦恍恍惚惚悬浮在空濛中。对岸的树和高楼已隐约在暗淡的云天,简直海市蜃楼。一只小舟静泊湖南,看似杳然,舟上披蓑戴笠,垂钓的生姿仍依稀可见。近则亭边翠柳活色,背面长堤一横,堤上树如云,渐远渐淡的云天,宛然水墨图画。不知桃花流水鳜鱼肥否?传说东湖鲫鱼甘鲜肥美。无奈眼前有景道不出,我想惟永新先生画笔能泼其墨抒其性灵也。湖之北,九孔桥、吴芮祠尚且清晰,浮在水上,欲雨天色,其轮其廓,横看侧看,散发的皆是宋朝的光阴。如果陌生客至,第一印象应该是西湖断桥的错觉了。此时此境,宜民国女生,天青衣,黑裙裾,三两结伴,怀抱线装书,端然地轻快其上。若得好色之徒王忠华先生快门,欲雨未雨的枯闷之境,油然而现轻灵的活泼。

似这般时节,寒食东风,便在西岸,尽情御柳斜了。水边柳翠,袅袅垂丝,摇漾得春如线。情不知所起,招惹得,诱惑得,湖水的波心,一往而深,涟涟的漪澜,漶漫着的是春的风情,皱了的是这湖春水的动容。我非鱼,不知鱼之乐,却见鱼儿跃,溅得水花水上飞——春水亦花开。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呀——陶母墓上,亦见人间清明花的招摇。

诺大的一湖景啊,我斜坐美人靠。永胜说我亦在景中。

永胜知我嗜茶,带来了今年的明前茶,青花瓷杯冲泡。

永胜貌似狡黠,笑问我:“哪里的茶?”

我看看,闻闻,呷了一小口,甘甜清润,生津留香,口鼻尽是春山味,齿颊尽是春山息,心生欢喜,淡淡说:“莲花山茶。”

永胜神色迷离,忽而爽笑言:“昨天朋友送来一小包,让我尝新,你与这茶有缘了。”

我再呷茶,轻言道:“陈眉公言‘幽韵如云,酒不胜茶。’这等幽境,必有是茶,必要是茶。”永胜笑而不答,径直取眼前景拍照去了,我亦做了他的景。

我与这茶有缘了。莲花山生芽,东湖畔清芬,一枪一旗,青花瓷里舒卷沉浮,亦如那春色满空山,浸透我姹紫嫣红开遍。这时,风更斜,我的衣服飘起来了。飞柳般的衣袂飘飘,在亭子里,我亦是湖边垂柳,经春风春雨,上有黄鹂深树鸣。

斜风吹来细雨,稀疏如烟,湖天的雨色更濛更郁了,湖周的青葱更是笼上轻烟的曼袅。湖面不见雨点,近观惟有澄澈的波纹,显然风行水上。既然波面风生,那低低的雨脚呢?或许雨脚微步,太轻了,凌虚不着痕,潜入了水。

永胜在亭外,忙拍照,不时啧啧称道:“太美了!太妙了!与你同在美景在!”似乎石破天惊的感慨。美的发现,就是石破天惊。坍塌心的围墙,过去的观念土崩瓦解,心灵活络起来,自由自在,尽性无碍了,灵云终于见桃花悟道,永胜彻底打开眼耳鼻舌身意,终于临美境了。

我没有答理永胜,临水斜坐美人靠,看雨吃茶。

忽然,南天电光银蛇闪下来,刹那直射湖底杳然了,紧接着雷声吼。石破天惊啊,春雷第一鸣。随即东方亦电闪雷鸣破,斜风紧了,雨点迫了,击打湖面,溅起无量数水花,香山居士所言“波面风生雨脚低”,此境是也。

我竟不知永胜已回亭避雨,听他言好雨好茶,方回过神来,看他亦斜坐美人靠,手捧青花瓷,一脸喜色,满目春光。

我向着湖说:“你看,满湖具是蟹眼鱼眼,极像煮水烹茶,东坡居士言‘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又言‘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我俩亭下看雨品茗,天落水,湖煮茶,岂不妙哉!陈眉公言‘品茗,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乃施茶耳。’之前,我亭下独品,神在也;你亭外独拍,野境也。如今,二人的茶趣,既在亭外,又在亭内,既在青花瓷里,又在湖上。能得此幽境趣事,快哉事也!”

湖南的小舟更是小了,钓者不甚分明,岸柳飞舞着,癫狂着……

风雨的亭内,我们吃茶,一口一口复一口……

不知过了多久,风歇了,雨停了。东望,远山上,雨云下,一抹光芒渐渐明亮起来,跃跃欲放。

亭边垂柳下,一畦韭菜,郁郁青鲜。

我若有所思看看永胜,自言道:“今夜有雨吗?我们夜雨剪春韭?”

看雨的散文10

转眼,冬天已经过了两个节气,仍然没有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却下起了冬季的第二场雨,所以冬季看雨又何必去台北呢?就像去年的冬天一样,南方人看雪或许以后也大可不必千里迢迢来到北方。

近几年的天气,有时会让我有一种错乱的感觉。天气尚且如此变化无常,人事莫测应该更是无可厚非了。好像终于能够明白世事无常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真的可以一成不变的。就像花过了季总要凋谢;夜晚的时候,太阳就会被星星月亮代替;时间会一天一天溜走,每一样我们都无法挽留。

可能有一时期,我们觉得有些人、有些东西是最好的,好到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可以代替。为了得到,我们不计后果,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使劲浑身解数,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却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于是我们悲伤,日日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最终的结果只是失去的越来越多。

为了心中坚守的一点信念,我们往往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原则,失去了底线,让自己在爱情、友情或是其它一些事情面前变得卑微,甚至没有了尊严,可是又怎样呢?人家一样是无动于衷。冷静下来想一想何苦呢?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何必为了一些东西太过执着,贬低了自己,任人践踏,成为他人的脚下泥。

任何事情都该是你情我愿的,所谓强拧的瓜不甜,不该属于自己的,即使我们花尽了心思去得到,可能最后仍然是面临失去,留给自己的只有伤感和数不尽的伤痕。而这些伤痕即使可以痊愈,可能也难免会留下阴影,这些阴影不知何时可以抹去,它们也会减缓了我们前行的步伐,再也没有勇气全身心的投入同一类事情。

其实人生苦短,何必苦苦纠缠。已经失去了,就放开手让它走,不必挽留。放开了,我们才能腾出手去抓住下一次机会,能抓住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也只有属于自己的,才是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

夏天早已经过去,我们留不住夏天的雨。可冬天却带给我们惊喜,因为冬天的雨更难能可贵,也更值得珍惜,而且大可不必去台北看冬天的雨。

三、共赴巫山云雨什么意思

巫山云雨:原指楚国神话传说中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人误解其义,因而用以称男女欢合。

国王与神女交媾致雨并促进丰收、富足和强盛的观念是特定民俗背景下的产物,后来由于文化背景的改变,后人大多对这一古老观念并不了解,加上男欢女爱又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最易被人联想起来,才将原本神圣庄严的国家大事误解为缠绵的儿女情长,乃至其成为男欢女爱的代名词。巫山云雨神话本意指的是国王与神的交合能使人口繁衍、民族兴旺,而后世引申出来的意思则侧重男女欢爱,共赴巫山云雨时是形容房事的时候。

扩展资料

《神女赋》中的一些文字,从宋代以来一直存有争议。如“其夜玉寝”,《文选》作“其夜王寝”,历代文人多因《文选》而作楚王梦遇神女。其实,文选版《神女赋》有很多讲不通的地方。首先看《高唐赋》,在那里是宋玉给楚王讲故事,楚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而到了《神女赋》中,却成了楚王作梦,楚王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两篇作品的结构不一致。再看《神女赋》中的写法,是楚王给宋玉描写神女的形象说:“茂矣美矣,诸好备矣”,一直到“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云云一大段,而后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两段相连都是“王曰”,从内容上看从逻辑上看都有问题。因此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作品在传抄流传中产生讹误造成的。

《神女赋》序中的“王寝”、“王异之”、“王曰晡夕之后”、“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应作“玉”;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玉曰状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应作“王”。这样一来,就成了宋玉作梦、宋玉给楚王讲梦,楚王听后心里高兴,于是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这样,一切矛盾就都解决了。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于这篇作品流传日久,以讹传讹,楚襄王会神女的故事已经广泛地传播于口头,记载于简书,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订归考订,流传归流传了。

参考资料:神女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