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姜夔***扬州慢***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扬州慢·淮左名都》抒发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全诗如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如下: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扩展资料: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

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

二、扬州慢与永遇乐内容情感的不同

(1)内容:《永遇乐》抒写了作者抗敌救国的宏图大志,表达出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扬州慢》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2)情感:《永遇乐》表达作者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和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扬州慢》体现出作者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和凄凉悲怆的心情。(3)风格:《永遇乐》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扬州慢》则幽寂悲凉、婉约。(4)艺术手法:《永遇乐》主要是用典;《扬州慢》则主要是化用和反衬。

三、《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什么的心情

《扬州慢》运用表现手法如下:

1、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在这阕词中是比较突出的。

2、巧于用典,隐为对比,在对比中述悲愤。

3、“移情”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

赏析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

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

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

四、《扬州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扬州慢·淮左名都》抒发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全诗如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如下: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扩展资料: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

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慢·淮左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