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秋夜的散文:秋夜

满满的月光,带着露珠的沁凉,扑到我的窗前,我才发现,秋深了。

秋天的月光,不一样的。如果说夏天的月光是活泼的、透明的,秋天的月光,则是丰一腴的、成熟的,千帆过尽,无限风情。它招引得我,想到秋夜底下去。

对那人说:“去外面走走?”

他几乎没有一刻的犹豫,应道:“好,我陪你哦。”

门在身后,轻轻扣上。一前一后的脚步声,相互应和,沙沙,沙沙,我的,他的。黑夜里看不见我们的笑,但我们在笑,像两个顽皮的孩童,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溜到他们视野之外去,心里面有窃喜。

小区睡了。夜是宁静的,更是干净的。空气里,流动着的是夜的体一香,树木的、花的、草的,还有露珠的。白天的喧闹不见了,白天的芜杂不见了,连一扇铁门上的难看的疤痕也不见了。每家每户的窗前,都悬着一枚夜色,像上好的绸缎。一切的坚一硬,在此刻,都露出它柔软的内核,快乐的,不快乐的,统统入梦吧。

再也没有比夜更博大的胸怀了,它可以容下你的得意,也可以收留你的失意;它可容下你的欢笑,也可以收留你的忧伤。夜不会伤害你。

花朵是潮一湿的,比白天要水灵得多。弯腰,辨认,这是月季吧?这是一串红吧?这个呢,是波斯菊?打碗花是一下子就认出来的,因为它们开得实在太热烈,一蓬一蓬的。尽管夜色迷蒙,还是望得见它们一张张小一脸,憋得通红地开着。它们拼尽全身的力气,努力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容颜,呈给夜看。是等待君王一宠一幸的妃子么?一豆灯下,临窗梳妆,对镜贴黄花。而一旦白天降临,它们的花朵,全都闭合起来,一一夜怒放,不留痕迹。

真是,真是,怎么傻得只在夜里开呢?嘴里面嘀咕着,心里却在为它鼓掌,都说女为悦己者容,花也是啊。它只开给夜色看,那是它的宿命,更是它的执着。

“坐一会吧。”我们几乎同时说,偌大的草地边,随便找一处石凳,我坐这头,他坐那头。

石凳沁凉如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薄凉的,带了露珠的'甜蜜。草的香味,这个时候纯粹起来,醇厚起来,铺天盖地,把人淹没。虫鸣声叫得细细切切,喁喁私语般的。树木站成一些剪影,月光动一下,它就跟着动一下。

深秋的天空,星星们稀了,可是,仍然明亮。想起遥远的一句话:“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那时还小吧,当流星划过天空,小小的心里会一阵惊颤:谁走了?

谁呢?身边的亲人都在,我摸一摸这个,碰碰那个,很不放心。母亲打我手,问:“傻乎乎的,想做什么?”

我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就有了恐惧的,恐惧失去,我想紧紧一抓住不再松手。而事实上,在随后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断面对着失去,无可奈何------

我轻轻叹:“生命何其短暂,身边的人一个个少去了。”

他过来握我的手,说:“我们好好珍惜彼此。”

我笑了,眼中有泪。

消失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未知,我们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吧。可握住的,是当下。当下我们活着,我们都在,那就好好珍惜,不浪费每一寸光阴。比如,我们一起享受这个秋夜的宁静,现世安稳。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当年宫女的幽怨,留在那年的秋夜。她们终身所求,只不过是一夕相守,最终只能陪着流萤,渐渐老去。我感谢身边的这个人,他在,他让一个秋夜,充实。

他问“冷吗?”

我答:“不冷。”

我们不再说话,夜色温柔地漫过我们,我们也成了夜色中的一份子,像一株草,一朵花。一枚树叶子。安静着,恬淡着------

二、秋夜的经典散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目夹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三、求鲁迅***秋夜***的全文

秋夜—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①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②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编辑本段]【注释】

①:夜游的恶鸟,即猫头鹰之类的夜间活动捕食的鸟。由于叫声凄厉,给人一种不祥的恐怖感,迷信者认为不吉祥之鸟,其实这些鸟类是树木的益鸟。

②:老去,即死去的意思。方言,上海,浙江沿海一带死人称作老去。

[编辑本段]注: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

《秋夜》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它的主要特征是:“最长最直的几枝(树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的发白”,“一意要制他(指天空)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的〖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这是枣树形象特征的核心。

其次的特征是“欠伸的很舒服”,“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

再次的一个特征是“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意蕴枣树(形象)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黑暗现实,顽强抗击黑暗势力,他善于战斗,也注意在战斗中保护自己,他坚韧不拔,不受反动势力任何蛊惑,(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就像一个历经战斗洗礼的老战士。这个形象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士的热情歌颂,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就是枣树形象所包含的意蕴。

枣树“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既反映了鲁迅对斗争黑暗前景的曲折复杂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他在当时尚未看清革命前途、尚未找到新的战友时的苦闷和孤独感。

2、天空、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各自特征及其象征意蕴。

天空最主要的特征是“将繁霜洒在我的圆里的野花草上”使得人间草木凋零,只剩下极细小的粉红花还开着。此外,它“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它“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在本篇中,由上面的一些特征可以看出它对人间是不友好的,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天空是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象征,它凶恶狡黠而残忍,但又色厉内荏,十分虚弱,这一形象传达出作者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这就是天空形象的象征意蕴。就特定时代背景而言,说天空是当时北洋军阀统治势力的象征,也是可以的。

小粉红花的特征一是小,二是在夜霜侵袭下瑟缩发抖,三是在做着春天的梦,梦见瘦小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蜂蝶纷飞的春会到来。小粉红花是被社会黑暗势力摧残凌虐的弱小者,处境悲惨,她希求同情,她对未来抱有希望,现出微笑,作者在这一形象上寄寓了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小青虫的主要特征是顽强地追逐光,由室外而室内而玻璃罩而撞进去遇到火。它也很小,遍身苍翠的可爱、可怜。它是热忱追求

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幼小者(青年人)的象征,作者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着这些苍翠精微的英雄们”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意。

3、《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特别是表现和赞颂了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

其特点是:

第一,抓住景物特征。这是象征意蕴得以实现的基础。

第二,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以拟人化手法描绘,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了现实生活的象征意味,自然景物成为人间社会性格、精神的象征体。

第三,这种拟人化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思,寄寓着作者的爱憎,有不少地方还掺进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幻觉印象。

一幅枣树和夜空的对峙图,就是既写实,又融进作者主观情思与幻觉的象征写意图。

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加上文笔的冷隽峭拔,使作品具有情景交融、境界幽深、寓意深远、诗意浓郁的特点,启发读者作无限的联想。

赏析: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作品中“夜的天空,奇怪而高……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一段既是秋夜天空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又巧妙她通过拟人的手法勾勒出夜空的丑恶神情,暗喻出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残忍、冷酷。作者着意刻画的小粉红花是一弱小者的形象。小粉红花受着繁霜的打击折磨已经濒于绝境,然而却还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想着温暖的春天会到来,梦想着“瘦的诗人”会为它洒下同情的热泪,并且告诉它“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它从这一梦想中得到了安慰。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小粉红花就是靠着对未来的梦想支持着自己的生存。作者对于小粉红花的描绘,很符合当时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状况。他们面对强大的黑暗现实,既想反抗又缺乏勇气,既向往未来又感到前途渺茫,受着难忍的苦痛却又经常表现出软弱和动摇。作者对于小粉红花一样的广大青年是有所批判的,但更多的是同情,是肯定的,是支持。作品中小青虫的形象,是为追求光明而英勇献身的正面形象。尽管作者对它的幼稚、天真、鲁莽以及带来的所谓牺牲,是很不赞成的,但从散文诗的意境和作品的发展脉络来看,作者对小青虫总的来说还是赞赏的,因为现实需要的是“不问成败而要战斗着的人们”。鲁迅对于小青虫的描写十分细腻,饱含着深情,活着的表示敬意,死了的表示祭奠。他是多么地希望小青虫们也能象枣树那样成熟起来,进行更有力的战斗啊!鲁迅对于小青虫的态度同他当时对待有朝气的青年们的态度是一致的。

象征性形象,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此不宜过于指实,以免牵强附会,或限止了形象的更广泛的意义。读者可在理解形象特征及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体味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联想,把握作品的意义。

作品对枣树的赞美,是全篇的核心。枣树饱经沧桑,它虽然也受着夜空的摧残,但它毫不动摇,它不是靠幻想来支撑自己,而是执着于现实的战斗,“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是“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而且“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这是一个清醒的战斗者的形象!作者在赞美枣树韧战精神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某些苦闷的心境,枣树是孤独的,而且带着“皮伤”,虽然不顾一切地在与夜空搏斗,但对于前途也看得不甚明白,这正符合1924年前后作者的思想状况。枣树的形象,既是作者对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

《秋夜》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作品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这些形象不是干巴巴的自然景物的堆积,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改造,以能够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具体可感的象征体形式体现出来。

《秋夜》巧妙地将哲理隐藏在充满诗意的抒发中。鲁迅笔下的天空、月亮、星星、恶鸟、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无不闪烁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或激起人们的憎恶,或唤起人们的同情,或启迪人们去思考。作者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索的诗的意境。《秋夜》在语言运用上也比较适应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需要。为了使语言更加符合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鲁迅特意选择了许多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读后掩卷,那〖目夹〗着冷眼、洒满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瑟缩着作梦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丁咚作响的小青虫……都还在眼前活动着,仿佛触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