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东北的黑土地的佳句
1.我需要一首关于东北黑土地的诗歌
六行诗之:香飘飘
谁能想到
牛奶跟茶叶
会调制成奶茶?
一个富有诗意
又有味觉的名字
从此,成为饮品。
六行诗之:与美女为邻
竟然,让一位四十四岁的男人,
听见墙那面:有人洗澡。
经常从那个门缝,伸出
一只绣花手套。或者是,
挂在墙上的那幅水彩画儿,
经常在天黑的时候掉下来……
六行诗之:秋之滢水
把秋水想象成唐朝的月色,
贾岛,这里可有你的红袖飘香?
三千年不变的荷塘,
终究走不回三千年的草堂。
牵绳下马,回家喝一杯醮茶,
然后再想,刚才是推门,还是敲门?
六行诗之:一片红叶
据说,后庭花园那棵玉树,
根在秦朝。枝在唐朝。树叶飘至:现在。
不见陇西。不见怨妇。不见二月鲜花。
只见二只蝴蝶,从江南结伴而来。
“杜牧给我画过画儿,
我给杜牧唱过小曲儿。”
六行诗之:居之不易
终南山上的所有树木。在烧炭老人眼里,
应该是碗里的一粒粮食。
寒冷的雪花,竟然能给他带来温暖?
一头老牛,是他身边唯一的亲人。
他还有一位亲人。人们习惯
在他名字前面,或后面,加上:诗人。
六行诗之:宋之杏雨
一曲宋词,竟然在身后,
步行了一千多年。
然后与一枝杏花不期而遇。
然后,一枝杏花与我不期而遇。
西风吹落女人头上一块粉红色的围巾,
秀发飘在眼前。我还是看不见她的身影……
六行诗之:父亲
转过身,看见父亲的背影
朝我微笑。
转身之前,父亲
给我写好一封信……
“父名不具”前的文字,
我念不出声音。
六行诗之:孤独
月亮里面盛开的那朵莲花,
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还有那个空无一人的站台?
还有那个无声之中的手机?
本来这些都是流动着的。
此时却凝固成一包香烟。
六行诗之:但是
有这种可能。
肯定有这种可能。
长满苹果的那棵树,
一定是苹果树的。
但是。躲在女人身后的那个小孩,
一个劲地朝我微笑。
六行诗之:美女
经常在半夜。或者
是在床上,
给一位婴儿打电话
打完电话,
才想起身边,
还有一位婴儿。
2.形容东三省的句子我觉得有些歌词不错,比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
这个是写实农村的,还有写意的,比上一个文艺,比如:黑土地做根,长白山为魂,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
我觉得有些歌词不错,比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
这个是写实农村的,还有写意的,比上一个文艺,比如:黑土地做根,长白山为魂,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
3.形容东北的句子有哪些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
2.黑土地做根,长白山为魂,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
3.东北的风景名胜中最美的就要数千山了,它在富饶的辽东半岛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山峦秀美,景色迷人,有着无数的美丽传说和历史典故,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令人流连往返。
4.东北还有参天的古木,浓郁的绿荫,云雾缭绕的的宝塔仙山,四处散落的奇异怪石,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
5.东北虎园,园区则更像一个大型的动物园,好多珍稀动物得以在这里继续生存。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占用场地大,而且各种配套设施都很齐全。
6.东北不仅生存着很多猛兽类的的大型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在这里栖居。此外,这里还为许多珍稀的禽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的栖息地。
7.东北的人文景观和佛法文化都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因为这里佛教起源早,这的古刹、禅林有很多,像一些珍贵的宝石散落在峰谷之间,因而这便成了一个佛教圣地。
8.东北千山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春季漫山遍野的梨花全都盛开的时候,圣洁的梨花宛若白雪般点缀整个山谷。浓郁的芬芳弥漫着这个童话般的世界。
9.东北的夏天,这里的流水叮咚,树木葱郁,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10.东北的秋天,则是满山红叶如霜染,还有空气中能闻到淡淡的果香。
11.至于东北的冬天,满山飞雪,冰雕玉砌,素洁美丽。因而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能又能观赏到不一样的美景。
12.窗外的雪,不停地落在我的纸上,我突然感到了生命的虚度。春花秋月,没有使我止步,这场雪却使我迷路了。我相信,天使的羽翼就隐在雪中,用科学的显微镜只能探到一片虚无。肉质的眼雪地跋涉过久,会导致雪盲,只有暂回红泥火炉的小屋,温上一壶酒。
13.窗外飞舞着雪花,像千百只蝴蝶似的扑向窗玻璃,在玻璃上调皮地撞一下,又翩翩地飞向一旁。
14.我认出,那些雪地上凌乱闪烁的脚印,是诗;而被踩得黯淡板结的路,是散文。落在树上的雪,不是嫁接,而是塑造。披上雪纱的世界,终于出现了轮廓。
15.在东北冬天的时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4.东北的黑土地好大一片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
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二、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三、是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由于黑土地土地肥沃,这三大块黑土区均为所在国家的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区的垦殖指数均比较高。在各黑土区的开发垦殖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发生的"黑风暴"等。
中国东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这些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仅是黑土资源的流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如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专家警告说,如果再不抓紧防治,“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据专家介绍,每生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而现在黑土层却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每年流失掉的黑土总量达一到两亿立方米,光是跑掉的氮、磷、钾养份就相当于数百万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比开垦前下降近三分之二,板结和盐碱化现象严重。黑土的流失与黄土不同,黄土高原只是把土层流薄了,但还能长庄稼;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
5.感恩黑土地阅读答案感恩黑土地
上苍把黄色的尊严和权贵交给了黄土高坡,使她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把红色交给了江南,使她成为中国的鱼米之乡;唯独把黑色交给了东北,这是何等的不幸,又是何等的幸运!当土著东北人问初次踏上黑土地的我有何感受时,作为南方人代表的我说了这样玄之又玄的话。
如果东北人发扬穷追猛打的精神又问我怎样形容东北土地的肥沃时,我只能说:饶了我吧,我比不过你们的想象力。然后又不甘示弱地以一个南方人的想象力去叠床架屋地形容:肥得流石油,肥得钻人参,肥得冒泡儿,肥得插根筷子能开花,肥得种把石子就结果。东北人说:够有想象力,但不够味儿。问怎样才够味儿,答曰:这土地刚刚有劲。只有东北人才能想得出来,也只有东北的黑土地才有资格配得起这样的形容。有什么样的语言比这更简洁,更有力。不信,你瞧瞧黑土地。
早春时分,脚下的土地稍有些解冻,硬度还在,要是你跺一跺脚,像是踩在一个实心球上,咯疼你的脚不说,它还黑着一张脸,露出不加修饰的深深皱纹,模样土土,姿色平平。要是你刨开点地,插根秃头秃脑的榆树枝,不显山,不露水,不几天,就会钻出几颗新芽来。等你挖深一点,再往下一瞅,哪知地下更是黑黝黝的:煤矿儿,油田儿,铁块儿……让你眼睛立刻发亮发呆。而你一脚踩在南方又松又软的土地,脚趾间吱呀吱呀地冒出黏黏的、稠稠的土沫儿,你肯定会说:怪不得南方的女子腰儿细,眼儿媚,这里不产水灵灵的娘们,哪儿产?
一方水土一方人。黑土地绝对带有鲜明的东北人特色。东北的平原非常像一个熟睡的东北大媳妇,硬实、饱满、丰腴、热烈、奔放。再抬头一看,平原上的庄稼无不带有鲜明的东北标记:高粱酡红了她的脸色,玉米穗映衬着她的裙摆,大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30346663豆挺起了她的胸围。正是这样的土地,才能雄风荡荡,雌气凛凛。东北的大山真有雄风。往你跟前一站,就是一个大汉,武高武大,鼻正脸方,眉粗眼亮,胸宽腹厚,哪儿是主峰,哪儿是余脉,哪儿有草,哪儿植树,一目了然,毫不含糊。生活中的东北男人也真够爷们,嗓门亮堂,喝酒畅快,说话干脆,一句话不对劲就能冒出火星,甚至搬起拳头。和这里的人交往,很少拐弯,很少设防,很少刻薄。当初还担心人生地不熟怕受欺侮的俗气想法,不到半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斯文甚至有点迂腐的我竟也说话单刀直入,喝酒痛快干脆,做事嘁哩喀喳。
还是看看山和水吧。不用特意坐上车长途跋涉去看,开门就能见山。站着的是高山,躺着的是平原,跑着的是河流。如果你去过大兴安岭、长白山,就知道什么叫东北的山。这山不以数量取胜,但有一座是一座像一座。不像南方的山,以挤挤挨挨取胜,以清幽秀丽取胜;也不是这儿建个亭,哪儿树个庙,不在乎游人的多少,不在乎孤独寂寞。东北的山自认为是被上苍抛弃在大漠荒烟,以冰雪为侣,以长风为伍,素来冷静,历史包袱少,陈年旧账少,名人纠葛少。再看那条松花江,真倔,倔得不是正常的从西往东流入大海,非要从东往西再折向东流入大海。这正像东北人,一旦认准了方向,多少头牛也拉不回来。
就连动物也很是如此。东北虎,世界上体型最大、性格最火爆的虎。大黑熊,黑土地上人们赐给它一个明贬暗褒的外号熊瞎子。不是四川的大熊猫,那是猫,已经驯化的像只猫,而熊瞎子依然是冥顽不化,凶狠十分。东北的体育仗着黑土地的底气更是虎虎生威牛气冲天。辽宁万达实德足球先后问鼎甲A,马家军的长跑领跑全国,冰上运动有先天优势,摔跤射箭也如早期八旗子弟,凌厉劲道。
像我这样的一个漂泊的南方人,并非不热爱江南的杏花春雨。只是当命运的安排来了东北之后,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大度地接纳了我,把她的风物特产慷慨地展现给我,以她的勇敢、厚实、率性深沉地感染着我,我也很快眷爱上了这片土地,除了对苍茫高天的感慨之外,能不对脚下这片黑土地报以深深的感恩吗?何况东北三宝、二人转和大秧歌还没说呢。
什么问题呢?请提出来,也好让广大知友帮助您解决!
6.东北黑土地有关资料以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带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项,其粮食产量已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世界仅有的三块肥沃的黑土之一.一块在东北,一块在美国,还有一块在乌克兰.是土地之中十分肥沃并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
东北之所以每年有那么大的粮食产量都要归功于此.
不过好象想在的东北黑土有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存在,土地日趋贫瘠了!!!!可惜啊!!~~~
7.《致东北黑土地》字数300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黑龙江,那里有着肥沃的黑土地。
小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雨后在黑土地上光着小脚丫跑来跑去,一不小心摔倒了,就会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黑土地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它会让生长在它身体上的植物都郁郁葱葱,茁壮成长,让农民伯伯带着丰收喜悦的笑脸,把累累硕果带回家。神奇的魔法盒里藏着更多的宝藏,黑色的煤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黑色的石油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它会让汽车跑的更远,让飞机飞的更高,让我我们的衣服变的更加漂亮。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黑土地!我爱家乡的黑土地。
8.为什么东北的叫黑土地呢因为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四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 225-250亿kg的商品粮。以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顷,其粮食产量已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
9.黑土地的介绍东北黑土地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三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松辽流域,总面积 70多万km2,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 17万 km2。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 225-250亿kg的商品粮。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现在,东北典型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约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26.3%。
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0cm厚的黑土表层,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减,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30cm,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的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为了拯救这块宝贵的黑土地,松辽委曾主持编制了《黑土区1999-2050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松花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和《辽河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并由东北四省区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关于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5篇
关东秧歌,由来已久。早在4000多年前,辽西牛河梁曾经有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供奉着女神像。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秧歌情思
过年扭大秧歌,是关东大地的一大民间风俗。20世纪80年代,每逢佳节欢庆之日,尤其是新春佳节之际,城镇、乡村,万人空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身穿五彩服饰,手持一把扇子和一块手帕,腰间扎一条或红或绿的彩带,脚踩高跷,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街头,扭将起来,加入大秧歌队列的男男女女,无拘无束的“浪着”、“逗着”、“戏着”、“耍着”。扭大秧歌的人们越扭越热烈,越扭越欢快,越扭越狂放,有一种狂放不羁的生命自由精神。那欢快的、热烈的场面给节日平添了许多乐趣。
关东秧歌,由来已久。早在4000多年前,辽西牛河梁曾经有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供奉着女神像。围绕妇神像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是祭祀女神用的,这个女神庙的巨大广场就是用来跳舞的。
唐宋时期,国力几度强盛和封建城市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歌舞表演艺术的空前繁华,其中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歌舞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艺人队伍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歌舞由自娱性、群众性向表演性、职业性发展转化的,从而产生了由宫廷到民间,由都市到乡村,文艺舞台皆由歌舞表演艺术独领风骚的局面。从史籍中记载的宋代民间舞队情况来看,当时在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场合所表演的《划旱船》、《踏跷》、《村田乐》等节目,至今仍是汉族城镇、乡村“走会”活动里常见的基本内容。
关东大秧歌的歌词,都是讴歌关东民风的歌谣,如:“一元复始万象兴,庆贺新春赏花灯。二仪呈祥福禄增,灯节焰花飞满城。三羊开泰洪福至,前村后镇鞭炮鸣。四季平安家家乐。丰衣足食喜盈盈,五福临门生活美,海安河清响歌声。六合同春普天庆,恭贺民众享安宁。七星高照年景好,禽畜兴旺稻谷丰。八节康泰万民福,二十节气人太平。九州升平人和睦,国泰民安天下宁。十全十美国运兴,万里江山彩霞红。(《十字令》)。
还有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秧歌词,紧扣民情,而且隐喻,讥讽时弊,如:《煞公词》,就是一些走南闯北的民间艺人,即兴编词,随机演唱的。歌词是:
走街串巷唱民风,佳节秧歌颂太平。
五湖四海万民乐,东西南北庆安宁。
秧歌队里有唐僧,师徒西天去取经。
劝人行善莫作恶,天网恢恢不留情。
骑马坐轿是灯官,头戴乌纱是皇差。
当官不为民办事,贪赃枉法混吃穿。
铁面无私是包公,三口铜铡亮锃锃。
贪官污吏喝民血,早晚难免遭报应。
如今,扭大秧歌,是人们精神的一种洒脱,一种进步,一种回归。当人们走进大秧歌的行列的时候,便忘却了被生计问题缠绕压抑的困惑,便自觉不自觉的实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洒脱,当人们在大秧歌的行列中,欢乐地、尽情地、忘我地舞蹈着的时候,仿佛离开了生活的大地而飘飘欲仙,是那样的轻松、畅快和愉悦。
现在看来,扭大秧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不局限与过年、过节了。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调味品”。
不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每天早晨或晚上,在广场,在社区,在场院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您都能看到扭秧歌的“长龙”队伍,那真是:
喇叭声声响连天,关东秧歌扭得欢。
升平歌舞歌颂党,小康日子比蜜甜。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生生不息话秧歌散文
今天,电视、电脑无孔不入,它们的势力扩张到了每一个角落,差不多像粮食、水和空气一样,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须品。而其他的表演艺术、舞台艺术、民间艺术,都受到了它的强力冲击,活动的舞台越来越小,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尽管人们也在不断举办这个艺术节,那个文化节,这个汇演那个汇演,企图使其复兴,但终归挽救不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但有一门艺术却如日中天、方兴未艾,大有燎原之势,那就是秧歌。只要是节庆的日子,就都可以看到欢快活泼的秧歌表演。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秧歌也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每当夜幕降临,在公园里,在广场上,在大街上,到处都可看到扭秧歌的队伍。每当我看到秧歌队伍,就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童年,带回了我那贫穷的小山村。
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里,几乎常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娱乐活动,就是扭秧歌了。但扭秧歌并不是总有,只有到了年关才能看到。所以我们盼年,除了盼穿新衣、包饺子、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秧歌了。到了年关,十里八村就都组织起了秧歌队伍,你到我这个村来演,我到你那个村去演,你来我往,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秧歌里唢呐,是最霸道的一种乐器,只要它一响起来,就会响遍全村,那就是海报,那就是通知,人们就会纷纷从家门走出来,站在路边,饶有兴趣地看这一年到头才能看上一次的秧歌表演。
在锣鼓声声、唢呐阵阵中,一队穿着花花绿绿绫罗绸缎的秧歌队伍,像长龙一样在乡村雪路上舞动着。男队员潇洒、活泼,女队员妩媚、艳丽。伴随由唢呐、锣鼓组成的秧歌调,秧歌队员们一手舞彩绸一手摇彩扇,进两步退一步,左一摆右一扭。扭到兴奋时,队员们有的挤眉弄眼,情态夸张,有的耸肩弓背,步履蜿蜒,有的摇摇摆摆,羞羞答答,天寒地冻里扭出了东北人特有的浑厚风韵,豪放风格,淳朴风情,异样姿态容纳了多彩内涵。火爆气氛下,路两侧挤满了男男一女女、老老少少,喜气洋洋中品头论足,目不暇接中你拥我挤。个子高的还好说,个子矮的只好踮着脚看,有的干脆爬到路旁的围墙或柴禾垛上居高临下欣赏,看得出了神,看得着了迷,如痴如醉,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尾随着秧歌队从村子的东头跟到村西头,雀跃着,嘻闹着,奔跑着,有的干脆跟着模仿去扭去跳……
秧歌调在吹奏,在飘荡;秧歌队在行走,在舞蹈。喜庆的气氛笼罩着寒冷的冬日,弥漫在乡村的上空,久久不散,仿佛春天已经提前到来。
在秧歌队伍里,还有各种节目穿插在里面。当跑旱船扭过来时,村民们就会欢呼起来。所谓跑旱船,就是用纸糊一个船形,船中间站一个人,多为女性,手扶船两边,边走边扭。我至今也不明白,村民们为什么对跑旱船那么感兴趣,他们甚至把看秧歌就直接说成是看跑旱船。每当秧歌进村时,人们就会携妻带子,招呼左邻右舍:“跑旱船的来了,走哇,去看跑旱船去。”此外还有跑驴的。也是用纸糊一个驴的样子,中间也同样站着一个女性,意思是骑在驴上。所以不同的是前面还有一个牵驴的。这两个人,往往是一对情一人或恋人,在表演中,还做一些挑一逗性的动作,但发乎情止乎礼,动作并不过分。其中也有扮演《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也有扮白娘子的,也有扮小丑的……但对我们孩子最有吸引力的,则是踩高跷。每当高跷走过来,就会被孩子们簇拥着,跟着往前走,一直送出村为止。随后我们也模仿高跷的样子,用树杈做成高跷,踩在上面,在村里走来走去,有时上学也踩着去。
秧歌队偶尔也有舞狮子的,但不很多。在我的记忆中只有一次。那一次,秧歌队在村里舞着舞着,忽然向生产队的场院舞去。人们在后面呼一呼拉拉地跟着。到了场院才知道有舞狮子。由于农村道路不平整,不能在路上舞,场院相对平整些,所以选择了这里。只见一头大狮子和一头小狮子跑进场院,欢快地舞动起来。有一武士打扮的人手持彩球,逗引着狮子。你看那狮子一会儿搔一痒,一会儿抖一毛一,一会儿打滚,动作流畅可爱。演到最后,大狮子和小狮子都站起来亮相。引来一片欢呼之一声。
从秧歌的“秧”字来看,这项活动应与农业生产有关。所记载,在很久以前,农民为了祈获丰收,每当春天到来,都要在田间地头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祭神活动中,逐渐吸收武术、杂技、戏曲等门类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成一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生生不息,上千年来一经久不衰。
不过现在农村这种活动已经不多见了,却在城里漫延开来,成为人们一种喜闻乐见民间表演形式。但内容已简化了许多,除了娱乐之外,还有了健身功能。只有这种形式,没有被电脑电视冲垮,仍以其特有的形式,活跃在人们中间。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鼓韵悠悠秧歌情
六时许,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东丰县老年秧歌队似巨龙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凌空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秧歌头”,武丑打扮,手持大扇子服饰别具特色,彩色的秧歌服外边披着一袭玫紫色镶边的金丝绒披风。她踏着鼓点,动作协调,一招一式,透出特有的美感,后面的队员以她为核心,变换队形,扭什么样式都跟着她的感觉行进。她们身着色彩各异的绸装,排着整齐的队型,踏着鼓点,有条不紊地扭着,跳着,浪着,一会儿举起彩扇,当头挥舞,立刻,眼前翻动着粉红的朵朵祥云,在夜色和霓虹下不断幻化;一会儿举起绸帕,前后旋转,配合默契,挥洒自如,登时,朵朵鲜花盛开,如樱花灿烂。队伍的最后头是弄一根红头绳把头发扎成竖起来的小辫儿,把脸一边涂上一个红桃A,眼带墨镜,身穿红绸袄,腰系绸裙,手持折扇,随着鼓点扭着十字步,一走一退的小老头,二傻子一般的风趣幽默滑稽,让人捧腹大笑。紧接着一队挨一队,一伙接一伙,一串连一串装扮华丽的秧歌队踏着高亢的唢呐,踩着欢快的鼓点,扭着浪不丢的腰肢,花枝招展,五光十色,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走、摇、颤、跳、腾、挪、抖、闪,令人眼花缭乱,九支秧歌队各有各的扭法、各有各的招式、各有各的的彩妆,他们将古装盛妆与现代时髦服饰巧妙融合,或扮成小丑,那滑稽的忸怩作态逗你开怀大笑,乐癫不已;或男扮女装,女的尽显一握的柳腰,娇滴滴美若天仙,颤微微眼波流动,男的充满滑稽,脸蛋擦得油光铮亮,打情骂俏,粘粘乎乎,暗送秋波,令你过目不忘,忍俊不禁,惊艳称奇。
他们所吹奏的乐曲不只是传统的秧歌调,还将流行歌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悠扬、舒缓、欢快、激越,形式融戏曲、舞蹈、表演于一身,扭、逗、浪、俏、哏,粗犷、奔放、热情、火辣、欢快、诙谐幽默,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的人们在相互品评、啧啧称道的同时,也不自觉的翩翩起舞,沉迷其中。他们享受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官艺术,更是一种百姓情结的完全释放。
他们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享受人生,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把东北大秧歌这种大众化的娱乐赋予了传承和创新,将东北人的热情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东北人民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广袤的黑土地,纯朴而豪放的大秧歌风情,是东北人现实生活和理想追求的惟妙惟肖的再现,是永远的也描绘不完的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夏天闲时就盼着落一场大雨,不要长。突然就泼了下来最好。先是黑云压城,昼夜难分,接着一道闪电一个炸雷,雨就不要钱的泼了下来。当然最好不要起风,就是雨直直的垂落,不断的。半个小时后,雨又莫名其妙的晴了。这时雨后的街上便出现了小贩的叫卖声,西瓜,桃子,甜瓜,都结了雨水的缘。而我最希望出现的则是推着老式自行车,车后架着两个条筐的卖葚子的人。掀开遮雨的塑料布,清白色的葚子露了出来,买之前当然要先尝尝。嗯,甜,裹了水的甜,来一盆。那时葚子并不这么稀罕,尤其是雨后小贩急于脱手,葚子格外便宜。所以买了一大盆,洗净了,就放在门洞的板凳上,看着雨后晴天,净如明镜,抓一把放在嘴里,这感觉真是舒适极了。
“捣浆蜜”是我小时的一种玩食,之所以说它是玩食是因为买它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一种“捣”的乐趣。高粱细杆做成的棒在一盆糖浆糊里刮上一掇,然后就两根棍将这糖蜜糊捣来捣去,直至颜色由暗红变成了乳白色,那算你功力深厚。不过贪食的小孩没耐性,没两下便一股脑的捅在嘴里吃了。我就是。
小时每年阴历八九月正是打枣的时节。我爸持一根长细竹竿爬到偏房屋顶,扑楞楞的打枣。这样几下枣就咚咚的落下来。蔫的枣做枣卷子,又红又脆的枣收起来洗净了做醉枣。先取一个玻璃的水果罐头瓶,把枣倒进去,再倒进白酒,封口。醉枣做法简单,总共三步,可却要等上三四个月才能吃。醉枣开封时正是年下,那时罐里的枣果真喝醉了,一个个酒气冲天,酒色颜表,泛着一种水的红色。咬一口,酒味的甜,而且凉丝丝的。那时过年走亲必会带着自家腌制的醉枣送人,即便家家都有。后来枣树不再见,醉枣也就不见了。忘了提一句,我家做醉枣用的是大枣,不是金丝小枣。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大地秧歌
上善若水,水即生命。水的灵性、阴柔和缠绵,不只给予万物以生命的滋养,更给人类带来精神的润泽,尤其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民歌,都是与水密不可分的。秧歌,就是其中一道展示在大地上的风景。且劳动且唱歌,不只是活跃了劳动场面,又能使人在愉悦中解除疲乏
、抖擞精神。在我国的水稻产区,人们勤奋地在田间栽秧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把阵阵歌声如同放飞风筝那样,让其带着开心的音符在田野上荡漾,所以,这样的秧歌又被人们称做栽秧歌。其实,我国有两种歌曲的覆盖面最广,一是秧歌,它是流行于不少地方的肢体舞蹈
,属旱歌;一是栽秧歌,这是在水稻种植区域人们栽秧时,用于相互对唱的歌,属水歌。
“夹咚代夹咚代,带你带我夹咚代的夹咚代——哎。”与其说这是打鼓人粗犷悠扬的开腔,不如讲这是为栽秧歌起出的歌门,就像一出大戏上演时开启帷幕那样吊人胃口、引人入胜、提精振神。
踏入孟夏的门槛,气温上飚,万物竞茂,秧苗勃发,水欢鱼跃。此时,随着打鼓人的一声悠长秧歌开腔,水乡田园里的栽秧大戏,便盛大登场了。
栽秧是一项看似轻松实则单调、枯燥又繁重的劳动,既要体力的严重透支,又需精力的长久消耗,一个秧季就要近两个月。由此不难想象,这么长的时间,整天从早到晚都是弯腰弓背低头伸颈的在水田里劳作,苦不堪言的程度是无法用文字来言说的。如此苦脏累环境,
要想获得精神支柱,最好的方法便是用歌解乏、以唱提神,所以,栽秧歌便流传了开来,演变为老少皆宜的文化传承。栽秧又是浪漫的,大地作舞台,蓝天当背景,在水的五线谱上,用禾苗的音符弹奏出一场声势浩大的栽秧大戏,这是地球上最壮观的田园秧歌和为期时
间最长的农耕盛事——翻耕、上水、耙田、起苗、挑运、栽秧,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都是在唏哩哗啦的水田里进行,因此,栽秧时的唱歌,好像就是专门在与水为欢、亲水为乐、为水而歌。
走进栽秧大地,置身水田世界,腿脚在陷入泥水后,让人在与大地的亲密接触时,顿感亲近、滋润和慰籍,更主要的是在栽秧过程中,能够体味到水的浸心润肺和泥的细腻抚慰,那种在水田里的摸爬滚打和赤祼拥抱,不只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地气、见生机、添活力,也是
在以无法替代的接近方式,感受大地的宽厚和温馨,分享水土合欢给田园带来的舒筋展臂,于血脉流畅、通体放松中,撩拨出神清气爽的兴奋。
米是水稻的结晶,水稻是秧苗的子孙。一苗一生命,一茬一场梦。季节用阳光雨露之手,攒足时间的能量,以风雨的轮回进行培育锤炼,经过昼夜的反复熏蒸,从电闪雷鸣的磨砺中采来天地灵气,过滤掉浮躁和粗劣,筛选出岁月精华,终使水稻由幼小的秧苗茁壮成长为
根深秆粗的水稻,再由扬花的稻穗结出籽粒饱满的丰硕稻谷,最后在水和温度的共同培育下,奉献出浓香四溢的米饭,为生命的延续提供美好的物质来源。
大地秧歌,是同秧苗栽插时应孕而生的,既是秧歌,那就注定与水稻密切相联。有关水稻种植的鼻祖之争,曾经众说纷纭,最终以我国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和穰草(稻稞秸秆)堆积物为证,结束了中外学者们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口水仗,也
维护了水稻出生的籍贯权威性,佐证了中国在7000多年前就已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国,用事实宣告,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这一论据说明,大地秧歌已是积淀丰厚、渊源流长的水乡民歌与中国民歌。
栽秧时在水田里唱秧歌,在我国起源于何时,尽管暂无确切的定论,但它的产生来之于人们在劳动中的创作已是不争的事实。秧歌为流行小调,曲调高亢,粗犷豪放,声情并茂,优美动听,栽秧时边栽边唱,一问一答一唱一解一附一和。在没有实现机械化与革新为抛秧
的年代,广袤田野上绿油油的秧苗,都是靠人以手工方式,一棵棵一撮撮地栽进水田里去的。这是一项相当艰苦而又辛劳的农活,整日手脚黄天浩日地浸泡在泥水中,时间一长手脚不只是白胖起皱,指丫趾间还会在奇痒无比中溃烂,加之数日长久的低头屈腰,上体悬空
时间长,腰酸背疼、头胀眼花,腿脚、手脸都会出现浮肿,眼皮酷似注了水那样变成明晃晃的眼泡子。面对单调枯燥的水田劳作,为在苦中寻乐、排解沉闷,显然用歌声来打岔消遣成为了妙方,于是,大地秧歌逐渐变成了人们栽秧时自娱自乐的最好选择。
秧歌乃百戏之源,具体生于何时、盛于何时、分枝于何时,暂无确切定论,不过所有的秧歌皆是来之于栽秧歌的演变,无论是东北秧歌、陕北秧歌还是胶州秧歌、花棍秧歌等等,都是由水田里的栽秧秧歌衍生而来的,形象的说法,是因流传和喜闻乐见的需要,从水田里
爬上岸的。唐朝一位布袋和尚在某次与农夫栽秧时,苦累闷困的辛勤体验,不仅没有将他压得倒头呼呼大睡,而是被面朝水田、背负蓝天、手脚并用、秧栽满田的植根大地拨动了诗兴的触须:“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既道出了栽秧的辛劳和艰苦,又描写出劳动的成就和浪漫,并以栽秧暗示出做人的道理,启发人们脚踏实地、心无杂念、净心做事,也就是如今人们俗说的爱岗敬业。此项工种看似卑微,实则是低下头来正可以看见水中倒映的蓝天,天空的广阔原来也可于低头劳作中,
审视到内心的容忍和大度,只有当我们的身心不再为外界物欲困扰时,才能算是修行之道。栽秧的最大特点,是边栽边后退,此中又颇具哲学道理,后退的这种方式换来的是劳动成果,所以退步就是在前进。做人的道理自然蕴含其中,看似在退步,实则是取得了长足的
进展。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由是不难看出,大地秧歌在田野里悠扬了几千年,这是大地的情歌,也是劳动的恋曲,大地和劳动就像情投意合的伉俪,用它们的耳鬓厮磨孕育出了爱情的结晶——秧歌。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陕北秧歌
仔细听,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你扭头看去,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恨不得把那个红边鼓敲碎,巴不得把那把铜唢呐吹破,真想把那大小铜镲拍烂,一心想把那小铜锣击个窟窿……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时而粗犷奔放,能使河流为之激扬动荡;时而稳步柔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心醉;时而缓和细腻,能使大地为之倾倒。
三、求心结和静所有的现代诗歌散文
初到江南,正赶上一个细雨飘飞的季节,密而细的雨丝随风拂面,轻轻地滑落在头发上、眉毛上、嘴唇上,带着些须凉意。一个人走在江南的大街上,特别是这样一个雨天,会因孤单而感到落寞。
从北方的大沙漠走来,翻过崇山峻岭,来到江南,是为了兑现一句承诺,满足一个女孩的一点心愿。三年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梦断江南”的女孩,一见如故,很快就觉得难舍难分了,每天在网上看不到对方,不聊一会就觉得这天过得忒没意思,好像生活也失去了阳光。三年来,相遇相识相知,聊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觉得见面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约定在我们最初相识的这天从不同的地方同时赶到西湖的断桥上见第一面。
“梦断江南”,从这网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极易幻想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孩,她说,她喜欢江南的雨天,更喜欢雨中夹杂着栀子花香的味道。她不喜欢平淡而又平庸的爱情,总希望自己与心中的白马王子就像许仙和白素贞一样不期而遇在西湖的断桥之上,就在擦肩而过的那一刹那摩擦出爱情的火花,从此两心相照,相濡以沫,并演绎出一段更具影响力的爱情佳话,世代相传。
晚来的风很凉,吹起头发,把雨滴吹到我的脸上,那是带着栀子花香味道的雨滴,慢慢从脸上滑落,如我的泪滴,随风夹杂在雨里落地。穿梭于车水马龙之间,从天明走到天黑,幻想那古老而美丽的断桥之上有让我怦然心动的女孩出现,我总是幻想她的样子,幻想她的气味,还有她那甜甜的声音和柔柔的笑声。她应该是身穿白色衣服的,她应该是带着希望的,在细雨中放飞喜悦。
我爱这充满诱惑而又浪漫的雨季,希望尽快见到那个爱幻想爱做梦的女孩,爱那凄迷风雨中渺茫的眼神,爱那雾中不清楚的幻影。站在雨里,寂寞的风吹着孤独的我,有雾般的歌声缠绕我有些许疲惫的心,让我彻底迷失在江南雨季的美丽中,我在等待,等待突如其来的美丽与温柔,等待缠缠绵绵和爱恨交织的爱情包裹我孤单而寂寥的灵魂。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寻找属于自己的女孩。曾在风里徘徊,雨里等待,常常被凉雨淋透后又被风吹干,梦里反复出现的女孩却迟迟不肯与我相见。我的眼睛开始模糊,走过这个雨季,我心仪已久的女孩就要出现了,她撑着油纸伞,身着一身白衣,独自徘徊在她向往已久的断桥之上,等待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尽快到来。
西湖很美,是一首诗,一副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莺飞草长,游人攘攘。苏白两堤,桃柳夹岸。湖面上水波潋滟,游船点点。旁边不时有青年情侣半拥半抱着从身边走过,远处山色空朦,青黛含翠。烟雨笼罩下的雷锋塔依稀可见,好像正在诉说着那段孤寂凄美而又感人肺腑的动人爱情。从湖对面传来北方冷男沉闷地声音,唱的正是那首《断桥约会》:“江南雨,多情泪,在思念里纷飞,你倾诉别去离后的滋味,我付诸刻骨铭心的体会。油纸伞,还为媒,在守候里徘徊,只为你塔底深锁的双眉,我愿用了却尘缘来赎罪。一槌暮鼓苍老了前世今生,前世今生,百般爱恨,一泓秋水望断了隔世空颜,隔世空颜,几个轮回。走进这断桥约会,凄美的爱情,悲伤了谁,千百年的忠贞镌刻在,尘封的石碑。走进这断桥约会,不灭的爱火,燃烧了谁,寻觅的足迹在故事里,来来回回。”
西湖虽美,但此时我无心欣赏,等待我的还有另一种美丽,我加快脚步,向断桥走去……
初到江南,正赶上一个细雨飘飞的季节,密而细的雨丝随风拂面,轻轻地滑落在头发上、眉毛上、嘴唇上,带着些须凉意。一个人走在江南的大街上,特别是这样一个雨天,会因孤单而感到落寞。
从北方的大沙漠走来,翻过崇山峻岭,来到江南,是为了兑现一句承诺,满足一个女孩的一点心愿。三年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梦断江南”的女孩,一见如故,很快就觉得难舍难分了,每天在网上看不到对方,不聊一会就觉得这天过得忒没意思,好像生活也失去了阳光。三年来,相遇相识相知,聊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觉得见面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约定在我们最初相识的这天从不同的地方同时赶到西湖的断桥上见第一面。
“梦断江南”,从这网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极易幻想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孩,她说,她喜欢江南的雨天,更喜欢雨中夹杂着栀子花香的味道。她不喜欢平淡而又平庸的爱情,总希望自己与心中的白马王子就像许仙和白素贞一样不期而遇在西湖的断桥之上,就在擦肩而过的那一刹那摩擦出爱情的火花,从此两心相照,相濡以沫,并演绎出一段更具影响力的爱情佳话,世代相传。
晚来的风很凉,吹起头发,把雨滴吹到我的脸上,那是带着栀子花香味道的雨滴,慢慢从脸上滑落,如我的泪滴,随风夹杂在雨里落地。穿梭于车水马龙之间,从天明走到天黑,幻想那古老而美丽的断桥之上有让我怦然心动的女孩出现,我总是幻想她的样子,幻想她的气味,还有她那甜甜的声音和柔柔的笑声。她应该是身穿白色衣服的,她应该是带着希望的,在细雨中放飞喜悦。
我爱这充满诱惑而又浪漫的雨季,希望尽快见到那个爱幻想爱做梦的女孩,爱那凄迷风雨中渺茫的眼神,爱那雾中不清楚的幻影。站在雨里,寂寞的风吹着孤独的我,有雾般的歌声缠绕我有些许疲惫的心,让我彻底迷失在江南雨季的美丽中,我在等待,等待突如其来的美丽与温柔,等待缠缠绵绵和爱恨交织的爱情包裹我孤单而寂寥的灵魂。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寻找属于自己的女孩。曾在风里徘徊,雨里等待,常常被凉雨淋透后又被风吹干,梦里反复出现的女孩却迟迟不肯与我相见。我的眼睛开始模糊,走过这个雨季,我心仪已久的女孩就要出现了,她撑着油纸伞,身着一身白衣,独自徘徊在她向往已久的断桥之上,等待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尽快到来。
西湖很美,是一首诗,一副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莺飞草长,游人攘攘。苏白两堤,桃柳夹岸。湖面上水波潋滟,游船点点。旁边不时有青年情侣半拥半抱着从身边走过,远处山色空朦,青黛含翠。烟雨笼罩下的雷锋塔依稀可见,好像正在诉说着那段孤寂凄美而又感人肺腑的动人爱情。从湖对面传来北方冷男沉闷地声音,唱的正是那首《断桥约会》:“江南雨,多情泪,在思念里纷飞,你倾诉别去离后的滋味,我付诸刻骨铭心的体会。油纸伞,还为媒,在守候里徘徊,只为你塔底深锁的双眉,我愿用了却尘缘来赎罪。一槌暮鼓苍老了前世今生,前世今生,百般爱恨,一泓秋水望断了隔世空颜,隔世空颜,几个轮回。走进这断桥约会,凄美的爱情,悲伤了谁,千百年的忠贞镌刻在,尘封的石碑。走进这断桥约会,不灭的爱火,燃烧了谁,寻觅的足迹在故事里,来来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