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年味”主题摘抄(名家散文4篇)

1、《寻找年味》

转眼又到了年关,沉寂了整个冬季的村庄热闹了起来,每年这时,总听到人们这样的抱怨:“如今的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

年味究竟是什么呢?

是灯笼对联衬托起来的吉祥,还是烟花爆竹释放出来的快乐。是净水泼街时,泥土泛起的清新,还是鞭炮鸣放后,硝烟散发的味道。是酒香袭人烘托的氛围,还是烛光焰火装扮的风景。是居家团圆的祥和,还是互道祝福的问候。是老人脸上堆满的慈祥,还是孩子眼里洋溢的幸福。好像都有,也不全是。

小的时候,仿佛一进腊月门便有了年的感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真的,过了腊八,年味便随着金灿灿的腊八粥的香气,和碧翠翠的腊八蒜的颜色一起来了。每年这时最爱听村里老人,讲一些遗失了的年俗,比如,小年祭灶、除夕燎星、喝隔年酒、初一祭祖、正月里打莲花落、逛庙会、看大戏、元宵节逛花灯。说到祭祀老人脸上便充满了庄严和虔诚,说到听戏又满是深情的回味。老人们一边津津有味地沉浸记忆里丰富多彩的年俗中,一边又喋喋不休的惋惜被稀释淡了的年味。可谁知,在老人们眼里年味淡了的时代,正是我觉得年味十足的童年。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打香油,三十夜里点灯笼,大年初一乱磕头。

这是记忆最深的童谣了,每年腊月都是唱着它,扳着手指期待着新年的到来。每年到这时,便是母亲最忙碌的季节,扫屋除尘,拆洗被褥,还要为我们兄弟几个准备新衣、新鞋。尽管都是母亲自己织的土布,却也被浆洗熨烫的平平整整,舒舒贴贴的,经过母亲精心裁剪缝制,穿在身上可身可体的,很让小朋友们艳羡。母亲不仅要准备一家人的新衣,还要张罗下整个正月的食物,记忆中母亲每年都要蒸下好多年糕、馒头。一大盆的面团,在母亲巧手的揉搓,剜刻下,便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的枣花。那时物质虽然很匮乏,年味却被母亲打点的满满的。

到了正月初一,过年的气氛便被推向了高潮,浓浓的年味无处不在,在红彤彤的灯笼下,在喜洋洋的春联上,在鲜艳艳的窗花后,在吉庆庆的年画里。

那浓浓的年味啊!像酒、像蜜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沁心入脾。到处都是歌舞升平,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仿佛一夜之间便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了。

我想,每一辈人对年味的诠释是不同的吧,改变了的是年俗,不变的是人们对年的感受。是一代代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是几辈辈人对历史文明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积淀。

这不,小外孙女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又在问我还有几天就过年呢,稚嫩的脸上满满的都是期盼和向往。

2、《给孩子讲年味》

看到孩子拿回来的寒假作业,其中一项作业是寻找年味。不得不说,这项作业真好,对年文化进行探寻,对千年的年文化进行传承。随着岁月的变迁,年味也会变,总有一些是不变的。

孩子,寻找年味,你怎么找?你的印象中年味是什么?她说叽里呱啦的说了很多。听到她说出心中的年味,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那念念不忘的小时候,还是小时候的年好。那时候,过年就意味着可以放鞭炮,有新衣服,有压岁花钱,有好吃的。哥哥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转好几趟车回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年后走亲访友,相互问候。当时虽然物质匮乏,交通不便,却有纯正的年味,真正的其乐融融,满满的幸福。不像现在:儿孙绕膝,却各自低头玩着手机,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孩子,你想知道十年前、二十年的年是什么样子的吗?有些东西你都看不到了,有些事情也不是按照以前的仪式做了,妈妈可以唱个歌谣,听听以前是怎么样过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炖大肉,三十晚上玩一晚,大年初一去拜年。

孩子,妈妈小时候玩过很多的游戏。过年的时候,好多小朋友在一起,做迷藏、老鹰捉小鸡、机器灵等等,属于妈妈小时候那个时代的团体游戏。妈妈给你唱过《机器灵》的,现在妈妈给你讲一讲游戏的规则:小伙伴们平均分成两队,每一队的人要紧紧牵住左右队友的手,然后向对面的小队喊:机器铃砍菜刀恁那边哩紧俺挑,让对面一队的小朋友选出一位小伙伴,被选出的这位要去把这边的手冲开,如果冲不开,那这个人就回不去了,如果冲开了,可以带走一个!你觉得好玩吗?

孩子,过了腊八就是年,妈妈给你讲一讲什么是年?除夕和年的故事,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孩子,你知道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上香、许愿的吗?来,像妈妈这样。这和迷信无关,这是年的仪式,是对祖先文化的一种传承,你要认真一点。

孩子,你现在可以去问爷爷奶奶十年前、二十前的“年”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怎么过年的。

3、《年味》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中华民族一团和气美好民俗的传承。一进腊八,年的味道越来越浓。此时大雪覆盖了田野山川,红高粱酒和玉米酒在大雪封藏中酝酿了一冬,渐渐散出醇香的味道。清亮亮的酒花里泛着丰收的喜悦,溢出梁谷香气的诱惑。辛勤耕作一年的人们,放下疲劳和艰辛,邀上亲友四邻开始张罗杀年猪,就着热气腾腾的杀猪菜,举起酒碗,相对豪饮。

杀年猪这天,孩子们还没有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家中主妇早已用木柴_子烧了一大锅水煮了一锅饭。红红的火苗在灶膛里腾腾地向上窜跳着,锅里的水渐渐由凉变温,继而白色的水蒸汽就由锅盖周围袅袅升起,就好似农家人的日子,在不断升温中渐渐沸腾起来。

爸妈叫起不论是装睡还是已经睡醒在捂懒被窝的孩子。大的帮小的穿衣梳头,妈妈拉过那个睡眼朦胧的臭小子,还没等他伸完懒腰,便用热毛巾在他脸上擦两把,然后在他屁股上拍一下催他快去喊邻居的张叔或者王大伯来帮爸抓猪。

杀年猪时大家分工不同,却都做得有条不紊。男人负责抓猪、杀猪、褪猪毛、开膛、灌肠、把肉分割好。哪块是卖的,哪块是送给长辈和亲友的,哪块是杀猪这天要烀吃的。女人负责切酸菜,剁葱花和姜末还有拍蒜酱。家里大一点的孩子按父母的安排去邀请亲友一起来吃猪肉。小一点的孩子没事可做就聚在一处打冰嘎、丢铁坨子、滑雪爬犁或者跳皮筋踢毽子攒嘎拉哈。

被请来吃杀猪菜的多数都是平时相处往来的亲友四邻,也有极个别的孤寡老人没儿女照顾的或者贫寒人家杀不起年猪的,还有一种就是平时有了点误会或摩擦的,借着喝酒吃肉,把关系重新调理好。在酒碗举起碰响那一刻,所有的芥蒂和疙瘩全都冰消雪融,话无需多说,北方人的话都在酒里,粗狂豪爽的性格也在酒里,大家仰起脖子一饮而尽,酒碗相互一照,干干净净,不藏奸不使诈,酒碗放下那一刻所有的恩怨情愁全都放下!

杀完年猪,一些猪肉卖掉,置办回些年货,新年的锣鼓便操练起来。人们找出去年的高跷,仔细修整一番,松动的钉再敲打牢固,试试绑腿绳还是否结实,绑在腿上舒不舒服。看看头饰花车和旱船有没有破损,拿起绸布的扇子在手里翻几个花儿瞧瞧是否还趁手。一切收拾停当,男女老少就三三两两走上街来,随着锣鼓唢呐“滴里搭拉搭里搭”的节奏,三进两退地扭摆起大秧歌来。

秧歌舞到腊月二十三,开始祭灶神迎新年。传说中灶神是能上天达地的神仙,会把一家人一年来所作的诸般善恶都汇报给天帝,天帝就会根据灶神的汇报给一家人降下福祉。传说只是传说,不过是人们心中企望的一种美好,人们愿意相信美好,不管前方是什么样的,他们终是相信美好。

祭完灶神开始蒸粘豆包,这是家里的主妇最忙也是最累的活。粘豆包分大米面的和玉米面的两种,和面时少掺些白面在里面,那样就不会太粘手。妈妈把烀好的小豆馅儿捣碎放上糖精,孩子们帮着把豆馅儿攥成鹅蛋黄大的一个个豆馅团子放在盘子里。几个孩子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既能享受和搓泥球般的乐趣,也能趁机把香甜的豆馅儿放进小嘴巴里,就算被妈妈发现在手上拍一巴掌,被拍打的孩子也是照乐不误。妈妈用擀好的面皮把豆馅包裹好,下面再放一个夏天打好的苏子叶、椴树叶或玉米皮,树叶上稍沾些豆油,防止豆包和蒸屉粘连。另外再蒸些馒头、花卷、包子,蒸好以后放到外面冻,冻结实的面食收好放到大缸里冷藏。

腊月二十七炸干果,巧手的媳妇会把发面挽成各种吉祥花、富贵花、玫瑰花、五瓣花等,每一个花瓣里无不透着喜庆和吉祥,象征着五福临门。就着炸干果的油锅,顺便再炸些虾片、丸子、锅包肉等各色美味,那些香气直往鼻孔里钻。

到了腊月最后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姑娘带花,小子放炮,一声爆竹,年的盛宴开始。祭祖,吃团圆饭,包年夜饺子,守岁,一夜灯火通明,团圆的喜气便飘到世界各地每一处有中国人的地方。年,是华夏民族特有的味道。

4、《儿时的年味》

今年的珠城格外冷,在经历了两场暴雪侵城后,“春节”也就离我们很近了。窗户上的冰花和树梢上的落雪,让年味儿略显得比往年的足了。即便如此,年味儿一词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浅淡,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记得小时候过年从进腊月起,爸妈就开始张罗了。先是腊八粥,那碗粥能吃出妈妈的味道,至今都会一想起便勾出无数馋虫。再就是灌香肠,腌腊肉,小时候,几乎家家逢年都会腌制这些,有太阳的时候,阳台上挂出去,晒出满满的年味儿。到了腊月二十六,家里便开始“蒸馒头”了,爸妈是很讲究的人,每年蒸馒头时给我们立的规矩很多: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数馒头等等。妈妈说:“数馒头就会越数越少”,那时候很是困惑,现在想来也是大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期盼吧,毕竟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不是很富裕。

等到馒头蒸好后,家里还会炸丸子、炸红薯干”,说到“红薯干”,那可是小时候过年最抢手的,我家用的红薯片都是舅舅自己种的,过年时把晒干的红薯片背上一麻袋送到家里。每当妈妈炸“红薯干”的香味飘起时,邻居们都会来我家尝鲜,妈妈也会送给邻居们一些,那些参合着油烟味的笑语,是记忆里留存的温暖。

准备好过年用的吃食,差不多也就快到除夕了,这时爸爸会带着我们姐妹去买春联、鞭炮。买春联时,爸爸总会让我帮着选,爸爸说我古诗读的好。那时的我也是会沾沾自喜的,像个小大人似的,随着爸爸的心意挑选几副吉祥如意的春联。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我们家一般都是晚上过年,说是晚上,其实也就是下午四点多就开始放鞭炮吃年饭了。小时候的生活不能像现在顿顿都有肉,所以吃年饭便是孩子们解馋期盼的乐事了,那时的一块肉都可以嚼出很香的滋味来。

大年初一的早上,睡梦在鞭炮声中醒来。爸爸总会凌晨起床放炮,再把我们姐妹早早的喊起来,爸爸说勤劳的人起早致富,大年初一起的早,一年到头都能起早。再给我们姐妹每人一块云片糕,寓意一年到头步步高。小时候的年味儿便从此植入我的心里。中年后一切从简的过年,唯独这云片糕,我一直保留着,大年初一时,早早地喊起家人,递上一片云片糕,笑呵呵地说:“咱家一年到头步步高!”

雪后的阳光照在冰花上,越发地精妙绝伦。小时候的年味儿便一串串地挂在了冰花上,闪烁着记忆里的温暖,荡漾起浓浓的亲情??

扩展资料:

民俗学家提醒我们:“年味”,并不仅仅是物质的丰盛,更应是文化的丰美。“年味”之淡,其实也是心灵的淡漠。有人说,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种“爱与乐”,关乎物质的丰富和准备,但更关乎心灵的贴近和体验。“年味”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在快速现代化、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我们如何感受幸福的问题。

实际上,千百年来,“年”的过法一直在变,春节的外在形式也一直在创新。但不论人们怎样过年,只有让心灵追寻并深入那种喜庆、祥和、和谐、向上的氛围和文化,这年才能过得有精神,有滋味。

参考资料:年味_百度百科

二、记忆中的年味散文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记忆中的年味散文,欢迎阅读。

1记忆中的年味散文

记忆里,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儿时心中最美好的期盼。

因为期待太浓烈,会觉得一年四季那么漫长。而现在,时间如流水,转眼又是一年。

那时,全球气候还没变暖。春节大多的时候都是和冰天雪地结合在一起,寒风料峭,雪花飞舞。而这几年,矿里最多也就是下下雨。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哪有翩翩翻飞的雪花有年味呢?

最能体现“年味”的,还是跟着大人去置办年货。这当中,我对好看的年画情有独钟。我说的好看,不是指那些印着什么金玉满堂,松鹤延年之类的传统年画,而是农村里才有的那种有故事的年画。

已经记不得是在外公家还是在爷爷家,我看到过一套《夜战马超》的年画,有好几大张,就跟放大了连环画的书似的,故事已经十分完整。这种套装的年画,我还曾在某个饭店里看到过,饭馆的左右两墙上贴的是《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的故事,每个美人都还配上了她们的判词,画工未必精良,但用色古朴,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吸引眼球的。

再有,就是贴门神的年画了。这种年画,农村里几乎家家都要挂的。一开始,在我眼里那些门神长的都是一个样子,没啥区别,但是年画上却会标注不同的人名,像是秦琼,尉迟恭等。稍微再长大些,我就学会了要从武将手执兵器以及衣服的花纹颜色上,来辨别他们的各自身份。从年画上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民间传闻,可以说是童年时最经济实惠的文化快餐。

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门神都是一个传奇,每一张年画都有一个故事。

民以食为天,记忆中的年味自然也离不开美食。购买年货,首要的任务就是去买猪肉。不挑肥瘦,家家户户都是多多益善。只要去市场一转,就能看到卖猪的手法熟练,刀斧并用,兵乒乓乓一阵钝响,整块猪肉已四分五裂;除下肋排、大骨头之外,余下的已经四四方方地堆砌在大盆之中,看着就丰盛,于是欢欢喜喜的捧回家了。

猪肉是那个年代最重要的荤菜,没有之一。因为猪肉的利用已经达到了零浪费。瘦肉最需要,做丸子,包水饺,配炒菜,花样百出;肥肉也不能少,要熬成猪油,是家里一年的主要食用油;大骨头往往是一炖一大锅,许多人家还要腌制起一些来以便保存;就连肉皮也不浪费,炸酥了吃或者用来做皮冻吃,都是很好的下酒小菜。

年关煮肉时,黑色的大铁锅盖上乌黑的大锅盖后,在火苗的舔舐下,锅盖的缝隙之间渐渐散逸出蒸汽。佐料就只放些茴香、八角,水开肉滚之时,飘逸出来的肉香别说绕梁三日,就是至今回味起来,也是记忆犹新,勾人馋虫。

对于小朋友而言,最开心的就数串门拜年。每到一户人家,家长们寒暄几句,主人就会给你上碗点心。那时的人都很质朴,有条件就是碗水煮蛋,没条件的来碗糖水泡冻米,点心不在贵,心意都是足足的。

小时候我也特别能吃,一个早上如果陪妈妈串三家门,可以眼不带眨的三碗吃下肚。如今,好汉不提当年勇。就算面对满桌子的珍馐佳肴,我是还没动筷子,就已经觉得饱了。

好生活养刁了我们的胃,我们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早已失去了对“味”的冲动,再也不会对年夜饭垂涎三尺了。或许,这也是人们觉得“年味”变淡的诱因。

当然,中国人对年总是有一种盛情,这份盛情并不会因为社会的变化而改变。春节,永远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作家冯骥才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也就是说世界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年味”自然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

如何过个好年,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美好祝愿。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时,就有了年的意味。

所以,“年味”始终都在,只是悄悄的改变了旧模样。人们总说年味淡了,其实淡的不是“年味”而是“人心”。

曾经,它藏在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藏在晚辈孝敬长辈的那一杯酒中;也藏在家家户户都贴上的喜庆对联中。如今,它藏在微博、微信、QQ的红包里;藏在悠闲的麻将、高亢的K歌里;也藏在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要说过年好的祝福里……

2记忆中的年味散文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腊月里,杀过年猪是件兴奋的事,早早就定好了日子,然后请一个手艺过硬的杀猪匠,通知了亲朋好友。在院坝里挖好了土灶,把最好的柴火添加在灶膛里。滚烫的沸水在大锅里翻腾着,院子里浓烟滚滚,热气腾腾。大肥猪震耳的嘶叫声夹随着灶膛里的干柴“噼里啪啦”的爆破声在村子上空蔓延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洋溢着幸福!是的,在风雨烈日中辛苦劳作了一年,猪肥厚的膘身无疑是对勤劳者的见证和肯定。主人在猪身上挑些最好的肉招待亲朋好友,血旺汤在桌子上散发着滚烫的热气,高粱酒已经斟满,亲朋好友满座一堂,划拳猜子,谈笑畅饮,酒喝干了再斟满,一杯接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送走了亲戚,把剩下的肉腌制起来,再斩碎些肉,拌上佐料,灌好了香肠,等待着新年的来临。

这已经拉开了新年的序幕。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早已去镇里买好了祭品,再烙点糯米粑。等待吃完晚饭,把锅灶洗刷得干干净净,脸手洗漱净毕,填好祭灶文疏。把祭品放在灶台上,点一对烛,三根香,烧点冥纸,虔诚的祈祷,愿灶王菩萨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多言世人好,莫言世人恶!不揭世人短,且扬世人长。多叫世人乐,少叫世人伤。保佑全家老幼平平安安,无病无灾!我们那里祭灶也叫钻灶,是家中最幼的孩子钻灶,以前年幼,大人们总是捉弄我们说,钻灶那天要从灶孔里钻进去,再从烟囱里爬出来,我们信以为真,果真朝灶膛里伸出小脑袋,粘得一脸黢黑的锅灰,活像那时公社礼堂唱川戏的丑角,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晚上,灶台上丰盛的祭品引诱得我们无法入睡,一夜辗转反侧,心里都在思恋着灶头那份祭品,只盼望着天快亮,让馋了一晚上的嘴尽快咀嚼到香甜可口的味道。

接下来是打“阳尘”的日子,打阳尘必须翻阅一下黄历书,挑一个干净的吉日,然后去竹林里砍一根细长的竹竿,利用上面的竹叶捆绑成简易的扫帚,细心的拂去挂在墙上的蜘蛛网和灰尘,还要爬上屋顶,把积聚在烟囱里的灰尘清理干净,梳理畅通,让来年灶膛的火更加旺盛的燃烧!一家大小忙的不亦乐乎,把门窗,家具,器皿都擦得锃亮!除了打扫屋里,积聚在阳沟里的淤泥也要用锄头梳理透彻!其实在我们擦拭环境装饰外表的时候,我们更要洗涤我们的内心,我们要把我们的贪恋、邪欲、杀生、妄语等念头也通通洗涤掉,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纯净!这样运气也将随你而至。

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漂泊的游子已经陆续从千里迢迢的异乡赶回到了家乡!赶集的人更多了,小镇热闹起来了,更加的喧哗了,背着采集的年货拥挤在攒动的人头里。烟一定要买条好烟,酒也是上等高粱酒,鞭炮要最响的,小孩子的零食也准备了,新衣服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了,只等着,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今天就是除夕了,岁末了。大人们早早的起了床,抓出关在笼子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更加的锋利。除夕杀鸡也是要讲究吉利的!不能补刀,一刀见血是最吉利的。鲜红的鸡血滴在小碗里,滴在用来祭祀的冥纸上。锅里的蒸笼冒着热气,从瓦缝中挤了出去,把空气都搅香了,灶旁的风箱“呼呼”的送着气,菜肴在铁锅里打着滚,案板上的腊肉骨头被刀斩得啪啪作响,院子里到处洋溢着清香!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那份吉祥的年味!除夕的祭品已经摆在桌上,把酒斟在杯里,庄严的点燃香烛钱纸,然后把挂在院子里树枝上的鞭炮点燃,鞭炮一连惯“噼里啪啦”的爆破开来,有一气呵成的气势!绯红的纸屑如风下的腊梅满天飞舞!声声不断蔓延在村子上空。炮竹声把晦气驱散,迎接吉祥的新年!一家人肃穆的站在神龛之下,给阴间的列祖列宗虔诚的磕几个响头,祈求保佑一家的平安富贵!保佑孩子学业进步!保佑老人健康长寿!祭祀完毕,恭敬的把酒洒在冥纸上,火苗“滋滋”在屋子里向上窜动着,纸烧尽了,用干净的簸箕盛装起来,洒在清洁的土里。

是的,该是吃团年饭的时候了,一家大小团团圆圆的坐满一桌。一年到头最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碗里倒满了最好的酒!团年饭当然少不了鱼,寄托着父辈们的希望,希望年年有余,有头有尾!吃团年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吃饱了不能说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们赶忙会说“岁岁平安”!尽情的吃吧喝吧。团年饭要吃得久,慢慢的吃,有的是时间。新年里,就只剩下吃了。饭吃完了,该感谢一下为我们创造财富的果树了,舀一些汤饭,用刀在树干上砍一刀口子,这是给果树喂年饭,“喂点饭,结一担,喂点汤,结满仓!”

我们踮着脚把红红春联贴在门框上,大红灯笼也挂上了,水缸里的水也担满了,院子里打扫干净了。泡好的糯米已经舀在研磨里,如家门前那条小河在磨盘里蜿蜒流淌着,像乳汁般一滴一滴的落在口袋里,慢慢的凝结了,白得如积雪!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黑白电视里的联欢晚会载歌载舞!有句老话,三十晚上洗洗脚,到处赶得早。所以除夕晚上的脚越洗得干净越好,会在来年交上好运,赶上口福。据说哪家吃肉你也能碰上。肉是那个时代的奢饰品,所以拼命的把脚丫子洗得更白净!洗去一年来的尘埃,洗去一年来的疲惫,洗去生活中的烦恼,洗去尘俗中的不幸,洗去一切的忧伤!除夕是要守岁的,守岁是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厨房灶膛里火也不要熄灭,放块未燃尽的木炭在灶膛里,让火生生不息,延绵不断!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烟花,鞭炮齐鸣!除夕的天空绚丽璀璨,分不清哪里是烟花哪里是星辰了。虔诚的老人在大门前点燃香烛钱纸,叩拜祈求上苍的庇佑,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乡村新年的夜空更加欢腾了,炮竹声声,连绵不断的响到天明。

天刚发白,大人们就早已起了床,勤劳的母亲往锅里参满了水,放下在除夕夜搓得又圆又大的汤圆。初一早上,是有很多禁忌的。为了防止小孩的乱语,大人事先准备好了糖果,放在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嘴里。糖含在嘴里,只有了甜!新衣服穿在身上,碗里热气腾腾的汤圆放进嘴里,那份糍粘,那份清香,那份甘甜从舌尖一路奔放到胃里,久久不能忘怀!新年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吃汤圆的个数也要讲究,汤圆象征财富,是元宝,所以一定要吃过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八八大发,十全十美,吃十二个便是月月发财!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万象更新!吃完早饭,给父母磕头拜了年,得了压岁钱。三三两两约去街上,买了鞭炮放在口袋里。插在牛屎堆上,用香烛远远的点燃,双手捂着耳朵躲的远远的。鞭炮把牛粪震开得像缠绕在围栏上盛开的那朵紫藤花般绽放开来。初春暖暖的阳光洒满院子,映着姑娘的脸蛋儿,系着红头绳的麻花辫在新年的空气中张扬着。看!女孩儿跳起绳,妇女们磕着瓜子儿拉起了家常,男人们在打长牌,老人们啪嗒啪嗒的吸着旱烟……不一会儿,村里耍龙灯的来了,人们围了过来,迅速围成了一个圈。人们随着清脆高昂欢快的唢呐声扭动着腰肢,新年的气氛像烈酒一般的浓烈了,情绪更加高昂了,笑声不断充盈着我们的小村庄……

大年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的,地上的垃圾也是财富,不能扫走。厨房的刀也要藏起来,中午就吃昨天剩下的菜肴。团年时的鸡头鸡爪却留了下来,鸡头是权力的象征,是领路人,是责任者,所以鸡头是要留给老人吃的。鸡爪是抓钱手,所以家里的主力是一定要在新年的第一天吃到的`。吃了鸡爪,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找更多的钱,创造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好的日子!

初一的汤圆,初二面。面条象征着长长久久,源远流长,也是长长的思恋。初二这天,也是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便开始走走亲戚了。一年到头,从播种到丰收,忙碌辛苦了一年,该回娘家看看了。早在腊月里,女儿就去镇里给娘家老父亲买好了爱抽的叶子烟,买了几斤最好的瓶装酒,给母亲买了些糖果。带着淳厚的丈夫,牵着大娃,背着二丫,早早的启程了。路上新年里走亲戚的络绎不绝,你来我往。走到娘家门口,娘家那条黑色的看家狗早已摇着尾巴奔来,欢腾着跳跃着迎接女儿和姑爷的到来!娘家母亲留下了猪身上最好的东西招待女儿女婿。外婆是痛爱外孙的,悄悄的从柜子里翻出一大把糖果塞在正在哭闹的外孙衣袋里。临走还从里层的衣袋里掏出藏在手帕里的零钱,一层层的揭开,从中抽出几张打发给外孙。直到送到村西口,才抹着眼泪转身离去。

过了初五,做生意的才慢慢打开铺面,挑一个吉时,在铺面前点燃鞭炮,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意如同炸飞的屑纸一般的红红火火,纷纷扬扬!亲戚走完了,立春了。勤劳的农民已经坐不住了,赖不住那份清闲了,纷纷扛起了锄头,下地铲起一堆堆草皮,再泼上一层层粪,必备着春耕时的肥料。有句俗话说,只看见人家过年,没看见人家种田。是的,要想过丰盛的年,就要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奋斗!

正月十五,过大年。虽然人们已经陆续下地,但这一天还是要停下手中的活计,在村子里串串门,聊聊天,打打牌。十五的月亮早已从东边升起,圆圆的挂在村东那片光秃秃的青杠林上,照耀着祥和的村庄。正月十五,我们当地有种习俗是扯青,也叫偷青。乘着朦胧的月色,寂静清幽的夜晚,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悄悄的潜入别人家的菜园里,扯几根蒜苗或是拔几棵青菜。再乘着月色悄悄的回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送走新年的最后一天。据说扯青不能扯断,否则就不吉利。所以事先在白天就观察好了,到时就会得心应手了。被偷的人家不怒反而高兴,说明自己的菜长得好人家才“偷”,才会被肯“光顾”,来年一定会丰收。去偷青的人也沾点喜气,盼望新的一年有好的运程!新鲜的蔬菜“偷”回家里,趁着菜的鲜嫩放进锅里,热气腾腾的端在桌上,再斟满一碗酒,在月色下享受这份独特的味道,菜的清香参夹着那份“偷”的刺激,也包含着那份庄稼人淳朴的希望!

即使月亮已经挂在了院子里樱桃树的上空,而村子里农业社遗留的大坝子上积聚的人们还在喧哗。孩子们还在嬉闹追逐,跳绳的跳绳,唱歌的唱歌,游戏还在继续,老人裹着叶子烟,含在嘴里“啪嗒啪嗒”的吸着,嘴边的烟火忽明忽暗的如天上星星般闪烁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天复一天,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看!孩子们长得更高了,而这群老人却增添的几道横沟,多了一缕白发,岁月匆匆,时光如流,不知不觉就更老了。

热闹的新年过去了,春回大地,又该忙碌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希望今年比去年好!

三、***寻找年味***主题摘抄******名家散文4篇***

1、《北京的春节》

作者: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

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

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骄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象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

因此那时候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蜡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的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年。

2、《过年的味道》

作者:周友斌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喜庆的味道。还不到腊月二十三,村子上下已经有了红火的年味,排年戏,练社火,锣鼓敲起来。偶尔有一声两声“二踢脚”或者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是卖花炮或刚买了花炮的人家,在试鞭炮。岁末年头的日子,村子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烟花爆竹的火药香味。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大年初一凌晨醒来,赶早祭祀人家的鞭炮声已经零星地响起。睁开眼,感觉一切都是全新的,新的屋子,新的年画,新的窗花……还有抬头就能看到的“抬头见喜”、“身卧福地”的春联。因为新春的到来,一切日常所见的平常东西都好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都在眼中变得美好。晚上睡觉时脱下来的旧衣服,早被母亲收拾到一个找不到的地方去了,枕边整齐地放着每个人的新衣服,可以闻到新棉布淡淡的香味,这一切都是母亲等我们睡着之后一一放好的。

新年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香火已经点燃,满屋子的清香味。母亲用郑重的目光告诫大家,不准嬉笑,不能高声说话,整个家里的气氛肃穆而又凝重。首先祭天地,其次是祭财神、祭灶神,最后才是祭祖宗。

祭天地当然是最隆重,支一张桌子在当院,香要烧到五炷,放上各式的贡品:刀头肉、干果、馓子、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再丰盛一点还会有鸡鸭鱼,黄表、纸钱烧起来,母亲一边用根棍子拨弄着,一边碎碎祈祷,可以零星地听到“上天保佑”、“岁岁平安”之类的念词。

祭祀过程中,男孩子们就开始燃放鞭炮,自家的鞭炮声跟远近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共同把新年喜庆的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3、《回味春节》(发表于莆田侨乡时报壶兰文苑2月25日)

作者:许怀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可以说,它是至今世界上时间过得最长的佳节,春节前好一段,就有各种迎春茶话会,拜早年。元宵前后,还有拜晚年,延续甚长。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喜庆的气氛极其浓厚,它集中体现了吉祥如意的祥和文化底蕴,积淀着浓浓的情意,是我国“和”文化的生动展现。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声声鞭炮,是春节气氛热烈的传达、播送。

今年春节,在外地的孩子、孙子都来榕城过年,热闹一番。过了大年初五,也都回去。做父母亲的多想再留,但由于上班要紧,只好作罢。从中体会了一回我父母生前的心情:那时我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故乡和爸妈一道过年,也有回去在家享受围炉的欢乐,也都只逗留数日。离开前,母亲总是唠叨:不知道你车票都买好了,要不然要再留你两天。

如今,父母早已离开人世,和家人一道团聚、过年,体验了往昔长辈过年的心情。每当春节,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小时在家过年的情景,尽管那时父母经济并不宽裕,他(她)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女过好年,为之添制新衣,给压岁钱,做好菜饭。能否过好年,似乎是父辈有无本事的衡量。吃好、玩好、穿好,说的都是吉利的话,和谐气氛,只有在这节日营造得最为充分,它融合着乡情、亲情、家情的种种情愫。春节,可说是亲情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春节也更富有新意。然而,也有人响往外国的“情人节”的。也有希望我国有自己的“情人节”,如把元宵或七夕可以做为自己的“情人节”。七夕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古典诗词中北宋名家秦观所写:“纤云巧弄,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元宵的看灯、游灯,是春节中有情有意的活动。上元夜(即元宵)和将到外国定居的亲戚一家,在江边酒楼聚会。窗外,皓月当空,又有烟花在空中开放。俗语说:“云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灯”,今年元宵月,却如此明亮。想到明年若再上江楼,亲人已远在异国他乡,真是:“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忽在欢乐之中心里有点黯然。浮想联翩:近来重读《红楼梦》,感到作者高明之处,便在往往最能体现荣华富贵的场合,或在玩赏良辰美景之际,写出人物所透露出的伤感之情。

如贾妃归省庆元宵,当时大观园已建成,园内香烟缭绕,花彩缤纷,说不尽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但当贾妃元春与贾母等亲人会见时,只管呜咽对泣,其他人也“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走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作者多次写了人物“哭泣”、“泪如雨下”的伤感,这正是最荣华显赫之时。又如“制灯谜贾政悲讦语”这回,所写的是宝钗做生日,又演戏,又猜灯谜,就在欢庆之中,贾政见到所作灯谜,如贾妃的“爆竹”、他人的“风筝”、“海灯”之类,有不祥之兆,心中“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写出人物的伤怀。诸如此类,不愧是《红楼梦》作者的杰作。这并不是说“乐”中必定要“悲”,却是说写出人的“真情”是最动人的。

回味春节,品赏着“情”的元素。电视有句虽是广告语言:“做人要出于情”,倒也道出做人要有“情”的重要。又道是:老年人更多情。这可说是老年人的心态真实写照。正如大文学家冰心老奶奶,越老越有“爱心”,她的名言:“有爱心就有一切”。老年人和家人过春节,情难忘,难忘情:亲情、乡情、怀旧之情、骨肉之情交织心杼。回味春节,犹如吃莆田的橄榄,吃后有余甘,也似喝观音茗茶,喝后有余香,回味无穷。

4、《在省城里过年》

作者:叶辛

曾经欢天喜地地在上海的弄堂里迎来春节,衣兜里紧紧捂着大人们难得给的压岁钱,思忖着过完年,拿着这点钱到书店里去挑选一本什么样的好书,心里满怀着憧憬,于是心里更高兴了,点燃起一枚又一枚小小的鞭炮,让那声声脆响在天空中炸开。不过,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伴随着新年的到来,家里多出的那些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票证。

买油得油票,买肉要肉票,买衣裳要布票,买豆腐还得凭豆腐票,临近过年那一期,不是增加票证,就是宣布同一张票子可以买加倍的食品,特别是糖票,肯定是要增量的。要过年,还得每家每户增发年货票,把瓜子、花生、金针、木耳等过年时家家户户少不了的零食、作料配个齐全,让大家过个好年。

也曾经在插队落户的山寨上盼来过春节。进入腊月,农活是闲下来了,于是就去看山里的老乡怎么准备过年。看富裕一点的家庭请来杀猪匠宰年猪,但在大年三十那一天,总还要去街上买回几斤肉,尝一点肉味。时不时地,空旷的山野也会响起一声两声爆竹,伴随着农家唢呐,带来一点春节的喜气。

但是,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还是在省城里过的春节。

自从1969年,我举家从偏僻的猫跳河谷水电站,搬进了省城贵阳,住在风景秀丽的黔灵山麓的石板坡楼房里,虽然还有着种种生活上的不如意之处,诸如楼层高自来水龙头往往要等到下半夜才来水,诸如妻子的工作差不多天天要出差,但是,日子是平静下来了,我可以安安心心地守着妻儿,守着黔灵山水秀丽的风景,根据以往的生活积累,好好地写一些东西。自《蹉跎岁月》之后,长篇小说《在醒来的土地上》、《爱的变奏》、《家教》一本一本写出来了,反映乡间生活的《基石》、《拔河》、《新酒》、《私生子》写出来了。

正因为涉及到农村题材,我经常往贵州的乡下跑,跑了黔南的十多个县,跑了黔北大地,跑了我插队落户期间熟悉的修文、息烽、开阳,我晓得当年时常愁吃愁穿的偏僻乡间,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日子也好起来了。他们能吃上白米饭了,能穿上一件两件新衣裳了。

他们在自家的堂屋里,挂起邓小平的像,由衷地祝愿邓伯伯健康、长寿。可能正是乡村的第一波改革起了效果,省城里的生活也大大地改观了。在凭票证的年代,贵阳人时常抱怨,家里去年国庆节的肉票,到今年的五一节还没买上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肉票已经废除,菜场里挂满了肉,其他的副食品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已在从吃饱向着吃得好转变。

那一年的除夕,我恰好结束一部中篇小说,推开窗户,走到阳台上,山城的万家灯火扑入我的眼帘,灿若星汉的夜景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仿佛约好了一般,先是省城的这儿、那儿,此起彼伏地响起声声爆竹,遂而在省城的所有地方,爆竹全响起来了,一阵阵骤响中,有礼花蹿上夜空,有焰火在远近闪烁,还夹杂着娃娃们的欢叫声:

“过年啦,过年啦!”

真正是过年的喜悦,真正是过年的欢乐。

爆竹声中,家家户户团团而坐。爆竹声中,伴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爆竹声中,人们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来充满祈愿和祝福的新年。

省城里的那一个新年,1983年的春节,几乎没有停过爆竹的骤响,以至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贵阳的爆竹销量最大,大南门外的那条街上,光除夕一个晚上,就把整整一条街面,铺满了红色的烟花爆竹的纸屑,清洁工人只得加班加点,清扫街面,哪晓得这条消息一播,到了元宵节,大南门的爆竹声竟整整响了一夜,成为又一条新闻。

置身于嚣杂热闹不绝于耳的爆竹声中,想在整块时间的休息天里写一点东西,是不成了。不过我心上是完全理解的,理解人们过年的心理,理解人们对终于过上好日子的欢喜,理解“爆竹声中除旧岁”,让来年更为美好的祈盼。

这就是二十多年前,在省城里过年的情形了

扩展资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