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茨威格小说的心理语言

    茨威格生于1881年,是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历年来,对于茨威格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未曾停息。茨威格的作品以心理刻画见长。

    茨威格的心理语言表述方式分为第三人称的叙述和第一人称的叙述。前者多发生在茨威格早期创作的作品里。但第三人称的叙事往往是一种上帝视角,不够真实,无法令读者完全信服。因此,茨威格中后期的作品大多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一般在第一人称叙述小说里,“我”是唯一的,贯穿始终的叙述者,然而茨威格的作品通常转换了叙事的视角。

    第一个“我”是次要的,作用仅仅是交待背景,引出真正的叙述者“他”。“他”为“我”讲述一件事,于是在叙述里“他”成了第二个第一人称的“我”。如《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酒店里发生了一件风月案,一个家庭圆满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轻的英俊男子私奔,“我”替私奔者辩护,触动了年老正派的c太太。c太太给我讲述了几十年前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天的故事,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这一天里激烈的情感变化。这篇小说里,第一个第一人称“我”只是为了引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个“我”c太太才是要表现的主体。同样,在《马来狂人》里,叙述者也经历了从第三人称“他”转换为第一人称“我”的过程。

    茨威格的小说中嵌套了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类似于戏中戏。之所以要用这种叙述方式,原因有两个:第一,叙述视角转换阻隔在读者和主人公之间,人们关心真正叙述者在过去时空的命运,末尾又被拉回到现实时空里,无形中拉远了读者和角色的距离,产生陌生感。这样读者既能体验当事人的内心,又能抽脱出来审视人物的行为。第二,第一人称使心理描写更加直接、具有真实性。“独白”这一形式充满了情感力量,人物的情感累积到一个点,必须给一个人讲述来宣泄内心的不安。这与茨威格作品里“激情”的主题是相契合的。

    在刻画心理的过程中,茨威格通常将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进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里,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了“我”和赌徒相遇的场面。他将赌徒的鼻子比做“猎犬”,“寻找真正猎物的踪迹”。将管台子的人的声音,比做“鞭子”,年轻人沉浸在赌博里,被他的声音“猛抽了一下”。“我”被年轻人的激情感染,周围的人成了“黄色的烟雾”,而年轻人“宛如火焰之中的火焰。”这些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赌徒痴迷的状态,而“我”情不自禁被他吸引,卷入情潮。之后,“我”和年轻人度过了一夜春宵。醒来之后,“我”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情景,“我听见隔壁房间有人说话,水管的水哗哗地流,门外走廊里有脚步声。”“我”的感官变得无比灵敏,反映出“我”彷徨失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四肢冰凉地躺在床上,情欲则吮吸完“我”的生命。

     c太太四十年来都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规则之中,道德上完美无缺。年轻赌徒狂热的姿态叩开了她压抑已久的欲望,属于“本我”的那部分冲出来,让c太太陷入无可自拔的激情中。

    茨威格的心理语言最无法忽视的特征就是它的激情性。小说的第一次人称叙述、修辞手法的使用,都是为“激情”而服务。“激情”是茨威格的底色。从早期作品《夜色朦胧》到最富盛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呈现的都是主人公近乎绝望的爱恋。

    联系到作者本身,茨威格从小热爱写作,为了写作常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一战期间,他四处奔走宣传反战,对人的热爱支撑起他的反战历程。他在二战中自杀,一方面是因为失望于欧洲大陆的沦陷,一方面是自己年老,没有精力继续反战。纵观茨威格一生可以发现,他一直是个富有激情的人,他将生命的热情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带有纯粹强烈的情感,为所爱事物赴死的勇气。激情构建出了茨威格的小说世界,也铺垫出了茨威格本人的人生底色。他同情这些卷入激情中无法克制的人,也赞美他们因心中珍重的事物而死的行为。因此,小说末尾听完c太太故事的“我”,“恭恭敬敬地吻了吻她那似枯萎的像秋叶似的微微颤抖的手”,作者最终表达了对c太太的人道主义关怀。

    心理语言是茨威格小说的一大特色。而这些精彩的心理刻画背后,体现的是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便是茨威格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张帆《茨威格论死亡与激情》

2、廖生慧《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3、郭春兰《茨威格小说的心理世界》

二、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表达了什么情感

现实主义作家茨威格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包括:多毛,须发浓密,面部黑,像田野村夫等)来突出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敏察和深刻,目光的锐利,从而表明其中丰富的情感。既说明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又表明了他的聪明,突出了作者对他的崇敬、赞美之情。

三、茨威格的简介以及他为什么要自杀

1、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2、自杀原因及背景: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奥特曼(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病理学家认定他们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点钟之间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发现时,茨威格与妻子拥躺在床上,一瓶矿泉水放在床边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

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第一部反战剧在瑞士首演,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创作《三位大师》;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1927年,发表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1931年,出版《通过精神进行治疗》;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同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1934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35年,《玛利亚·斯图亚特》,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

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