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刘邦的外貌的句子

(1)抱负远大.

举例:观秦皇帝——“喟然太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感慨着叹息道:“啊,大丈夫就应当这样啊”

(2)知错必改.

举例:见郦生——“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沛公正踞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洗脚.----------于是沛公起身,整理衣服,向他道歉.

(3)善于纳谏.

举例: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沛公)想要停在宫里在皇宫里休息,樊哙、张良上谏阻止,于是将秦国贵重宝物财物封在府库里,把军队撤回到霸上

二、刘邦名言关于汉高祖刘邦的八句经典句子!

汉高祖刘邦,沛县人,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和指挥家。他为汉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最含蓄的一句话:“啊,君子应该这样!”

这是刘邦对秦始皇的赞美。刘邦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有一次出差到咸阳,在一次旅游中遇到了秦始皇,他的尊严让这个热血青年惊叹不已。刘邦的佩服虽然是含蓄的,但很明显是有所指的。他表面上是在仰慕秦始皇,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看来,城府深的刘邦和直男说的话,味道真的不一样。

最认真的一句话:“世事无常,岁月苦练,成败未知。为什么宫殿要建得这么豪华?”

这是刘邦训斥萧何的话。刘邦为什么要申斥萧何?原来萧何负责修建未央宫,气势恢宏,刘邦觉得太豪华,于是“怒不可遏”。但听了萧何“非华丽不足以表达帝王之尊、庄严”的解释后,他立刻化怒为喜。显然,他的“训斥”无非是某些领导的惯用伎俩:作秀。从骨子里来说,他想要这个。

最无赖的一句话:“我爸是你爸。如果你做饭杀了你爸爸,请给我一块蛋糕!”

这是刘邦对项羽说的话。楚汉相持时期,项羽曾经拿刘邦的父亲当人质,对刘邦说:“你现在不投降,我就杀了你父亲。”但刘邦不为所动,项羽半死不活,语气冷漠。这样的“忍”是前所未有的,活灵活现的死老鼠都不觉得冷。

最虚伪的一句话:“小偷射伤了我的脚趾!”

这是刘邦对自己说的话。有一次,项羽提出要单挑刘邦。刘邦指着项羽,数了十条罪状。项羽大怒,用暗箭射中刘邦胸口,刘邦却抱着自己的脚说了这句话。他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不让项羽知道自己受了重伤。项如此心机,打不过他!

最感动的一句话:“我的军队粮食很多,不缺。我不想让人花钱。”

这是刘邦对秦人说的话。刘邦在诸侯来霸之前就废了秦律,安抚百姓,把约法三章告诉了所有的百姓。秦国的人很高兴,急忙拿牛羊和粮食给刘邦,刘邦不收。他的这番话,感动了秦国的百姓,害怕刘邦当不了秦王。刘邦看起来,并不那么擅长带兵打仗,但是他有一套赢得人心的办法!

最精辟的一句话:“项羽有个范增,不能用。所以他才被我俘虏。”

这是刘邦对大臣们说的话。得天下的刘邦和大臣们讨论得天下的原因。刘邦认为他成功的关键是使用人才。谈到项羽的失败,他的话也一针见血。的确,一个有三根木桩的篱笆,一个有三个帮派的英雄,一个人的军队怎么能征服世界!刘邦用人的自觉性确实比项羽高。

最动情的一句话:“游子为故乡愁。虽然我以关中为都城,住在那里,但我的灵魂依然快乐地怀念着一万年后的故乡!”

这是刘邦回到家乡沛县与兄长团聚时说的话。这句话最能体现刘邦的人性。此时此刻,自由饮酒,谈笑风生,追忆往昔,展望长命百岁,人的本性回归了真实的自己。此时的刘邦,似乎与曾经因喝酒欠钱的刘邦并无二致,只是语气诚恳。毕竟,他所揭示的高于他。

最得意的一句话:“早些时候,你说我是个无赖,管不了这个行业。现在我的产业比二哥刘忠还多。是谁的?”

这是刘邦对父亲说的话。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想干农活,游手好闲,大概没挨过老爹骂吧。现在他是一个皇帝,整个世界是一个国王的土地,土地是一个国王的土地。这个行业真的很值得炫耀。不知道刘太公听到儿子的话是什么感受?

古人云:言为心。刘邦之所以是刘邦,从他的八句话就可见一斑。

三、史记中描写刘邦心理的句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司马迁神笔所至正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在韩信平定齐国后,派人向被敌围困的刘邦请求封他为假齐王时,刘邦很生气,《史记》记载:“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与自立为王!’”可是,当张良、陈平一蹑其足,他立刻就醒悟过来了,马上话锋一转,“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假!’”“复骂”得多么妙,一点痕迹都没有。显示出了刘邦的头脑机警;也表现出了刘邦的雄才大略。这也恰恰正是他最后能战胜项羽、统一中国的才识和性格上的原因。

2、《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生动刻画了刘邦那种聪明绝定,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捷而自然的随机应变,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

3、写刘邦和项羽都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场景,项羽在观看秦始皇渡浙江时,脱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之也”,显示出了他的雄心壮志,又看出了他的无所顾忌,心口如一的坦率性格。而当刘备在咸阳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场面时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垂涎于至尊之位的心思揭示无遗。这是一位既自命不凡又穷困潦倒的泗水亭长的表白,其老于世故,企求显达的心理状态亦刻画得惟妙惟肖。

4、刘邦同项羽争夺天下时,听说项羽杀了义帝,刘邦当着众人的面“坦而大哭”。这坦而大哭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刘邦随机应变触景生情的本领。他的“坦而大哭”“非真哀痛之也。要知项羽不杀义帝,汉王岂能出义帝下者?”他的坦而大哭,是出手“特以此激怒天下”的心理。

5、在《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夜闻四面楚歌,于是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同时在《高祖本纪》中,刘邦衣锦还乡,与父老子弟纵酒,慷慨伤怀,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人虽然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怀着不同的心情歌唱,表达了不同的内心感受,但都可以显现出太史公对两个人物所倾泻的情感。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6、刘邦在灭项羽厚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志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7、《高祖本纪》主要写了刘邦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对他的很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了刘邦形象的另一些侧面。《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出他猜忌功臣等等。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为逃命,刘邦什么不能干?!

C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ABC充分显示出刘邦的自私和残酷。

D、《淮阴侯列传》写“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虽然只用了两个动词“喜”“怜”,却把刘邦长期忌恨韩信,很想杀掉韩信又觉得自己理亏的复杂内心活动揭露无遗。

四、鸿门宴体现刘邦性格的句子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坚忍克己,胸怀大志

鸿门宴前他

认真地听取张良的意见,拉拢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善用人才,虚怀若谷

看到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刘邦又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借口“如厕”,以便趁机逃走。

——遇事冷静,当机立断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郄”,刘邦首先讲到自己和项羽的战友情谊,接着讲到他和项羽的战略分工,再言及自己无意立下了大功,终没料自己对项羽的赤胆忠心却遭到了不详其名的小人的“离奸”。寥寥数语,却分析得鞭辟入理,有理有节,使项羽对他的猜忌全部撇清。

——能屈能伸,有勇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