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曾祺美食散文

汪曾祺美食散文如下:

汪曾祺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他的美食散文也成为了文学中的经典。他的散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地方美食的风味和特色,还通过描写自己对美食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在他的散文中,汪曾祺常常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美食,以及那些和美食相关的故事。他笔下的美食不仅让人垂涎欲滴,更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比如他写到家乡的端午风俗时,提到了百索子、香角子、五毒、符等传统习俗,还详细描述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和贴符的过程。这些细节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也通过描写这些物品的制作过程,展现了汪曾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除了家乡美食外,汪曾祺还对徽州毛豆腐有着特别的喜爱。他描述毛豆腐外表不讨人喜欢,但是经过油炸之后变得金黄诱人,味道香浓可口。

他还讲述了一个关于毛豆腐的传说,说是一位老人做了毛豆腐之后生病了,后来发现豆腐已经长毛了,舍不得丢掉就放在油锅里炸了,尝了之后发现比鲜豆腐还好吃。这个传说也让毛豆腐这道美食更加具有传奇色彩。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不仅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还通过描写各种美食的风味和特色,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的文字中流露出的独特韵味和风格,也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之一。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的特色:

1、细腻入微的描写:汪曾祺对美食的描写非常细腻,他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食物的色彩、香气、味道和口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食的世界中,感受到食物的诱惑和魅力。

2、融合文化与历史: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不仅关注食物本身,还能融合文化和历史元素,挖掘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他的散文往往涉及到民俗、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等方面,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3、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传递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强调品味美食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享受和放松,而不是一种奢侈和炫耀。他的散文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二、汪曾祺散文

汪曾祺散文篇1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不遗憾!

汪曾祺散文篇2

暑假开始了,老师向我推荐了几本书,《汪不祺读本》一听它的名字我就喜欢。这本书写的是关于他小时候在自己家的大花园所发生的趣事,如捉蚂蚱、捉蜻蜓、捉蝴蝶,各种各样的昆虫,汪不祺先生总喜欢把它们放在小瓶子里,开着盖,让这些小东西们自生自灭。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些都是人们做菜时放的佐料,像汪不祺先生这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会把所有有关吃的学问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说出来,让你听得直流口水,可他为了一道菜而遗憾了六十多年。

我小时候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美食家,但是在妈妈的劝说下,我才放弃了,除了妈妈烧的菜之外,我最喜欢吃徽州的`毛豆腐了!它样子不讨人喜欢,可它经过油炸之后,简直是旧貌换新颜,像一块金麦,可香了!

关于这个美味的豆腐,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某州的大人爱吃一位老人做的豆腐。可是,一次突发的风寒,让老人卧病在床。这位老人一病病了好几天,制好的豆腐放在纸箱里,数日已过,老人已经病好了,发现豆腐已长毛,老人不舍得丢掉,就放在油锅里一炸,尝了之后景竟比鲜豆腐还好吃。于是老人就把这长毛的豆腐取名“毛豆腐”,传给了后代从此就过世了。

所有好吃的我都爱,可我最爱“毛豆腐”。

汪曾祺散文篇3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最打动人的是他的语言文风。他的文字质朴简练,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让人感到一种亲切、一种情调,含蓄隽永,极简却有洒脱诗意。他写人的时候,你能感觉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可爱;他写景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对每一寸山河的热爱;他写美食的时候,你仿佛也能感觉到那舌尖上的快乐。

他所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旧时代的高邮小城、西南边城昆明、文化里的故旧师友、西南联大的师生等,他所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山丹丹、枸杞、槐花、栗子、马铃薯等。可就是这些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也都变得活波、可爱、生动起来。

《我的家乡》中有一段描写:“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板的家眷。船老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度悠然。舵楼大都伸出一枝竹竿,晾晒着衣裤,风吹着啪啪作响。”看似平铺直叙的白描,却构成了一幅极富动感的风景、风情和风俗画面,栩栩如生。

正如汪曾祺所说: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质朴的语言,如话家常,读来让人十分放松。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沉浸在他所描绘的悠然闲适的场景中,就像阳光明媚的午后,品一茗新茶,听一位老朋友缓缓叙旧般,让人放松。忙碌高压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安慰,一种来自文化层次的休息。偶尔停下来,欣赏这个世界的细微之美。

汪曾祺散文篇4

本周,我读的书是《汪曾祺经典作品》。这本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类。小说有《异秉》、《受戒》、《岁寒三友》、《寂寞和温暖》、《大淖记事》、《七里茶坊》、《职业》、《陈小手》、《安乐居》、《陆判》等。散文有《花园》、《冬天》、《夏天》、《我的家乡》、《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馆》、《昆明的雨》、《观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记》、《皖南一到》、《泰山片石》……全书共283页。

这个小说集的第一篇就是《异秉》。由于我忘看书,全书我也就只看这一篇。

《异秉》的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的爷爷。这个“王二小的爷爷”原先是摆一个熏烧摊子的。这个熏烧摊子什么都卖:卤豆腐干,牛肉,蒲包肉,猪头肉,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后来还添时令的“羊糕”,“五香兔肉”……

可是,经济不景气,周围的摊子都渐渐败落下来,不过,王二的摊子却办的越来越红。接着,王二把他的摊子搬到一家店铺那里。金银财宝哗哗哗的往王二家里流。

王二富裕。他便去听书,但我猜他啥也听不懂。王二还爱赌博,书上说,王二输的时候不多,这表示王二肯定是个大老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太会算计……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出王二的“异秉”,先解小手,后解大手……真的是因为“异秉”使他发达的吗?恐怕是因为他的勤劳和精明使他的生意红火起来的吧。而且,价钱公道,有诚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顾”的主要原因吧。

这堆鸡毛蒜皮的小事,作者也给说出来,可见作者特别啰嗦。可也正是他的写作手法与众不同之处。

汪曾祺散文篇5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间回

汪曾祺散文篇6

有谁曾料到,时隔两月,我重拾经典,再次捧起汪老的这部《草木春秋》。

您可能会问:“汪老,咱今天吃啥山珍海味?”别着急,汪老这位“文坛美食家”向来喜爱吃喝、玩乐。咱今天就在这玩乐尝人间百味,在美食中游大好河山。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名城——菏泽。说来惭愧,我作为一名山东汉子,竟对荷泽知之甚少。莫慌,有汪老带你游历荷泽。一进城,初日将进,杨柳春风,迎接远道而来客人的是一个千许亩牡丹,仿佛走进一场花的盛宴,蜜的海洋,阅着甜香气息,忧惚之间,有如梦回酒醒。汪老最喜那一朵浅白色的牧丹。他本人,也如这素净的白牡丹一般,清澈淡雅。

赏完这菏泽牡丹,再当一回绿林好汉——上梁山,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不甚高大的。但梁山实则低矮而不雄伟,山势也不险恶,就连花甲之年的汪老,都可以一口气山顶而不觉有什么。汪老也发出了自己的质疑:这样一座山,能做出那样大的一番事业吗?”这个问题,我们不再深究,因为眼前的这一尾鳜鱼对汪老更具研究价值,在菏泽的两天多时间,我如和汪老一行餐餐都有鱼,梁山人对鱼文化的研究,连江老都不禁赞叹其“赞极精妙”。

说到鱼,汪老又来劲了。关于鳜鱼的种种吃法,汪老自然是如数家珍,最出名的不过松鼠鳜鱼、臭鳜鱼、清蒸、糖醋等他还诚心推荐了清汤鳜鱼。汪老把自己贪吃的本性在字里行间中显露无遗,直言不讳。

宿梁山之第二日,我与汪老起身。欲离开,破晓时分,一场倾盆大雨开始了独奏。我看向身旁的汪老,他客光焕发,眼里开始闪烁着一些东西,“山东今年是个好年景。”他说道。

汪曾祺散文篇7

近日读到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昆明的雨》,大概是感兴趣于他所描写的也是我正身处其中的城市吧,所以就多读了几遍。

文章以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的画开篇,视角新颖,不落俗套,以素朴的寥寥数笔便清晰地勾画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亮、丰满、浓绿,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气闷。接着作者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其中写到“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提到“格调比牛肝菌高”的青头菌,介绍到“菌中之王”鸡枞“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和“中看不中吃”鸡油菌。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一点都不酸!昆明的缅桂是大树!作者不直接写雨,看似与雨无关,实是与此作衬托,将昆明的雨季立体、现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作为一个外乡人在发现昆明雨季特点时满心的惊奇、欣喜与自豪。篇末作者引用典故,直抒胸臆,深化了意境。“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一整篇看下来,自己只感到赏心悦目,但也有些感慨。即使一些老昆明人的生活习俗,如“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被逐渐淘汰,但例如莲花池、“香得像兰花”的缅桂花等自然景观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如果你愿意让你的节奏慢下来,如果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你会发现身边的现实世界很美,而不是经过别人的提醒,哪怕是名家的提醒,自己就是自己的精神导师!不要让自己忙碌的脚步,遮住了双眼,更不要荒芜了自己的内心!

三、印象会泽散文

要迷上一座城市,或许是因为一些人一片风景,或者一个故事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而我对会泽的痴迷,却是因为在这座古城里分明流动着的一种古韵和节拍,那是悠悠的历史变迁和岁月悄无声息的流逝,所孕育的能滋养人生的一种情怀。

去会泽,第一次,应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那时,和几个朋友,在会泽创办一份《苦竹》杂志。忙着一些筹建的事宜,趁着闲暇,就在会泽古城的街上逛来逛去,看到一片风景,就生了一份痴迷。因了这样的一份痴情,记住了会泽。影像中,会泽就是沧桑中踏磨得光溜凹凸的一条路的风雨,一座山的生机,一条河的荡漾,一座寺的神秘。

假使在一座城市,有一条古朴的石板路,那这座城市,必会有一段沧桑的历程,也必会有一段沉郁厚重的气息。在会泽古城,就有着一条这样的石板路,在落日的照耀下,长长地长着一些浓郁的韵味。假使一座城市,有一座山,长了苍松翠柏,藤缠如龙,肯定能滋生一片怜爱的情义。而这座山,在会泽,人们管它叫金钟山。人在山中,鸟语蝉鸣,曲径通幽,金钟滴翠,顿觉这是会泽人的福分。会泽的河,印象最深的就是以礼河,碧波荡漾,映了两岸花影、蓝天、云朵,想象中,以礼河就是一条妩媚温柔的河。而“西来寺”,就在会泽县城,红尘繁华的世界,暮鼓晨钟,声声木鱼。也许正因如此,会泽“西来寺”给我留下了一些神秘的印象。

最能勾起回味的,是会泽一种叫“毛豆腐”的食物,一块一块的,上面长了长长的绒毛。像宣威的臭豆腐的外形,不同的是会泽的“毛豆腐”,里面有一些水豆腐的新鲜味道。用油煎出,软软嫩嫩,油而不腻,佐上一点蒜泥,于我而言,却算得上是一种美味。

最近一次,是沿了嵩待高速,一路直奔会泽,有一些急不可耐。不仅是因为那里的故旧知交,不仅是因为那里的风光旖旎,也不仅是它的厚重的'历史,浓郁的风情。还因了一座“西来寺”,一块“毛豆腐”,我就披了一路风尘,匆匆地,去到会泽。

一路尽是好天气,一到会泽,却下起了雨,雨不大。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从古城的这头走到那头,街两侧古色古香的老屋、老店,古朴古润,有一些烟熏火烤的味道。一个人,在古城的石板路上走着,空气湿漉漉的,有一些雨后的阳光,恬静地照着,行人熙熙攘攘,却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履。也能见到几个裹着小脚,在窗檐下晒了太阳的老女人,顶上戴了一块花布头巾,或是用黑纱布做成的有几个角的帽子,搬了小凳子,在屋檐前,眯着眼,坐在阳光下,祥和的目光中,看了过来过往的人。偶尔也能见到一两只猫,慵懒地蜷在木楼青瓦上,闭了眼,那种不许风雨,安然而卧的神态,让人顿生情趣。石板路的一头,木房居多,有一些沧桑,正契合古城的韵味。卖小吃的,卖铜器的,卖古玩字画针头线脑的,就在那些低矮的屋檐下,带了一些淳朴,溢着小城的人情风味,弥漫着古城街道浓郁的人文气息。而另一头,却较为繁华,满街的叫卖声,卖电器,卖服装,很有一些时尚的元素。一条街,两种风景,两种情调,相比于其他旅游城市,这倒是不多见的风景。

因为是重回故地的缘故,到会泽,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来寺”。中国的寺院,大多是依山而建,景象幽深,适于方外清修,“深山古刹,平川佛堂”。就其原因,应是源于出家人空空如一的心境修造。可“西来寺”却地处繁华闹市,我想,这怕是因了佛家普度众生的初衷,闹中取静,红尘历练的意思吧。我去的时候,寺里正氤氲了浓浓的沉香味道,几个出家人安详地敲着木鱼,诵经礼忏,香烟缭绕。寺中有一鼎,厚重古朴,有着斑斑的痕迹,印证着岁月苍痕。殿内宝相,一双佛眼,看着芸芸众生,携红尘凡心,焚香而拜,倒让人觉得过往尘客,身披人间烟火,又岂能明心见性,万念皆空。看庄严之态,睁眼闭眼,看着凡夫俗子从寺门进进出出,又焉知度了红尘几人。故人如我远道而来,双手合十,却未必是红尘梦醒。木鱼声里,又有几人在一缕佛音中能把持一份修为,一份空灵和静美呢。踏出西来寺的大门,一步跨入烟雨红尘,回首再望,唯寺后青山巍巍,斜阳依旧,一座古寺依然尽在风尘之中。

从西来寺躬身而退,在古城的一酒肆内,一人独坐,点了一盘毛豆腐,一碟花生米,一盏茶,一锺酒,想了二十五年前与会泽朋友相聚而饮的情趣。看着石板路旁青瓦屋檐,房草萋萋,而今却是物换星移,再也吃不出当年毛豆腐纯正鲜美的味道。无数感慨,无言无语,看着门外淡淡的阳光,心中就有一些淡淡的失落。

那天晚上,有故人来,一杯淡茶,说着片言只语,却温了二十多年来,一份有关会泽的记忆。就在那间旅馆里,从门窗看去,我又看到了一抹淡淡的月色,一抹淡淡的星光,有一些凄迷,却依然美好,只是也长了一份淡淡的情怀。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在十字街,吃了会泽特有的稀豆粉,口感很好,有一些清香味道。那是我从来没有吃过的一种小吃,好像会泽人吃的很多。朋友告诉我,去会泽,一定要吃一碗稀豆粉,说是有解暑清热的功能。

天气好,吃过稀豆粉,沿着山间石阶,我又一次登上了会泽的金钟山。据说,会泽人把金钟山视为福地。山上古树参天,虬枝苍劲宛如皤龙,生机盎然孕育出一山的葱绿秀丽,一座山就成了一座会泽城的天热氧吧。相传文昌曾以一铁锅扣住在会泽兴风作浪的九条蛟龙,时日久远,锅成了一座生绿育翠的山,因锅形与金钟相似,故名“金钟山”。听说,“金钟夕照”是会泽最美的景象,我是没有看过。但是金钟的早晨,我上到山顶的时候,一座会泽城还是云遮雾罩,金钟山上却已是沐浴晨风,霞光闪闪。人在山顶赏日,云蒸霞蔚如同仙境,一座县城却如仙女披纱从山下缓缓而出,诗情画意处,曼妙飘逸,美不胜收。后人感于文昌盛德,于金钟山建了一座文昌宫,由境内乡绅筹资所建。山上有戏台魁阁、书房亭榭、殿宇花廊。在文昌宫东侧,有一碑坊,上书“登峰造极”,其背写有“珠星朗耀”,俱为红底金字,富于神韵。从山脚到山顶,有石阶数百级,弯弯拐拐,宛如盘龙隐约于山腰。

作为古城,会泽自有厚重的历史。明代东川府铸钱局开炉铸造的纪念币“嘉靖通宝”,成就了会泽“钱王之乡”的美誉。据《东川府志》记载,从清雍正五年到宣统三年近两百年的历史中,会泽向京城总计运铜八十多万吨,是世界上时间最长、运量最大、距离最远的运铜工程。铜业的繁荣促使了会泽各种行业的兴盛。至今,会泽古城仍留存会馆、寺庙、祠堂遗址尚有百余处,被誉为云南古建筑之首。其中“江西会馆”堪为精华,飞檐斗拱青瓦红墙,颇具特色。会馆内有戏台,“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的楹联,却蕴含了人生如戏的深刻道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会泽这块土地上,涌现出了很多历史名人。譬如侠肝义胆,忠烈报国的唐继尧,“护国讨袁南天一柱,治滇兴教东陆独尊”,高度地概括了其一生的丰功伟绩。潇洒飘然的梅宝康,可谓会泽域内的风流才子,被人戏称为会泽现代版的唐伯虎。著名的施莉侠女士,曾有诗盛赞其才情:春生秋老话南施,昔日花都第一枝。六载欧游惊碧眼,半生漂泊尽成诗。可怜一代才女,境遇凄苦,曾一度靠拣拾垃圾、着破衣烂裳艰难度日。虽然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施莉侠女士被安置在云南省文史馆工作。其才其情让人仰敬,其悲其苦却让人唏嘘感叹。

一座城,因风景而名,因故事而名,因历史而名。走进会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海的草甸鲜花、蓝天白云、溪流羊群,不仅是念湖的山峦风光、盈盈湖水以及那些灵动的精灵,也不仅是雨碌地缝的奇险幽深,更有娜姑白雾的会馆教堂、寺庙道观。那天,在朋友的引领下,我们从念湖回来,就顺便造访了白雾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白雾,其名,让人有一种飘逸的灵动,因东川府铜运古道穿街而过,白雾获得了“万里京运第一站”的历史美称。街上有太阳宫、三圣宫、祠堂义仓、戏台教堂等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太阳宫,由山门、大殿、配殿及两厢房组成,史料记载,太阳宫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大殿原供奉太阳、太阴与禹王塑像,东西配殿供奉伏羲氏、神农氏。太阳宫又称“通海会馆”,因通海人建造的缘故。整个建筑大器辉宏,古朴庄重。白雾的三圣殿,又称文庙,在文庙里,供奉的不仅有孔子,还有关圣、文昌塑像,一室三圣,故称“三圣宫”。这种供奉,在国内其他地方甚是少见。白雾曾有“一街三进士、满村六贡生”的故事,这也正好说明了白雾厚重的历史文化。

从清晨走到黄昏,从古城走到念湖,从念湖走到白雾,从古色古香的小店到沧桑的牌坊殿宇,从乌檐黛瓦的房子到光滑的石板路。那天,从白雾归来,就觉得会泽是一块玉,印着一山秀色,一水温润,一河风流。一座县城,就这样的傍山依水,靠山而卧,枕水入眠。我尝试着在这块风云山水中读懂会泽的厚重,会泽的深遂,可我却不能用语言来诠释这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绵绵的深邃。石板铺就的悠长悠长的街道,映衬着沉寂。光影在屋檐下斑驳,深深浅浅,隐隐让人想起旧时古城的繁华,一个人坐在茶楼酒肆,泡一盏清茶,喝一杯淡酒,悠悠闲闲,看过往的行人,看恍若隔世的小城人家。清清淡淡的风物,浓浓郁郁的汁味,在一幅画中悠悠散开,一种古朴静美和灵动时尚的感觉,就在会泽的山山水水中绵延开来。

一个外乡的游人,来到会泽,看山,看水,看寺,看阳光,看人,淡然地守着岁月,品了一份幽远和宁静。但一座城的精妙,浸透了古典的韵味,我又怎能去诠释这座城的灵魂呢。只能任一缕思绪,在一阙评弹中,在一茗香醇里,感染着这魂灵的谦逊和婉,淡泊宁静。就让一种因会泽而悸动的温暖,因会泽而含情脉脉的沉醉,在一帘幽梦中燃烧出姹紫嫣红;就让一份尘世朦胧,一份痴情娇艳,在零零碎碎的记忆中浓缩成一曲相思魂魄,辗转在会泽暗香弥漫的季节吧。

会泽归来,在烟火从容的夜晚,于是,我与会泽的朋友说,我去会泽,是看花开花落,不诉红尘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