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有精神和思考的现代诗

原文

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马癸}{马癸}。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一

这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篇。

全诗共六章。前五章为第一大部分,是戍卒对昔日服役思归的回忆;第六章为第二大部分,写戍卒归家途中遇雪而心中悲哀的苦况。两部分互相映衬,互相生发。

根据《诗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遗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以“采薇”起兴,按照朱熹《诗集传》的说法,也许是“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其日之远也。”故诗的前三章以薇菜的“作止”、“柔止”、“刚止”三种变化,从薇菜的“作”(初生)、“柔”(柔嫩)、“刚”(坚硬),表示时间的推移,重叠了三次“曰归曰归”,表明期待已久,归而未得,单调、烦燥、不满的心情溢于言表。下以“岁亦莫(暮)止”、“心亦忧止”、“岁亦阳止”三句相承接,把忧愁、还归和时光荏苒用复叠的方式连在一起,反复以“欲归不得——一年将尽——我心忧伤”渲染出一种怅恨哀怨的气氛。心忧而且岁暮,眼看着物候迁移,自己久戍未归,这种凄苦的心情是十分感人的。而这种感人的忧愁之情又通过“忧心烈烈”、“忧心孔疚”表现得无可遮拦。

时光白白流逝,一年又到了岁暮,思归未得,戍卒的心情本已十分凄苦,何况还“载饥载渴”,更进了一层。加上“我戍未定”,也“靡使归聘”,不仅军旅生活饱尝饥渴之苦,且驻防营地也不固定,当然也不能派人回去通个音讯,这更使人产生不定的心绪,无可依傍,也无可慰藉。心忧岁暮,征人望乡,但作者不由想到自己是“靡室靡家”。靡室靡家,不是说自己真的没有家室,而是说,虽然有家,但因自己久戍在外,骨肉分离,不能与家人团聚,因此,有家也等于没有家了。“王事靡盬”,战火未熄,不暇危坐安居,全是因“玁狁之故”。这里叠用了两次“玁狁之故”,不仅点明久戍不归、心忧如焚和载饥载渴的原因,且以决心抵御外侮的愤激语气,与前三章中岁暮望乡的忧愁之情取得某种平衡,并转入下章对军旅生活充满昂奋的回忆,振起全篇,请看以下两小节:

起句用常棣花起兴,以“彼尔维何”和“彼路斯何”两个设问句导入,以常棣花之绚烂美丽,喻我方高大的将帅之车,在形象、色彩上兼有与薇菜起兴对比之意。描写将帅戎车,诗人把镜头对准了最能体现军队精神面貌的战马。戎车既驾,车驾前的马是“四牡业业”,“四牡{马癸}{马癸}”“四牡翼翼”,以“业业”、“{马癸}{马癸}”、“翼翼”表现驷马之高大、威武、强盛和训练有素。从“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中可知,这些高大、威武、训练有素的战马不仅是军队精神面貌的反映,且是作战时将帅的凭依和士卒的掩护,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高头大马后面,是搀着强弓、手持利刃的士兵,“翼翼”四牡配上“象弭鱼服”,保持“岂不日戒”、“岂敢定居”高度警惕性的士兵,显示了“玁狁孔棘”情况下周朝反侵略战争的赫赫军威。因此,“一月三捷”既是当时作战情况的记录,也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心。战则捷,居则戒,与首章“玁狁之故”呼应。至此,全篇气势为之一振,诗人在凯歌般高昂的旋律中结束了自己的回忆。

末章写戍卒归途所见,以“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特征,表现了今昔截然不同的悲喜感情。著一“昔”字,兼有概括、收束前五章回忆、开启下文的作用。而眼前景、口头语,不假修饰地淡淡道出,却又兴寄深微,自然天成。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故东晋谢玄认为这四句是毛诗中最烩炙人口的佳句(见《世说新语·文学》),似不为过誉。

这首写边防戍卒服役思归的作品,将战事之频繁,戍卒之思归,军中生活之艰苦,抗击外侮的决心交织在一起,在爱国与眷恋家室,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忧生嗟时的矛盾情绪冲突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战争心理,表现了战争生活的各个侧面,特别是末章情景交融,化景语为情语的写作方法,成了后世写作边塞战争诗努力追攀效法的楷模。

赏析二

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此诗写得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章,尤其是其前半。《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晋代谢安因子弟聚集,问:“《毛诗》何句最佳?”当时谢玄就举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数句。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们把《采薇》末章尤其是“杨柳依依”几句,看成是古今罕见的妙笔呢?明清之际著名学者王夫之曾分析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卷上四)他是着眼于景与情相反相成的关系,来把握其独特的艺术效果的。现在,这一经典评论已经成了人们的常识。有学者在剖析“杨柳依依”数句的“个中奥妙”时,说:“真正探明此句之佳处的,当推王夫之。他在《姜斋诗话》中直指心源(按指以哀景写乐云云)……一般来说,诗歌创作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此诗相反。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诗人正是抓住了情与景暂不和谐的矛盾,运用反衬手法,深刻而有力地表现出戍边士兵的哀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第44页,1998)[1]其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虽然可以说是以乐景写离家出征的哀伤,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却绝对不是“以哀景写乐”。诗歌写主人公归来时,明明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何乐之有呢?又哪里谈得上以哀景写乐?只要我们完整地把握诗人提供的各种要素,就可以发现“雨雪霏霏”毋宁说是“以哀景写哀”。

《采薇》末章最值得注意的并非所谓的情景反衬。这首诗的前三章反复抒写盼归而不得归的忧伤;第四、第五章文笔稍转,从字面上看没有继续写这一层意思,只叙述戍守和战争的紧急与辛苦,而妙处恰在于不动声色地将盼归而不得归的忧思蕴含其中;最后一章文笔悠然宕开,先追写离家之时杨柳如何如何,可重点显然是在眼下的回归上,尤其是在主人公归途中无人可以理解的悲哀上。这样说来,一个千百年来本应该得到关注、本应该被省察,可迄今为止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就凸显在了我们面前:主人公苦苦盼望回家,一次次念叨着要回家、要回家,从薇菜初生时节一直念叨到岁暮(抑或从彼年一直念叨到此年),然而当他真地踏上归途时,却竟然是“我心伤悲”,并深深感慨“莫知我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行道迟迟吗?不是。揆度诗意,行道迟迟至多只是伤悲的一个表现,而非伤悲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载渴载饥吗?也不是。在紧急艰险的戍守和战斗过程中,主人公一直经历着载饥载渴的窘况。在归途中尽管他同样载饥载渴,然而改变(至少是部分改变)这种窘况的希望眼看就要成为现实了,他怎么会单单为这一点充满了哀伤呢?——在前方戍守、征战时,主人公满怀忧伤的根本原因不是载饥载渴,而是“我行不来”;在归途当中,主人公满怀哀伤的根本原因同样不是载饥载渴。那么是因为雨雪霏霏这种所谓的“哀景”吗?更不是。单单雨雪霏霏有什么值得哀伤的呢?根据《采薇》一诗的整体内容和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来分析,主人公此时之所以充满了哀伤,是因为在他得以摆脱玁狁侵逼的压力、从战场上回来之后,另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又凸现在了眼前,这就是对家人命运或自身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

后代有不少诗篇曾写到离乡者(包括从征者)归来后所面对的悲惨处境。汉代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做饭,采葵持做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当那位从征数十年的老战士回到家中时,家人已掩埋在累累坟墓之中,院落房屋已成为兔子野鸡的乐园;庭中井上的葵菜和谷物是旅生的(亦即不种而生的),舂谷做饭采葵做羹之后竟自无人可送。这一笔笔所着意倾诉的,是主人公不得不接受的家破人亡的惨剧。汉末蔡文姬身陷匈奴十几年,后被曹操赎回中原。可等待她的又是什么呢?她在《悲愤诗》中写道:“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家人已尽,城郭化成了山林,庭宇布满了荆艾,白骨纵横,豺狼号吠,主人公形单影只,只有孤影相伴而已。盛唐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真是异曲同工:故园隐没于蒿藜之中,成为狐狸野猫的领地,存者离散不知所在,死者早就变成了尘泥……

提出这几个典型的例子,并不是说《采薇》的主人公一定会面临相同的处境。我们只是强调,对家人命运或自身前景的沉重担忧,使归途中的他压根儿就乐不起来,使他不能不充满道不尽的悲伤。读者或者会问,你这里列举的都是后世的旁证,在《采薇》那个时代,从征者对家人以及自己回家后的处境未必有什么担忧。从《诗经》学史的背景上看,这种疑问不是毫无道理的。远的不说,当代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就曾根据“《殷其雷》,……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雄雉》,……军旅数起,大夫久役”、“《伯兮》,……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黍离》,……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鸨羽》,……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东征,役久,病在外,故作是诗也”等来自传世《诗序》的七个例子(相关诗篇分别见于《召南》、《邶风》、《卫风》、《王风》、《唐风》、《小雅》等部分),断定《诗三百》当中的行役之人都是“大夫、君子之流”,即通常所说的上层统治者(参阅《诗三百篇探故》第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既然行役之人是大夫君子之流,回家又有何悲伤呢?

学术界认同朱东润先生上述说法的人并不鲜见,实际上此说是颇值得商榷的。《采薇》写西周时期的事,一般将它归于周宣王时期。西周时期作战主力是甲士也就是车兵,他们是从“国”中公社农民亦即“国人”中征发而来的;作战时,每辆兵车除甲士外还有御者一二人、徒兵十人,徒兵是从庶人亦即“野人”中征调来的。“国人”和“野人”是西周社会的平民阶级,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参阅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第328页、第3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在有关典籍中,“国人”又常常被称为“士”。朱东润先生提出:“春秋以前,士为统治阶级之通称。”(《诗三百篇探故》第5页)这种观点同样是站不住脚的,尽管不少学者在沿用。《礼记·少仪》:“问国君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社稷之事矣’;幼,则曰‘能御’、‘未能御’。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于乐人’、‘未能正于乐人’。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正因为士本来就是耕农,所以其子长则耕。《管子·问》篇多次透露了这一层意思,比如问“士之身耕者几何家”、“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陈者,阵也),以及问“士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问“国子弟……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等,既说“士”又说“国子弟”,既说“身耕”又说“在陈列”,足以证明古代士、国人、公社农民三者实为一体,他们平时种田,战时出征(参阅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第327—328页)。因此,不管《采薇》的主人公是车兵还是徒兵,都必然是胼手胝足的劳动者。

如果以上看法大家不相信的话,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诗》,——以《诗》说《诗》是最好的办法了。《诗三百》中颇有一些篇章可以确证:当时一般的征夫担负着从事农业生产、供养父母亲人的关键职责;亦惟其如此,在戍守征战时,他们往往会因为父母亲人的生活没有着落而充满担忧。《唐风·鸨羽》云:“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艺者,耕种栽植也),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小雅·四牡》云:“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王事靡盬,不遑将父(将者,养也)。……王事靡盬,不遑将母。”《小雅·杕杜》云:“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小雅·北山》云:“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很明显,这些诗所说的王事都是指行役之事。《小雅·四牡》正义曰:“言王事者,以行役使出,是王者常事,即非适王畿也,故《鸨羽》、《杕杜》皆言‘王事靡盬’”;《小雅·杕杜》正义则说:“……王之事理皆当无不攻致,使我君子行役。继续我所行之日,朝行明去,不得休息”。这些诗(尤其是其中的《鸨羽》),明确显示了《采薇》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当“国人”或“野人”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并供养家人的关键角色不得不走向战场或担负其他劳役时,一方面他们自身备受艰险困苦,另一方面其父母亲人的生活也往往毫无指靠。所以,那位游动戍守,转战南北,家人音信全无,[2]而自己则错过了一年甚或数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普通征夫,离家越近,就越靠近了家人生老病死或诸如此类的悲惨现实。他怎么能不充满哀伤呢?至于他究竟担心自己将面对什么样的悲惨境况,诗歌并没有挑明,因此也可以更有力地撩拨读者的联想。英国美学家鲍桑葵深刻地指出:“如果在味觉、嗅觉、触觉、热和冷的领域中有任何东西具有同美的价值相似的价值的话,可以肯定,那决不是最强烈的感觉,也不是最令人愉快的感觉,而倒是最富于暗示性的感觉,也就是最富于联想的感觉。”(《美学史》第13页,商务印书馆1985)《采薇》末章所营造的,不正是这种“最富于暗示性”、“最富于联想”的感觉吗?

《采薇》末章之所以精彩,根本不在于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而在于写出了那位天天盼望回家的战士在归途中绵绵不尽的悲伤。这种悲伤给读者开启了新的思维空间,激发出丰富的联想。这种悲伤,说明《采薇》不仅是从战士服役的单一视角来抒写战争的祸害,而且还蕴含着另外一个重要视角,就是战争给民生造成的更广泛、更沉重的灾难;——不管是开赴前方的战士,还是留守后方的那些战士的亲人们,都别无选择地啜饮着同一杯战争的苦酒。而对《采薇》的主人公来说,回家不是悲哀的结束,而是另一个不得不正视、不得不接受的悲哀的开始。

《采薇》是深刻、卓异的,原因就在于那位终年盼归乃至年年盼归的战士,在回家时没有常人可以预期的兴高采烈,而是满腹悲伤;——如果诗歌写他当时一派天真烂漫,一派轻松活泼,一派快乐欣喜,那意蕴就平庸而肤浅了,震撼力也就大打折扣了。《采薇》是蕴藉动人的。它通过启发读者的联想平添了艺术吸引力。《采薇》又是独特的。它没有落入平庸,并且没有把主人公回家后面对的惨况直接展示在我们面前(就像后来的《十五从军征》等诗作那样),而是将其留给了我们的想像。唐代诗人宋之问贬谪岭外,“经冬复历春”,跟家人间音信全无。回家时他的心情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即越接近家乡,就越害怕得知家人的坏消息。也许这种近乡情怯,正是《采薇》归乡情悲的同调吧。

总之,《采薇》根本就不存在以“哀景写乐”的问题。人们之所以把末章“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误解成“以哀景写乐”,是因为忽视了这句诗的上下文,肢解了诗歌的有机体。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作品中的各种要素常常通过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元素的功能和意义只有在系统整体中才能得到彰显。人们误解《采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恐怕是在阅读时偏执于通常的想像,而不能像朱熹说的那样“打叠得这心光荡荡地,不立一个字,只管虚心读他”(《朱子语类》卷八十)。我们必须强调,不理解主人公那特有的悲伤,就无法体味战争给民生造成的灾难的深重,就无法体味《采薇》表达主题的深刻和有力;而无视这种悲伤的结果,将是歪曲诗歌的内涵,并大大削弱它的艺术表现力。

[1]今补说明:王夫之本人未必有这种意思,其所谓“以哀景写乐”或者只是由“以乐景写哀”连带而及,不见得对应于《采薇》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笔者针对的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所编《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为代表的对于《采薇》的常识性理解,而非王夫之的言论。

[2]按“靡使归聘”,陆德明《释文》有云:“靡使,如字,本又作‘靡所’”。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作‘靡所’者是也。此承上‘我戍未定’言之,言其家无所使人来问,非谓无所使人归问。”他还指出“归”的本字应当从人从归,《方言》等释之为“使”。这种看法比通常的解释似乎更确切。

赏析三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2009年12月01日星期二 21:26《采薇》一诗见于《诗经·小雅》,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一般认为,此诗采用起兴、重章叠唱之法,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我们首先要注意,对一篇文章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层次,陆机在《文赋》里说“言象意”三个层次,其实“意”又可裂变为表层之意和深层之意。表层之意是“知其然”,而深层之意是“知其所以然”。上述对《采薇》的一般理解,从表层之意来解读大体没错,但从深层之意来验证,却还有许多疑问未能通释:

1、“采薇”乃是一种起兴之法,起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种有规则的暗示,为何独以“采薇”起兴而非其他,有没有深意?

2、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家”和“乡”是两个概念。“靡室靡家”和思念故乡等同吗?

3、“靡使归聘”“我行不来”,译为“没有办法让人探问家中”“无人慰问”,战事如此紧急,成天还想着“探问家中”,这现实吗?“王事靡盬”,竟然“无人慰问”?是想着家里人来慰问吗?

4、从“薇”到“华”,转而起兴,有何内在联系?

5、第一个“载饥载渴”尚可理解,篇末“载渴载饥”则令人莫名其妙了。

6、“杨柳依依”,一切景语皆情语,暗传什么情感?

7、首三章皆有“忧”,诗人“忧”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让诗人如此牵挂?篇末诗人回来了,又为什么说“莫知我哀”,快见着故乡了还“哀”什么呢?以下笔者尝试言之。

“采薇”之意实乃相思之举。我们采用《诗经·召南·草虫》一诗佐证之: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观止,我心则夷。

《毛序》说是“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毛诗正义》)。欧阳修解:“召南之大夫出而行役,妻留在家。”(《诗本义》)朱熹认为:“南国被文化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诗集传》)由此可见,以“采薇”起兴,实言诗人行役在外而思家中之妇也,而且由“薇亦作、柔、刚止”还可勾画出思念的情感轨迹。

“靡室靡家”言家中并无配偶。家者,有妻方为“家”;室者,有子才为“室”。无妻则无子,无家则无室。因此“靡室靡家”,在根本意义上不是思念故乡,而是希望回家娶妻生子,过太平日子。依此,“靡使归聘”应当释为“没有人让我回去谈婚论嫁”,言外之意是如果能回去,自然有人与之完婚,说明有人在等他,这个人就是诗人边采薇边忧思的恋人。正因为“靡使归聘”,再加上“我戍未定”(教材此译“我们驻守的地方不固定”,不妥,因为战线再长,相应的部队要有相对固定的镇守地方,故较为妥当的译法是“我们驻守的时期不知道有多久”),才会“我行不来”,此句按事情发展的前后逻辑,应当释为“我出去打一仗可能就回不来了(永远也成不了亲了)”。

为什么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驾彼四牡”两章极状战争激烈之场面,从“一月三捷”“岂不日戒”可以看出战事之急,更可反衬出诗人说这句话时的悲壮之情,同时也补述了“我戍未定”“不遑启居、处”。一此一彼,第四、五两章与首三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都非常顺畅了。

正因为以上三点,诗人之“忧”才会由弱到强,以至于“痛”(“疚”),战争耽误了他的终身大事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家里可能还有一位妙龄女子在痴痴地等他回来!不信再看:从“薇”到“华”除了一种上述的插叙之妙外,还有深意。《诗经·常棣》曰: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宜尔室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如果说诗人此处借“采薇”起兴还是比较含蓄地谈论男女之事,那么“彼”处借“维常之花”再起兴则是放声呐喊了。诗人将压抑的情怀,化为对敌人的仇恨,在战场上“一月三捷”,更表明了他从“忧”到“恨”了。

前一个“载渴载饥”,可能出于战事而无暇顾及;后一个“载饥载渴”,则是一种心理反应了。什么心理反应?诗人现在的角色是怎样的?是一个退役的军人,固然不错。然而,他更是一个追求“君子”高仪的人,他无愧于保家卫国的战争。虽说几十年(?)的战事告一段落,离家的路也越来越近,但思乡之情从那时还带有一丝希望到现在完全化为泡影,青春已经逝去,心中的爱也成为遥远的回响,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现在的中年人?老年人?年轻时盼望返乡,“年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走在还乡的路上,即使不饥不渴,可心灵的震颤与情感的沧桑谁与言说,又怎能说尽?

最令人断肠之处乃是“杨柳依依”。诗人走在当初奔赴战场的那条路上,当年“杨柳依依”,杨柳为什么会依依,柳者留也,因为有人依依啊,这人是谁?——就是诗人开篇所“忧”之人啊!如今此人安在,在又怎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当年百花盛开,如今万木枯荣,面对霏霏雨雪,诗人心如坚冰,内心再也不是“忧”所能言,而是化为一江春水也无法传达的“伤悲”“哀”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个“哀”从纵的方面说,诗人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隧洞中,感受岁月的沧桑和人世的轮回,一切经历如影随形一齐涌上心头。从横的方面说,诗人既有摆脱战争的幸运,又有厌恶战争的抱怨;既有思乡的迫切,又有归家的失魄;既有落叶归根的夙愿,又有凄凉的无奈:诗人即将要到达的地方,不是一个可以栖风挡雨的港湾,而是一个没有妻、没有子的故乡啊。

综上所述,《采薇》一诗表达的是在保家卫国与成家立业之间激荡的“忧-恨-哀”的故园之思。

二、现代诗歌怎么写

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区分。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写现代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定调子

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或忧郁,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

2、取象

“象”在这里是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整个取象的过程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很繁杂,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只要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皆可以调用。

3、寄寓

所谓寄寓,诗家又云“寄托”,就是将情思附着在象上表达的过程。寄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为三种常见的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缘事抒情。其中的“景”、“物”、“事”都是象,这便让情感和思想有了传达的通道,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内敛的美感。

扩展资料:

诗歌写作升华的技巧:

1、点染意境:这种方法化自绘画,就是在诗歌的关键之处,予以点染、开拓,发掘一种新境界。

2、点明情思:这是现代诗常用的升华法之一。它的好处,在于诗歌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早期的现代诗的写作大多如此。

3、强化主题:这也是现代诗写作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前者显得结构完整,后者则感情热烈,还让我们看到了情思动态的流动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诗

三、五年级 儿童生活的现代诗

《雨后》

作者:冰心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儿童诗百科名片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目录[隐藏]

儿童诗的特征(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儿童诗的分类抒情诗

叙事诗

童话诗

寓言诗

讽刺诗

散文诗

科学诗

朗诵诗

题画诗

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的写法明喻法

暗喻法

阅兵法

排比法

拟人法

摹声法

假设法

夸张法

疑问法

重叠法

故事诗

呼告法

对话法

对比法

儿童诗的特征(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儿童诗的分类抒情诗

叙事诗

童话诗

寓言诗

讽刺诗

散文诗

科学诗

朗诵诗

题画诗

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的写法明喻法

暗喻法

阅兵法

排比法

拟人法

摹声法

假设法

夸张法

疑问法

重叠法

故事诗

呼告法

对话法

对比法

[编辑本段]儿童诗的特征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添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例如,以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熊过桥》(蒋应武),用“ao”韵一韵到底;望安的《嘀哩,嘀哩》和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编辑本段]儿童诗的分类

在类别的划分上,儿童诗与一般诗歌大体相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可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以下介绍的是儿童诗不同分类中的几种主要形态。

抒情诗

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这种诗一般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显。少年期的儿童更倾向于这种最富于抒情个性的文学样式。如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柯岩的《我的爷爷》《种子的梦》、唐奇的《小溪流》、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等等,都是儿童读者喜爱的抒情诗。

叙事诗

叙事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

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说过,“奇、美、情”三个要素,“都是好的叙事诗所需要的”,因为儿童喜欢读那些有人物和有情节的小叙事诗。“奇”是指叙事诗中要有巧妙的情节安排;“美”是指诗歌要用精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情”是指诗歌抒发饱满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李季的《三边一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柯岩的《帽子的秘密》、金近的《天目山上好猎手》等等,可称是叙事诗中的代表作。

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通常认为童话诗是儿童诗特有的一种样式。同时它又是颇受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一位诗人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张秋生语)

童话诗中,既有取材于民间童话和民间传说的童话诗,像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熊塞声的《马莲花》等;也有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展开情节幻想的童话诗,像泰戈尔的《在黄昏的时候》、圣野的《竹林奇遇》和膝毓旭的《森林童话》等等。

寓言诗

寓言诗又称诗体寓言,它以蕴涵发人深思的鲜明寓意(哲理或教训)为主要特征,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叙事的诗。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9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写过大量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寓言诗我国当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车上的苍蝇》张秋生的《会拉关系的蜗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讽刺诗

讽刺诗是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提示和批评、引导儿童对照自省的幽默诙谐的儿童诗。这种诗,或直写儿童的错误行为及后果,或巧指他们的一两种毛病缺点,或有意夸张叙写他们某种不良习惯及可笑的结局,使儿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启发,引起警觉。如任溶溶的讽刺诗《强强穿衣服》,以极度的夸张,描绘强强穿衣服动作之慢:早上起床穿衣服,一直穿到晚上。它讽刺嘲笑了某些儿童边做事边玩耍的习惯。

儿童讽刺诗和一般讽刺诗有明显的区别。儿童诗中讽刺对象是儿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温和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讽刺诗大都针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现象、某种人的劣迹或者敌人的那种辛辣尖刻、针砭入木三分,甚至没有回旋余地的讽刺。

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就是一组精美的散文诗。另外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写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等等。

科学诗

科学诗是指用诗歌样式所写的科学文艺作品。它以表现科学精神、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为主要特征。如高士其的《大阳的工作》、李松波的《为黄鼠狼辩》、范建国的《太阳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朗诵诗

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为了适应朗诵的需要,在词汇的使用和句式结构上都更注重口语化。如余光中的《乡愁》、高洪波的《遗憾的爸爸》、徐鲁的《热爱生活》、滕毓旭的朗诵诗集《少年英杰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种为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图画(或连环画)而题配的儿童诗。著名诗人柯岩的题画诗就是其中的典范。

[编辑本段]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编辑本段]儿童诗的写法

明喻法

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直接比喻。

例如: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

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

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

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

《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你们

自己劳动,

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暗喻法

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例: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阅兵法

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排比法

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

《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拟人法

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例:

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

5.小草一高兴就哭了。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摹声法

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假设法

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例: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

我要常常上体育课,

免得学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

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夸张法

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疑问法

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重叠法

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鹭鸶》

飞飞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风来了!

飞飞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飞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故事诗

将故事写成诗。

例: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的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钩不到。

靠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

呼告法

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例: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对话法

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例: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妹妹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小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对比法

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