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 八病是指
一、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八种声病。
二、扩展知识:
1、八病所指:八病,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其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2、八病简介:
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
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
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
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
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
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
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
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
3、八病利弊: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对仗诗律术语。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相对。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对仗,或尾联用对仗;首联对仗的较少见。绝句不用对仗,但时有作偶句者。工对诗律术语。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歌词,虚词对虚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宽对诗律术语。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借对诗律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便称借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流水对诗律术语。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水顺流而下,故称。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合掌诗病的一种。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家大忌。
二、王功权的诗词作品
王功权酷爱古典诗词,业余从事诗词创作,王功权先生诗风词韵,奔放挥洒,耐人寻味。有个人诗词专集《庶之词集》出版。2007年夏,他个人斥资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中华诗词(BVI)研究院,并任该院资助委员会成员。该院共延聘十三位著名学者、诗人担任学术委员,主持日常事务。他们是:龚鹏程、钟振振、刘梦芙、王翼奇、王燕、王蛰堪、杨启宇、熊盛元、熊东遨、段晓华、马斗全、曹长河、魏新河。总是春心对风语,最恨人间累功名。
谁见金银成山传万代?千古只贵一片情!
朗月清空,星光伴我,往事如烟挥手行。
痴情傲金,荣华若土,笑揖红尘舞长空《鹧鸪天·迎客松用七兄韵》
偃蹇长枝老更青。拿天攫地自钟灵。云来鹤梦疑无影,风过龙吟乍有声。
寒不散,翠还惊,未须摇落感秋情。千年多少荣枯事,高洁谁同过一生。
《鹧鸪天·贺七兄生辰》
万里功名海外闻。十年龙虎弄风云。常怀块垒澄清志,尽显文章淡雅身。
思往事,忆前因,此心无处报君恩。由来燕市英雄意,惟有平生酒一樽。
《浣溪沙·与七兄狂兄闲话赋壮词以记》
剑自横秋气亦雄。樽前谈笑话屠龙。纷纷馀子更谁同。
岂信平原真计拙,何须沧海患途穷。兴怀高唱大江风。
卜算子·咫尺不传书
咫尺不传书,曾见难开口。总是依依苦涩情,默默心相守。
落叶恨秋声,寂寞堪伤酒。只盼来生有幸缘,此意天知否?
金缕曲·初夏
柳浪翻春老。卷风蝉,懒絮闲英,飞蝶跃鸟。畔上湿鸭啄翠藻,卧笠眠翁放钓。水远处,房低牛小。
莫道三山舟去好,算人间,俊妙天知晓。(1)黛山峦,碧芳草。王权兴废曾多少!笑庸人,殷勤总把、梦烟常抱。凤阁龙楼空感叹,鱼列宫娥迹杳。只化个、悲词泪稿。(2)却是葱茏乡色里,总依然、暮鼓晨钟绕。夏已到,春未了。
注(1):典自李清照“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句。
注(2):典自南唐后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
浪淘沙·中秋愿
玉宇荡清风,月似花容。中秋万里忆江东。此刻相思难诉与,遥寄长空。
远雁送深情,祈愿苍穹!菊黄尽染醉枫红。一片婵娟银色里,心与君同。
三、熊东遨讲诗词创作
熊东遨讲诗词创作
一
诗者,文学之精也,难从笔上得来,应自心中流出。心中无激情,不可强做,勉强落笔,恐其画虎不成反类犬耳,纵有千言,何足言价?
二
即事、咏物,宜取其一点而深掘之,切忌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求全则易失之薄,一两石灰,焉能白楼房一栋?与其淡饮百杯,不若浓尝一盏。
三
诗忌四面挥拳,伤筋动骨,点到为止,最为上乘。前朝某公作咏梅诗,惟恐不能道其精髓,一气竟成百首之多,余尝于灯下细检之,出其中某首,尚称差可,统阅全篇,则觉多转毂语耳。梅之形象未见丰满,倒似兵后田园,支离破碎矣。此四面挥拳、伤筋动骨之弊也,骚人不可不防。
四
作诗须留余地,不可过分逞才,才尽则诗尽,反觉无味。欲捉尽一天麻雀,余恐其出力不讨好也,人宜慎之。
五
律诗难工,开头须叫得响,结尾宜悠得长,中间两联则应支梁立柱,撑起门面。开头不响,是为闷头;结尾不长,即谓秃尾;中两联不得力,则可称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
六
律诗最忌生硬凑对,生硬凑成之对,如朽木立柱,看似有形,实则贻误大事,初习者不可不知。
七
律诗抽出中间两联,首尾便成绝句者,应打入冷宫;去首尾而成绝句者,宜送去劳教;中裁而成两绝句者,则冷宫、劳教俱不能收,端的不可救药矣!
八
对仗须势均力敌,力不敌者,蹩脚联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脚蹩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脚蹩也。久而久之,多数人便只记得一条腿,岂不惜也乎哉!
九
成语入诗不妨,但须不著痕迹。'才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袁随园句也,著处自然;'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沈归愚诗也,稍嫌呆滞。余尝作一联云:'睡醒待闻鸡起舞,居闲休与虎谋皮',将成语悬於句尾,前贴以'待'、'休'二字冲淡之,虽不足为法,然亦可供君子一笑。又,成语如能化烂入诗,则更佳。余亦曾有尝试,'切莫操琴乱对牛'是也。
一0
应酬诗非不能作,作宜认真也。应酬不是应付,总要有些个性方好。以赠答为例,若一首诗如通用礼品,可以赠张三,亦可以赠李四,则此种诗大可不必劳神去做。必得赠老者以杖,赠少妇以裙,赠童子以饼,方可为之。
一一
诗忌说霸蛮话,金刚怒目,人所不堪。同是一人咏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气魄固雄,然令人望而生畏;'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抱负亦是不凡,读来却感亲切。其理何在?柔能克刚是也。
一二
取前人之语入诗有五法:
一曰原样搬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也,人皆能为之,不足法。
二曰稍动手术,今人刘人寿有句云:'天若有情天亦恼',仅易一字,大胜前例。
三曰剪枝嫁接,'雄鸡一声天下白',李长吉句也,润翁剪作'一唱雄鸡天下白'而为己用;此法固佳,然不能多用,多用则不免捉襟见肘矣。
四曰另著衣衫,'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杜少陵语也,放翁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或有承,而模样已全然不似古人,此大家手法也,但法不妨。
五曰化其神意,如同述人山之恋,太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稼轩化而为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云庄更变其为曲:'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此数例足可惊杀世间俗眼。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山也爱咱。 元/张养浩/号云庄
一三
诗不必担心古人做尽,正饭不必担心古人吃尽类耳。'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代都有不同诗料,不同语言,此社会发展之必然也。李太白才纵高,焉能写出宇宙寻幽,月宫探秘?静坐忧诗,杞人属也。果真如此,则大家都不必活了。
一四
做诗无定法,品诗无定评。若流派之豪放、婉约者,实则并无优劣。大抵该豪则豪,该婉则婉,古之贤者多如是。东坡唱'大江东去',固豪矣,然亦有'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之婉;李易安'轻解罗衣,独上兰舟'岂非婉乎?旋又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豪唱。厚此薄彼,必欲以著某流派之冠为幸者,庸扰也,吾恐其终究不能入流。
一五
诗之表现,有主含蓄者,有主直率者,皆自以为是。余意以为两法俱佳,但须用於不同场合。何时何地用何法为宜,不在於自身,而在於对象。河洲淑女,固宜软语温存;若恶寇凭凌,则必得'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也!有时雾里寻芳好,有时开门见山好,未可执於一端。
一六
做诗必先做人,人品高,诗品自高。道德文章,二而一也,岂容分割?诗以才传,更以品传。秦桧为宋朝宰辅,三甲出身,才当不匮,而品行卑下,故后世不知秦桧有诗。
一七
行一时之激易,修终身之德难。近世有汪兆铭者,为推翻帝制,尝行刺摄政王。狱中题壁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时人目为志士。而其人晚节不持,当民族危亡之际,竟为虎作伥,俯首事敌。少年头未负,晚年头负尽,不亦悲乎?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信然。
一八
'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诚至论也,评家得此一法,大增研索馀地。但'未必不然'者,亦须有所限度,苟无限度,诗岂不成了橡皮泥,任人搓圆捏扁耶?本来面目不复有矣。
一九
诗中有馀字,病也,人能识之;诗中有懒字,亦病也,人不易觉。盖馀字似老翁扶杖,可见形体衰颓,懒字如少妇倚阑,但觉精神倦怠耳。余有《秋蝉》一联,初作'霜枫飘处红迷眼,夜露凝时冷涩喉','处'、'时'二字尚不为馀,然未著全力,难免懒惰之嫌。后以'蝶'、'珠'二字易之,变赋为比。懒字一去,便成诗眼。前辈诗家刘家传廉秋先生深以为然,特赐诗嘉许云:'春秋正富好推敲,实义根情气自豪。屈指吟坛多后秀,逢人我独说东遨。'
二0
诗中用虚字宜慎,尤不可著於句中相同位置。盖虚字无力,多用则难支骨架。如张说《醉中作》:'醉后偏宜乐,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於筋节处连用四虚,致使软腰疲惫,首尾皆垂,直同痨病鬼耳,何可诗言。
二一
翻案要在另出机杼,别创新意,非徒说反语也。如同翻西施旧案,罗隐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袁简斋则曰:'吴王亡国为倾城,越女如花受重名。妾自承恩人抱怨,捧心常觉不分明。'一用刚,一用柔,各行其是,俱可令女祸论者汗颜。时人好此道者,动辄'反其意而用之',观其所作,不过黑说成白、白说成黑而已。若如此,则人间尽案皆可翻,岂复有是非耶?
二二
以己之忖度随意改动他人诗句,古已有之,杨升庵改'千里莺啼'为'十里莺啼'是也。然尚假托古本,未敢妄为人师。今之好此道者则不然。凡见他人诗作,不问青红皂白,先挥斧大斫一通,以显其'宗师'身份。甘肃《当代中华诗词选》主编某公最擅此技。余有少作《咏鹤》云:'雨雪风霜不计年,江湖自在舞翩翩。纵然难得晴空去,也胜鸬鹚伴钓船。'蒙此公从某刊剪以入编,一番斫削,改为'雨雪风霜不计年,江湖孤影独蹁跹。纵然难上晴空去,也胜鸬鹚伴钓船'。'孤'、'独'二字犯复且不说,'难得'易'难上',尤冤煞吾。难得者,四害横行时无晴空也;'难上'者,有晴空而不能高飞也。前者用以纪实,后者则成抱怨。如此垂青,未敢言谢。诗非吾有而著吾冠,后人其谓我掠某公之美乎?志此以备考。
二三
稼轩《清平乐·村居》,写农家天伦之乐甚见情趣,然及物有不可解处。始云'锄豆溪东',盖春时景也,与'青青草'谐合;而继曰'卧剥莲蓬',则不免猜度之嫌。春日荷花尚未放,哪得莲蓬可剥?曾敏行《独醒杂志》载戴嵩画《斗牛图》,以其牛尾指天而为田父笑;盖牛斗时用力,尾巴夹於两股之间,不得上扬也。画家之误,乃观察不细使然,稼轩亦病此乎?由是观之,体物乃诗家之至要,半点不得含糊;稍有疏忽,虽圣手亦不免弄拙。
二四
为诗有想当然者,其病去体物不细尤甚。体物不细,或可得其皮毛;想当然则形迹俱杳矣。余有答友人一联,初稿作'林容鸥鹭相来往,海任鱼龙自起沉',鲁扬先生指云:'鸥,水鸟也,栖江海之岸,不入林。'余惊觉,旋改'鹤'字,其病始脱。余之失也大,志此以为君子鉴。
二五
传统诗词改革,为时下热门话题。如修订韵书,更新词汇,拓展题材等,诚为一时必要,余偶有同感。或有主张尽去格律束缚者,则未免失之偏颇。创新体固宜,破旧体不必。词非诗之改革耶?曲非词之改革耶?未闻宋人因词而弃诗,元人因曲而弃词也。数体并行,岂有悖哉!作旧体,便须守旧律,此天经地义之事。若以破律为改革,则自由诗早已为之,何劳复费气力?不愿守律者,脱缚写自由诗可也,谁能道你半个不字!
二六
作诗有死抱前人戒条者,亦属不智。以用韵为例,'东'、'冬'分明已合,偏要强分;'元'、'魂'分明已分,偏要强合。如此作茧,非不智而何?须知君所为诗,乃供今人读也,非供古人读也,今人觉其是者,何必非之以就古人?
二七
诗之有新旧,犹人之有弟兄,弟兄不应裂眦,新旧不应对立。有好新诗而鄙薄旧诗者,亦有好旧诗而鄙薄新诗者,皆失矣。窃以为新旧体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正其宜也。兄弟阋墙,於诗无益。
二八
诗如舍得割爱,庶几可传一二。即便一流诗人,也难保不出二三流作品。稗稻混杂,望之青而收获少也;去稗存稻,则秋后谷实灿然,虽少何憾?王之涣诗传六首,人不能撼其大诗人地位;乾隆'御制'六万,有谁目其为诗人?是故出全集不若出选本也。
二九
诗以纪胜游、通吊庆,本无可厚非。然纯作应时应景之标签则俗矣。如迎春诗借生肖作颂便是一例:龙年颂龙,马年颂马,猴年颂猴,循环往复,殊不厌其烦琐。以此类推,至鼠年得无颂老鼠耶?果如是,则余真不知何从下笔矣。
三0
诗以能道前人所未道者为高,以能道前人道而未至者为更高。此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尺'者也。此'一尺'较前'百尺',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三一
作豪语诗须凭中气,徐徐吐纳,切忌野战攻坚般大呼小叫不止。前者有似隐隐沉雷,天际回环,馀威自远;后者则如空山炮仗,一响之后,便归寂然。
三二
“诗无新变,不能代雄”,自是的论;然其变须有所规,若一味求变求新,恐其欲造“太空人”,反成“类人猿”模样。
三三
咏物之作,要在不即不离,言外具意,若过于粘著物上,纵写得天花乱坠,也无馀味可寻。
三四
诗到结尾,多少要有些寄寓,咏物类尤须如此。倘只是纯自然主义描摹,一味拼接图块,便会封杀读者想象空间,出力不讨好。
三五
李戴张冠,诗之常法,但须大前提真实,不必为细节所拘泥。东坡作赤壁怀古,只重史上有其事,而不问嘉鱼、黄岗,笔下是何等声色。后人诵其词,惟享受耳,谁复究其资料来源是否可靠?
三六
诗不怕起得平,就怕结得弱;起得平只是虚晃一枪,结得弱便成丢盔卸甲。尝见时人咏史云:“李广难为汉室封,冯唐欲用已龙钟;人才也似长江景,一出吴淞便不峰。”起句真平平者。然结语将万里长江沿途奇景与各历史阶段之杰出人才作比,殊有妙趣。长江出了吴淞口,两岸便不复有奇峰突起;史上人才亦如是,倘不及时任用,时过境迁,便成白费。寻常之理,一经用形象语言道出,顿觉馀意无穷。
三七
作旧体用新韵,如同著汉服穿皮鞋,不伦不类。
三八
为诗之道,宜多用客观描述,少用主观评述。如诗如画的风光,应由读者去诗中体味,非由作者自家宣示。由读者从诗中体味到的“如诗如画”是含蓄;由作者自家说出来的“如诗如画”是浅陋。
三九
诗重天趣,不忌小疵。有毛病,有味道的新蕾,远胜三家村醋酸夫子没毛病没味道的陈货。
四0
绝句于转合处最为重要,只有第三句做到了“弓开如满月”,第四句才会收到“矢发似流星”的效果。这一点,初习者须要认真领会。
四一
做诗没有别的窍门,能尽量排除大多数人想得到的意思,自会出奇制胜。比如行车,同一时间里大家都往一条道上挤,再宽的路面也会造成堵塞;如有哪位能不凑热闹,另寻一条乡村小路走,反而会最先到达终点。大家都挤高速路,不碰车才怪呢。我们常看到同一类题材的诗会出现同一种意象,其道理就在于此。
据@雨落倾城分享
271325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