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拾”的多音字组词

拾[ shè ]

拾级而上[shè jíér shàng ]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

出处: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拾[shí]

1.拾人牙慧[shí rén yá huì]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例句:我并不想拾人牙慧,盗用别的书中的一些字眼儿。

2.路不拾遗[lù bù shí yí]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例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并非只是一种奢望。

3.俯拾仰取[fǔ shí yǎng qǔ]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4.不可收拾[bù kě shōu shí]

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例句:如果你只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投资,终究会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5.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处: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灯》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例句:小明拾金不昧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行为成了我们全校同学的典范。

二、拾的拼音和部首

[ shí ] [ shè ]

拾的部首:扌

基本解释:

拾[shí]

1.从地上捡起东西~麦穗儿。

2.整理~掇。

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拾[shè]

轻步登上~级而上。

名句: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渖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三、拾的多音字组词

1.

拾遗【shí

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2.

拾掇【shí

duo】:整理,收拾。

3.

寒拾【hán

shí】:唐诗僧寒山和拾得的并称。

4.

拾芥【shí

jiè】:小草。

5.

拾荒【shí

huāng】:拾取柴草、麦穗、废品等。

拾,读音【shí】【shè】,左右结构,9画,笔顺:横、竖钩、提、撇、捺、横、竖、横折、横

一、基本释义:

【shè】

〈用作动词〉

1、蹑足而上。如:拾级

【shí】

〈动〉

1、(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同本义

(1)拾,掇也。——《说文》

(2)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3)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4)犹拾渖也。——《左传·哀公三年》

(5)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7)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8)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

2、收敛,收集

(1)妇人拾蚕。——《韩非子·说林下》

(2)拾发以将乘矢。——《仪礼·大射仪》

(3)请拾投。——《礼设·投壶》

(4)萧何入秦,收拾文书。——《论衡·别通》

(5)又如:拾骨(收拾遗骨改葬);拾菜(采撷野菜);拾尘(本指捡起饭中的灰尘,后借为引起误会而猜疑);拾集(收集);拾摭(收集);拾纂(收集编纂)

3、碰撞。如:一头拾将去(一头撞过去);拾头打滚(撒泼吵闹。拾头:碰头)。

四、拾多音字是什么

1.

拾遗【shí

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2.

拾掇【shí

duo】:整理,收拾。

3.

寒拾【hán

shí】:唐诗僧寒山和拾得的并称。

4.

拾芥【shí

jiè】:小草。

5.

拾荒【shí

huāng】:拾取柴草、麦穗、废品等。

拾,读音【shí】【shè】,左右结构,9画,笔顺:横、竖钩、提、撇、捺、横、竖、横折、横

一、基本释义:

【shè】

〈用作动词〉

1、蹑足而上。如:拾级

【shí】

〈动〉

1、(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同本义

(1)拾,掇也。——《说文》

(2)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3)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4)犹拾渖也。——《左传·哀公三年》

(5)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7)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8)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

2、收敛,收集

(1)妇人拾蚕。——《韩非子·说林下》

(2)拾发以将乘矢。——《仪礼·大射仪》

(3)请拾投。——《礼设·投壶》

(4)萧何入秦,收拾文书。——《论衡·别通》

(5)又如:拾骨(收拾遗骨改葬);拾菜(采撷野菜);拾尘(本指捡起饭中的灰尘,后借为引起误会而猜疑);拾集(收集);拾摭(收集);拾纂(收集编纂)

3、碰撞。如:一头拾将去(一头撞过去);拾头打滚(撒泼吵闹。拾头: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