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主观题的切入点是什么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月,阙也张晓风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做“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的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何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着,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即使是圆规划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出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圆满?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9.文章开头两次提到“使我着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解释:你看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头”“作用”,再从文中找到它的出处,就能够明确这是一个考察段落或者语句作用的题目。而开头语段的作用不正是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埋设伏笔、为下文铺垫、奠定感情基调、点明主旨等等嘛。参考答案给的是两点,不过我们自己写的话完全可以更加详细的。

第一点,要写出段落或者句子的含义:这两句话写出了缺月带给我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缺月的喜爱,

第二点,看它对全文的作用:这两句话开门见山的写出了自己对缺月的着迷,为下文抒发对缺月的喜爱做了铺垫,奠定了感情基调。

参考答案:.两次“着迷”阐明作者渐渐爱上“阙”的境界(或:“缺”是事物的常态而且蕴含着美丽);(2分)作者这样写既是设置悬念,别开生面,耐人寻味;又为下文阐释“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的铺垫。(2分)

比较一下两个答案的话,要点上差不多,但术语上区别较大。得分的话,应该是在3分,好一点能够打到4分。

20.文章主体部分引用了三则神话传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解释:“主体部分”“引用传说”“好处”

这个题目其实也是考察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不过侧重在内容上。

这篇文章是写月亮的,是写对月亮的喜爱的,在明确中心主旨的前提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表达对月亮的喜爱服务的。这里的神话传说,要么是正面来表现对月亮的喜爱,为喜爱之情加上一丝浪漫的色彩,要么是从反面来写。思路也很简单,既然主题已经确定,那所有的手法、内容都要为中心服务,只要抱住这一点,就很好答了。

答案仍然是两部分:第一是神话传说本身:这些神话传说,写出了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的期盼与喜爱之情,

第二点是对文章主旨、内容的作用:作者利用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意蕴,带来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参考答案:通过这些神话传说,阐明了“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2分)利用这些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营造了古朴、悠远的意境(或增强了文章的神秘感,或增强了文章的文采)。(2分)

比较一下两个答案,你也可以发现:要点基本一样,也就是基本分、要点分不会丢,只是在具体的文字组织上可能会有区别。

2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这句话的含意?(4分)

解释:理解句子含义,只要回归原文,找到它的上下文,并且明确句子里面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这一句话在文章末尾,那它就带有结尾的属性: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所以考虑的时候还是要考虑文章主旨。同时,这一句话的前面有这样的表述: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圆满?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含义很明显,就是说不要着眼于一时、一夕,人生总是美好的,每一刻都是应该欢欣的。

这样来说,本句中的“圆月”“缺月”不正是对应人生的美满与不美满么?同一个月亮不也正是说同一个人生么?

直接解释的话:我们喜欢生活中的美好,也要喜欢生活里的不如意,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原句解释)让我们对生活平和、乐观的去对待生活的种种,不论是美好或是不如意。(拓展发挥)

参考答案:世间事物乃至人生,圆满和完美只是相对的;圆满、完美常和缺憾、不如意相伴(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2分)我们对待事物或人生应多一份理解、豁达和乐观。(2分)

2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两例并作简要赏析。(6分)

解释:语言特点的话,平时多背一些术语,像什么清丽啊、明快啊、沉郁啊、飘逸啊等等。

这里就不再详细的说了。

22.①整篇文章的语言,寓华丽于古朴、平实之中,又于古朴、平实之中见哲理。(2分)如“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读后如坐春风。(举例分析1分,恰当即可)②文章善于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节律美和诗意美。(2分)如“在出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一段充分利用拟人和排比,语言生动;细细品来,满口生香。(举例分析1分,恰当即可)

补充了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主观题为什么难拿满分

首先,语文属于语言类科目,就和英语一样,它是属于平常积累很重要的,因为它对字、词、短语,以及各种常用语和成语等必须有足够的积累,因此需要需要的是是你平时注意各个细节,注意积累。

其次,客观题主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又不脱离时代的主题以及文章的主旨,这就要求自己有思想有内涵。所以平时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

然后,古诗文、诗词不仅仅只是背诵,理解也很重要,毕竟文言散文、文言诗词占分比重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也是比较简单的。

最后,不再要求泛泛而谈,更注重的是内容和文字表达的功底,因此平时就要多看书。看书积累知识。

阅读题怎么写

1、首先明确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政论文通常有个论点,论点就是主题或中心思想,散文通常会把主题或中心思想隐藏在优美的文字和描述中,但多数也会点题,很明显了解散文要说明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诗歌和记叙文往往需要你思考,通过抽象或归纳总结的方式,总结出你自己理解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2、了解阅读材料的文体格式,即是什么文体的阅读材料,作者通过哪种写作方式写作的。知道了文体格式,通常可以借鉴通用格式的常规,知道阅读材料的写作风格。

3、阅读题属于读后感的范畴,你只需要点出该阅读材料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描述、论证或烘托了自己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即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手法。最后是你读该阅读材料的感悟、体会或收获。

语文阅读理解怎么分析呢

想要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只依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进行课外阅读。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不要局限阅读范围,要尽可能多地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或文章,比如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等等。

但对于学生来讲,平时课业也较多,想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相对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对于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能力。

平时进行阅读理解训练的时候,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然后浏览一下文章后面问了哪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内容,快速阅读一遍文章,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解答阅读题的关键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简单做个标记。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阅读这一内容,寻找作答思路或答案。有些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原文,有些时候还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阅读理解的句子段落

1、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2、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