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我的家乡"为题的1500字散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碧江西畔。一想起我的家乡,就使我心花怒放,久久不能平静,那里有我的家、我的亲戚、朋友,还有我的同学。她存储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清澈的溪流、平静透彻的小河给了我现在多少遐想和怡愉、关切和希望,每当我静静的思念时,就像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和幼稚的童年,就是在梦境中也能使我心旷神怡地想入非非,仿佛又年青了几岁,身心飘然若仙。
碧江市西郊,我的家就坐落在这里,一个二进院落式房屋,共22间,前进为平房,堂屋(客厅)一间,东西正房各一间,东西偏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南房各二间,东西正南房中间为过道;后进堂屋和东西两间正房为二层楼房,共9间;东西偏房各一间,两间厢房连着前院后房。后院中央一棵大樟树,那是夏天乘凉的极好场所。整个小院坐北朝南,背靠小山丘,屋前有一块菜地,房屋四周种着竹林和树木,绿林外是一条三米宽的壕沟,沟里是流动的山溪,水深差不多一米,自家在里面养了不少鱼虾,沟两旁长满了花草,以山茶花、刺玫瑰、映山红、栀子花、山菊花尤为最多,花开花落,香漂四季,芬香袭人;沟外就是山地和田野,常年绿绿葱葱。我家离城不远,走500米过河就是碧江市。
碧江市,那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东、北面是高山峻岭,南面是丘陵,西边是一条横穿北面大山宽阔的桃花江,南北通道只有沿江在悬崖峭壁上挖的公路,古时为栈道。碧江城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古老城市,房子都是二、三层以上,最多五层;也常常可以见到院落式的房屋和小巧的苏州式园林公园;这里所有的建筑物都没有围墙,只是以一片绿地或一两排树木隔开。但这里从来没发生过偷盗事件,也没有扒手,就连警察都没几个,他们只是干些户口和车辆登记的事,不必忙于对那些绝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和车辆,红绿灯就是他们无言的指挥。街道不很宽,两边种着树和花草,马路大都是大青石铺成,几条主要街道才是柏油马路;有的街道伴随着九曲十八湾的小巧玲珑、别致的公园,公园大多为福利事业,不收取门票。每条街道的一边都伴随着小河流水,河水只有一人来深,都是由附近引来的山溪,干净而清澈,没有谁往河里丢倒垃圾或污水,干净的河水流经城市后注入美丽而清静的桃花江。小河一般四五十米宽,河堤斜面上长满青草,河岸上种着花草和葱葱郁郁树木,每一百米就设立一张石椅,有的地方还有石桌,以供市民游乐;小河上横跨着各式各样的拱桥,拱桥上楼台亭阁各异,拱桥有石头的、有木头的;亭阁上绘着花鸟人物、古代故事;小船在较宽的小河里通行,尤如流动的家庭,河中水族众多,常见鱼群游来游去、跳跃起舞。
城市四周都有古城墙,古城墙高大雄伟,东西南北四座大城门,两大城门之中又有一小城门,共八座城门,取四通八达之意,城墙丝毫没有受到破坏,跟万里长城一样高,稍窄一些。远远地你就可以看到城墙上的阁楼和箭楼,阁楼和箭楼全是古式,上面虽长了一些小草,但却是市民观景的绝妙去处!城外边是一条围绕城墙的护城河,护城河宽100米,最宽处可达150米。原城门外的吊桥都换成了石拱桥。这座城不同于其他城的独特地方是,城墙内还有一条50米宽的护城河,可谓这座古城是固若金荡,就是成吉思汗都没有攻下过。不论哪个朝代,这里的百姓如果不是归顺,谁也别想拿下这座城!城外就是郊区,城市北边和东面是大山,尤其是北面高山,高达3000多米,终年油绿油油的,树木高大,林中春天花束朵朵,夏天凉风习习,秋天野果遍地,冬天清泉川流不息;山中野物成群,飞禽遍布,人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小动物在城边玩耍。
由于城市防守严密,易守难攻,自古少战乱,少伤亡;也因为城市发展面不大,财物取之有限,汉朝时,一个县令看到这个现实,防止资源过度开掘和消耗,
二、写一个地方景物的小标题作文500字左右
美丽的桂林
“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早就听说过桂林,那里的奇山秀水,被誉为“天上人间旅游乡”。真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我终于有幸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桂林。
桂林的景色果然名不虚传。我与妈妈泛舟河上,水面上静得出奇,岸边垂柳低着头,抽绿的枝条在翩翩起舞,偶尔能传来鸟儿的“叽叽喳喳”的鸣叫声,风孩子撩动着树姑娘那长长的秀发,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朦胧的雾好似一层薄薄的细纱笼罩在河面上,令人捉摸不透,又好像是在腾云驾雾,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时,你若闭上眼睛,伸开双手,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你会发觉里面掺杂着清晨的泥土香和花草儿的清淡香味,沁人心脾,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侧耳倾听,流水的“哗哗”声,鸟儿的“叽喳”声,树儿的“沙沙”声,谱写了一曲弦律动听优雅的乐曲,让我不禁陶醉其中,乐趣无穷,仿佛这音乐也是有色彩的。“滴答”,水珠溅入船内,偶尔沾湿了我发梢,多可爱的一串音符呀,在船间欢乐地跳跃着。此时此刻,你还会有什么烦恼呢?的确,烦恼都抛到了九宵云外了。
雾渐渐散了,前面的景物也清晰地映入了眼帘。一座座形状奇异的高山耸立在河边,奇峰罗列,应接不暇。有的像采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宵,还有的像一只雄鹰在展翅高飞......玉女峰亭亭玉立,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盘旋的田螺,奇形怪状,变化万千。瞧,那不是一只小乌龟么!那白兔又跑哪了呢?定睛一看,原来是在那打盹呢!只见,小乌龟正在那慢吞吞地迈开脚步,坚持不懈地努力爬着,加油哪!最壮观的,尤其是那山上的九匹马,有的在目眺远方,有的在仰天长啸,有的好似在草原上快速奔跑,有的一动不动,不知在想什么,有的仿佛被眼前的景物迷住了,还有的好像在细细地体味着,回味着无限乐趣......遐想着,这些马似乎又活了起来,插上翅膀,飞向了远方。无数缕阳光穿过云层,洒了下来,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简直如同步入仙境。
桂林的山水美,在那还有许多风俗习惯,如,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桂林美呀,美得名副其实。
三、朱自清写景散文,500字以上的
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其浓浓的诗意与缜密精巧的构思、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真挚感情地注入及清幽细密的语言则构成了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特点。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一.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
·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
(一)漂亮的构思: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
(二)缜密的结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
·《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
·《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
·《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一起来叙写。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
·《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
二、抒情的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
1.写景抒情: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旅行杂记》、《欧游杂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2.写人抒情: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3.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9]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4.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这些作品的文章之美,是与抒情的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抒情,是有其鲜明特色,那就是真挚隐秀。
(一)叙事抒情,真挚的美
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
(二)说理抒情,理趣的美
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真挚隐秀的。
三、语言的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就会发现他前后的语言风格不同。
·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语言绚烂华美,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
·后期的议论说理或叙事抒情为主的作品(包括《背影》、《给亡妇》等),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但并不排除着意经营。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朱自清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
4.《现代文学纵横谈》蔡清富,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5.《散文艺术论》付德岷,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6.《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李复兴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16)。
9.《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等,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11.《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王瑶,北大出版社,2006年版。
12.《朱自清全集》(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