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知学好学与乐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

乐教、乐学、寓教于乐在教育行业是老话题.如何乐教,是职业思想,职业境界问题;如何乐学,则是如何看待学习,如何学习的问题;寓教于乐更是一个科学与科学方法的问题.下面就乐教、乐学、寓教于乐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一、乐教

谈乐教,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思想层面,二是知识层面.首先,思想上你愿意教,乐意教,以十分的热情走向讲坛,以火热的心面对学生,以自己的爱心、责任心、事业心面对教育这行工作,爱生如子,虔诚敬业,这就是乐教;其次是知识层面,你虽然乐意教,但自己知识层面不广不深,也教不了多少.上述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依存,才是完整的乐教.单凭一股热情做事,无论如何也是不完善的.例如见人落水,呼救,亲自下水救人,但如果自己不会游泳,非但救不了人,有可能反送上自己生命.同样道理,你虽有一股教劲,但知识水平、业务水平不高,如何教?教什么?不要说教学生,可能还会被学生戏弄洒笑.当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当老师不等于样样精通,但起码相关的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能拥有对学生教的资本,思想与知识水平都达到一定的境界,才有可能谈得上乐教,寓教于乐.

二、乐学

谈乐学,也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乐意学,二是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乐意学.作为学生,得先要端正学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鲜明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业面前迎难而上,努力刻苦学习.因此,要解决乐学,得先解决学生的学态,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而当前,在校生中有部分人就是学习目的不明,学态不端,学不得法,造成厌学,原来基础已经不坚实,如此状态,怎能乐学?因此,要想学生乐学,教师还得加强并善于引导学生乐学.

教师要加强并善于引导学生乐学,就要认识到,这里面涉及到学生自身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问题.当今的在校生,有些是抱着父母要他来学的态度来读书的,怎能学好呢?有些本来学习基础不错的同学,但由于交上损友,迷上电子游戏、网吧等,把功课拉下了.近年来就有某大学劝退八十一名迷上网吧的大学生的报道.在家庭问题方面,有因父母离异的影响学生情绪的,有因家长耽于逸乐而失教子女的,有家庭经济丰裕而太宠爱而害了子女的等等.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乐学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动情晓理,有针对性地努力把学生引向乐学.

三、寓教于乐

前面阐析的是乐教乐学,现就寓教于乐谈谈笔者的看法.寓教于乐是个科学与科学方法的问题,说其科学,就是说教育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教育者必须遵循其特点和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才能收到应有效果;说其科学方法,就是说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施以一定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让教师教得科学,学生学得愉快,寓教于乐是乐教乐学必不可少的.

首先,寓教于乐,需要教师有比较高深广博的学识.

何为学识比较高深广博?作为教师,不但于自身所学专业的学习有一定深度,且与之相邻相关的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即使是自身所教学科,如语文,其文体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别,不但要懂得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影视文学等艺术文体的特点和教法,也应懂得一些实用文体的特点和教法才行.例如应用文,其程式固定,文法也相对固定,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但教师如能社会与课堂循环结合,那学生就有可能兴趣横生.教学时涉及一些姓氏学、风俗学、社会学、经济学,他们都有可能感兴趣,因为这些知识都与生活接近,对应用文教学有帮助,他们平常知之不多,如今已近成年,认为知之有益,故能乐学.又如诗歌教学,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平仄、粘对以及诗歌的作者,诗歌所处的历史背景等等有所了解,教起来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其次,寓教于乐,必须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教学基本常规“备、讲、批、辅、考”中的“备”,就要求“备教材、备重难点、备学生”,同样,“讲”,也应该是“依教材、依重难点、依学生”来讲,正所谓依纲靠本.例如: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授哲学系统论的命题,即使是讲得再动听,也如对牛弹琴,收效不佳.又如与高年级的学生讲过于浅显的知识,即使讲得再动听不过,他们亦会有被忽悠之感.我曾听过某小学三年级作文评讲,作文题目“秋游”,评讲中教师极力强调写景抒情,并对之大加赞扬,而对一大部分平铺直叙的或写成流水帐的则批评得一塌糊涂.我认为,这样的评讲是失败的,是违反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一般地说,连流水帐都没能写好的哪能写得出注意详略甚至借景抒情的文章呢?小学三年级学生,能写景抒情固然难能可贵,但对大多数来说,能平铺直叙或写成流水帐已是很大的进步,教者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加以启发,或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写练,相信其收效会更大.但教者未能结合学者实际,非但不加以肯定,还施之打击.这些例子说明,寓教于乐,必须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再次,寓教于乐,教师应具备较多且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向学乐学.

1.寓教于乐,必须从深入浅出开始.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但希望知其然更希望知其所以然,深入浅出描述事理为大家所希冀.其方法很多.前面提到的系统论的哲学命题,道理似乎很玄奥,但如借助恰当的事例或比喻进行诠释,不但能基本明白其中玄奥,亦能启发思维,开拓视野,引起再学习的兴趣,有百利无一害.比较鉴别也能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叶圣陶《南州六月荔枝丹》是说明文,作者由外及内剖析说明荔枝果实的结构与特点,既有实物的剖析,又有杜牧诗句的引用,但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介绍、说明而非论证.朱光潜《咬文嚼字》也列举了韩愈与贾岛的“推敲”故事及引用了诗句,其旨在为议论提供论据,不在说明,而在论证.议论文举例、引用是论证方法,并以之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整个过程包括提出观点,举出事例作为论据进行分析阐述再归结出结论来证明观点.说明文的举例、引用只是对事物的结构用途等加以说明介绍,无须论证阐析.教学中不仅要认识两者的共通处,更要认识其不同处.通过比较鉴别,化繁为简,进而深入浅出地认识说明文与议论文特点与规律.

2.寓教于乐,抓重知难是关键.卫晓波主编的《旅游文学作品欣赏》,编入教材中的唐宋诗词有:王之涣《登鹳雀楼》、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二十三个唐宋诗词名家和三十四篇作品.名家名作多,时间少,要向学生一篇篇地讲授,有困难且不切实际,只能抓重点破难点来处理教材.例如:王诗《登鹳雀楼》与孟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两者都运用起兴手法,只要讲清这点,相信学生不会难理解全诗意境的壮阔及真正主旨.而范词《渔家傲?秋思》与柳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就有可能要复杂一些,要更多的演绎和模拟,抑或通过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词的意境美与主旨.可见,寓教于乐不能单纯在“乐”,还有“教”,这乐应有教的内容才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抓重知难.

二、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800字左右,继续,谢谢!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启蒙文学”并不是如浪漫主义文学或自然主义文学一样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文学上的延伸和体现。启蒙文学并没有独立的纲领,在文学史上对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争议,但通常认为奥古斯都时期的英国文学、大革命之前的法国文学以及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可以算作启蒙文学范畴。

从纵向上看,启蒙文学选择性继承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某些特性,但是却已经具备了近代文学的诸多元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管没有形成统一的纲领,各国发展的状况也存在差距,但仍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欧洲诸国中以法国成就最高,英国和德国次之,在俄国和意大利等国也有相应的发展。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保守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之间的一次巨大的冲撞。英国经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残存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冲突不断,经验主义哲学盛行。路易十四死后,一度是欧洲最强大国家的法国开始陷入无休止的社会矛盾之中;稍晚于英国到来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激化了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决心,启蒙思想较英国更为激进,并最终催生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德国在17世纪“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下,仍分裂为数以百计的小邦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德国的知识分子则深受法国、英国知识界影响,致力于传播启蒙思想,吁请国家统一与民族自强。在这样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启蒙运动催生并得以迅速扩散,在整个欧洲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是启蒙运动的两大理论来源。

作为启蒙运动一部分的启蒙文学,在思想上以“理性崇拜”为核心,主张崇拜“自然理性”,反对君主王权。体现在文学上,基本都表现出崇尚个人自由、崇尚回归自然、宣传开明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工商业、自由的经济竞争等等。17世纪的法国式古典主义文学在启蒙运动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但并未产生伟大的作品。尽管许多文学家仍借用古典主义的形式进行创作,但在思想内涵上却远远超越了古典主义的范畴

整体上看,启蒙文学中的反王权、反教会思想和文艺复兴文学有些相似,但更加激进。由于根植于启蒙运动的土壤之中,启蒙文学具有更加强烈的哲学思辨特征和政治经济学底蕴。启蒙文学不追求崇高的风格,多半以来自市民阶层的平民为主要人物,在体裁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和戏剧,而是广泛采用各种体裁,其中尤以小说最为发达,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欧洲文学的“诗体时代”向“散文体时代”的过渡就是在启蒙文学阶段完成的。

一、英国

18世纪英国文学非常繁荣。古典主义文学在世纪初期势力强大,代表人物如亚历山大•蒲柏(1688年-1744年)在文坛上一直处于执牛耳的地位。直到20世纪,具有启蒙色彩的作家才正式登上文坛。由于英国较早确立了开明的君主立宪政体,因此英国的启蒙文学并不具有强烈的政治或批判色彩,而是以温和的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宣扬海外殖民、清教徒精神为主。18世纪的英国文学通常被称作“奥古斯都文学”,在形式上通常比较正统,内容也比法国、德国文学轻松诙谐。

丹尼尔•笛福(1661年-1731年)是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启蒙思想比较温和,但仍是对古典主义文学的重大反拨。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和《辛格顿船长》脍炙人口,通过描写社会中下层出身的青年航海冒险的故事,宣扬海外殖民思想。爱尔兰人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年-1745年)则比笛福激进得多,他的《格列佛游记》享誉世界。小说极尽讽刺之能,借主人公游历过程中的遭遇和见闻全面揶揄英国社会。斯威夫特通常把讽刺的对象夸张至残酷甚至荒诞的地步。诞生于20世纪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就将斯威夫特“追认”为自己的始祖。

18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英国小说的鼎盛时期。萨缪尔•理查生是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其著名作品《克拉丽莎》以中产阶级女子以及女仆为主人公,关注婚姻、家庭和道德问题,非常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和感情的细腻变化,是英国伤感文学的先驱。亨利•菲尔丁(1707年-1754年)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代表作《汤姆•琼斯》规模宏大,共18部,是18世纪英国文学中最具启蒙特征的小说。《汤姆•琼斯》的道德寓意核心是“德性高贵”原则,批判贵族社会的伪善文明,主张建立新的“自然道德”。这部小说对英国文学的影响非常之大,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的作家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其结构的精巧和周密达到了让人震惊的程度。此外,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还包括托比利亚•斯摩莱特(1721年-1771年),其流浪汉小说广受社会底层民众欢迎。

至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发端,农村自耕农日益破产,城市贫富分化加剧,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伤感文学”产生。通常,“伤感文学”被认为是启蒙文学的一个支流,也是启蒙思想和英国软弱的城乡中小资产者情绪的反映。在创作上,突出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渲染人物内心的痛苦和不幸。

伤感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劳伦斯•斯泰因(1713年-1768年),他的小说《伤感的旅行》是伤感文学的滥觞。来自爱尔兰的奥列佛•歌德史密斯(1728年-1774年)的长篇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和长诗《荒村》是伤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在诗歌领域,出现了“墓园诗派”,代表人物格雷(1716年-1771年)的《墓园挽歌》是英诗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由于英国议会于1737年通过《戏剧检查法》,对戏剧和剧院严格监督,因此戏剧发展受限。菲尔丁起初就是以政治讽刺剧成名,后来被迫转为小说创作。戏剧中成就较高的作品包括歌德史密斯的《屈身求爱》和理查德•谢里丹(1751年-1876年)的《造谣学校》等,至今仍在英国上演不衰。

二、法国

法国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和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许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作家,因此法国的启蒙文学比英国激进得多,富有强烈的哲理根基和深厚的政治经济底蕴。名噪一时的“百科全书派”的编纂者每个都是博学之士,在哲学、文学、史学上均有很深的造诣。这些学者型作家的作品无论是批判性还是哲理性都强于其他国家的启蒙文学。

18世纪早期法国盛行流浪汉小说。这种最早发端于西班牙的文学样式在社会底层广泛流传,揭开启蒙文学的序幕。阿兰•勒内•勒萨日(1668年-1747年)是成就最高的流浪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包括《瘸腿魔鬼》和《吉尔•布拉斯》等。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上半期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孟德斯鸠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他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成为关于国家学说的世界名著。他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伏尔泰(1694年-1778年)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具领袖威望的作家,他倡导文艺为社会改良和宣传启蒙思想服务,但有强调应该遵守古典主义规则。他最具价值的文学作品是中短篇哲理小说26篇,著名的包括《如此世界》、《查第格》和《天真汉》、《老实人》等。伏尔泰精于讽刺,拜伦曾称赞他“简直像一阵风,随心所欲的飘刮,拨起一切事物的根,有时教愚蠢出丑,有时把皇座也震动。”

18世纪中期,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仍然持续活动,新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把法国启蒙文学推向顶峰。

德尼•狄德罗(1713年-1784年)是法国启蒙文学的中坚,也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他十分博学,在哲学、文学、文艺理论等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在戏剧创作上,他第一次提出“正剧”的概念,并亲自创作名剧《私生子》、《一家之长》以及至今仍常演不衰的《当好人还是坏人》。此外,狄德罗还发扬了对话体小说体裁,创作了《拉摩的侄儿》和《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格调清新的杰作,宣扬启蒙思想。让-雅各•卢梭(1712年-1778年)是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早年卢梭与狄德罗交好,为《百科全书》撰稿,其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后期。卢梭十分高产,以戏剧和小说为主,最优秀的作品包括《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等。这些作品站在“自然崇拜”哲学的角度,批判旧世界,主张用启蒙思想塑造新人。卢梭的作品在整个欧洲范围内产生了地震般的影响,以至于1762《爱弥儿》出版后,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联合掀起反卢梭浪潮。卢梭作品开辟的新倾向发展成为19世纪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

比埃尔•德•博马舍(1732年-1799年)是法国成就最高的启蒙剧作家。他宣扬和发挥狄德罗的戏剧主张,创作了法国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市民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在法国引发巨大的反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甚至下令禁演此剧,认为它会“毁掉巴士底狱”。

三、德国

18世纪的德国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分裂为数以百计的小邦国和帝国城市,每个小邦国都是一个小封建国家。国家分裂,邦国之间战乱频繁,工农业比英国、法国远远落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附于本土的小朝廷,不具备任何革命力量。尽管如此,德国的知识界却在英法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率先觉醒,在文学、音乐、哲学等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不同于拥有深厚的文学历史底蕴的英国和法国,德国启蒙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改变德国文学孱弱的历史现状,创立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文学,这也促使德国的文艺理论界呈现出繁荣景象。

德国启蒙文学起始于20年代,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莱比锡大学教授高特舍德,他模仿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写成《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并积极翻译法国古典主义剧作,以改变德国文学普遍粗俗、低劣的特点。至世纪中期,德国启蒙文学开始繁荣。高特何德•莱辛(1729年-1781年)是德国启蒙文学前期最伟大的人物,也是德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美学名著《拉奥孔》以及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确立了德国近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格调。除理论上的贡献,莱辛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的市民剧《萨拉•萨姆逊小姐》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市民悲剧。《艾米莉亚•迦洛蒂》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剧。莱辛擅长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汲取养料,应用于对德国文学的改造中。

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是出现于70-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参与这场全德范围的文学运动的作家大多是出身于市民阶层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力量。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年-1832年)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西方文学历史上位居前列的文学大师。在狂飙突进运动中,他创作了大量剧作和诗歌,表达反抗暴虐专制统治和渴望思想自由的精神。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狂飙突进运动中最具价值的作品,对后世的德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弗里德里希•席勒(1959年-1805年)是狂飙突进运动的另一重要人物,他的大量市民悲剧是狂飙突进运动精神的最好体现。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剧本《强盗》、《阴谋与爱情》、《唐•卡洛斯》等在整个欧洲引发了广泛的反响。

9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逐渐结束,德国进入所谓的“古典文学时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古典文学”)。这时期的德国文学同德国古典哲学、古典音乐一起形成了德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灿烂时期,跃居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这一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包括歌德与席勒的合作以及歌德晚年的创作。法国大革命之后,歌德与席勒逐渐脱离了年轻时激进、浪漫的特征,开始创作风格崇高、内容理性的文学作品。歌德与1794年与席勒相交,此后席勒进入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发表了《华伦斯坦》、《威廉•退尔》等大量优秀剧本,而歌德最主要的成就则是完成了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作品之一的诗体小说《浮士德》。

总体上看,90年代之后的德国文学已经脱离了“启蒙”的范畴。这一时期德国文学的特点是肃穆恬静、优雅庄重,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高度完善统一,这意味着德国终于如英法一样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德国近代文学”。

四、其他国家

18世纪欧洲的其他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其启蒙文学没有上述三国繁荣。在意大利产生了杰出的喜剧作家卡尔洛•哥尔多尼(1707年-1793年)改变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文学沉寂的局面,他开创了意大利“风俗喜剧”的传统,反抗“三一律”,不模仿古人,根植于通俗文化的土壤。代表作《女店主》贬斥贵族,嘲弄贪婪的资产阶级,歌颂市民阶层的智慧和勇气。哥尔多尼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行将到来的意大利民族复兴。

18世纪的俄国由于彼得大帝的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农奴制和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努力向西方学习,具有近代意义的文学开始出现。当时,俄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一般是开明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罗蒙诺索夫(1711年-1765年)是俄国启蒙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卡拉姆津(1766年-1826年)是伤感文学的代表。杰尔查文(1743年-1816年)的诗歌和冯维辛(1744年-1792年)的戏剧都努力冲破古典主义成规而向现实主义过渡。拉季舍夫(1749年-1802年)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革命家,他曾被沙皇流放西伯利亚,写成名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体现了俄国启蒙文学的最高成就。

五、影响

启蒙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正是由于启蒙文学和作为哲学、思想、政治潮流的启蒙运动结合紧密,因此启蒙文学无论在思想的深度还是体裁的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在启蒙文学时代同时出现,均获得充分发展,为19世纪欧洲文学的空前繁荣打下良好基础。在英国,启蒙文学时期出现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小说;在法国,激进的题材取径直接启迪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即使是在政治混乱、国家分裂的德国,也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建立了体系完善的近代文学。

在纵向上,启蒙文学一方面破除了古典主义的诸多清规戒律,一方面开启了新文学风气,是19世纪西方文学空前繁荣的前奏曲。

0

[好评] [差评]

黄欲飞 [硕士生] 2009-6-1 9:30:33 202.109.213.*举报

人类自有语言产生以来,就与具体事物联系甚密,语言作为人们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本身就是一种具象思维,充满了形象和想象,虽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深化而逐渐趋于抽象,但其表象功能却由于古老的历史积淀和千百年来文学实践的发展而日益提高和不断加强,同其它艺术相比,其文学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就更为直接和强烈,并赋予了较强的思想性,其表现力几乎深入到人之所想、情之所至的一切领域,使得文学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上更自由、更生动、更完美。虽所塑造的形象并不是直接可见、可闻、可触的,但通过语言中介作用,使其艺术形象可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因其不似其它艺术形象那样定型化,所以更能给人以主观的感受,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接受,从而给读者留下无边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把读者带入一个奇妙的意象境界。

比如在描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较经典的有“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又如展现边塞寒冬景象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是较为出色的形象性描写。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人杜甫提倡形象性文学语言的座右铭,其所谓“惊人”,并非指怪言奇语,而是指以准确的语言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相传宋代汴京陈舍人曾得到《杜甫诗集》旧本,其中《送蔡都尉》诗有写蔡都尉武艺高强和纵跳轻捷的两句诗“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鸟”字后面缺一字,又无另本可查,于是请了几位懂诗的朋友商榷,斟酌把缺字补上。大家议论纷纷,或言补“疾”字,或言补“度”、“落”、“起”、“下”等字,但终觉不妥。后来,陈舍人又得到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一查,原来缺的是个“过”字。为何用此“过”字,乍看颇为不解,但仔细一想,不禁大为折服,因为“过”者,掠过也。“身轻一鸟过”,身体轻捷得象眼前一掠而过的飞鸟似的,刚要仔细辩识,飞鸟已倏而遁迹、杳无踪影。用这个“过”字来描绘蔡都尉善于纵跳,较之“疾”、“度”等字更为准确和形象。

《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回中,写到武松带着醉意一步步走上景阳冈时,只用了“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十四个字,就传神地勾勒出一幅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通过这两幅画面,仿佛可以看到草丛深处炯炯虎目的凶光,听到隐隐的虎声咆哮,难怪批《水浒传》的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在书上批道“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了!”。

司马迁《史记•荆柯刺秦王》中描写荆柯出行前慷慨悲歌的场面,当其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士皆睹目,发皆上指冠”这九个字描写即强烈、传神地把震撼人心的悲壮场面展现出来。

给人印象颇深的,莫过于鲁迅在《故乡》中对杨二嫂的肖像描写,他只写了“高颧骨、薄嘴唇”和“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里虽寥寥数笔,却十分成功地画出了一个年老色衰的“豆腐西施”形象。

通过上述例证可以看到,文学艺术是借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文学语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形象性。文学语言之运用,需因事、因情而宜,并且必须遵守文学语言的共同原则;形象性,方可使读者于有限的语言表述概念中,获得无限的丰富感受,使所表述的文学内容更为深刻和生动,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达到赏心悦目的阅读境界。

三、高中生十篇优秀议论文800字***最好是作文选上的

他们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