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篇1

中国国家京剧团来纽约演出,托朋友的福,得了两张位置颇好且免费的票。我先游说了太座半日,说动她愿意同行;又恳求了岳母大人周末像平常一样代看孩子,再安慰了喋喋不休要和我们同行的两个小子,我们才得以打破三娃父母的生活常态,偷得一晚闲情,迎着满城风雨,去曼哈顿的林肯爵士乐中心看一场京剧。

这一晚,国家京剧团三团演出的是全本《杨门女将》。大幕拉开,最先注意到的是舞台一侧坐着的乐队和乐队成员们的乐器,有捧着二胡的,有托着扬琴的,有敲锣的,有打鼓的,也有吹喇叭的……一开场,他们由静而动,纯粹的中国乐器发出纯粹的中国声响,倒真是“先声夺人”,把人一下子拉进了中国和京剧的氛围。

第一出戏,舞台中央是标准的戏台子道具,红花花的桌布和椅面,椅子仄高,不像给人坐的。4个男仆、4个佣妇喜滋滋地鱼贯而过,往桌上放了寿桃。穆桂英出场,一样喜滋滋的,因为天波府要庆祝杨宗保的50岁生日。她回忆起自己是“女汉子”的辰光,感叹现在自己安于铺桌排席的主妇状态,便优雅不失风趣地唱道:“可笑我弯弓盘马巾帼将,传杯摆盏内外忙。想当年结良缘穆柯寨上,数十载如一日情义深长。”然后孟怀远、焦廷贵来了,报告了杨宗保命丧疆场的消息……

许是人到中年,这样的戏剧开场竟让我险些落泪。写小说、也曾写剧本的我,倏忽之间仿佛有所悟:这样的主角,这样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喜和悲,这样的戏剧张力,在短暂的时空里呈现在观众眼前,何尝不是其他艺术形式和各类作品孜孜以求的效果呢?由此入戏。我发现自己竟也能根据脸谱和唱词粗略地区分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注意到女角们的头饰和服装,看见男角们可以有黑色、白色、红色、灰色之类或长或短的胡子,欣赏各式各样的唱念做打,为种种耍幽默和抖包袱而融入哄堂之笑,为旦角细碎的步子行成云流成水而啧啧称奇,为武生们马前鞍后舞枪弄刀和连翻跟头的绝技而掩口惊呼,也似看懂旦角抖抖的水袖里暗隐的心思,明白老生颤颤的胡子传达的情绪……

我更喜欢琢磨的是唱词和对白,而最大的感慨或许是“唱得比说得好听”,不仅因为这些唱词讲述故事、表达情愫,也因为它们有韵有律,或者铿锵,或者朗朗,让我们这些中国制造的耳膜和耳鼓倍感愉悦。

也有时候,惹我定定看着的,竟然只是一个字,一个大大的汉字。比如前面几出戏,舞台幕墙上或者旌旗上都写着字,“寿”字,“杨”字,就这么一颗汉字,描摹的氛围,表达的情绪,传递的历史,那么清晰,又那么纯粹地中国。

这出戏前半场是文戏,是感情戏,人物故事多在天波府的庭院之中。后半程却是武戏为主,背景幕布换成群山起伏、峻岭连绵的塞外,风景不同,场面迥异,不仅避免了可能的沉闷、冗长和单调,也满足了不同观众和不同口味的需要。

那武生一出场,连翻四五个跟头,从舞台左后方翻到右前方。他身形站定之时,立刻获得满堂喝彩。武戏里面,各位将军头上插两根雉翎,肩上插一排小旌旗,也是传统和特色。他们拽住自己头上的雉翎,一壁颤耍如蛇,一壁唱动天地,英姿飒爽里更有一种别样妩媚。我本以为上半场文戏里的穆桂英和下半场武戏里的穆桂英都是一位演员所演,暗暗称奇,后来知道是两位演员分别饰演,倒觉得更合情理了。

看这么一场京剧所生发的感慨,更多也许还在戏外。《杨门女将》这样的题材,叫人联想历史、回味传奇之余,也想起童年,想起爷爷辈人物曾经口口相传的那些故事,还有一本本小人书曾经输送的情怀,还有父母曾偶尔带着我们去看家乡淮剧的旧时情景。

同包厢的月亮女士是位年轻的箜篌演奏家,对音乐更敏感,因看到演出的林肯中心一般是爵士乐演出场所,感叹道:“在爵士乐的氛围里看一场京剧,真让人有穿越之感!”我听了,也不禁莞尔。现今时代,无论是在美国纽约还是在中国北京,甚至在这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看京剧,看中国的这古老戏种,都会有穿越之感的吧。

我不是票友。说起来,对京剧有兴趣,应是出国后的事情。与其说是对京剧有兴趣,不如说是对中国的一切有兴趣;而如果不出国,我说不定对京剧和其他中国的一切也就是熟视无睹地了无兴趣了。记得第一次回国,早早就请大学好朋友老毛子买了北京保利剧院折子戏的票,自以为是地觉得国粹在中国等着我这个游子。记得那回看的是《大闹天宫》之类的武戏,满场子的叫好声和掌声,萦绕心间,经年不忘。距离可能让我们遗忘,也可能让我们珍惜,人就是这样复杂奇怪的动物。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京剧里那锣鼓喧天的热闹,那插科打诨的诙谐,那丝竹管弦的情调,或许还有那粉白脂红的喜悦和忧伤,对如我这般的看客来说,也许只有等到人到中年,等到人在异乡,等到流行歌曲成为青春的记忆一种,才能偶尔看,并看出幕起幕落之间、戏里与戏外、热闹和怀旧的人生况味吧。

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篇2

旧戏如京剧平剧,演出之前,先会敲一通锣鼓,称为“开场锣”,以营造气氛。闻此,场外的人可以抓紧入场,场内的人,也好收心歇谈,准备欣赏戏文。

而京剧大多演的是“折子戏”,常有多个戏段,多名演员轮番上场。或以为一台戏中,最后上的那出是“压台戏”,其实不然,倒数第二个才是压轴的。最后那个武打小戏,是用来礼送观众散场的,称为“送客戏”。

俗话说:“开场锣好敲,压台戏难唱”。如果说,开场锣好戏在后,热热闹闹敲过就万事大吉;那么压台戏难唱,究竟难在哪里?

一是要镇得住同行。一晚上同台竞技,名角多多,各有拿手好戏,你要“压轴”,就得技高一筹,镇得住同行。据说梅兰芳上世纪初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戏单出来,前面排有武生盖叫天、老生小杨月楼、花脸刘寿峰、小生朱素云等,皆是头牌大腕,戏院老板叫其时只是二牌青衣的梅兰芳压台,梅的压力可想而知。好在梅兰芳演的是一出刀马戏《穆柯寨》,唱做俱佳,博得了满堂喝彩。

二是要留得住观众。一晚上戏看下来,人都有点困了,观众之所以没有退席,就为了欣赏你的“压台戏”。如果你唱念做打功夫逊色,破绽百出,观众不是嘘声四起喝倒彩,就是拍屁股走人,再大的角儿,也会一夜塌台。梅兰芳那次演《穆柯寨》虽然成功,仍有欠缺,就是背后的四面“靠旗”重了点,惹得他不时低头,有损扮相。后来随行友人想出一计,每逢梅兰芳演出,几个朋友就坐在二楼包厢,见梅低头,他们就击掌提醒。几次下来,终于帮助梅兰芳改了这个习惯。

压台戏难唱,难就难在能出类拔萃,力压群芳;完美收官,善始善终。

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篇3

京剧,乃为中国国粹。它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资料称: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舞台上,京剧都是无实物表演。单桨摇动打渔杀家,提鞭上马娇声喝:藩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你百万兵!撩衣衫轻抬脚咱美滋滋且把绣楼上,金壶空樽饮他三百杯;颤悠悠看那海岛冰轮初转腾,好一个如醉如痴的醉中娇!丹凤眼深凝大王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猛抬头云敛清空,冰轮乍涌,真乃一派清秋光景。四面楚歌无奈何?千古悲叹霸王别姬。英俊小生须眉汉,长靠短打翻转日月乾坤。

且听胡琴起,霓裳水袖长空舞;千娇百媚间朱唇轻启,流波婉转眼神动;勾人魂魄荡悠悠。莫道不是真销魂,痴呆呆醉了心扉。怀抱琵琶孤身行大漠,一人换的汉家百姓俱安宁;昭君出塞风雪中。蓦地,锵锵锣鼓声震天;一望两望搓锤踉踉跄跄。急急风突破连营寨,三岔口黑夜误会解除奔三关。十字坡前武松打店,吕奉先辕门外射戟。羽衣纶巾抚琴城门楼,任尔百万大军困孤城;我亦心如止水稳若泰山。

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千古传唱铡美案。双腿跪在地平川,只为一夜探母全孝心。蔑视神权看我孙悟空,大闹天宫疲软天庭神话。哇呀呀,群英会蒋干盗书上了大当!温婉痴情的白娘子,白衣幻雪以命搏击盗仙草;救我许郎回转阳间。叫张生暂且身藏红娘棋盘下,引领你去见俺的小姐崔莺莺。吉祥之戏龙凤呈祥,刘皇叔抱得美人归。只叹那东吴年轻的都督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国粹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这是货真价实的资料。

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只因它唱腔优美圆润;荡人心魄令人无比陶醉。京剧的音乐伴奏安稳,演员的表演安详;不疾不徐不刻意的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和语言,它一直都是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所以说她是国粹,她是名符其实的戏剧舞台之王!你看那唱念做打,你看那忧郁悲伤;你看那掩面啼哭,无不诠释着古老的东方特有的温婉细腻的美感。

遗憾的是有很多朋友不喜欢京剧,言说她依依呀呀的拉着长音不好听。那是声音的提炼啊,一般人谁能达到那个境界?流行音乐哼哼唧唧的感叹是永远也无法和她相比的,摇滚音乐的叫嚣远没有西皮快板更让人热血沸腾。且不可抛弃了我们的国粹啊,她是我们民族宝贵的优秀的文化精华。朋友,请多多看一下京剧,了解关注我们的国粹吧!不要让她断送在我们的手里做千古罪人!她真的是很美很动听很迷人!

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篇4

第一次聆听京剧,是读高一那年。当时,有个奥地利的高中访问团来我们中学做学术交流,外国的老师想走进课堂,感受一下中国学生上课的氛围。于是,学校在我们班加了一节音乐课,上的就是京剧。

平日里经常在音乐课上给我们偷放电影的音乐老师在讲台前有板有眼地教我们学唱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并一句一句地给我们讲解。每次大家一开嗓,胖乎乎的音乐老师就会拍手叫停:“一定用小嗓去唱,注意气息调节。”慢慢地,在老师的反复调教下,我们唱的第一句“海岛冰轮初转腾”终于到了可以忍受的地步。私下里偷偷瞥了一眼后面的老外,发现他们听得也是云里雾里。

为了缓解尴尬的氛围,老师放了一段玖爷的《贵妃醉酒》,玖爷手眼身法步的确都是十分到位,炉火纯青,生动传神,加上语句文学美感浓郁,让我这个窥测洞天的人体会到艺术之美。

后来,自己每次听歌都会有意无意地听一些京剧。

听京剧是会上瘾的,一旦听进去,仿佛你就是这一折戏中的主人公,你也会随着京胡的'伴奏胡乱地比划两下身段,过一把角儿的瘾。

渐渐地,我爱上了京剧,这种喜爱有如初恋的青涩。京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我想接近或者说陪伴一生的艺术,但是这种艺术像一个独立的富有气息的女孩,而女孩的心是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揣摩,恰如初恋,懵懂中有种世界只有我和她的滋味,无需太多,只需相守。

平时听得最多的就是李胜素的《贵妃醉酒》,李胜素的双眸秋波灵动,真真地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古云:“尤物足以移人”,李胜素的扮相真是雍容中自有一种不俗的媚态,似珠贝金银之宝气。一段唱腔虽比梅大师少几分婉转曲折,少几分醉意,却也有可爱之处。

每每心情不畅的时候,静静地卧在床上,闭目听会京剧,西皮流水一起,浑身的血液仿佛也在快速地游走,有种莫名的舒畅。

描写京剧的唯美散文篇5

用京剧曲调谱写语录和毛主席诗词,使人们觉得京剧曲谱的能量也是很大的。有些京剧语录和诗词比较勉强,带有明显的削足适履的痕迹。但是有一些是很顺畅,有气魄,有感情,有意境的,比如裘盛戎唱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李维康唱的“风雨送春归”。有的唱腔设计的同志说:这些都能唱,还有什么不能唱的呢!

这就让人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京剧唱词的格律一定要死守着二二三、三三四、上下句这样的框框呢?

有没有什么道理?据说是有:这是京剧的唱腔规律所决定的。京剧唱腔每一句分三小节,一小节的拍数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唱词字数不能参差;上下句,上句押仄声,下句押平声,是因为平声可以延长,便于“曼声歌唱”,即“使腔”。但是:《贵妃醉酒》的字句并不整齐,它不是板腔体,而是曲牌体,怎么也能唱了呢?平声么?北京话的阴平是高平调,阳平是升调,倒似乎便于延长,然而京剧原用湖广音,湖北话的阳平是降调,不便延长,那又如何解释呢?而且,大家都知道京剧使腔并不都在下句,上句使腔的时候更多一些;而且,京剧的“按字行腔”是指小腔而言,至于大腔,则除了开头部分受字音的制约,字既吐出,下面的腔与字音已经没有关系了。因此,这些道理不能说服人。

只能说,京剧的格律是一个历史的、人为的现象,是习惯,是约定俗成,没有一定的道理。它大概是来源于说唱文学。这样的格律有两个缺点,一是宜于叙事而拙于抒情(旧戏唱词往往有第三人称的痕迹);二是死板少变化。唱词格律的简陋、死板,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京剧艺术的凝固性。

老一辈的京剧艺术家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突破了框框。《法场换子》、《沙桥饯别》都在二黄三眼里垛了几个四字句。《上天台》的三眼在结尾后又饶了一句“你我是布衣的君臣”,是所谓“搭句”,即唱了两个下句。程砚秋真大胆。他把《胡茄十八拍》的第十四拍一字不动地唱了出来,而且顿挫一如原诗!梅兰芳唱的《三娘教子》:“小东人下学归,我教他拿书来背,谁知他一句也背不出来。手执家法将他打,他倒说我不是他的亲生的娘,啊,老掌家呀!”这是什么?这是散文,根本不押韵!然而很有感情。

我深深感到,京剧格律有突破、丰富的必要。我觉得可以把曲牌体吸收进来。词曲在写情上较之原来规整的古近体诗无疑是一个进步。我曾经按谱填词写过昆曲,发现这种貌似严格的诗体,其实比二二三、三三四自由得多,上下句不必死守。可以连用几个上句,或几个下句,以适合剧中感情的需要。古诗用韵,常常是平仄交替。一段之中也可以转韵。杜甫的古诗都是一韵到底,白居易的古诗就按情绪需要不断地转韵。一段二三十句的京剧唱词,为什么只能一道辙呢?转韵有好处,可以省层次,有转折。我甚至觉得京剧完全可以吸收一些西洋诗的押韵格式,如间行为韵,ABAB;抱韵,ABBA……

不是为格律而格律,不是跟京剧的传统格律捣乱,不是别出心裁,是为了把京剧往前推进一步。新的内容、新的思想,新的感情,要求有新的格律。

当然不是要京剧格律搞得稀里花啦,原来的格律全部抛弃。主体,仍应是二二三,三三四、上下句。

担心这样搞会不象京剧么?请听“风雨送春归”。

二、小盔饰里的大情怀散文

倘若不是亲见,你真的无法把这个带着古老而神秘韵味的盔饰和一个意气风发的九零后联系起来。古老的盔饰,犹然带着昔日的气息,穿越时空,和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结缘。

这个青年就是刘清河,二十七岁,祖籍东北,在长治长大。他喜欢的盔饰已有2000多岁的高龄了。

盔饰,也叫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里演员所戴的冠帽,也是戏曲服装道具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盔饰有:冠、盔、巾、帽。最常见冠有皇帝戴的九龙冠、皇后戴的凤冠;将、帅戴的将盔、帅盔;书生、武士戴的文生巾、武生巾;公、候戴的公帽、侯帽等。品类不同,功用各异。不同颜色、样式的盔帽还可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身份,年龄、性格。

盔头的制作,源远流长。从出土的文物看,汉代就有了盔帽。唐代的陶俑、玉器、瓷器上也有身着华服、头戴盔帽的人物造型。元代的壁画里也能见到杂剧演员戴着不同形状的盔头。到了明代,江苏苏州、昆山一带昆腔逐渐发展成熟,戏曲盔头制作也在苏州兴起。在江苏南京至今还有盔头巷,或许当时此地盔饰制作曾盛极一时,以至于用“盔头”作了巷子的名字,如同北京的胡同用行业名称作胡同名字一样。清代,因了京剧,北京也兴起了盔头制作。在今天,全国有四五家在做盔头。

见到刘清河是农历二月二,正好是周末。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小二楼环绕的小院,刘清河在这里义务做技术指导。这个小院属山西善莫道文化有限公司旗下,做“清韵”盔饰。院子里的一层摆放着做袼褙的案板。几间房门紧闭着,门上写着上条、刷红土、沥粉、组装等字样。刘清河说:“这里就是做盔饰的地方。一层是各个车间,二层是办公和刷漆的地方。”做盔头步骤复杂,有十几道工序。从做纹样、雕刻、上条到合纱,粘合,熨烫,每一步都需要非常细心。包好接缝,缀上管子就有了盔头的雏形。之后是刷红土,沥粉,刷漆,贴金箔,点绸,一切准备就绪即可组装成型,一件精美的盔头也就做好了。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还得刘清河自己完成,那就是做纹样。

推开一扇门进去,几个女工正在忙碌着,看到我们进来,继续着手里的'活儿。有一个女工拿正要上条的部件让刘清河把关,刘清河一看,指点她说:“这个把把太长了,再弄短些,牙牙按着牙走,这地方要上龙头唻。”女工领会了要旨,去琢磨她的部件去了。

随他走过每一个车间,每个人都在心无旁骛地工作着。

刘清河怎么和“清韵”盔饰结缘呢?事情还得从六年前说起。

“清韵”的故事开始于2012年。那时候,刘清河到沁县杨安乡南沟村做大学生村官。在这个居住零散条件艰苦的小村庄,刘清河徒步走过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在走访中,他看到村民生活贫困,心里不安了。老百姓关注的是用真金白银来丰富他们的小日子,怎么让村民们有更多的收入,刘清河想了很多的方案,可村民们也就那么多的土地,谁舍得拿出自己的土地让人做试验呢?要想富裕还得另做文章。

刘清河知道村民或多或少有一点对戏曲的喜爱,他自己也喜欢戏曲,并且在学校时办社团也积累了一点工作经验,曾经他和同学们一起做戏服赚钱,现在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乡亲们也在这方面赚点钱呢?不过,做戏服难度太大,做盔饰倒相对简单一些。利用农闲时节做戏曲盔饰来增加村民收入,这样既不影响生产劳动,又能改善一点村民的生活。怀着这样的初心,刘清河揣着四处筹借的几千元钱,踏上了盔饰制作的学艺之路。到杭州、到上海、到河南、到保定,四处走访学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清河结识了业内极具权威的盔头老师傅,于是又马不停蹄赶到了北京。然而,传统的老手工艺人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点保守,一个仅见过一面的年轻人怎么可以轻易走近老艺人并学得梦寐以求的技艺呢?手艺活儿往往是传内不传外的。刘清河先后五次登门拜师,却都被拒绝了。不幸的是刘清河又遭遇了窃贼,手机丢了、钱没了、连身份证也被顺走了。看着手里仅剩下的20多元钱,他懵了。瞬间坠入生活的困顿和窘迫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怎么办?回去吗?乡亲们怎么办?向父母求助吗?父母可该怎样担心呢?最终,他决定留下。尽管一顿只能吃一袋方便面,喝点凉水,晚上去自助银行、地铁站口或通宵营业的快餐店蹭地儿休息,可钱还是迅速没了。到最后,他不得不给饭店刷碗打工换饭吃。

刘清河依旧坚持着,每天在胡同口一等就是十几个小时。刘清河一次次站在老艺人的门外,一次次虔诚地守候,终于精诚所至,老艺人接纳了他,开始传授他技艺。他用一个手艺人的敏感和执着来领悟每一件作品,从打样到制版,从上条到沥粉,一步一步,一点一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有的时候一些地方更需要自己去揣摩,于是他就在半夜偷偷练习,用心至极,用情至极。终于学成归来。

在村子里面,那些没有任何制作盔饰经验的乡亲们聚拢来。从好奇到用心学习,从怀疑到肯定,最后确信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就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致富的人。刘清河的初心,村民们懂了。那些在闲暇时无事可做的村民有了自己的工作。“清韵”戏曲盔饰生产合作社也成立了。他们悉心侍弄着自己手中的盔饰,一步一步学,一点一点操作,从打“袼褙儿”到“雕刻”,从“沥粉”到“贴箔”,再到“点绸”,刘清河细心教授,耐心指导,严格把关。“清韵”社员用常见的纸和铁丝做出了一件件盔饰,从最初的简单笨拙到最后的形神兼备,他们成功了。慢慢地,精品戏曲盔饰定做、影视剧头戴、文物帽饰仿制、高端盔饰工艺品等,他们也渐渐拿手了。

第一件作品在朋友的帮助下卖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精美的盔饰一件接一件做出来了,“清韵”的出现让人们发现世间竟有如此美好的东西,人们接受了它,开始喜欢上了它。长治县、高平市的剧团都慕名而来,要求“清韵”社员承做盔饰。因为“清韵”的美,戏曲文化圈里的人懂得了美。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看到了盔饰的美也疯狂转发,就连名家名角也说:没有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好的东西,不容易啊!太难得了!

利用互联网宣传、盔饰的销路也逐渐打开。紧接着,刘清河在微博上申请注册了“清韵”盔饰的账号,开了微店,还带着产品多次参展。市场打开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达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刘清河为“清韵”注册了商标和版权,合作社逐步走入了正轨。刘清河也入选为“最美中国人”在山西电视台播出。看到电视里的宝贝孙子竟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和波折,奶奶哭了。这时候家里人才知道刘清河做了一件大事。

刘清河用自己的担当点燃了老百姓的致富热情。二十多岁的年龄,频频获奖,刘清河却依旧保持低调与沉静,继续默默前行。人们知道的有“优秀大学生村官”、“重教富民优秀村官”、长治市“十大乡村好青年”等等。就在这个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刘清河的父亲病倒了,是可恶的癌症。虽然沁县和长治距离不是很远,可他却不能在父亲的床前尽孝。刘清河怀着对父亲的思念依然工作在岗位上,村里忙完到乡里,乡里忙完到县里。象一个旋转的陀螺,几乎就停不下来。就是在父亲重症入院抢救治疗期间,在父亲的病榻边还绘出了盔饰图纸50余套。

调回到长治的刘清河依旧牵挂着“清韵”的社员们,不单单舍不得这个项目,其实更多的还是想“通过这个项目服务更多的人,让更多的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有钱挣,也就是脱贫”。自己转岗走了,可“清韵”不能半途而废,项目需要续接下去。刘清河更愿意把这个盔饰文化传承下去,推广下去,把“清韵”做成品牌,让更多的人喜欢它,热爱它。因为盔饰的美而喜欢戏曲,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他把项目和公司对接,把“清韵”交给了山西善莫道文化有限公司。

“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清韵,怎么舍得给了别人?”我问他。

刘清河笑笑说:“其实自己也有过犹豫和不安,‘清韵’社员们进了公司后是否过得舒心,生活会不会紧张,他们能不能习惯公司的制度管理,想了很多。只是对自己,没有想太多。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计较个人得失呢?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就是要有获得感。”

他常常想起爷爷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买米别丢了口袋。是的,无论何时,怎么能忘了自己的初心?

正是怀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刘清河在做了紫金街道的办公室主任后又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帮助自己辖区的居民?他多次去做生活贫困的低保户、转业军人的家属、上访户的亲戚的工作,让他们学习做盔饰。虽然经历了波折和坎坷,“清韵”终于在长治落户了。

为了教授新员工,他基本没有休息日。每天从单位下班就晚上八点多了,然后来“清韵”这里继续工作;周末还要培训新员工,指导他们操作。不过,第一步做纹样暂时只有他自己会,他需要把纹样做出来,拿捏好,下面的员工才能开始工作,况且这一步精确度要求也相当高。虽然偶尔也会有长治学院的美术系学生来帮忙画画图样,但是大量的工作还得自己做。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盔饰的制作,他每做一件都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来了解即将戴这个盔饰的人是什么性格,什么身份。曾经,他修补了过去戏曲演员戴过的盔头,从这些废弃的盔头上学得了传统的图样,自己也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出了新的图样,可他还是在每接到一个新的制作任务时小心谨慎地反复推敲盔头的样式。他说,因为喜欢,就想多看它一眼,就想把盔饰文化传承下去。有的时候夜里醒来看到盔饰在那里,都会开心的笑,咱长治红色经典《红灯记》也是在这里做的盔饰、服装呢!现在南方的戏曲发展的很好,如浙江的金华,一个市八个县有三百个剧团,而我们一个市十三个县才有十个剧团。南方人在家里做个大事也要请个戏班唱,北方只有乡村会请戏班,城市里年轻人很少有人看戏了。自己要做的就是做好盔饰,让更多的人看到精美的盔饰,盔饰做的好看,别人就会多看两眼。看的多了,自然就喜欢上戏曲了,就会了解戏曲里的故事。喜欢的人多了,还愁戏曲断层吗?

上海京剧院上演的《兰陵王》是一部新戏,“清韵”承接了做盔饰的任务。精美的盔饰再一次向喜欢着它的人展示了它的美和魅力!“清韵”盔饰越做越精,越做越好,从南到北,“清韵”走进了一个个剧团,成为戏曲人的最爱。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陈素琴等人都特别喜欢“清韵”盔饰,正月十七,“清韵”盔饰开业,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红丽成了今年的第一个贵客。

目前,“清韵”与全国最大戏装生产厂商浙江正龙戏装有限公司有效对接了。他希望企业做大做强,直到占领全国的市场,而自己只做技术上的免费指导。

刘清河说:“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孕育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而富有生机,是因为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坚的文化自信。因此,更需要我们以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希望可以打造全国首家品类最多、样式最全、质量最精的戏曲盔饰生产基地,让这项非遗手工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今,山西长治已然成为业内公认的典范,成为一座盔饰文化地标。他也获得长治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实践组铜奖、国务院文化部第十七届群星奖提名奖、长治市首届“当代乡贤”等荣誉。

这就是刘清河,以他的淳朴和担当,在戏曲文化和扶贫济困的情怀里默默地释放着能量。

“鸿鹄之志不在展翅欲腾的那一刹那,而在于矢志不渝的不断行动和前进中”,刘清河用他的智慧和执着为他的理想和信念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清韵”将成为一种执着进取的精神,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将被刘清河感染和带动。

三、关于京剧的诗句优美

1.形容京剧的诗句

形容京剧的诗句1.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演员们粉墨登场京剧开始了,我们都喜闻乐见。

2.和着京剧的配乐,她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连停下来的姿势都是那样的精美。还有她的眼神,真是传神哪!3.穆桂英就属于武旦了,着重于“打”。

两个兵器一相交,动作也随之而来,又是翻跟头,又是转身。当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时,都让人产生畏惧感。

4.一出场,小悟空就是十几个空翻,紧接着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缭乱。不一会又练起了金鸡独立,站得稳稳的,真是好功夫!5.特别是跟罗汉斗的时候,悟空三拳两脚就把罗汉们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极了。

轻松胜利的悟空还调皮地抓耳挠腮,显出了猴子的顽皮劲儿。6.开始,演员们表演了一出“打虎上山”。

他们披着白色的戏服,画着五彩的脸谱,有的舞剑,有的翻跟头,还有的唱戏,表演得非常精彩!7.接下来是水袖表演,演员们穿着淡黄色的纱裙,象一群漂亮的天使。有一位主角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其他人围在四周,把长长的水袖抛向中间,舞台上好像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莲花!8.大幕缓缓拉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蜘蛛精带领的大小众妖。

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多姿。紧接着是唐僧师徒4人,他们精神抖擞,一身正气。

9.许多的人认为京剧的节奏慢,就像摇篮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实也不错,但这都是根据剧情来定的。

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惊人,没有字幕你是听不出他在唱什么。10.京剧中某个角色上场后,通过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书房。

但是他下场后这个书房就不存在了,紧接着另一个角色上场,通过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条崎岖的山路。11.一阵开场锣鼓敲罢,隆花出台了。

为了达到对敌人最大的吸引力,不使他们半途走掉一个,她也不管剧情的安排,先拿出她的刀马功夫。12.孙悟空师兄弟为了救出师父与蜘蛛精斗智斗勇。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你眼花缭乱;蜘蛛精魔幻般的变脸,让你叹为观止。那如梦如幻的布景,让你身临其境。

1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14.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

15.京剧有生旦净丑之分,着重于唱念作打这四个要素。天女是花旦,主要在“作”上。

她舞的彩缎上下翻飞,挥动自如,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臂一样。16.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17.我爱看青衣戏,觉得青衣戏声柔优美,委婉动听,深刻地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细腻的女性感情。18.程派戏腔音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时而像撕丝裂锦,时而又像藕断丝连,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又像春雨潇潇,唱腔凄美幽怨,委婉动听,扣人心弦,太感人了。

19.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20. 20世纪80年代,我有幸看过程派著名演员李世济演《锁麟囊》,她唱做俱佳,以气托声,以声送字,以字达情,以情化腔,唱腔感人,其独特的程派风格,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21.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22.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23.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24.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25.他们看得入了神。

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26.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27.《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的枪花,还有一连串的毽了小翻,都搏得了满场采声。28.宏伟的场面,沉重的响声,击鼓的后生,绮丽的舞姿。

29.京剧,一共有生旦净丑,我们都喜闻乐见,角色粉墨登场,我们拍手叫好。30.只见他哼了一声:“大胆刁民,往哪里跑!”话一说完,他就把他给抓住了,用恶狠狠地眼神看着他,我真感觉到有点好笑。

2.赞美“京剧”的诗句有哪些

1、观京剧《将相和》(七绝)居功自傲莽廉颇,挑衅事端屡屡多。

大义相如胸纳海,负荆请罪将相和。 2、赞廉颇(七绝)藐视忠良为懦儒,廉颇自诩战功殊。

难能可贵幡然悟,请罪负荆一丈夫。 3、观京剧《空城计》城头诸葛弄瑶琴,城下洞门空巷深。

司马犹疑失战策,神机妙算孔明临。 4、(七绝)观京剧《辕门斩子》盛誉杨家将帅贞,凛然大义斩亲生。

今来古往忠臣在,此等胸襟有几名? 5、(七绝)观京剧《锁麟囊》百听不厌《锁麟囊》,程派唱腔婉而慷。悱恻缠绵入肺腑,余音美妙胜琼浆。

6、观京剧《江姐》(七绝)京剧新星张火丁,舞功绝妙美声情。移植新戏颂江姐。

雏凤清于老凤声。 7、红楼二尤尤二姐(七绝)金丝娇鸟入笼中,寝食无忧难驾风。

与世无争犹有梦,奈何厄运命匆匆。 8、尤三姐(七绝)寄人檐下不低头,泥穴濯清自净流。

双剑痛淋贞女血,湘莲悔煞泪难收。 9、观京剧《霸王别姬》(七律)盖世英雄奈若何,霸王伟业瞬间过。

十方埋伏濒亡近,四面楚歌悲泪沱。骓马哀嘶心恋战,虞妃刎别血婆娑。

狂澜难挽英魂弃,悲也壮哉一曲歌。 10、观三国戏有感(七律)风驰云涌观三国,胜败是非分与和。

巧取豪争何厌诈,忠奸善恶怎明讹。长驱直入雄无畏,帏幄运筹谋几多。

叱咤风云成霸业,浪花一闪泯长河。 11、观京剧戏迷票友大奖赛(七律)鼓瑟和鸣声溢梁,行云流水韵悠扬。

旦生净丑皆无俗,唱念做功俱闪光。童稚趣真尤可爱,翁耆矍铄气神昂。

余音缭绕传千载,国粹文华誉四方 12、词;玉楼春·观京剧《杨门女将》忠良世代杨门将,为国捐躯盛誉响。凛然巾帼胜须眉,屡建奇功人敬仰。

百岁元帅披战氅,数代悲孀情慨慷。姑婆媳嫂抖英姿,纵马疆场敌胆丧。

13、词:八声甘州·观京剧《赵氏孤儿》赞人间自古有英雄,千载受人崇。叹昏君无用,谗臣当道,残害良忠。

搅得天无宁日,血雨伴腥风。惊满门三百,人绝庭空。

好汉程婴义勇,舍却亲骨肉,救遗孤童。看将冤仇报,千古恨消融。

感神明,撼天壮举,慰英灵,恸万里穹空。千秋颂,侠肝豪胆,气贯长虹。

14、词:思佳客·贺中国京剧马派票友联谊会成立国粹梨园纷彩呈,须生马派誉驰名。西皮流水迷人醉,慢板二黄仙乐鸣。

甘露寺,御碑亭,悠悠音韵润心灵。虔诚票友深情在,高举传承旗帜行。

15、词:汉宫春·梅派京剧艺术国粹梨园,数京昆优雅,盛誉奇葩。缤纷流派,令人陶醉其华。

青衣旦角,释闺门、梅派尤佳。观虞姬、寒光剑影,刎诀霸主悲嗟。

天女舞绸挥绢,彩霞频闪烁,飞散千花。雍容贵妃醉酒,娇步横斜。

行腔妙润,舞娉婷、承继名家。传弟子、名师亲授,流芳永继无涯。

16、词:行香子·尙派京剧艺术尚派优伶,文武皆精。行腔柔、偏又锵铿。

《昭君出塞》,名剧传承。策马飞涧,唱功并,武功灵。

难能名段,《失子惊风》,瞬时间、骤变姣形。目瞠发散,乱语痴行。

撼人心弦,惊心魄,共心鸣。 17、词:醉落魄·程派京剧艺术一枝奇秀,京腔程派传人有,唱腔独特声名久。

婉转悠扬,凄切幽咽透。演绎悲情情愫扣,《荒山泪》涌愁肠纠。

《锁麟囊》曲良音奏,妙舞佳声,似享琼浆酒。 18、词:杏花天·荀派京剧京剧流派传承葆,荀派戏、玲珑妖娆。

闺门旦角风姿妙,衣袂飘飘奇俏。红娘巧、尤三姐傲,唐琬雅、卓文君姣。

清柔婉转声袅袅,陶醉醺然难了。

3.关于京剧脸谱的诗句或者关于友情的诗歌散文

友情诗一组一,冰淇凌----------------------嘻嘻,写给懂得你我隔着网络在思念你不过思念不如冰淇凌香甜或许是这炎热的夏天将无法触及的思念挥发粘粘乎乎你说,我们不能相对是因为你是那盛放冰淇凌的盘子而我是那小勺放在一起就会叮叮当当你还说,我们只有在黑暗触摸彼此的灵魂唉,真的不好黑暗里的冰淇凌如何能绽放如花那心头的滋味,只怕会被黑夜的拥有而恐惧二。

默契我在这边笑的时候你笑了,在那边。轻声的有些叫默契的空气在你我的上空传播我在这边哭时你一定在拿手绢我知,一定有根叫连同的丝线缠在了你,我的心上捉弄人的时候你眼角的笑纹怕是驶进了我的眼眉只此,不用话语只是我知,下一个动作我们必定做得相同三。

思念我说,我没写过情诗只此写给你空气中泛满了油炸小龙虾的气味我端起一杯冰啤对着空气,对着虚坐的你先敬上一杯这样市侩的街头有龙虾,有酒,可没有你一杯见底了再来一杯双眼已开始充上血丝可虚坐的你,为何不饮一口已开始热得冒汗的酒四,给你一个笑我在电话的这端低声问你你不要再哭泣不要再将泪水洒向你久经沧桑的键盘你笑一笑好么?只轻轻的一声不要苦笑,只有淡淡的那种我站在窗外,看着冷雨一下,一下又一下你一定又在听我可以请求你嘛这时想着我而不再想那冷雨不再想至深夜再在三更天起来时还依然看你孤立的独处着我希望那都是过去曾经曾经的故事你能不能放在你拍碎的菜里吃下去,消化掉,不再存在给你一个笑想给你有我相伴微笑,再微笑就这样吧五,等待一杯加糖加奶的咖啡放置了很久与旁边的调匙一样冰冷一把新的指甲钳咔嚓咔嚓,每剪一下,时光就颤动一下餐桌上有一枝玫瑰或许经过了一天烟气的折磨有些委靡不振,只是色泽还鲜艳但墙壁上的闹钟每响一下它就下垂一分唉,好像天全黑了可你,是否还在徘徊在是否相见的边缘六,习惯不知记挂你是不是好的习惯但这肯定已成为一种习惯每天打开的qq,总能看你到笑脸如花的问候不论是长篇留言还是一个字的在?都有暖流从心底流过我们在一起时,不定有说不完的话可你的一个笑脸我的一个嗯想说的千言万语不都在这一个简单的符号或是象声词中相守最多的时分是夜晚黑漆漆的夜晚,紧紧攫取我们的平静与体温在黑夜的森林的两只孤独的兔子相依相互籍着文字取暖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四五个月了,只是更习惯这种温暖与不落单的相伴闲云孤鹤我们听的音乐总不同我听爵士,摇滚加蓝调流行音乐就如可乐加冰咕噜噜地就滑到肚肠里你听梅艳芳,齐豫加蔡琴在夜晚任由绵绵醇醇的乐声牵引着你的思绪在雨中漫步或是在风中继续心的呢喃可你那天却了来了一首樱花雨原来,就是我的闲云孤鹤在网络的两端,起起伏伏的音乐安静又舒适的流淌你,我,无语我想,同样的琴弦,同样的节奏一样拉长黑夜的暖昧在角角落落里签下相思的名字八,红酒可以追溯到的记忆该是来自于红酒好像有个老长老长的贴子是关于红酒的论述我冒失地闯入胡言乱语地夹入你平静的话语而话题将结束在凉拌猪耳朵上但我,也收到了席幕容诗集的网址我爱红酒不仅那色泽诱人,口感芳醇应因为你跟那红酒一样流光溢彩,久久回味我们的共识落于红酒而时时在金黄的灯下边数着枝摇乱坠的心情边举杯当屏对饮今夜可能再同醉?九,天生是一对别人这样说我们天生是一对你听到了么?我听到了,满足又暴笑只是肚子里还有几缕不安的气体它叫作无奈天生一对的作法必是当我早晨起来梳理头发时你一定在细细查看你过肩的长发,怜惜地拾起散落于昨晚无眠后的残体我们寻找唯美的图片你挑你的,我挑的但组成的,常是完美的画面你挑剔,我随遇而安可我们却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那个平衡点摆放你红色衣裙的心情我,白色的短衫的飘逸你是一个安静的个体常常一丁点儿声响会让你烦燥不堪而我,却是一个活泼的兔子在我身边,常有迪乐与电话可我们,却在两个世界里堆砌相同的文字天生是一对还能是什么其实,我们用网络来规同我们的生活。

4.关于戏剧的优美句子

越剧追鱼(观灯)

鲤鱼:夫妻携手往前行,

张珍:一路之上看花灯,大街小巷锣鼓喧。

鲤鱼:万户千门弦管声,

张珍:莫道去年灯景好,今年的灯儿色色新。

这厢是狮子滚滚遍地锦。

鲤鱼:那厢是二龙戏珠满天星,

张珍:双双蝴蝶迎风飞舞,

鲤鱼:对对鸳鸯比翼交腾,

张珍:脚踏莲花是慈悲佛,

鲤鱼:手抱琵琶是那王昭君,

张珍:外街花灯看不尽,回头又往内街行。/f?kz=621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