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之夭夭散文随笔
1
三月里,北京城的桃花争先绽放,红的红,粉的粉,虽然开得浓艳,但也开得随意。四月的时候,山里的桃花才盛开,这是D和我说的。他说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桃花,与街边的桃花不可同日而语。D管漫山遍野的桃花叫做“桃花海”,我知道到了四月,那些远方的桃树将摇曳生姿,亿万朵桃花轰轰烈烈,一层一层,铺满眼睛。一阵风吹来,桃树摇曳,桃花摇曳,于是,眼睛也摇曳起来。眨眨眼睛,瞳孔就飘出粉红的花瓣,飘出浓郁的花香。
我知道桃花海对于D而言,只是某种枯燥的美好。一年又一年,尽皆如此。我打趣他说道,我要去你们家,折很多的桃花枝,寓意我今年开满桃花。D说,反正你也折不尽,何况原本就要折去一些,如果每一朵桃花都结了果,果子虽多,可品质就差。似乎每一棵桃树的养分都有限,贪多反而果实不美。关于桃树、桃花和桃果,D应该算作半个专家。他们家在北京平谷区,父母在乡下有一块田,种了一大片桃林。D一再说,等到四月,我们就去山里看桃花海。
清明前后,风吹来几场云雨。从窗口眺望,田野上钻出一簇簇青色的草尖,时而有一群羊被赶来吃草,像是云朵落在了大地上。不久,屋子里就飘进来一股羊膻味。我问D,清明节是否回平谷,为祖先扫墓。他说不打算回。D不是个念家的人,一年以来,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虽然只不过是跨个区县,但他回趟家总是大费周章。每逢节日,高速路上必堵个水泄不通,另一方面,想要挤上出城的大巴,也是个技术性难题。我只是有些惦记D所描绘过的桃花海。清明后第二周,我又问D是否回家?D说不想回,理由是去平谷看桃花的游人太多,堵得路上又是个水泄不通。听到这儿,我也觉得有些了然无味。山野里的一片桃花,终归敌不过千军万马。
2
一年以后,D终于难以忍受单位宿舍的枯燥生活,出去租了房子。与人合租,每月七百元的租金并不算贵,但对于他而言,三千来元的月薪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单位里偶尔还有些红白事,份子钱也是无法避免的,这些开销通常不在预算中,来得突然。但人情上面的往来,对于我们来说尤为尴尬,一是工资本就不多,二是无心于此工作。D有些很隐秘的心思,不想让人知道他在外面租了房子,告诉我不要四处声张。他上网办了一张学生公交卡,每次等到同事坐班车离开院子,就独自走向公交站台。从单位到924车站,我快些走也需要20分钟,D说他用15分钟就可以。他一个人的时候,步子飞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前不久,科室的L姐想要给D介绍对象,想不到的是,D一口回绝,甚至还有些抵触。L姐说,姑娘家境殷实,只是人微胖,成与不成都看缘分,全当交个异性朋友。D的态度坚决,不愿相亲。L姐大概是拍着胸脯和人家保证过,事情突然变得有些难为情。L姐隐隐觉得,D大概是已经有了女朋友,才如此决绝,私下里还偷偷问过我。
不久,D不在单位留宿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同事和我打探,他是否找了女朋友?我笑而不语。其实,我和D在单位里,都算是大龄未婚男青年。我们单位有不少中专生,尤其是护士站的姑娘们,大多结婚早,怀孕早,一转眼就诞下孩子,快得像列车从眼前呼啸而过,卷起滚滚风尘,令人不胜唏嘘。似乎每个人都在大步向前奔跑。
我觉得D喜欢上我们单位一个姑娘,是内科大夫,比他年纪大两岁,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已经有了对象。我和姑娘暗示过,也曾鼓励过D,但似乎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又装作糊涂。有时候关系说破了,反而不美。院子里就这么大点地方,姑娘就像是果子一样,有青有红,都是有数的。我知道摘与不摘,果子都是要落地的。我们时不时的收到喜糖和红双喜香烟,预示着又一个姑娘要嫁人了。
我和D说,为什么不答应L姐,去和姑娘见一面。D沉默不语,难道是介意姑娘有些胖?我相信每个人都热爱美好的事物,对于相貌也是如此。可是我又不得不说起D的相貌,高、壮、黑,可以轻而易举的和土地相关联,具有所有淳朴的特质。后来D小声地对我说,他就是一农村小伙,又没有钱,配不上人家。
3
关于钱,去年招聘的时候,院长和D说过,医院的薪酬按照北京市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发放,一年六万九。六万九是个神奇的数字,这个数据由来已久,年年的招聘都被提及,但到底是怎么样统计而来,我至今不大清楚。但是我心知肚明,六万九只是一个虚晃的数字,实际上要比这少很多。
这一年来,D总是喋喋不休,抱怨工资太少,但是我也无法平息他的不满。即便如此,D依旧坚持外出租房,可想而知,他是恨透了医院里的生活。但这样的好处之一,就是避开了院长值班时候的酒局。这一年,我们为了交流感情,喝过很多次虚伪的酒。D异常害怕白酒。
院长的白酒里仿佛含有剧毒,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夜里值班的时候,院长喜欢招呼留宿者,三五小菜,小酌微醺。每次我替院长招呼人时,都见大家面露难色。酒过三巡,烟雾缭绕,一壶好茶,再是一番闲谈,往往就是后半夜的光景。这样的酒,我是避不开的,以前的D也是如此。上班一年时间,我说话见少,酒量倒是见长。
关于D和白酒的事情,其间还有一段小插曲。记得他刚来单位的时候,酒桌上义薄云天,喝酒颇有猛将之风,院长都暗暗惊疑。但是第二次喝酒当天,D看到了工资单,上面赫然写着两千七百元。就是这张工资单搅了酒局。因为岗位不同,同批来医院的中专生Z,甚至比他的工资还要高出一百元。D和Z是同乡,但在这一件事情上,Z深深刺痛了D的心。
D的脸黑得像块铁,凝着一股子悲愤。五点一下班,他就躲回宿舍蒙头大睡。天色渐暗,仿佛整个院子都塌陷下来,D就像是死在了床铺上。院长问我D去了哪里,让我叫他下来喝酒。D来了,面色阴沉,至始至终喝得都是闷酒。我见到D的状态不对,他似乎想要喝多。我频频给他使眼色,他几次欲言又止。D还是喝多了,他开始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他开始质疑自己大学四年是在荒废时光。
当D终于忍不住喊道,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公平的时候,我失去控制般,狠狠吸了两口香烟。烟气急迫,发起猛烈的撞击。当时在场的,除了院长,D和我,还有三个当年进京的学生。这些是院子里所有的精英,都是为了户口而已。可只有D发出了声音,这个声音让我们愈发沉默。他开始哽咽,仿佛整个人生都失败了。我始终觉得,是Z轻而易举地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
院长终于怒了,他站起身来,横眉冷对地说,政策如此,世界就是如此不公,你为什么看不到长远发展?Z拿什么和你比?
4
其实在我看来,D的身上总是带有桃林的印记。这或许也是D极力摆脱的事物。还记得D来医院的时候,曾搬来一箱一箱的桃,分发到每一个科室甚至是宿舍,每一颗果子都像是精心挑选过,饱满、明亮、多汁。我相信,如果这些桃运到市场售卖,一定价格不菲。我把桃洗净,随手递给D一颗,他却不食。他说,他很少吃家里种的桃子。我以为,他和桃子之间是宿命的选择。果然,一箱一箱的桃子慢慢见底,有些甚至发生了溃烂,但D始终没有吃过一颗。他似乎真的不喜欢桃子。
D来到单位以后,单位的机器就开始频繁地损坏,有时候只是操作问题,同事也要叫他去看一眼。他成了单位的修理工,每天都要照顾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机器的问题,成了他的问题,甚至有人因为机器故障埋怨他。有些机器闹起脾气来,比人类要顽固得多。他没来之前,这些机器似乎从来没坏过,至少每个人都有与机器和平相处的能力。我不知道是机器找上了他的麻烦,还是他找上了机器的麻烦。总之,他的出现,让所有的机器都叛逆起来。每当D想要独立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时,我都告诉他,不用着急去解决问题,因为问题永远无法被完全解决,是医院里的人久而久之出了问题。
我以为,D也是有问题的人。D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平日喜爱数码产品。他关注新上市的手机,性能,配置,价格,等等;他还关注计算机的新系统和新应用,而我对此一窍不通。不仅如此,D对“财富”异常敏感,乔布斯、马云、王思聪,富二代、官二代、房二代,这些都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我时常劝D不要用金钱衡量人生价值,他对我嗤之以鼻。久而久之,D的生命沾满了对物欲的崇拜,欲望如野草般,疯狂地扎在心上。我见到D在时光中簌簌发抖。
D有些小毛病,比如抖腿。我以为,抖腿是焦躁不安的体现。他总是疯狂剧烈地抖腿,甚至他坐在那里,发出气喘吁吁的声音。他像是在参加百米竞赛,眼前有无数个虚拟的敌人。我抬头看向D,费解,无奈,问他到底在做什么,他才渐渐停歇下来。从此,我的目光像是一道墙,不断阻拦着D向前奔跑的路。D工作闲暇,就看NBA直播,或者网络段子。他笑得很投入,有时候也会和我分享,我总是笑一笑,不说话,继续低头看我的书。
除此以外,D在午睡的时候也会抖动。他就睡在我的下铺,脑袋上箍着耳机,线头连着手机。他整个中午不睡觉,因为笑而发生剧烈的抖动。床恍恍惚惚,摇摇欲坠。我躺在上铺,就像是荡秋千一般,始终无法入眠。这本应该是愉悦的秋千,可我却在高处,看到了生活的绝望,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有段时间,我开始恐惧D的笑,那些肆意妄为的,没有止境的笑,让我也焦躁不安起来。渐渐的,那些笑开始变得荒芜,有如锋利的刀子,割开时间的口袋。生命的豁口长出了牙齿,仿佛要把我生生吞没。我和他一样麻木,在时间的口袋里无法呼吸。
5
我和D是同屋关系,是同事关系,也是竞争对手。我们相濡以沫,也随时可以分崩离析。我们的处境很微妙,维系着某种平衡又相互对立。起初,有招聘信息的时候我还会告诉D,后来,我开始缄默不语。D和我之间有一场对峙,不是狼和羊的对峙,也不是狼和狼的对峙,而是两个弱者之间的对峙。是谁先辞职,就把工作彻底交托出来。我相信多出来的这一份工作,就像是最后一根稻草,足以压垮对方。D时常对我说,这个单位失去你,太阳也照常升起。
我觉得这是D对我的挑衅,严重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又或许是真的,我高估了自己的位置。我也有焦虑的时候,就会静下来看看窗外的风景。窗外的羊群又来了,羊喜欢挤在一起,争抢最嫩的草叶啃食。它们时而在东,时而在西。女人手里握着羊鞭,在一旁静静守候,她手里的鞭子似乎随时要抽打在羊的身上,就仿佛抽打在我的身上。
后来,我决定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内心反而踏实下来。D对我来说,变得无关紧要了,哪怕他在荒废时光,总是在抱怨,对未来充满疑惑。太阳照常升起,田野里远远的,有些黄白间染,连成茫茫的一片。起初我以为那是一片野花,后来我才发觉,那是一片枯黄的草枝,连成了海洋,甚至在傍晚泛起幽幽的白光。没有人犁的地,慢慢开始荒杂。我想到,盛夏才刚刚降临,鸟群压过头顶,远方的桃树正结了最甜美的果实,静等收获的时节。D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想再和你说话。我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并要在沉默中积淀杀死对方的力量。
在这之前,D质问我,你怎么知道我什么都没有做?我仿佛又看到他在笑,嘲笑生活的愚蠢,嘲笑那些虚伪、狂妄又无知的人类。我们用空虚填补空虚,内心的空洞越来越大。D曾和我说过,只要有钱赚,再辛苦的工作都无所畏惧;D还和我说,有同学在餐饮行业做主管,月收入五千,工作自由;我问他为什么不去,D又说,这种工作没有前途可言。
转眼就是六月,我吃了酸的樱桃。七月就在不远处,很快就有桃子食了。我一直惦念D家里种的桃子,我仿佛已经看到漫山遍野的果子,一点点肿胀,染上一点欲望的红,沉甸甸地坠在枝头。
我和D预定了今年的桃子,希望这是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吃到,这是我对彼此美好的祝福。
二、好句好段加书名加赏析
好句好段汇总如下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1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握着你的手永结美好,永不分离,白头偕老。
19、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2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2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27、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2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葛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3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三、描写桃花的诗句赏析
描写桃花的诗句赏析
唐代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诗词中只要出现桃花字样的,无一不是春意融融。
温风如酒,春光灿烂的季节终于来了,这时桃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苏轼有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浓浓的春意,桃花应该更早些时候知道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意融融的桃花
艳丽的桃花仿佛就是春天的象征,人们把农历二月叫桃月,春雨叫桃雨、桃花雨。唐戴叔伦有诗《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就是指春雨中的桃花。我们知道白居易曾有《题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见到了桃花,就仿佛追到了春天。
《诗经·周南·桃夭》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庆新婚的诗。诗中用美艳的桃花来形容新娘子,又用将来会结实累累的桃树来预祝新娘子多生贵子。
桃花,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人面桃花”的故事,它来源于唐代诗人崔护所写的一首诗: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和桃花树下女子的爱情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重复了。然而,千百年后,我们读到此诗,那个桃树下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少女,却如同亲见,桃花树下那段如滟滟春光一样的美好爱情,依然让我们憧憬向往。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有一首诗,名为《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中,出现了两次桃花的影像,长孙皇后可不像后世中的女子那样羞答答的,而是大胆地说:“兰闺艳妾动春情”,那灿烂明媚的桃花,正代表了盛唐女子的青春活力。
此后的诗词文赋中,一提到“桃花脸”、“桃花面”,都不觉让人记起爱情的故事,不过后世的许多文字中,不免都挂上了伤感的色彩。晚唐擅写闺情诗的韩偓,曾在《复偶见三绝》第二首中这样写道: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这名女子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和有情人成为眷属。她现在默默地望着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心中悲辛交集,却不敢脱露形迹,此时此刻,情何以堪!韩偓还有一首名为
《新秋》的诗:“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我认为这两首诗中的都用“桃花脸”来形容的女子,应该是同一人,她或许正是韩偓念念不忘的情人。
直到现代,张爱玲有一篇名为《爱》的散文,其中写了村庄里的女孩子,一个春天的晚上,她手扶着桃树,和一个男子打招呼:“你也在这里吗?”然而,他们的故事从此没了下文,后来女孩子拐卖到他乡外县,几次三番地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和风波,但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那个春天的晚上,那个桃树下,那个年轻男子。
桃花,一直都代表着那美好易逝的爱情。正所谓:“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古来多少痴情人都伤叹: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的仙隐情结
桃花,所代表的意象,不单单是青春妙龄的女子,芬芳甜蜜的爱情。由于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桃花也代表着隐逸和超脱的气质。
《桃花源记》一文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多说了,王维有诗:“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就堪称“诗中有画”,道出了隐者之居的剪影。王维还有一首长诗《桃源行》,几乎用诗句将《桃花源记》复述了一遍: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诗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桃花,前后呼应,文势活跃多姿,情韵悠长。唐宋时人写《桃源行》的相当多,像刘禹锡、韩愈、王安石等都写过,不过清代名士王士慎就评道:“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维)、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拉硬弓),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其实我觉得,也未必什么事都抬出“盛唐”来说道,王维这首诗确实写得最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王维本身就是隐
士风度,拥有恬静安闲的性格。而韩愈、王安石二位,一个是“木强人”、一个是“拗相公”,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都是脾气火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犟筋头”。他们来写与世无争的《桃源行》,自然是油水难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