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

矛盾纠纷调解的方法

冷却降温法,即是当矛盾纠纷激化时,我们不要盲目地前去处理最好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把气消了再去处理,说白一点就是拖一拖处理时间。

情理交融法,即是用情来说服矛盾双方换位思考彼此的原因。然后循循善诱矛盾双方,因势利导进行化解。

扶正祛邪法,用正气压制邪气,即是对蛮不讲理的矛盾人给予一定压制,告知其一意孤行的后果。从而保证正气之风倡导和盛行,做到以理服人。

案列引导法,通过自身所处理的相似案列加以引导矛盾双方向和解的方向转化,不要闹的不可开交,最后走上不必要的道路给自己和家人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调解民间纠纷应注重的要素

调解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民间纠纷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原因这五大基本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一是时间要素运用技巧。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纠纷发生的时间;纠纷持续的时间;调解纠纷的时机。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往往具有季节规律,它是调解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对于这类时间长、隔阂深、问题比较复杂的纠纷,调解人员要做好持续作战的准备。调解纠纷的时机是指调解的最佳时机和调解人员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二是地点要素运用技巧。受生活环境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发生在不同地方的相同民间纠纷,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譬如,同样是因为建房时所建房屋高于邻居家的房屋而引起的房屋纠纷,在发达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因为采光权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大多表现为争吵;而在落后且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以自家的风水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发生打架斗殴的概率大大增加。调解人员只有熟悉掌握地点要素,才能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纠纷态势的发展程度就会不同。

三是人物要素运用技巧。纠纷的主体是双方当事人。调解纠纷实际上是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所做的疏导、说服工作。由于自然状况、社会阅历、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特征的当事人对纠纷和调解人员的工作会有不同的看法。如外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外露,内心想法会很快通过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深沉,内心想法不易形于色和付诸于行动。这就要求调解人员善于察颜观色,通过分析纠纷当事人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弄清楚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再如,文化水平、法律素质高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纠纷心理不容易形成,即使形成也不易外化为纠纷行为。如果这类人与其他人发生了纠纷,他们对调解员有道理的话容易听得进去,也能理解调解员的工作并给予配合;反之,文化水平、法律素质低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纠纷心理容易形成并容易外化为纠纷行为。对这类纠纷当事人,调解人员就必须多花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和政策讲清楚、讲透彻。针对这种类型的当事人,平时的帮教工作和回访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是情节要素运用技巧。纠纷的情节要素主要是指纠纷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纠纷的萌芽、发生、发展乃至激化的全部事实经过,纠纷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各有哪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甚至双方当事人各自的企图、动机和目的等等都是调解纠纷的事实依据。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之战,对于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心存侥幸的当事人,调解员出示真实全面的事实证据,可以起到威慑当事人,促使其低头认错的作用。

而对于心存疑虑,有所顾忌的当事人,调解员就要充分掌握纠纷情节便于赢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对于调解人员来说,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这些事实依据,才可以在调解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调解方法,继而使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使纠纷顺利得到解决。深入调查是调解成功的前提,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这个道理。做好调解工作,不能只听一方诉说,只有深入调查,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之后,才能在调解时有理有据,避免说话时授人以把柄,使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五是原因要素运用技巧。纠纷的原因是指纠纷发生的起因,也就是引发纠纷的事实,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远因和近因。纠纷的原因是纠纷的根结所在,是调解人员调解时的切入点。对于一起看似简单的民间纠纷来说,可能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同在,远因与近因共存。一般来说,直接原因和近因是比较容易查明的。但往往引发纠纷的真正原因是隐藏在直接原因和近因后面的间接原因和远因。

二、怎样理智的处理情感纠纷

情感由于有理性的要素存有,因此在面对的情况下,一直习惯以主观性心理状态去对待。由于主观性,因此只有见到自身,经常把自己放到受害人的身上,因而看不见他人的投入和优势,那样盲目跟风没有原则问题的处理方法,是难以公平客观性解决好感情问题的。就算解决好啦,结果毫无疑问也不是理想化的。

如何理性解决感情问题,最先必须让自身平静下来,以平静的心理状态去面对这一切。仅有可以以监视者的心理状态去对待难题的情况下,解决起来才会是理性的。在理性情况下解决出去的结果,一定是令人满意的,终究它是慎重考虑后的结果,疏忽大意的概率会低许多。

假如你没法让自身平静下来,还能够试一下和合术,让它协助你跟另一方再次合好,学会放下芥蒂,幸福美满地过日子。和合术是道家的法力,能够协助有感情问题的彼此处理苦恼,根据作法后,绝大多数人都能如愿以偿,获得到归属于自身的那一份幸福婚缘。

如何理性解决感情问题,一定要在理智的状况下解决。面对感情问题,谨记声嘶力竭,要让自身的心态缓解出来,以平静的心理状态去面对,那样才可以算得上理性解决。假如你做不到得话,那就要和合术来协助你啊,坚信它一定能够让你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

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

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沟通也是一种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下面我整理了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欢迎阅读。

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1

一、沟通

1、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非常清楚,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地与人沟通,但我们并非每一次都能沟通成功,所以沟通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2、何为有效沟通?

所谓沟通,它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体或群体间传递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3、要做到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三大基本要素:

(1)要有明确的目标

所谓要有明确的目标是指,我们在和对方沟通之前,首先要想好我们这次和对方沟通应该达成怎样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希望获得怎样的结果。

(2)要达成彼此认可的共识

所谓彼此认可的共识有两个含义,分别如下:

①第一层含义是我们和对方所达成的协议,对方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认同的。

②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和对方所达成的协议,在当前情况和环境之下是能够被有效执行的。

达到以上两层才是我们所提到的达成彼此认可的共识。

(3)要注意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一般来说,通过语言文字能传递信息,而思想和情感一般需要我们借助于声音的声调和肢体语言。有统计数据显示:语言文字能够达成8%的沟通效果;声音声调能达成37%的沟通效果;而肢体语言能传递出55%的沟通信息。

所以我们发现:声音声调和肢体语言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唯有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才能够使得语言、思想、信息和情感以最少的损耗能够传递到对方。所以,这也启发我们在以后的人际沟通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探讨、去倡导面对面的沟通。

二、有效沟通要解决的三个基本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

那么有效沟通到底要解决哪三个基本方面呢?第一个方面就是基本问题是心态;第二个方面就是基本原理是关心;第三个方面就是基本要求是主动;那么以下我们就分别从基本问题、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来做解析。

1、第一个基本方面:基本问题是心态。

(1)在人际沟通过程中,由于对方和我们所处的环境、对方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和阅历以及对方所站的立场代表的利益集团可能不同,这个时候对方的一些想法或者说对方的一些观点恐怕与我们不一定是相同的,甚至有时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对方的一些看法和一些观点,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对方沟通。

(2)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甚至是合作的过程中,对方的观点、思想真正能够与我们很大程度上保持一致的时候并不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抱着良好的心态去沟通。我们只有抱着良好的心态去沟通,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有效沟通。另外,如果我们能够抱着良好的心态去沟通,我们就一定能够得到彼此都满意的结果,那么我们首先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

(3)下面的图片就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我们取任意一个正整数,所谓正整数就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经过下图所示的几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果

我们可以拿出任何一个正整数,小到1,大到10000甚至100000,甚至更大都可以,只要能够经过我们以上图片中所提到的七个步骤的运算,那么在没有算错的情况下,这个结果都是相同的,这个结果就是数字9。那么这样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对我们的沟通有何启发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4)一道算术题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我们取的数字是不同的,有人取1,有人取5,有人取10000,有人可能取100000。无论取任何数,那取的数不同就表示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认可和看法是不同的。那我们发现:数字不一样就代表着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并非很要紧,只要我们经过合理的步骤,也就是以上所说的七个步骤。我们可以把这七个步骤类比成是七次沟通,那只要经过合理的沟通也就是我们这里所提到的合理的计算步骤就能够得到一个相同的结果,这个相同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把它类比成沟通之后我们达成的共识。

①所以这个简单的算术题给到我们的第一个启发就是: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是问题,我们只要能够经过合理的沟通,就能够达成彼此认可的共识。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对方和我们的观点、思想境界不一样,没有关系,我们只要抱着良好的心态去找别人沟通,我们就很可能能够与对方达成真正的一致,这就是给到我们的第一个启发。

②第二个启发就是:我们发现我们取的一个正整数要经过以上的七个步骤的运算才能够得到一个共同的结果,我们可以把这七个步骤看作就是七次沟通,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和对方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只通过一次沟通就能够和对方达成共识,也不要期望只通过一次沟通就能够让对方认同和认可,这是很难的。我们可能需要和对方沟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沟通更多次,才能够与对方达成共识。所以,遇到问题我们需要有一种心态,这个心态就是要知道,通过某一次沟通,我们恐怕很难和对方达成共识,我们可能需要沟通多次。所以,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如果说我们经过某一次或者某两次的沟通还没办法与对方达成共识,这个时候就要抱着一个良好的心态,千万不要逐级上火,我们只要通过正确的步骤再次沟通,多沟通1几次相信就可以和对方达成真正的共识了。

(5)我们要始终牢记一句话:“心态比理念更重要,理念比方法更重要,方法比工具更重要,工具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抱着良好的心态。

2、第二个基本方面:基本原理是关心。

(1)作为管理者,我们经常需要和我们的下属沟通,有时也需要和我们的平级沟通、和我们的上司沟通,甚至和我们的外部客户沟通,那我们和对方沟通,一定要抱着关心对方的态度去沟通,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容易达成有效的沟通。

(2)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人最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如果说我们能够首先去关心别人,无形之中就能够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对方会认为我们很关心他,那他反过来才可能关心我们。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期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我们首先要付出自己的关心;我们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们首先要付出我们自己的理解。所以,沟通的第二个基本方面就是:基本原理是关心。

(3)在项目管理课程中,我们也经常探讨需求,我们知道需求是指理想与现状之间的差异,学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朋友非常清楚,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需求指的是发起人或者客户所需要我们完成的工作事项,但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用更高的层次来理解需求。

(4)在管理者的理念中,我们应该把需求这个词拆分成两个字,一个‘需’一个‘求’。管理者只有满足他人所需,他人才可能成就我们所求,所以‘需’在前‘求’在后。换句话说,我们只有首先付出关心对方,那么对方才可能反过来关心我们,特别是作为上司,在与下属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抱着关心下属的这个原理去和下属沟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得到下属的认可与参与,我们的沟通才可能更加的有效和高效。

3、第三个基本方面:基本要求是主动。

(1)在职场,我们发现有比较多的人并不是主动,他们往往是差不多就行啦,换句话说,只是尽力而为,并没有做到积极主动,其实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都去积极主动。

(2)所谓积极主动指的是我们可能和对方会产生一些误会或者摩擦,这个时候可能对方并没有来找我们沟通,那我们作为当事方就应该主动地走过去和对方沟通。有时候我们心里在想,和对方产生了摩擦或者问题,而这是对方错的多一点,那对方不来主动找我,我就不会去主动找他,其实这种想法或者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际沟通的本质其实就是双赢的,当我们和对方有了一个成功的沟通,这时候不仅我们会受益对方也会受益。所以,如果说我们和对方出现了问题,我们不去主动沟通解决,那这个时候实际上都是双输的,对方可能输了,但我们也是输的一方。所以,我们就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迈出那一步,主动的去找对方沟通,并且梳理好双方存在的一些误会或者是一些误解。

(3)我们需要这样想:如果说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行为上和态度上都主动了,那这个时候,在沟通的过程中,甚至包括最后的沟通结果也往往会对我们更加有利。试想一下假设原本是对方错的多一点,对方这一次没有主动来找我们沟通,而是我们主动去找对方沟通,那就会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从而在沟通过程中,对方可能会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作出适当的让步。所以,在行动上主动了,结果上也会对我们更加有利。

三、总结:

1、以上我们分享的就是有效沟通要解决的三个基本方面,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基本原理是关心,基本要求是主动。

2、当然要能够具备良好的心态,总是从关心对方的角度出发,以及用主动的行为和对方沟通,要能够做到这三大方面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具备了良好的心态,我们关心对方,我们主动与人沟通,那这个时候人际沟通方面的很多问题就可能会迎刃而解。所以在人际沟通方面,最重要的并非是沟通的技巧和技能,而是这三个基本方面能不能做到位。

3、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要改变确实很难,因为我们形成了比较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和观点,要改变确实不容易。但有句话说的更好:“不改变更难”。所以,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沟通方面的一些问题经常困扰我们,那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基本问题:心态好不好?基本原理:我们是不是关心对方?基本要求:我们做到主动了吗?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反思,然后强化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沟通品质就会大大地改善。

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2

一、明确目标

生活或者职场中80%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沟通来解决,沟通的前提首先要清晰沟通的目的。比如在家庭沟通中周末旅游的话题我们的目的是要确定周末去哪旅游以及旅游的路线。

比如在职场中沟通客户的问题。沟通的目的是找到客户的方法和路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沟通的目标或者沟通没有定目标。

二、达成共识

沟通的过程是双项的,一个是发送者,一个是接收者。两者在整个过程中互为发送者和接受者,并且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干扰因素,我们常说我说了你听了,你未必明白我的本意。

所以我们要明白在沟通中说的任何话使用的任何技巧都是为了让双方达成共识,让对方理解并接受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三、有效反馈

我们往往发现在沟通的过程中往往是一个人在说一群人在听或者你再说对方在听,而很少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自己的情感以及对对方的理解及时反馈给对方,使双方保持在一个频道上。

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3

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沟通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有效的沟通能够产生一种信赖感和亲切感。由于人们对信息感知存在着差异性,同样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记得儿时曾听到的一个笑话:一位医生给来自乡下的大爷看病,开了瓶止咳糖浆,病人问:“怎么喝”?医生说:“一次喝一道”。病人点头离开,二十分钟后病人回来举这个空药瓶说:“药太少了喝到半道,还没到家就喝完了,再开一瓶”。这是一个典型的沟通失败。虽然是个笑话,但读者也从中体会到医生与患者的理解力不在一个层面啊,如果医生能够指着瓶子上的横线告诉患者一次喝一个格的药量,一天喝三次,就不会闹出上面的笑话了。

有效的与长辈沟通,会得到长辈的赏识和称赞,有效的和同学、同事沟通,能让我们在学习及工作中得到交流,使我们之间达成共识,少走弯路,提高了学习及工作效率。有效的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良好的沟通能力,并非是指巧舌如簧或者能言善辩,建立在积极、端正的意识基础之上的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有效沟通的三要素是“心态”、“关怀”、“主动”。以真诚和善之心待人,自然能获得对方的好感与重视;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提供帮助,必将得到对方的信赖与关注;凡事主动联络,积极反馈,才能使自己的观点和计划得到理解与认可,为实现目标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沟通不只是一项技能,更是需要有良好的品格、积极的心态、聪慧的头脑才能支撑起的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