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冬午后阳光散文
初冬的太阳,总是这么温暖,它在温暖柔美中略显明媚,悠远绵长里蕴含着淡泊从容,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初冬午后阳光散文,仅供参考!
篇1:初冬午后阳光散文初冬的太阳,总是这么温暖。午后,同事们都去吃饭的间歇,还不到上班的点,沏一杯茶,放在电脑旁,任窗外柔柔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暖的、痒痒的、有种说不出的初冬暖阳的特殊的味道,一股暖流传遍周身,无比舒适,直叫人生出些许的静谧和安详来。
就这么坐着,什么也不想,任阳光这么暖暖地照着,温馨而惬意。
被初冬的阳光包裹着、浸泡着的滋味是舒心惬意的。雨后初晴,一缕一缕久违的阳光铺满视野,它在又高又蓝的天空里如一道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在眼前氤氲着,弥漫着,充溢着眼帘。一簇一簇金琥珀般的阳光流淌在光秃秃的枝头上,树枝它便不再僵硬,好像在那一瞬间被赋予了生命,它恢复如以往,酝酿着希望,我仿佛听到了不久后绿意在枝头绽放的声响。鸟儿开始站在高压线上俯瞰,小草把蔫儿了的头重新抬起来,阳台上那一盆盆龙爪菊又开始在初冬阳光里争芳斗艳。几片固守家园的老叶,在冬风里,在阳光里美丽成一幅苍凉的写意画。远远近近的房舍,几乎所有的窗子都为这久违的初冬里的阳光拉开一条缝隙,居民楼的阳台立刻开满五颜六色的被单花。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阳光自由自地漫游,它从这座楼跳到那座楼,再从那座楼跳到这座楼,从楼顶跳到窗口,再从院落跳到房后……
伸出手掌,暖暖的阳光慢慢穿过指缝,倾泻在脸上,柔柔软软,似二月的春风,又似淙淙的清泉。我听着音乐和阳光的声音,一种清新干爽的味道冒出来,萦绕着手中杯子里散发的袅袅热气,或许这就是初冬暖阳的味道吧!
俯瞰院内那些植被和花草,因了不同的个性与喜好,在冬阳里展示着不同的美丽,紫红色的叶子贪婪地在阳光里追逐沐浴;暗绿色的针叶林植物,以其对寒冷的耐受性,似乎并不介意暖阳的眷恋;泡桐——最为热爱土地的黄色叶子,急切地铺满了大地……暖暖的冬阳弥漫在整个大院、树木、台阶,郊外的一切都赋予了沉稳与大气,不免让人沉醉其中。自己那颗易感的心,也在瞬间伴随着那各色飘落的叶子,溢满暖暖的感动。不知不觉间,感觉自己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暖暖的天地好像只属于我。此刻的我一如朱自清先生所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往日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且受用初冬的暖阳好了。她既没有春光的绚丽俏皮,也没有夏日阳光的'热烈,更不似秋日阳光的明媚,只有初冬的阳光独特的美丽,它在温暖柔美中略显明媚,悠远绵长里蕴含着淡泊从容,它有着春日阳光的神韵、有着夏日阳光的妩媚、更有秋日阳光的深邃。
无论春夏秋冬,太阳在我们的头顶,将无私的温暖普照下来,从没有一丝一毫的吝惜、倦怠。春日阳光常使我们慵懒而昏昏欲睡;夏天的炽烈让我们四处逃避;秋日艳阳,我们依然避之不及;而在严寒的冬季,我们是多么留恋它的灿烂,愿意依偎在它温暖的怀里,享受这份清闲和愉悦。当暖暖的阳光明媚地照过来,被阴雨连绵缩紧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明朗。拉一把座椅,靠近窗口,闭上眼,袒露内心的郁闷,让那些潮湿的记忆在这一刻风干。或者,泡一杯茶,翻一本闲书,去拜访一段关于别人的优美故事,即使是浅浅的忧伤,也不会让你沉沦。浸在初冬的暖阳里,会让你忘却心的路口、岁月的脚步、忘却季节和身边正在路过的冬。
篇2:初冬午后阳光散文今年的初冬,是我记忆中最干燥的一个季节。自秋后似乎再也没下过一滴雨,更谈不上雪的柔美飘落了。
无雪,初冬便没有了动人的美丽,有的只是干冷。
近几日,更多了些凛冽的北风,如独立易水的壮士,呼啸着穿城而过。于是更加怀念透过窗子洒落身上的阳光,温暖得如爱情初沐的味道,连同倦懒得如冗长诗句般的闲散,在某一个午后,连同耳边的浪漫絮语,一并被写入生命的断章。
人就这样生活着的,寒冷或者温暖。初冬午后的一缕阳光,是身心温暖的光辉普照,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些温暖都是希望所在,幸福和快乐所在,是应该怜惜和珍藏的。但在更多的时候,初冬刺骨的冷,是世事的一种常态,于某一生命个体,于洋洋历史长卷,冷都是另一种冰样的水墨画,孤傲寂寞地存在着。
许是喜欢诗词的缘故,常常无端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想起他最绝望的咏叹《虞美人·春花秋月》。曾经的南唐国主,曾经的养尊处优,在国破家亡被软禁之后,才真正体味到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他对故国的思念,成就了他的绝命词《虞美人》,这首比夺去他性命的毒药还要绝情的词章,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吟唱中,把生命绝望和世事悲凉,连同奇思妙语的盖世才华一道,无奈地付诸“一江春水”。
与这位绝望词人相似,纳兰性德这位至性歌者,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把世事幻灭写到了淋漓尽致。“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这样的凄情悲歌,与南唐后主的绝望何其相似,只是一个因国,一个缘情。这两位短命的词人在江山和爱情之间,体验到了刺骨的冷和疼,词便成了他们仅有的阳光和安慰。
每念及此,总是会想到自己的一位挚友,作为诗人,他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新诗发展的潮流,作为商家,他曾经梦想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并小有成就。却因一场世事变故,因一场不该发生的经济官司,最后锒铛入狱。我常常为此扼腕叹息,并生出从心底涌出的冷,世间万事难道除了争斗倾轧之外,再生不出和平的模样吗?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把他送进监狱的,恰恰是他曾经认为最好的朋友。
这样想着的时候,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天地之冷远不如世事之冷的残酷了。初冬的冷,只需午后的一缕阳光,点滴光明的照耀就可以成为一天最美的风景、最好的抚慰。而生命之冷、历史之冷,不知有怎样的办法和力道,才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的所在。面对历史,我们常常感受到小人物的力所不及,所谓悲天悯人,也便成了画饼充饥似的虚泛之词,没有了任何意义。
前几日看新闻,美国大雪之后,某州州长发表电视讲话,所有的救济站已经做好了开放准备,他强烈呼吁所有的流浪乞讨人员到救济站过冬。我不知道美国的救助体系是一种什么样子,但这条新闻却让我感受到,人情冷暖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抛弃了一切主义,温暖而骄傲地存在着。如同那些流浪乞讨人员一样,一个人活着的基本条件并不太高,吃饱穿暖,只是“一箪食,一瓢饮”,哪怕“居于陋巷,也不改其乐”。这便是圣人称颂的贤士了。
人心无边,欲望更会穷其一生。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整个暖阳,或许只是一缕阳光就足够了。然后在自己略显宽敞的房间,有一把可以伸展腰身的藤条椅,三两本自己喜欢的书,茶香在唇语之间,字墨在时光的倒流中,以及随处可以感知、四处流溢着的淡淡亲情,在举手投足之间。
我喜欢阳光的味道,在初冬的午后,可以灿烂于额前,也可以鲜亮于身后。
只是今年的冬天,阴冷的时日太长,暖阳斜照的那缕阳光,便显得比往年吝啬了许多,最后竟变成了凛冽北风中的一种奢望。
二、秋末初冬的散文300
纷纷扬扬的雪花,这人世的精灵,赶在冬前就已飘洒在祁连山麓。往日熙熙攘攘的扁都口,已褪却了一季的繁华与喧闹。远远地,那薄薄的雪层在阳光的映照下,无声地覆盖了山下的一片枯黄和苍凉。
秋末冬初,丝丝寒意早晚让人感受格外深刻。山脚的田地早已褪下一身的金黄,似乎一夜间,被这西北的灰黄悄然染满全身。刚从地头回来的老人们,扑扑满身劳累又清苦的尘土,舐犊情深地抚摸着稚嫩又调皮的孩童,只是无意间却时时向村口翘首望去,那浑浊的眼神里满是一片期盼。院落外落叶凋零的杨树枝头,仿佛绕满了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只是这热闹的景象与沉寂的小院无关。
陆续返乡的行囊,在这雪花即将飘洒的时节挤满了火车、汽车,还有那一家老小期盼的眼睛。在外奔波的人们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他们来不及擦去积满一身的汗珠和思念,急切的抱紧了似乎有点陌生又惊喜的孩子,心里早已流下一行行歉意满满的泪水,这快一年的辛酸都消散在孩子甜甜的笑容里。蓦地,这静默了大半年的农家小院热闹了起来,似乎冷清良久的街道也多添了一些喧闹和人气。
秋末冬初,时令似乎在催促着天气越来越冷。尽管如此难掩人们彼此相见的喜悦。村头巷口开始慢慢汇集那久未露面的男女,三三两两,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家长里短或农务琐事,空中不时回荡着他们爽朗的笑声和炽热的气息。
傍晚时分,村头的学校门口,挤满了一片花花绿绿,往日的灰土苍老不再出现。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孩子们涌出校门兴奋地喊着、跑着,撒着娇、打着欢,紧紧的抱着似乎还有点陌生妈妈。年轻的母亲紧紧地呼吸着孩子微喘的气息,一脸的疼爱和满足,似乎想要在这一瞬,弥补这么多日子里缺失的亲情。
秋末冬初,这寒风骤起的时节,无法阻止人们对暖阳的渴望。西北的天总是那样的空旷和湛蓝,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朵,倾洒在人们的身上。在这舒适的阳光下,一家老小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慵懒的晒着太阳,享受这份难得的适宜和舒心。(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老人们似乎也卸下了一身的沉重和压力,或下下棋或抽口烟,淡淡的烟雾里环绕着久违的悠闲;年轻人舒展了往日紧锁的眉头,终日的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在此刻都抛在脑后,灿烂的笑容里流露出一份惬意;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如花绽放,仿佛被这温情的阳光融化了昔日满脸的思念和愁云。在这秋末冬初的季节里,乡村的空气里处处洋溢着暖暖的融洽的和温情!
秋末冬初,满怀一份期盼,渴望那明媚清澈的阳光,能多一些慷慨,把这秋日的萧瑟和凄凉渐渐吹散,那勤劳的人们,是多么的想亲手抚摸这秋日艳阳里的丰收和厚重。
秋末冬初,满怀一份希望,祈求那温暖如初的阳光,能多一些豪爽,把这冬日的凌冽和冷酷缓缓消融,那质朴的人们,是多么的想用心感受这冬日暖阳里的温馨和动人。
三、李娟《节气里的冬天》散文鉴赏
立冬
立冬之日,我从日本的京都乘新干线火车去宇治市。宇治市位于日本京都府南部,距离京都市区25公里。
紫式部创作的小说《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这座小城是《源氏物语》的故事发生的主要舞台。小说《源氏物语》的最后十卷,被称之为“宇治十帖”。
清澈的宇治川从城中缓缓流过。沿着宇治川漫步,大河东去,清流潺潺,水边的树木渐渐转黄了,色彩斑斓,枫树的红叶分外绚烂。风动而气清,秋满心间。
虽然已经是立冬了,在宇治感受到的依然还是深秋的气息。
宇治桥是日本最古老的木桥之一,日渐斑驳的木栏杆仿佛诉说着1500年的历史。在桥头看见紫式部的塑像,三三两两的游人,与平安朝时期的女作家合影留念。年轻的紫式部长发披肩,手里握着一部书卷。她神情安然,静静跪坐在水边。站在千年的河流之上,想起《源氏物语》中遥远的故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如水,大浪淘沙,古今将相在何方?只有文学作品里悲欢离合的故事,永久地保留下来。
水边有一座雕像,是《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和美丽的女子相对静坐着,树上的红叶飘落在他们身上。路旁立着的木牌,上面刻着《源氏物语》里的“宇治十帖”。
阳光照在正午的小街,树影婆娑,小巷寂静,有骑单车的人飞驰而过。
在宇治川的中心,有一片***的沙洲上,水面开阔,云烟渺渺,一对对白鹭贴着水面低飞,有的停在沙洲上觅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秋木啭黄鹂。
阳光温柔,江风清凉,三位年轻的女老师带着一群幼稚园的孩子在沙滩上野炊。
一棵高大银杏树立在宇治川前,安静注视着过往的行人。银杏树上挂着木质的牌子,上面写:树龄150年,昭和58年3月立。
银杏树的叶子在风里渐渐黄了,它开阔静气,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有风徐来,树下已是一片璀璨的金黄,真是人间一季秋色。
沿着宇治川慢慢行走,小石子铺就的小巷,洁净如新。一座座古朴的民居,依水而建,都是木质结构的二层小楼。一户人家的围墙上,粉红的芙蓉花探出头来。围墙只有半人高,小巧典雅的庭院里,闲花摇曳,秀竹几根,苍绿的松柏被修剪得错落有致,如苏州园林的盆景,没有一丝匠气。
每家的大门形状各异,大多是由竹子与木条制成,朴素清雅,令人想起一句诗:小扣柴扉久不开。那是唐诗里的“柴扉”。立冬之日,我仿佛行走在唐朝的街巷。
小雪
到了小雪,天气一日日寒冷了。
小雪,小雪,我轻声念着,宛如一个女孩名字,她洁净的脸庞,晶莹如玉的眼睛,她梳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有冰清玉洁的美。
在早市里买了一棵大白菜,就是齐白石笔下的白菜,那么生动鲜活,一清二白,干干净净,宛如人生。
周末,在家里整理森儿上学时期的课本,看见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写的日记:“今天早晨大雾,我用12个字形容:相当得大,相当得浓,相当壮观。比昨天早晨的雾壮观多了,伸手不见五指,大雾把学校的大操场都占满了!”
我一边读一边乐,最后一句多有意思!
翻到他七岁画的水彩画,画上有歪歪扭扭的小字:我和妈妈。他的字像是刚学步的小鸭,在雪地上落了一串梅花瓣。
画上是家里的客厅,小男孩长着大脑袋,咧着嘴傻笑,刚掉了两颗大门牙。妈妈穿着花裙子,脚蹬高跟鞋,脖子上戴珍珠项链,头上扎着一对粉红色的蝴蝶,我和他一样,咧着嘴傻乐。原来,在森儿七岁的眼中,我和同桌的女孩长得一模一样。
翻阅他高中时期的作业本,找到一篇科幻小说手稿。小说《乞丐的礼物》,共计5800字,整整12页,写于2015年,他读高中二年级。
他写作时出手很快,一气呵成。一篇几千字的小说,只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用森儿的话说,我是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吧。
晚上,我和读大学一年级的森儿微信,发去小说手稿的照片。说,偶然找到了你的手稿,看了几遍,写得真好,不要辜负上苍给你的天赋与才华!
他说,妈妈,我近期也写了不少习作,大多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关,都保存着,发给你看看。我期待着他的新作,内心分外欢喜。那个从小酷爱读书的孩子长大了,那个永远怀抱梦想的孩子,长大了。我收藏起森儿的画作和文章,那是一个孩子给予母亲最美好的礼物。
小雪的夜晚,我随手记下关于他的文字,内心温暖而欣喜。
大雪
大雪时节,我在汉江畔等一场雪。
想起去年此时的一场雪,纷纷扬扬,一夜之间,万物生灵都沉睡在茫茫的大雪中。行走雪中,空气清冽如甘泉一般。江畔的大树落满积雪,玉树琼枝,就成了东山魁夷笔下的画。
翻开东山魁夷的画——《冬花》。寒冬的夜晚,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清寂无言,惨白朦胧的月光笼罩大地,连月亮的光芒都是凄冷的。画中弥漫着彻骨的寒冷,静寂,没有一丝人间的烟火气,更没有人世的热闹和喧哗,甚至连痛苦和忧伤都没有了。
寒月当空,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只有一棵大树,它枝桠遒劲,繁华落尽,没有一片树叶。月夜下的大树银装素裹,分外洁净庄严,有清凛之美。
那棵树像是一个人的暮年,删繁就简,把人世的浮华、虚荣都放下了,心怀冰雪,铁骨铮铮。他在静谧的冬夜里,独自一个人冥想,回忆从前。
此刻,画里透彻的寒冷、清寂、安静都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
难怪东山魁夷这样说,美是我的宗教。
初冬时候在京都的岚山,遇见一棵五百年的银杏树,一树明黄的树叶在风里肆意飘零。它也许就是东山魁夷在寒冬的月夜里遇见的一棵大树。
寻找到京都的柊家旅馆,这里是作家川端康成喜欢小住的旅馆,我在古朴典雅的柊家门前拍照,不由得想起他的小说《雪国》。
川端康成用大量的文字描写无边无际的雪景。他以沉静忧伤、清丽细腻的笔触写尽主人公驹子的爱情和内心,她的爱情如同洁白的雪花一样纯净美好,然而,那场雪落进尘埃里,落进现实的泥土里,变得污浊不堪。
世间美好的爱情,都该如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冰清玉洁。
冬至
每年到了冬至,妈妈就买好了猪肉、白菜、大葱,准备一家人包饺子。因为,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而且,父亲在世时也最爱吃饺子。
那一年,我的森儿四岁了,顽皮可爱。一家人忙着包饺子,他忙着捣乱。他悄悄拿了几个小面团,躲到角落里,捏几个没有馅儿的小饺子。
森儿把几个小饺子放在竹匾里,我说,等妈妈煮好饺子给你吃。他的小手指着自己包的饺子,我不吃这个。为啥不吃这个呢?他扬起红扑扑的小脸,忽闪着黑宝石一样的眼眸,笑着说,因为它有点黑。
一家人都乐了。
想起童年时的冬至,我吃了奶奶包的饺子,给一群小鸡喂过食,奶奶会说,天快要下雪了,天寒地冻的,不要出去疯跑了,就在家里玩。
我抱起小花猫,它的眼睛眯起一条缝,歪着脑袋看我。我乖乖地坐在奶奶的土炕上看“娃娃书”。百无聊赖,我把《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小二黑结婚》《孔雀东南飞》又翻了一遍。我还不认识字,看书上的小画,故事也明白了六七分。
奶奶,我的书为啥叫“娃娃书”?奶奶说,就是给你这样的娃娃看的书,就叫“娃娃书”。
奶奶盘着腿坐在土炕上,手里握着一把剪刀,低下花白的头,忙着剪窗花。
剪好的窗花红艳艳的,比墙角的一树红梅还美。窗花就铺在炕上的木桌上,想着过年贴在窗户上,多么喜气!奶奶剪的窗花有喜鹊登梅,花开富贵,鲤鱼跳龙门……可是,我最喜欢的是一条胖胖的大鲤鱼。
我趴在木格子的窗棂向外张望,寒风呼啸,墙根下的母鸡们冻得瑟瑟发抖,它们挤在一起取暖。黑母鸡把头缩进羽毛里,像是披着一件黑棉衣。不知道什么时候,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飘着,墙角的红梅开了,连井沿上也落满了白雪——
小寒
昨夜雪落汉江,江畔的梅花开了,朔风凛冽,暗香浮动。
江边的芦苇白了头,芦花潇潇,有着一种萧瑟的美。芦苇随风摇曳,三两只麻雀站在芦苇枝上,纤细的芦苇被小鸟压弯了腰,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风中传来几声鸟鸣,仿佛是林风眠笔下的一幅画。
午后,雪静静地落,江水茫茫,远山茫茫,树木荒草一片晶莹,四周万籁俱静,大自然最安静肃穆的季节来了。
小寒时节,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想,他大约就是在大雪纷飞的小寒,在西湖上的一叶小舟中写下的。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逸笔草草,散淡优雅,用笔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水墨丹青。
此时,山川大地一派洁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张岱坐在小舟里,随手画几笔淡墨,风呼啸着吹过,雪落西湖,大地静谧,唯有“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我读了又读,最喜欢此句:“舟中人三两粒而已”。清水淡墨,有意境之美。落雪之夜,品茗、读书、听雪、夜话,古代文人生活的情趣和闲逸都在他的笔墨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与天地万物的相知相惜,仿佛在一场雪里。
独自去江畔踏雪寻梅,常想起丰子恺先生的画。画中茅屋一间,园中一树红梅,梅树下三位知己围着小桌而坐。桌上清茶几盏,三人笑语晏晏。画上题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其实,我写作多年,原来也是留将一面与梅花。
大寒
大寒了,这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
深夜落雪了,听雪寒窗,书叠青山,灯如红豆。围一炉红泥小火,一个人读几页闲书。
闭户读书真岁月,挥毫落纸如云烟。
雪夜里,适合读读古书,读《小窗幽记》《浮生六记》《红楼梦》《枕草子》……也更适合读古人的帖,如苏轼《寒食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书法家王羲之写到——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快雪时晴帖》是写给山阴张侯的,意思是说:雪后天晴,阳光照在皑皑白雪上,空气清洌如甘泉一般,心情极好,问候你一下。想必你也安好吧。事情没有结果,心中郁结,不详说。短短二十字,古代文人率真的性情流露在笔端。
帖,是古人写给友人的信笺。生动纯净,情深意切,生活幽微之美,都在那些帖里。
读汪曾祺写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他写到:“沈先生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
沈先生说,我的字只值三分钱。我默念了几遍,心里忍不住伤感,就为他这句话。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沈从文的所有著作重新出版,全国各个大学的中文系将他的作品列为研究课题。许多读者第一次知道,有一位作家叫沈从文。
沈先生说,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利,只相信智慧。听他的话,看见窗外风雪里一树清寒的竹。
入夜,在灯下翻阅丰子恺先生的画《冬日可爱》。画的也是冬天的午后,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穿着厚厚的棉袍,戴着黑色的棉帽,一双手抄在棉衣里取暖。他身旁的矮凳上坐着小男孩,他穿棉袍,戴着一顶红棉帽子。他学着爷爷的样子,也抄着双手取暖,爷孙俩一起在冬天的暖暖阳光下晒太阳。
爷爷的脚下蹲着狗妈妈和小狗,门槛上卧着一只猫,懒洋洋的。不远处的草丛里,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大白鹅伸长了脖子“嘎嘎”地鸣叫着。悠远的时光,绵长的日月,温馨的画面,你我仿佛一瞬间回到童年。
冬天来了,都有朔风、雪花、暖阳、老人、孩子,小狗、鸡鸭、草木生灵,人与天地万物相依相伴着,怡然自得,其乐融融,每一个冬日都那么可亲、可爱、可感、可怀。
人间节气,原来也是人间的气节。天地万物到了什么节气,该发芽的发芽,该开花的开花,该结果的结果,该落叶的落叶。
年年岁岁,二十四节气流转不息,不管人间冷热寒暑,花开花谢,草木枯荣,都在二十四节气里。
万物美好,我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