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春天傍晚的散文 冰心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赏析:《一日的春光》是冰心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该文写于1936年,在写作此文之前大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冰心或是生病,或是杂事缠身。这样的思绪,不免使作者渴望自然春天的到来,祖国春天的到来。然而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光,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这种情况难免使作者痛苦。然而,春光好似有意,在作者九十日的等待之后,终于等来了春光的烂漫、骄奢、光艳与迷人的景象,使作者饱尝了“一日春光”带来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里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惜春、爱春,强烈盼望春天到来的期望之情。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春的执著之情,对事业的执著之心。此外,这篇散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意韵,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
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
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
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
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
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
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
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
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
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
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
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
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
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
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
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
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
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
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
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
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若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侯,我曾---------”我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时,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赤字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又仿佛是那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达。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作家。她是我国现代卓有成就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多以歌咏母爱和儿童为主,从作品中也显示了她独特的审美情趣。《笑》发表于1921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1号上,是冰心的成名之作。
沈从文对冰心作品有着这样的评论:“对人生小小的事情,一例俨然怀着母性似的温爱,从笔下流出时,虽文式不一,细心的读者却可以得到同一印象,即作品中无不对于‘人间’有个柔和的笑影。”
从这篇《笑》中我们不难看到冰心正是带着“柔和的笑影”走上“五四”新文坛的。《笑》里展现了三幅笑影: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联想起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又联想起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三幅笑影都有花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通过这三幅笑影,体会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转达给了我们。
作者所描写的“微笑”是以“爱”和“美”作基调的。她在带给我们“爱”的感受的同时也把我们引进“美”的境界。她怀着爱心与对“美”的向往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作者描绘着“微笑”,而我们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见作者本人的微笑。就在写作的同时,冰心曾这样表述过:“无论是长篇,是短篇,数前言或几十字,从头到尾读一遍,可以使未曾相识的作者,全身涌现于读者之前,他的才情气质人生观都可以历历的推知”冰心实现了自己所期望的人格的显示。即使只读过这仅仅有800字篇幅的《笑》,我们也能了解了作者纯真温柔的心灵。
《笑》的文字清丽典雅、空灵飘逸。在开始创作之路的时候,冰心已经表现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她有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她的散文语言既发挥了白话文自然流畅的长处,又不乏文言的韵味。
二、汪曾祺的夏天原文
汪曾祺的夏天原文如下:
1、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2、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
3、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汪曾祺的相关知识
1、生平和经历: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自幼爱好文学,曾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受到了沈从文等著名作家的指导,开始致力于写作。毕业后,他曾在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工作和生活,最终定居于昆明。
2、文学风格:汪曾祺的文学风格独特,他的作品往往以平淡、质朴的文字描述日常生活和人情世故,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他的散文注重细节描写,常常通过对一个小事物的描述来展现一个时代或一个地方的风貌。
3、代表作品:汪曾祺的代表作品包括《受戒》、《大淖记事》、《沙家浜》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汪曾祺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受戒》描写了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农家女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对两个小人物的描写来展现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生活。
三、现代名家描写夏天的散文选编***优美散文
现代名家描写夏天的散文选编
编辑:山间溪流
四季之夏
《云冈》郑振铎
《游武汉龟蛇二山》黎少岑
《游牧民族的摇篮》翦伯赞
《游孟姜女庙》韩少华
《游林国,谒林森墓》钟树梁
《幽静的峡谷——樱桃沟》周沙尘
《映日荷花别样红——新都桂湖游记》钟树梁
《银杏》郭沫若
《依然虹影卧南炀》王文忠
《野花凄迷》匡燮
《窑洞,留下几多梦》赵熙
《扬子江恋歌》白帆
《喧然名都会》钟树梁
《香溪》菡子
《香港》徐志摩
《闲话香港》高洪波
《西望嘉峪关》古清生
《西部系列:柴达木--你如何打发寂寞?》刘元举
《西部系列:柴达木的骆驼》刘元举
《武汉的夏天》池莉
《我在新疆看见了飞碟》池莉
《天子山一日》峻青
《天池浩渺明镜浮空》周沙尘
《思念的城市》刘钫
《蜀中胜景在嘉州——乐山乌尤寺大佛寺游记》钟树梁
《沈阳一日》高洪波
《桐庐行》柯灵
《驮马》施蛰存
《听雨听风入雁山》周瘦鹃
《天池探胜》季景
《天池》刘白羽
《泰山风光》吴组缃
《雨中之城》韩浩月
《扇子崖》李广田
《汕头与潮州》杜重远
《山湖草原》李若冰
《山海胜境北戴河》周沙尘
《三湘七泽散记》周沙尘
《囚绿记》陆蠡
《青蓉略记》老舍
《青龙桥站》冰心
《青海塔尔寺记游》杜书瀛
《青海湖纪游》赵淮青
《青海湖,鱼鸟的乐园》周沙尘
《青岛海景》蹇先艾
《奇峰绿树绕古寺——中岳嵩山风光》顺淇
《葡萄沟写意》石英
《南京》朱自清
《内蒙风光》老舍
《内蒙访古》翦伯赞
《变形木与洋菊花》陈染
《妙峰山下的玫瑰谷》周沙尘
《蒙自杂记》朱自清
《煤烟》叶灵凤
《漫游小五台》侯金镜
《漫游日记两则》舒新城
《落日》林遐
《落马》高洪波
《庐山游记》丰子恺
《庐山面目》丰子恺
《六榕寺里一花塔》钟树梁
《留在阳光里的辙印》王兰玲
《流放者的土地》余秋雨
《力与美的交响》叶廷芳
《昆明雨》高洪波
《昆明的雨》汪曾祺
《昆仑山的太阳》刘白羽
《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
《巨像》聂绀弩
《镜泊湖》臧克家
《镜泊湖,火山的杰作》周沙尘
《黄山小记》菡子
《黄海游踪》苏雪林
《皇家园林热河行宫》周沙尘
《沪溪·浦市·箱子岩》沈从文
《红河谷的仙人脚迹》阿里
《横断山脉纪行》关山
《鹤兮归来》峻青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花淀》孙犁
《海南杂忆》茅盾
《哈尔滨》靳以
《桂林的山》丰子恺
《观莲拙政园》周瘦鹃
《故都消夏闲记》张向天
《姑苏小记》毕克官
《公园》萧红
《高原雪》高洪波
《飞翔在高原》高洪波
《访鉴真故居》王西彦
《鼎湖山游记》曹思彬
《大漠古城》赵丽宏
《大理漫记》冶秋
《搭错车》古清生
《翠微赏柏》周沙尘
《翠满九寨沟》周沙尘
《翠湖心影》汪曾祺
《城隍庙礼赞》搂适夷
《车窗外》蹇先艾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长白山一日》沉浮
《长白镜湖记》陈洪山
《长安道上》孙伏园
《沧海日出》峻青
《汴洛之游》孙席珍
《边疆风貌》碧野
《边防线上——两帧老照片谈趣》高洪波
《北海漫写》高长虹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芭蕉花》郭沫若
《爱莲新说》周沙尘
《啊,塞罕坝》峻青
《妙峰山琐记》序顾颉刚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园林城中一个小庭园》何为
《乌篷船》周作人
《济南道中(选录)》周作人
《依旧沈园》张雨生
《杜鹃枝上杜鹃啼》周瘦鹃
《秦淮河之游》鲍思洛
《从“桨声灯影”说起》余斌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城隍庙礼赞》搂适夷
《夏天的旅行》艾芜
《永远的黄河》古清生
《紫竹院观钓》古清生
《峨眉天下秀》黄炎培
《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
《香炉峰上鸟瞰》徐蔚南
《故都消夏闲记》张向天
《皇家园林热河行宫》周沙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周沙尘
《边疆风貌》碧野
《雾瀑观虹》李芷和
《横断山脉纪行》关山
《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冯牧
《大理漫记》冶秋
《大漠古城》赵丽宏
《鼎湖山游记》曹思彬
《夜游珠江》关振东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葡萄沟写意》石英
《留在阳光里的辙印》王兰玲
《姑苏两日游》于敏
《观莲拙政园》周瘦鹃
《山海胜境北戴河》周沙尘
《昆明的雨》汪曾祺
《桂林的山》丰子恺
《掷钵庵消夏记》苏雪林
《鞍山印象》高洪波
《山湖草原》李若冰
《阳关道上》张行
《漫游小五台》侯金镜
《啊,塞罕坝》峻青
《青云谱》峻青
《雪山景物记》张孟良
《雾里峨眉山》吴祖光
《沪溪·浦市·箱子岩》沈从文
《黄海游踪》苏雪林
《荷花淀》孙犁
《岳麓山和桔子洲头》李霁野
《新疆半月记》老舍
《废园外》巴金
《独秀峰》谢冰莹
《天山景物记》碧野
《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王小白
《北平的四季》郁达夫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半篇莫干山游记》丰子恺
《白马湖》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俞平伯
《荷塘月色》朱自清
《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外东消夏录》朱自清
《庐山游记》潘岳
《回音壁》古清生
《西京胜迹》张恨水
《寂寞天柱山》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