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兰《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诗词赏析
纳兰词·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词译
“如果有一天,我喜欢的女孩不见了,我就是把整个江湖翻过来,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把她找出来。嗯……那你说,她是会在碧落呢,还是黄泉?自然是碧落,仙女是不会去黄泉的。”多么美好的一段话,可是结局却是灰色的,不像我们年幼时听的美满童话。
上穷碧落下黄泉。寻到了爱人的踪影了吗?——两处茫茫皆不见。其实,见了又怎样,曾经相信在碧落的人,却活在了黄泉。爱如果有那么多回头路好走,世人又怎么会懂得珍惜两个字怎么写?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愿望越是美好如花,凋谢起来就越显得残酷伤人。
评析
纳兰悼亡之作很多,本篇虽未标出,但显然又是一首怀念亡妻的作品。
上阕写冷夜孤眠,思量断肠的痛苦。首二句谓词人在凉薄的夜里独自醒来,眼前烛花摇影,寥落而感伤。“疏衾”言空疏冷寂之貌,再加上“冷透”二字,分明是神凄骨寒了,所以此之“冷”不仅是身冷,更是心冷。三四句言心理感受。“待不思量”出自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这首词,是悼念爱妻王弗的,其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容若此处亦是如此,“待不思量”并不是说不想念爱妻,而是说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不许孤眠不断肠”,亦出之于反语,词人因为深受相思之苦,所以告诫自己不要太过伤心,不要多想。
下阕点明与亡妻已成天上人间,生死异路,又痴情渴盼能够相逢重聚。
“茫茫碧落”,用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句意,谓亡妻之魂灵远在茫茫天宇,遥不可及。但是即便如此遥隔,两人的誓约,仍如季布之诺,金石难摧。结尾二句,“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明明爱妻已亡,词人却说她在碧落;明明爱妻已亡,词人却还想飞越迢迢难渡的银河,忍受风波患难与她重逢,与她团聚,与她从头开始。如此挚语,缠绵凄绝;如此深情,痴迷彻骨。
二、纳兰最出名十首诗词
1、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4、清·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5、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参考资料
何绵山.古代诗词鉴赏.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三、纳兰《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诗词赏析
纳兰词·减字木兰花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词译
夜风飒飒,落花如雨,烛影幢幢,洒落惨光如水。
此刻,你是不是又想起了那青梅竹马却成为妃子的表妹?此刻,你是不是想说,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不然,为何青衫有泪痕?不然,你为何想起那么凄绝的韩凭故事?
明天,希冀许久的明天,便是相会的日子。可你,你却不知,要说什么。
说幽意?说相思?诉衷情?夜深了,梧桐叶上,飘落春雨潇潇。想起古老的诗歌,你欲语泪先流。
一缕香魂未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评析
这首词大概是容若为宫中的恋人而作。上阕言苦恨相逢太晚。首二句连连用典,“花丛冷眼”,化用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己不再寻花觅柳,经过“花丛”且懒于回看,这半是缘于修道,半是缘于你。此处容若用“冷眼”代之“懒回顾”,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忠贞之情,较之元稹,更甚矣。次句“自惜寻春来较晚”,用的是杜牧与湖州女有约,因寻芳来迟而未成的典故。据说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湖州,认识了一位姣美少女,只是尚未成年。杜牧和少女的母亲约定,再过十年,待少女成人时来娶。十四年之后,杜牧出任湖州刺史,而长大成人的姑娘已在三年前嫁人生子。杜牧感叹之余,做了一首《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容若用此典,也谓自己与所恋女子擦身而过,无缘结为夫妻。接下两句是“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今生难见,既说明对方未死,又表示容若欲见而不能,此之苦情凄然销魂,令人怅惘彷徨于无地。
然而爱恋之心无可化解,总是深深思念她。“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心中所念的绝代佳人一定会理解这样相思的苦楚。“不信”二字,语出决绝,掷地有声。末句,“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再用韩凭故事,以第二人称“卿”寄希望于对方,口气绝似以词代柬。韩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韩凭为宋大夫,娶妻何氏,是一绝色美女,康王下韩凭于狱,夺其妻,其妻密传书韩凭,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于是韩凭自杀。何氏设法使身上衣服腐化,与康王登高台,趁康王不备,纵身跳下,康王连忙拉住她的衣服,因衣服早经腐化,衣裂人坠而死。她留遗书于衣带上,求与韩凭合葬,康王又恨又恼,故意把他们分葬两处,遥遥相望。不料,一夜之间,两座坟上各长出一棵梓木,根连于下,枝连于上,有二鸟如鸳鸯,栖于枝上,旦暮悲鸣。容若和韩凭怅恨无奈相当,韩凭妻被宋康王所夺,身为下僚无能为力,唯有悲泣而已,与妻子也只有死后魂魄化鸟相守。这种遭遇和眼睁睁看着恋人被送入宫的容若何其相似?而只有人入深宫,而非其他去处,才使执着王孙如纳兰者,也感叹绝无再见的希望。此阕最是凄厉,锋芒直指帝王。
四、纳兰***鹧鸪天***冷露无声夜欲阑***诗词赏析
纳兰词·鹧鸪天
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
秋淡淡,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思处,如隔千山与万山。
词译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是胡马的故乡。空空无痕的碧云天,那是大雁的旧居。
那么,征人的故乡在哪里?当年送别他的人,如今可好?
当年事依稀犹记,当年人却再也无缘重逢……
也许,记起了杨柳岸边,和风的细语。以为会天长地久,可杨柳是别离的情绪。
也许,记起了花前月下,夜色的柔和。以为时光就此定格,但月总有阴晴圆缺。
那些日子都已过去。如今,别君只有相思梦,遮没千山与万山。如今,只有淡淡的秋、弯弯的月。只有以千山万山为脚。思念的时候,就往故乡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挪移。
评析
这篇亦是写征人对闺中妻子的相思之情,清丽空灵,明白如话。
起首两句,“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化用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塞上早寒。寒夜将尽,于夜深时分悄然暗凝的露水,此刻寂然无声;北风凛冽,把已经栖息的乌鸦吹得惊飞不定。这两句,一静一动,与词人颇难平静的心境暗合。
“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这两句顿然打破首二句动静之间的平衡,呈现出一种焦躁不安,令人着恼的气氛。“生憎画鼓楼头急”系用辛弃疾《鹧鸪天》“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谓可憎的画鼓偏又楼头急响,声声恼人,令征人无法入梦还乡。“不放征人梦里还”,“征人”显然是词人自指。“不放”,即不让,宋词里有“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诗句。此处用“不放”形容急骤的画鼓声,似是说这鼓声急如行军,能将人的梦魂擒住,不让其归家与妻子团聚。如此寒夜,画鼓扰人,有梦难回,于是懊恼惆怅,个中况味,实在是可想而知。
过片拈出秋,点出月,进一步绘景并烘托氛围。“秋淡淡,月弯弯”,“淡淡”,原作澹澹,谓颜色淡,不浓。比如李煜有“澹澹衫儿薄薄罗”,唐元稹有“款款春风澹澹云”。“澹澹”二字,一个用以形容衣衫,一个用以描绘春风,都是清雅妍美,美不胜收。容若是“秋淡淡”,但秋乃一抽象词汇,不像衫、云那样具体,怎能以“淡淡”形容呢?实际上,秋“淡淡”,是指秋天那种淡淡的气息、氛围,与后面的“月弯弯”形成相互关照的关系,共同衬托词人内心深重的思念。后面一句“无人起向月中看”,也不是说真的无有一人看月,而是说除了自己一人以外,再也没有谁起身在月光下凝望,从而突出了他的孤独寂寞、凄清伤感。
结尾两句“明朝匹马相思处,如隔千山与万山”,化用岑参《原头送范侍御》诗“别君只有相思梦,莫遮千山与万山”,出之于虚笔,料想明朝更会越行越远,归程阻隔,相思更烈,归思难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