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家乡美食的散文随笔
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描写家乡美食的散文随笔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描写家乡美食的散文随笔篇一:家乡的味道奶奶托姑姑带来一袋家乡的地瓜,地瓜还裹着一层泥土,带着来自乡间的朴素的味道。
蒸熟了,洗净手轻轻拈一个,怕手劲大捏坏了地瓜憨头憨脑的可爱造型。田野的气息迎面而来,甜甜的、香香的。一下子,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长汀的一个小村庄,碧波荡漾的河水,重重叠叠的高山,青山绿水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国庆回家,只见原来朴素的矮房已经改头换面。商店多了,道路宽了,生活也更好了。大家都模仿流行的城建风格,拆了许多旧房子,立起了新楼,全都铺上了红红绿绿的砖,显得有些土气。
家乡在变,变得让人不认识了,空气中充满了新经济时代的因子。家乡的人事已非昨日,景与物悄悄地变模糊,可是,家乡的味道却越来越浓郁地包围着我。
我轻轻地合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家乡的味道。原来,家乡的味道是这样的美,早已沁入我的心腑。
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气的气息。
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家里的院子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兰花、君子兰、铁树、宝珠茶花、夜来香,后院还有一株葡萄和李树……因为爷爷很喜欢种花,特别是兰花,所以兰花便种得最多。
后院那颗很大很大的树,要好几个小孩才能环抱住它。现在我还不确定那是什么树,但是我一昧地认为它就是李树。大概是秋天吧,它就会结一树的李子,然后落个满地,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捡个不停。
最喜欢夏夜,那时,夜来香就会悄悄绽放,散发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轻轻的缭绕在你身边,那是夏夜的气息。香味在空气中似有似无,暗香浮动,当你再走进一步时才感觉得更真切。夜来香总是引来一些萤火虫,我们便关了灯,看那些萤火虫带着淡绿的微弱的光芒飞来飞去,那是夏夜的点点星光。吃饭时,晚风吹来夜来香的馥郁芬芳,萤火虫在脚边飞舞。于是,吃饭也便成了一种享受
回乡下老家时,坐在车上,大片大片嫩黄的油菜花闪过,而空气里布满了泥土那略带着土腥味的芳香。而我最爱乡下的黄昏,披着夕阳去找野茶花、栀子花。
现在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渴望着美的滋润了。
刚刚开春,兰花就来报信了。受不了花香的诱惑,淘气的我常常把花采下来玩。表姐就把已绽放的花瓣一片片地夹在书页之中。不知几时,书页里的香气就跑出来,令我羡慕不已。
夏天六月,是看荷花的季节。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我和小伙伴就偷偷地去采荷花。我还为此掉进了池塘,但种种不愉快都被手擎着大把的荷花招摇过市的得意冲洗的无影无踪了。
八月桂花香。在爷爷教书的学校就栽了几棵桂树。每逢中午午休时,我就借着去找爷爷的理由进去。看着一簇簇鹅黄的桂花,闪过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就拼命地摇,桂花落了一身也落了一地。当然,免不了一顿爷爷的臭骂。
过年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放鞭炮的呛人味道,这时也是我最讨厌出门的时候,不定那个坏小子会往你身上扔一个响。而现在,耳边空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那股炮竹的气息也变得好闻了。
家乡的味道,就这样一丝丝,一缕缕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不敢忘!
而记忆就这样融化在家乡的味道里,任由一点点的思念,也会牵引出无尽的思绪,够我在异乡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品尝……
描写家乡美食的散文随笔篇二:家乡的橘子全国各地都出产橘子,我很喜欢我故乡的橘子。
下过几场春雨,橘子树的枝条上冒出了许多浅绿色的嫩芽,过了十多天,枝头上开满了像雪一样的白色小花,微微春风吹过,远看去,就像一只只白蝴蝶在翩翩起舞。当你走近橘树,一丝丝清香会钻进你的鼻子,沁入你的心房,令你醉而忘返。
天气一天天变暖,小橘花纷纷落下,树下便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雪,绿豆般大小的橘子也争先恐后地往外冒。这时的橘子翠绿翠绿的,捏一捏硬硬的,味道又涩又苦,根本看不出是橘子;橘子一天天长大,你再看,有葡萄般大了,橘子的形状就出来了,它表面皱皱的,就像一个历经风霜的老人的脸样,这时的橘子泛着青青的颜色,味道又苦又酸,根本无法入口,你嘴再馋也不能吃;到了七、八月份,橘子长成苹果般大小,表皮已经光滑了许多,淡青中渐渐泛黄,这时橘子的味道酸中带甜,你如果嘴馋又不怕酸,就可以摘一个尝一尝,可别吃多了,吃多了牙齿会酸掉的;中秋节前,橘子成熟了,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橘子,就像挂着一个个小灯笼,看着是那样诱人。
成熟的橘子个大味浓,你摸摸它,皮柔柔的,软软的,光溜溜的真可爱。当你把它黄黄的皮剥开,就可以看见那鲜嫩的果肉一瓣瓣的紧挨在一起,像一个个小朋友拥抱在一起,似乎还在窃窃私语,你摘一瓣尝尝,甜津津的,让你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橘子不仅好吃,作用也不少,它有丰富的营养,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橘子的皮可以入药,顺气开胃,还能提神呢!我非常喜欢我家乡的橘子,因为它陪着我健康成长。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了我家乡的橘子?是不是也想亲口尝一尝我家乡的橘子?那么,请到我家乡来做客。
描写家乡美食的散文随笔篇三:家乡的小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
鱼香肉丝是我们这儿著名的风味小吃。
鱼香肉丝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错。一个盘子中有绿油油的青椒,红艳艳的萝卜,黄澄澄的肉丝格外显眼,再浇上火红的辣汤,真令人垂涎三尺。
鱼香肉丝的做法很简单,把肉,胡萝卜。青椒都切成丝备用。在锅内倒入少许油,放入肉丝炒熟,让后倒在盘子里,再往锅里放入生姜,葱,辣椒,番茄酱,料酒等调料爆炒片刻,然后放入萝卜,青椒,翻炒,几分钟后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便做成了。
吃鱼香肉丝也挺有趣的,吃胡萝卜时,我总爱先用舌头舔一舔上面的辣汤味。然后再放进嘴里,慢慢品味它内在的味道。有一次,妈妈回来晚了,但还是烧了我百吃不厌的鱼香肉丝,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便香喷喷的吃起来,真香啊,辣中带着微甜,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就这样,不一会儿,满满一盆鱼香肉丝就到了我肚子里,弄得满嘴都是辣汤,爸爸妈妈看我这副“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描写家乡美食的散文随笔篇四:我爱家乡的小吃家乡座落在一个享有“小南京”之称的浦市镇,那里的山水美如画,而那里的小吃在镇上也是远近驰名的,不过,我们家乡最有名的就要数饺子了。
做饺子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不是很简单。
首先,从集市上买来新鲜的肉,把它切碎,剁成肉馅儿,然后将早已准备好的面粉放进一个盆子里,再加入适当的水,就可以和面了,三下五除二,面就和好了,接着把和好的面团放到蒸板上,拿起擀面杖,将面团擀一会儿,饺子皮就好了。但是你一定要注意,饺子皮不能太薄,因为太薄了,饺子皮里的肉馅儿会不听话,从饺子皮的缝隙当中钻出来;饺子皮不能太厚,因为太厚了,饺子放到水里煮就不那么容易熟。所以,饺子皮一定要厚薄适中,恰到好处。
饺子做好了,就要把它放到沸腾的开水里煮,煮饺子一定要有耐心。过了两三分钟,饺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东躲西藏。又过了一会儿,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水里活蹦乱跳,嬉戏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锅子里面的饺子也一直在沸腾。过了不久,我见时间已到,便连忙拿来一个碗,盛了几个饺子,我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了嘴里。哇!真好吃,一股淡淡的汁水从我的嘴角里流了出来,真是只羡饺子不羡仙啊!我细细地品味着那个味道,就连天上的神仙也难得几回闻。我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无法形容、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说:“我以饺子为天!”家乡的饺子有着家乡那独特的味道。
二、家乡的炊烟(散文)
家乡的炊烟(散文)
文/高传博
放寒假我回到了家乡,看着家乡房顶上的袅袅炊烟,我陶醉了,多么亲切的炊烟啊!多年不见了,它缥缈如云,朦胧似梦,此刻,它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家乡的从前……
吉林省榆树市先锋乡民权村兴隆堡屯就是我的出生地,是我可爱的家乡。记得小时候,天刚亮,当一家烟囱里的炊烟升起,随着轻风升腾起来。这时我的母亲就会系上围裙点燃起灶火,瞬间我家烟囱里的炊烟升起。灶坑前,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她把一根根柴禾添进炉膛,将锅里的水烧沸。不一会,我就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
家乡清晨的炊烟是最美的,淡淡的蓝蓝的炊烟,在土坯结构的农家小院里的房顶上,绿树上弥漫,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晨风吹来,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迷雾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时,抖动翅膀的大公鸡,懒懒地啼着,悠闲蹒跚哞鸣的老黄牛,懒惰肥胖的大黑猪,在院落的窝中睡觉的大黄狗,蹲在鸡架睡觉老母鸡,活蹦乱跳的的孩子们,挎筐拾粪的老汉……构成了庄稼院一派祥和安乐的图画。
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的人们,在这片黑土地上繁衍生息。农忙时出工的人们要早起,炊烟也跟着早早飘起,天还没放亮。空气中还散发着潮湿的牲口粪便气味,吃过早饭后,去田地里劳作的人们都走了。
这时,剩下的闲人们都会三三两两地聚在榆树底下闲聊。还有狗狗乖乖趴在主人的身边,尽情享受着这份快乐,老人们讲着过去的故事,一脸的骄傲,一脸的沧桑,一脸的自豪。说到高兴时那一脸的沟壑都舒展开了,显得是那样的慈祥,有的还给后生讲村子的发展史,太阳慵懒升起却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家乡的土地上长满了庄稼:有玉米、谷子、黄豆、高粱、糜子、小麦,它们都是乡亲们赖以生存和用以解决温饱问题的食粮。秋收过后,像玉米杆儿、豆杆儿、高粱杆儿、麦杆儿等,乡亲们的家里屋外都堆满了这些柴草,用它们来煮熟庄户人家的一日三餐。
后来,我去镇里读高中。有时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来,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回家的步伐。因为我知道:炊烟里有柴草的味道,夹杂着淡淡葱花、米饭的飘香、妈妈做的玉米大碴粥、小米饭、高粱米饭、酸菜馅饺子、土豆酱香……
暮霭,炊烟袅袅升起,晚霞映照下高低不齐的小房,升腾着一种淳朴和善良,显得古朴、恬静与美丽。伴随着炊烟的升腾,田间劳作的人们在炊烟的呼唤下,赶着老牛的、扶着马犁杖的、扛着锄头的顺着村道走回来。顿时,马的嘶鸣声,牛的哞哞声,羊的咩咩声,个别家铁牛的隆隆声,狗吠声,鸡叫声,汇成了农家欢乐的海洋。
随着年龄的增长,怀乡的情绪渐渐地浓了,旷野里的那缕缕炊烟,时时在怀乡的情绪中缭绕着,经久不散。漂浮在家乡的炊烟,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而谙熟,总让人有一种归家后的甜蜜和疲惫时的抚慰。好想再一次,闻一闻故乡炊烟的味道,好想再一次,闻一闻锅台旁边妈妈做的小米饭、玉米碴粥、高粱米饭、黄米饭、整日贴的玉米面大饼子的甜美味道,那种甜甜的清香至今萦绕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妈妈打的土豆酱、茄酱的那份浓香刻在了我的记忆中,围在妈妈身边讨要黄瓜瓤、酸菜心儿,那份记忆刻在了心上,我永不能忘记的家中的粘豆包和妈妈捞小米饭后就忙着去喝的小米汤……
炊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日三餐升起,飘逸、缭绕;炊烟更是一缕缕乡情,在故乡的这片热土上生根、让漂泊异乡的人魂牵梦绕。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缕缕炊烟掠过屋顶,如雾般随风飘荡,炊烟总是让人感觉温暖的,那烟火的味道和着饭香,让远行的人感到安心。很久以前,父亲手指炊烟对我说:“人活着就是要像这炊烟,向高处走,向远方走。”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父亲远望的目光,记住了炊烟的方向,记住了头顶那一片纯净湛蓝的天空。我一直想,我离开炊烟的时候,一定要是满怀希望的,我相信连那无言的炊烟都会为我感到骄傲!家乡的炊烟只因裹挟着乡情,便多了一份亲切与温馨。氤氲着乡情的炊烟里,演绎着乡亲、故土、农作物这故乡三宝间的缠绵缱绻、寄托和依存。
后来,我如愿远行。从故乡到镇里上高中,从镇到省城读大学,又从省城毕业后在县城工作……我在我和炊烟都憧憬的县城里,奔波于生活,浪迹在异乡,艰难地在城市里穿行着。但是,我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中,总会时时怀念起故乡,怀念起那炊烟飘动的村庄。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
十三年前的冬天,我回老家探望母亲,正好赶上土豆成熟的时节,母亲幸福地对我说:“老三,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烤土豆了,给你烤两个吧!”
那天,母亲在土灶里烤着土豆,小心谨慎、翻来覆去慢慢烤,生怕稍不留神就会把土豆烤糊烧黑。土豆烤熟的时候,母亲长叹一声:“唉!人老了,手脚不麻利了,还是烤糊了。”母亲的神态,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我吃着母亲亲手烤制的土豆,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小时候母亲经常在火盆里给我们兄弟姐妹烤土豆、烤豆包、烤玉米、烤小麦、爆玉米……我知道,这烤土豆分明是一颗拳拳的慈母之心啊!
如今的家乡,耕牛和马都已退休,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脱粒机……机械化作业给农家带来了效益,解放了劳动力,一个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小康村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突飞猛进。城乡无差别,农民富裕、国泰民安。家乡的炊烟悠哉游哉,乐在空中漂浮,笑成一个又一个圆圈。
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家乡的炊烟,就是我对故土的一缕悠长的思念。家乡的炊烟里裹携着浓郁的乡情,乡情离不开对旧时的回忆,从老屋升起的炊烟和家乡的庄稼田林开始,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对家乡的爱,在我们每个人心底滋生、扎根。如今,时过境迁,世事沧桑,家乡的那棵老榆树、破旧的老屋,只能停留在回忆里,驻守在我的梦境中……
多少年来,那淡淡妖娆的炊烟一直轻盈飘渺在我的记忆中,它如一幅永不褪色的多彩画卷,定格在我的心里,缠绕在我的心头,牵引着我思乡的脚步。不管我回到家乡还是行走到异域他乡,只要看到那飘悠升起的炊烟,闻到空中散发燃烧柴草的清香,我的心中就会感觉到少有的温馨。
2020年1月2日于家中
作者简介:
高传博,男,1963年出生,吉林省榆树市人,退役军人,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长春市作家协会、榆树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树市诗歌学会理事。作品散见于《吉林日报》《劳动新闻》《沈阳日报》《长春日报》《吉林工人报》《吉林农民报》和《参花》《春风文艺》等刊物。
三、我家乡的味道散文
怀念家乡,氤氲在心里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
没有绿水青山,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宽敞的街路,也没有霓虹闪烁,只有几十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榆树,聚集在村东那片长满青苔和杂草的坡地上。坡上,朝阳面坐落着几十所茅草房,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我梦起始的地方。
我家的两间草房位于小村的中心地段,坐北朝南,房前是不足百米的小院,院墙是用草泥坯垒砌而成的,有一人多高。房后是个小菜园,里面除了种些黄瓜、柿子、茄子、辣椒等时令蔬菜以外还有两棵果树,一棵杏树,一棵太平果。从果树开花坐果的时候起,我就整天泡在小园里,围着这两棵果树,像数星星一样一遍一遍地数着树上的果子。那时我只有五六岁,但也懂得“看家护院”了。白天父母去参加劳动,我就坐在后窗上看着这两个果树,数着、盼着果儿们快快长大成熟......
麦黄的时候杏儿也黄了,诱人的杏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这时我也更加“忙碌”了,一大早就从后窗跳入小园,捡拾被夜风摇落的杏子,然后重新数数还有多少个长在树上。晚上,一听见“大黄”的汪汪声,我就会立马起身,撩开后窗帘,两眼死死地盯着那棵杏树,唯恐有人来偷。
立秋前后杏儿就可以收获了,打下来的杏儿一时吃不了,母亲就会东家一碗儿西家一碗儿地送给邻居家小孩儿们尝尝鲜,剩下的用柳条筐装好,吊在菜窖里,慢慢享用。
九月中旬太平果也熟了,父亲搬来梯子,把梯子最上边的那蹬缠上破布,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梯子靠在树干上。父亲站在梯子上,用剪子采摘果实。这时候我总是抢过母亲手里的柳条筐,站在梯子下面,接父亲摘下的果子。通红的果子上面挂着一层白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禁不住诱惑,挑了一捧又红又大的果子到一边吃,“少吃哦,吃多了会倒牙的!”,母亲的忠告,早被诱人的果香湮没,直到吃得舌头发麻,不敢吸气,一吸气满口牙都疼才罢休。
每年收果的时候,母亲都会到供销社买斤白糖,给我们做太平果“罐头”。母亲做的罐头汁浓味正,酸甜可口,回味无穷。习惯了母亲的味道,一生对太平果罐头都情有独钟,每年中秋,也都会尝试自己做太平果罐头,可是无论怎样调制配方,也做不出当年母亲的味道,这或许就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心灵上的感受吧!
我家道东南有一口供全村人畜饮用的老井,这是小村的生命之源。听老辈们讲,这口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年,孙氏三兄弟闯关东来到此地,见这里水丰草茂,土地肥沃,便定居在此,挖了这口井,供人畜饮用。据说当年挖这口井的时候,请了一个非常有名的阴阳先生看风水,说来也神奇,这口井水不仅清冽甘甜,而且冬暖夏凉。夏天,水面与井口有六七丈距离,水深不见底,打上来的水如冰泉一般清凉。冬天,井水汩汩冒泡,井口不断有白雾涌出,水面与井口不足丈余,打上来的水泛着气泡,温度要比常温高很多。村里祖祖辈辈都是吃这口井里的水长大的,从不长病长灾。这口井的四壁原本是一拃多厚的榆木板,七十年代初,村里来了工作队,说是工厂派来帮农村搞“两管五改”的.。他们说这口井不卫生,雨水、灰尘都能落到井里,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得病。没过几天,来了一辆吊车和几辆装满一人来粗水泥管的大卡车,将榆木板被换成水泥管,并且在井口上搭了一个遮雨棚。可是打那以后,这口井就不再神奇了,不仅水越来越少,味道也不对,又腥又臭。无奈之下,在距离老井西南不足百米的地方又打了口新井,尽管这口井挖了一百多米深,也采用榆木板做井坳,可是打出来的水还是没有原先那口井水清冽甘甜,温润心灵。后来村里安了自来水,两口土井被坉死了。饮水虽然卫生了,可是得病的人却越来越多......
在距老井以北不足二十米的地方有个石碾子,虽然当时村里已经有磨米机、磨面机了,可是人们还是习惯用石碾子磨米、磨面。他们说用石碾子磨出来的米面有韧劲,味道也好。其实这只是一个说辞,用机器磨米磨面得花钱,乡下人都是勤俭持家的好手,谁愿意有现成的碾子不用而花钱去磨呢!
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拉面子,包黏豆包。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粘豆包,那可是个技术活,首先把糜子(大黄米)上碾子脱壳、磨成粉,然后和成面,放在大盆或缸里发酵。发酵是最关键的环节,发酵好的黄米面有一股淡淡的酸甜味,而且不沾手,蒸出来的豆包既有黏性又有韧劲。没发透的黄米面有一股生米味,蒸出来的豆包发死,不筋道,吃到嘴里发辣。发过劲儿的黄米面不仅发酸,而且还有一股臭味,蒸出来的豆包发糟,没有韧劲。
每年包豆包都是母亲和面,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往里加水,她说面要和的硬点,面发了以后会自然变稀,面和稀了再往里加生面豆包就不好吃了。发面一般需要三四天时间,这期间母亲开始挑豆,烀豆馅。我家每年都包大芸豆和红小豆两种馅的豆包,我爱吃红小豆馅的,因为红小豆馅是甜的,里面加了糖精。烀豆馅要用大铁锅,柴火慢慢地烀,豆馅烀好了要焖上几个小时,然后用木槌捣成泥,再攥成鸡蛋黄大小的团,放在盖帘上,拿到外面冻上。包豆包的时候都是几家邻居合作,今天包你家的,明天包我家的,发面之前就互相通告好了,谁家先发,谁家后发,以免冲突。
包冻透以后,就可以上锅蒸了,母亲一锅一锅地蒸,蒸熟的豆包再拿到外面冻上,冻透了以后放进仓房的大缸里,盖好盖,上面压上重物,防止猪、狗、鸡、老鼠等祸害。蒸熟了再冻上的豆包能保存很长时间,即使过完年外边开化了,缸里的豆包也不化。开始我并不懂为什么要把冻好的豆包蒸熟了再冻上,就问母亲,母亲说生豆包没有粘性,一开化豆包皮儿就粉了,不好保存。蒸熟的豆包有粘性,不爱化,即便是化了,皮儿也不粉。
那个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包粘豆包,尽管都是一个碾子磨出来的粉,一口井里的水和的面,可是做出来的味道却不一样,一家一个味。这时候,左邻右舍就会你给我家端一盆,我给你家端一盆的相互品尝,至于究竟谁家的黏豆包好吃,谁也说不出个名堂来,总之,百家百味,都是家乡的味道!
日子就是在这不经意间一天天过去的。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小村已发展演变成集工业、农业、养殖、外贸加工、运输等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全村六百多户,几乎家家都拥有汽车、摩托车,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家乡富了,人富了,可这丝毫没有影响种田人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每年的腊月,他们依然会包粘豆包,只不过磨面的不再是石碾子,当年的石碾子就像岁月里的尘土,被风刮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