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下独酌 改编散文60字

花丛间的主人公拿着一盏酒,自斟自饮却没有知心的人陪伴。天上的明月,你下来陪我一起喝吧。再加上影子做伴我们就是三个人了。月亮,你不喝啊?你是不知道美酒的乐趣。影子你怎么只会跟着我呢?我这么孤单无用。我们一起借着春色玩耍一番吧!我高歌起来,月亮你在天空游走不舍得离开。我低舞起来,影子也跟着我一起欢悦。清醒的我们要及时欢快的玩耍,酒醉后咱们就要别离了。明月以后就像我们这样做忘情的朋友吧,下次我们继续在天河的两边玩耍吧!

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朋友: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思路】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应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③能够进行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②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③运用联想与想像,扩写、续写、创写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④通过自主合作、对比阅读,来欣赏、感悟《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

【教学重、难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④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

【教法】①创设情境法②疑读法③议读法

【学法】①小组竞赛法②想象法③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了解巴金的创作经历;搜集有关日月的故事,各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作好简要分析。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故事导趣。

1、三分钟讲故事比赛:“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目的: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

二、欣赏朗读:

1、自由朗读(音准、节奏)

2、同桌朗读(初步评价感情把握)

3、教师范读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学生默读全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3、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教师巡堂,适时引导,并搜集有价值问题或观点。)

问题如: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4)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

(5)“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6)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第二课时

四、朗读:

1、各小组派代表感情朗读;

2、全班感情朗读;

3、分组朗读,设置评分等级。(师生共评)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等级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

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

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

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读flash:

1、小组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2、请你将巴金对“日”的情感进行延续,自由选择《日》中任意一段(句),进行扩写或续写,也可仿照其进行创写。(学生完成后将所写语段读出,师生共评)

六、播放《月》朗读flash: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2)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炽热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作业:

1、选择你最钟爱或最有感触的物品,仿照《日》,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2、搜集带“日”或“月”的古诗词,整理归类,工整地抄写在《素材本》中。

板书:

日月

发光、发热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

死—————不如—————生

轰轰烈烈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对生者的期望)

篇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教学思路】

本文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好似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解读这首诗时,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于诵读中展现海燕的活动空间,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海燕大无畏的精神,体会象征,对比,拟人等手法的运用技巧,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②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①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②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把生活感受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

②提问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③练习法: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复习《雷电颂》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诗歌?或者你喜欢诗歌的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学对散文是情有独衷,因为散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们要两者兼得,怎们办呢?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就是散文诗。今天我们就走进《海燕》一文(板书,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2.熟悉背景,把握时代脉博。(让学生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要对海燕进行歌颂)

(1)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在全班交流。

(2)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范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哪些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理出文章中表现的主要形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

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海燕的精神内涵。(答案可能有:临危不惧、高傲、勇敢等)

四.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好似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2.学生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本文中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作用,具体分析海燕的形象。

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表现出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赏析:先承接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后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在这里,作者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四:文章的最后三段。

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

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4.课文还描写了其他的动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其他动物的句子,用曲线划出表现其精神的关键词语。

提示:海鸥、海鸭、企鹅;恐惧。

【板书】:

海鸥

海鸭恐惧

三、月下独酌散文诗

1、孤独

一个人独处一间小屋子里。一盏灯,一张桌,一纸一笔,一个瘦弱的身影。

听怀旧的老歌,看顾城的诗,这是孤独吗!孤独,也是最具内涵的孤独。

坐在海边,站在山顶,靠着老树,迎风沐雨。听大雁高歌,看星斗时隐时现,这是孤独吗?

孤独,也是最美丽的孤独。

从不懂事的孩童直到暮年老人,任何一个人和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命一样,都在感受着孤独。并体验着孤独。其实孤独更是一种渴望,渴望情感,渴望理解,渴望真诚!

我从不怕孤独。因为在孤独中才不会压抑自己的良知,人性才会彻底的暴露,思想才会充满对全世界的清纯。

因为孤独,我才会成为思考的哲人,才会坦然的面对布满荆棘的人生。

2、蝉

夜也会唱歌吗?琴断了。十字街头,风乍然凝立,朋友们——陌生的人们,竟然温暖了我的幻想。

生命是空,一切是空;空空的如同天地之间那一缕摸不到,看不着的呼吸。

蝉,一生一世堆垒着一块清白的碑,而我却不知道我的将来了;或真的受了一点感动;感觉中,我恍惚的长出一双翅膀,索性一头扎入夜色中流一腔露水。

我是一只单纯的蝉,日夜思想着绿色的甜蜜。

3、等待

等待意味着什么?是坚持,固守,执著……

等待是一种心灵的劝慰,是缄默了多少个世纪以后涌起激情的礁石,是生命长青的古树。

等待也是一种成功。

因为生命至始至终都在坚守一种真挚的爱,那么等待的将来就会有如波涛汹涌的大海,那爱之长河,爱将一泻千里……

4、弓

母亲是一张弓,母爱是利剑,把人世间最纯真的爱的结晶射向天空,穿透风,越过高山,沉淀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直冲向浩瀚的长空。

母亲便真的只是一张弓了,只能听风的怒号,却无力欣赏大鹏展翅。

五十年过去了,天也会老吗?

5、石

大千世界,万物众生,我唯独喜欢石。这也是我喜欢上山的缘故吧,尤其偏爱山之石。

独坐山间,看满山的石头,猛然发觉石包含着一种很强烈的生命意识。只因它有骨,是冷峻、坚强、清狂之骨。

有诗人写石是寂寞的,我并不这样认为。

石是一首歌,让人怀旧感伤而又振奋激情。

石是一幅画,给人品味生命的萧索也给人醉于生命的激狂。

于是,我与自然中的所有生灵都喜欢与它结伴。

6、柠檬花

柠檬花开了,蕊中有泪吗?伴着芳香,主人醒了。

一串晶莹的泪从花蕊中滴落,一段美丽的相遇讲述着一位爱柠檬花的女孩。那首盈满故事的情歌,是为谁轻轻吟唱;那娇羞清香的开放,又是为谁沉醉?

带着心事的风敲开窗,是你那迷人的舞姿,飘一场花瓣雨吗?依依不舍啊……

窗内,一片月光,凝着一滩泪迹。

7、种子

秋深叶黄,我由此深沉。

看枯树滴下的冷冷晶莹,我的心毅然的去承受漂泊的雪季。不要,不要让大地上的所有生灵都感到无助。

我情愿涉过褪色的季节,跋过冬的河湾,去寻一片莹洁的绿色。

哪怕我衣着褴褛不堪,哪怕我的身躯结冻成风景,只要春愿敞开害羞的胸怀,绽放剔透的美丽。

那么,我情愿冰冻成一粒种子。

8、随想

睡去了,怀里拥着一捧黄土;还是思念那漂泊的岁月吗?从黄河到万里长城,从空旷的长空,一直走到深深的黄土里。

胡须是黑的;那干涸的河床,任四季风扯裂每一片皮肤。

凉夜下着冷冷的雨,红红的花在几度地壳的变迁中,染成白色;那块高高的石碑是什么时候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在寂静的夜里淌着一腔沸腾的热泪!

听黄昏一声长鸣,看鸟儿落在草丛里;想那醒来的魂魄,长着一双翅膀从遥远的长空深处飞来。

9、等待

夕阳醒了,天空的脸面开始绯红;农庄的炊烟在阵阵清风中挥洒着几许愁肠。我愿意站在旷野中,在昨夜的秋收之后。

一群大雁飞来飞去,我的心头回落着一长串的哨声,哨声给我一种热烈的想象;我开始微笑的等待,等待着你的到来。

是你在远方的天空,拿起纯情的画笔涂画一抹秋的果实,和我深长的记忆吗?在淡雅的夕阳里,在空无人际的旷野里,在昨夜秋收之后;我化做一只鸟儿,为老树的旧巢衔几根新的树枝。

10、乡思

梦再长,长不过千古岁月;情再重,重不过一把黄土;泪再稠,却也粘合不上天与地的缝隙。

不回头,把走过的`城市都当做故乡!

风尘中,眼里噙着的记忆,好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故乡。

我却不回头,怕转过身,空空的,空空的天空被天才的画家一笔一幅柔情,一笔一色山水。

那股沉沉的乡思之情啊!我不敢亲吻,更不敢侧耳倾听。甜甜的乡土,袅娜的炊烟,疯狂滋长的柳条;记忆中的每一双热情的双手,那种声音从远到近,从微弱到热烈。

我狠下心咽下火热的情愫,执著的向前走。

一行鸟儿衔着我的沉沉的乡思,飞回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直到起点。

11、梅花

花谢时节,梅开花。看梅花随风飘落,我的灵感也不知飘向何方了;漫天雪花、漫天梅花、漫天我的思绪。

那许许多多的激情呢?因孤寂而再生;放声哭泣,是因至真至纯的人性荡然无存了吗?

记不住每一个冬季,记住的是梅开时节。

12、小草

我把眼泪与血液,汇着小溪,淌入大海;我把我的躯体埋入树根底下,吸取大地的营养;我把我的脸面,躲藏在一片秋叶的背后来窥视季节的表情。

于是,我也就成了自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味着死亡并非死亡。

听黄土地一声吟唱,看坟头那嫩绿的一片清新,我情愿做一株小草,因为大地母亲会永远拥抱着我。

13、月色

月是你,你有月光样子的眸子。在遥远的云层里,把我带入千古的梦境;我仿佛长成传说中的那棵槐树;槐树是弦,弦是鹊桥。

那个日子,喜鹊都到哪里去了呢?是风,还是心跳,让天河传递一脉柔情。

我红着脸,任距离提起行囊,任现实长出荒草,任沉默的泪水,浸湿了这个多情的世界。

星却也竟然不顾我的怀想,悠然的睡得那样香甜,而我还是在痴情的遐想。你是月,月有你一样的眸子。

14、土地

我是土地的儿子,土地又是谁的子孙呢?

看那棵树,弓着背,任风摇落最后一片叶子,叶子顺河水直下,一直落入我的目光中,目光永远也走不完沧桑岁月。

不禁又问,流水会流回来吗?

那土地饥渴的目光到底在祈盼什么?

古老的树呢?根执著地扎在深深的土里,而我已然靠在树下,一脸祥和地睡去。

15、茶

茶本是甜的,只因你的口和心苦,才会品出茶是苦的。

假如你放下所有的执著和忧愁,从生活中走出来。仅仅把自己当做一个生灵,把自己轻飘成一阵风。

那么,你会渐渐闻到一股清香、温情和甜美的味道。慢慢饮一口,细细咀嚼,那股神奇的液体从你的口一直进入心里,又会在你的每一片皮肤里溢出来,飘向窗外。

顿时,阳光、雨露、空气黯然失色。

再一饮而尽,那你就如神仙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