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早的紫竹院广场舞

最早的紫竹院广场舞有《雪山阿佳》、《鸿雁》、《心上的罗加》等。

广场舞蹈是在广场、院坝等开阔空间上,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集娱乐性、表演性和健身性为一体的群众性、社会性舞蹈活动。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三环内,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有蜀南竹海的竹园别致,又有兔耳岭的灵石草甸景观。

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2006年7月1日起,紫竹院公园免费参观。

紫竹院一带,昔日曾有多处优美景观。曾是高梁河的发源地,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金代大定二十七年(1159年)以后,以往上游开挖河道,增辟水源,此地就成了一个蓄水湖。流经园内的南长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道,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广源闸则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

明代,为使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所阻直驶西郊,就在南长河的南岸开凿一条河汊子,以利大船往来,紫竹院园址就是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明代万历五年(1577),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清代这一带设有行宫和码头,皇室人员乘船去颐和园经过这里。

清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由此得名。光绪年间重修。

二、紫竹院广场舞苏科老师来自哪

紫竹院广场舞队,领舞苏科老师是北京人。

舞蹈队老师名叫苏科,今年64岁,是紫竹舞蹈队的舞蹈老师。他的儿子小苏哽咽着告诉记者,11月8日早上,父亲跟往常一样,去龙潭湖公园教学员们练习舞蹈。“没想到再次见到父亲,已经阴阳两隔。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谁也没有想到。

”小苏说,父亲喜欢舞蹈,虽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但在龙潭湖公园里跳舞已经跳了8年多,教别人跳舞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因为热爱,所以苏老师的民族舞蹈动作非常标准。

小苏说,其实今年3月份,父亲就因为脑梗,在紫竹院公园教学员练习舞蹈时晕倒了。“当时恢复得挺好,父亲太喜欢跳舞了,脑梗恢复后又回到公园里教大家练习舞蹈。”

龙潭湖公园舞蹈队老师的名字叫做苏科,他今年已经64岁了,是紫竹舞蹈队的舞蹈老师,他并非专业人士,但由于热爱跳舞,在龙潭湖公园里,已经跳舞跳了八年多了。教别人跳舞的时间也有6,7年的时间,因为热爱,所以他的民族舞蹈动作非常的标准,非常优美。

其实,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就确诊过脑梗,在今年的11月8日,最后因为跳舞时心梗不幸离世了。

热爱舞蹈,最后也在舞蹈上安然离世,也算是一种所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