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是一场修行——读安妮宝贝《眠空》

                                

安妮宝贝,作家。原名:励婕

 出生年月:1974.7.11

 星座:巨蟹座。

 祖籍:浙江宁波象山人

 曾从事职业:金融、广告、编辑

 目前职业:网络编辑,自由专栏撰稿和写作者

 喜欢:爱尔兰音乐,长途旅行,鸢尾,电影,散步

 2007年10月1日,安妮宝贝在北京生下一个女儿。

是1999年开始读安妮宝贝的作品,在《榕树下》,一个相当文学和文艺的网站,那时候刚刚接触网络。与她的文字一见倾心,一路走来,已过十几年。

记得初初与别人提起这个名字,被当时一位传媒界大哥嗤鼻,因为那个时候有个叫“上海宝贝”的以身体写作为噱头而名声大噪。

 但是,安妮是不一样的,这个来自南方小城的巨蟹座女子,以她的敏感、自省、清洌、疏离,轻意俘获具有相同气质和经历的人。

 从《七月与安生》《彼岸花》《告别薇安》《八月未央》等描述城市游离者边缘生活的颓废与冷冽,到《蔷薇岛屿》《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的自省、清淡和内心观照。安妮宝贝的作品在我的生活中,成为很多个不眠夜晚的陪伴。

   特别是《春宴》,彼时正值一场内心纠结和挣扎的情事,读书过程中几度有感落泪,书读完了,心事也霍然了很多。

最近的这部《眠空》,书收到后在数夜内一气读完,并手录笔记无数,是近期做的最为尽心的一件事。这本书没有故事,是一段一段看似无序又有联接的随笔,类似于“说说”或“微博”。其间有无数语句让人扼腕叹息,深以为然。

关于亲情

安妮最初的作品中,主人公无一不热烈而清冷,她们极其渴望感情,又极度敏感和残酷。现在看来,是有着一定心理原因的,因为童年生活的不被认同和不被关爱。她说:

“孩子需要小心对待,需要亲吻、拥抱、关注、鼓励。需要确认的爱与安全。被剥夺这些,心里不免暗藏坑洞。如此,也许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因为内心的敏感和情感被压抑,能量剧烈冲撞,需要释放。但这些冲撞可能带来牺牲。如果不经历有效的调整,心会与碎裂结盟,并最终被自己毁灭。”

“这样的人,需要更为顽强和长久的自我认知的过程。需要一生的自我帮助和教育来让自己恢复和愈合。”

结束和明了一段灰暗的内心历程,通过孕育或许是最好的途径,新的生命让我们学会关爱别人,学会原谅和包容。她对女儿说:

安妮宝贝作品中母亲的角色,总是优雅清丽,沉默自持。她们也会为情感而不顾一切,在小小孩童的眼中,是隔过约会的母亲望向窗外飞过的一排白鸟的未知和寂寞。

“但现今,我学习纵容她,接受她做自己喜欢的事。”

“情感是一种残酷而理性的训练。通过检验,克服天性中的虚弱、沉溺和执着。欲望使我们得到机会打开对方内心的黑暗,区别只在于谁先识破这困守之境。”

“一些人爱你,但他们所爱的,也许是由你而生发出来的幻象。他们所爱的,仍是自己的心。你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是他们隔岸相望的烟火。”

“失恋,失爱,失婚,其实都是琐碎的事,微小的事。无法负担的是认为将会独活的惶然。为情所伤的人,也可以选择强颜欢笑的煎熬下去。终究会有新人出现,也许没有。终究会有新的生活出现,也许没有。但如果失去信念,在这样的困境里不再相信自己,得不到意志的凭靠,只能堕落于这消失的记忆的回声。”

“把手中的匕首给他,把伤疤暴露给他。这个接下你的匕首,看了你伤疤的人,是可以爱的。”(看至此泪流满面!)

“感情在男女生命中的地位不同,这由生理性和社会性决定。在电影中可见,对现实呈理性态度的男子,不断的退缩、背叛、妥协、放弃,如同幼童般肆无忌惮无担当之意。对感情飞蛾扑火的女子,原本可以独自存活,却对熄灭的烟火大会充满留恋。拖拖扯扯,直到万念俱灰。”

“最终不过说明,男女属性不同,无法在灵魂层面共存。肉身的痴缠又能维持到几时,这具躯壳终会有衰老病弱和命尽的一天。”“人与人,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境况,走自己的道路。寻求各自的自我解决。即便在爱恋中,我们也是如此形单影只。”

关于人际

很欣赏安妮的为人之道,她清冷自持,离群索居,住在城郊有花园的房子,闭门写作,出门散步。和几位相知的人保持长久的联系,电邮、写信、寄明信片。偶尔相约咖啡馆、剧场,交换彼此的爱物和思想。

关于自省

有一类人天生具备自省的潜质,经过的事,处过的人,都会被细细的分析和过滤。从中找出自我成长和领悟的道理。这样的人,一类成了艺术家,另外一类,尽管无所成就,但会活的自得其乐。

“人若能怀旧,是一种根基。一颗老心所象征的,不仅是湮没的时间,还有可贵的品质:端庄,静美,趋近自然和手工,专注,有敬畏。负载心意优雅的礼物,充盈他人的心。”

“感情虚无,世事无常,谁又能是拯救。除了相信自己,爱自己,充盈自己,完整自己,没有任何其他途径可以实现人对感情模式的纠正。”

“世间欢歌急锣,何以找到一处能够安顿身心。造出空中楼阁,分明不过是一个人的花好月圆。虚妄的游戏,诚恳的任务。仅存的一线自由。”

二、心灵随笔***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我们从中选择九个最重要、最能给我们带来感悟和启示的部分进行分享。

一、认识苦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它们摧残着我们的身体,折磨着我们的心志,令我们感到备受煎熬、身心俱疲甚至痛不欲生。根据佛陀的开示,获得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第一种苦是苦苦,指的是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给人身体或者精神上直接带来的痛苦。比如手被割破受伤了,肉体疼痛,苦;孩子闯祸了,劳心劳力,苦;老人生病住院了,忧心奔波,苦……这类典型的、每个人都认同的痛苦就是苦苦。

第二种苦是变苦,就是我们通常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其实它的本质是痛苦的,而快乐也终将演变成痛苦,就是变苦。比如我们喝可乐,吃炸鸡,吃的时候很愉快;但是吃多了后随之而来的是暴增的体重、身体上一圈一圈的肥肉、水桶腰、大象腿、麒麟臂……身材越来越臃肿肥胖,行动越来越迟缓,还可能面临三高、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危害。又如,谈恋爱时候是很快乐的,但是遇到矛盾、猜忌、争吵、相互指责或者分手了,就变成痛苦了。另外,有些人因此采取非常手段报复对方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痛苦,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致伤、致残、毁容乃至死亡,此类案例常常见诸报端,已是屡见不鲜了。因此,诸漏皆苦。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所有的快乐最后都会演化成痛苦:相聚的快乐隐含着分离的痛苦;年轻的快乐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的快乐隐含着养育子女各种操心和殚精竭虑的痛苦……这就是变苦

第三种苦是行苦,陷于轮回之中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的细微的痛苦,就是行苦。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分成了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其中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是精神上的痛苦,来自于人们在不同条件、情况下的各自感受。怨憎会是憎恶的、仇恨的人总是会碰到,就是常说的“冤家路窄”;爱离别是再爱的人最终一定会分离;求不得指的是人的欲求无法得到满足,想得到的东西永远得不到;不欲临是不想发生的事情常常会发生。

以上痛苦涵盖了我们从身体到精神层面不同类型的苦,堪布告诉我们: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起来是一件消极悲观的事,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执着在痛苦当中,觉得“为什么这样的事要发生在我身上?”、“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东西”……不愿意面对和接受已然发生的痛苦。结果痛苦反而会拼命纠缠你,使你更加痛苦和纠结。

寂天菩萨曾说过:“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一旦我们能够认识痛苦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面对和处理就可以坦然处之,反而大幅减缓了我们的痛苦。因此,只有了解痛苦,我们才能够直面痛苦,痛苦也就会变得更简单。

二、克服恐惧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恐惧?书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原因:焦虑和恐惧的核心是我们拒绝无常的发生。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不会永远存在和永远保持不变。当我们明知道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内心却拒绝接受,比如,我们必然会衰老、会长皱纹、身体会越来越差、会走不动路,那么我们就会觉得焦虑。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我们往往把幻化的东西当成是实际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和恒常性。不具固有性是无我,不具恒常性就是无常。

人们往往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熟悉它,你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无常的。熟悉无常能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有一个特别好的修炼方法是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这样你会发现只有平安、喜乐、发自内心的开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无常的发生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当一个人能够不对自我过于执着,不去纠结为什么偏偏针对我,真正做到相信无常、认识无常、面对无常的时候,恐惧感才能够逐渐消失。

三、人身难得

佛法特别强调人身难得。佛经上用一个比喻让我们了解投胎为人有多难:假设在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广阔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面有个小孔,木轭在海面上随意漂浮。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龟浮出海面的时候头刚好从木轭上面的小孔穿过的几率,比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还大。

为什么人身难得呢?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天道阿修罗和地狱的饿鬼畜生都没有顿悟成佛的机会。地狱饿鬼畜生每天生活在痛苦愚痴之中,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关注心灵修炼的问题。天人、阿修罗因为没有烦恼也没有修炼的动力。只有人,生活当中需要经历大量的痛苦,同时还有修炼的机会和可能。因而,六道中唯一最接近了悟最接近成佛最接近了脱生死的就是人身。因此常言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所以,我们要善用我们的人身。抓住机会做一些修行,认识自己的心灵,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知道这个世界的道理所在,是很可能从六道轮回的痛苦里面摆脱出来的。

四、安乐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堪布说,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如果人们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只有得到了什么、拥有了什么才会快乐,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每分每秒都可能会不一样。如果不把快乐建立在外部的东西上,那么你此刻无论是坐着,站着,走着……都能体会到淡淡的喜悦,这种感觉就是清安,这是所有修行人都追求的一种境界。

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我执是对自己的执着,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强大,自己不能被侵犯;法执则是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我们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注意观察你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这能帮我们培养菩提心。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五、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就是恻隐之心。在此基础上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虽然我们有时候表现的自私冷酷,但这种能力始终存在。

从长远说,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必须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

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六、皈依

本书有句名言:“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不是一个仪式,它是整个修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最穷的、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无惧地接受无常。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人们以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遭遇,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则,我们不会那么精进修行,去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

堪布说: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我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假设有来世。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者明年更荒谬。对轮回半信半疑的人们,不妨采取“科学”的态度,承认自己不知道轮回是否存在,同时不排斥了解更多关于轮回的知识。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皈依佛法需要胆识,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答案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我们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沙,抓的越紧流逝的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顺境如此,逆境更是可怜。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替代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从抓取到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真正的出离不是到庙里出家,而是改变我们当下的习惯。

八、菩提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如果我们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以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就是慈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这就是喜乐;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就是舍心。这四个合在一起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九、六度

修炼的方法就是常说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

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着,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这回事,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布施。

持戒: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忍辱: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

精进: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禅定:禅定是舍弃散乱。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

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它比较接近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结语

《次第花开》告诉我们,修行对我们来说,是次第而行,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是修行,就像吃饭、睡觉那样。

书中有很多非常优美、极具智慧和哲理的语言,如: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起来是一件消极悲观的事,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

本书从正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概念,如果能深入阅读和感悟,必然会使得我们收获更多,内心也更加平静和喜乐。

三、禅茶随笔

从茶中参禅,是一种感悟。那禅茶的随笔都有哪些?来看看我精心为你整理禅茶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禅茶随笔篇一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只为了一种简单的活法。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可以承载万物起灭。

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随缘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静心坐禅,明天会如约而至。春花依旧那样美,秋月还是那么圆。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无须为了注定的悲剧,选择感伤。但也不能为了将来的圆满,停止修行。品茶,是为了修心,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让我们不为表象迷惑,免去那些无谓的漂泊,及早抵达清静的彼岸。

品茶可以让人宽恕过错,从而在杯盏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说的空明。人间是最能表现自我的剧场,如果有一天故事剧终,选择出离,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无路的放逐。要相信,别无选择的时候,会有最好的选择。

万法无常,缘起性空。万物既是因缘和合而生,亦会因缘而灭。晚云收,即是倦鸟归巢时。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每一次归返都是回头,每一次渡河都有舟楫。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远,消除我执,此后风餐露饮,海天云阔,都是归属。

静水深流,简单的人其内心清和,越容易参透禅理。修佛亦如品茶,将一杯苦茶喝到无味,这就是禅的境界。人生应该删繁留简,任世事摇曳,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就如同万千溪涧,终究要汇入一条河流,潺潺清明,简静安宁。

喝茶,要一颗清淡的心、悲悯的心。哪怕处车水马龙的闹市,都可以感受春风过耳、秋水拂尘的清雅。云在窗外踱步,鸟在檐下穿飞。袅袅的香雾,似有若无地诠释虚实相生的人生。桌台上有一方闲置的木鱼、几卷经书,还有散落的菩提,在浅淡的月光下,疏淡清绝。

世间风云,变幻莫测。佛家讲究因果轮回,无论物转星移、飞沙走石,有一天都会烟消云散、俱静归尘。如茶,融汇了万物的精魂,倒入杯盏中,钟情一色,澄澈醒透。

出离需要的不是勇气和决心,而是善意和清醒。我们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尘荣辱,其实都只是一场戏。一个修行者要有足够的禅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径,看云林绿野,落雁平沙。

佛说,割舍就是得到,残缺就是圆满。我们曾经用无数时光都无法记住的经文,待了悟之时,却可以过目不忘。许多人认为精深渊博的禅,其实在一念之间,在每一个途经的日子里,在一滴水中,在一朵花间,在婆娑的世界里。

品茶,可以用陶具、瓷杯、玉盏,亦可以用竹盅、木碗。众生品茶,多是为了打发闲寂的光阴。茶的味道,凉暖,似乎不那么重要。而僧者饮的禅茶,亦无需礼节,只是随性而饮,品出的只有一种般若味。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习惯,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多少人可以将浑浊纷纭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也许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无意的日子,无论晴雨,不管春秋,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回归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会饮尽红尘最后一盏茶汤,出离三千世界,换一世平宁。是迷途知返,是禅定了悟,已不重要。此后寒山石径,乘白驹而行,饮下千江之水,将禅茶品到云淡风轻。

禅茶随笔篇二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

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

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

后来才知道,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那一壶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风。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茶有了万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与情感。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始终相信,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

人生有七苦,众生流落在人间,是为了将诸苦尝尽,换来一味甘甜。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白日的粉黛装饰,沉静而安宁。光阴弹指而过,当年在意的得失、计较的成败,都成了云烟过眼。任何时候,彼岸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心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一个过于执著于此生的人,不适合修行。一个痴迷于因果的人,亦不适合修行。茶有佛性,尤如碧云净水,几盏下腹,心头便了无闲事。所以修行之人总喜欢将日子浸泡在茶中,抛弃杂念,证悟菩提心。

天地沙鸥,我们微如芥子。不让自己惊扰世界,也不让世界惊扰自己。人出生的时候,原本没有行囊,走得路多了,便多了一个包袱。而我们如何让世俗的包袱,转变成禅的行囊。只有用一颗清净依止的心,看世态万千,方能消除偏见,在平和中获得快乐。

茶有四德,慈悲喜舍。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是对万物慈悲。

禅茶随笔篇三

在平日的生活中,与书墨为舞的人,内心是宁静、清净、安逸的;在平日的情致中,懂得“茶禅一味”的人,内心是平静、寡淡、柔和的。在书墨中,可以怡情,可以感悟,可以抒怀,会让一个人得几许禅心,伴几许茶香,感几许清宁。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禅,禅借茶悟,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在感受的同时,可以通过书墨的香韵淡淡,萦绕心头。

茶道的本质,就是从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茶圣陆羽就是用自己对五味人生的感悟,以茶入道,禅机感应,觉悟成圣。平常心是道,有了“自然”的心境便是得了禅之真谛。禅提升了饮茶的品位与境界,茶涤除了人心灵的暗昧,有助于禅心的体悟,禅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喝茶、品茶犹如禅茶一样,能体悟出人生的酸甜苦辣香味,一切都能包容。饮茶犹如品味人生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参禅打坐就是在静滤中思考人生,通过品茶参禅,感悟自然、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喜欢书墨的人,既要具备内心的清宁,又要带有情感中的激情。在静心构思之时,就是泼墨和抒写的序曲,这时候表面的平静与内心的涌动,就形成了鲜明地对比,但是同时也是和谐的、融洽的,因为灵魂深处滋生着生命的张力,禅意萦绕。禅,是对生活的领悟,伴随于自己的经历中;茶,是清香的缕缕萦绕,寡合于心间,冷暖自知。在喝茶时,需要静心,需要焚香,这样就显现出禅味中的平常心,形成了与书墨时一样的心境,在蛰伏中静修出一颗高贵的灵魂。

写文字时,有时候会文思泉涌,有时候也会提笔不知所措,在心神疲惫中,方知苦中也有甜。在茶香弥漫之时,有时候会平心静气的品尝,有时候也会心浮气躁的徘徊,令茶味中有甘甜亦有苦涩。而一颗禅定的心,却离自己永远是不近也不远,看着自己的灵魂和躯体在接轨。可见,一个独立的生命人体,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人间的悲欢离合,最终都要归于平淡。而心中的感悟和经历,就是生活禅的一种写照,为自己的真情走过而温暖了心间。因此,苦乐年华皆是禅,书墨飘香尽沁茶。

墨,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但是会随一个人的情感融入,就会让墨迹飘香,定格禅心。书,是一个人灵魂凝聚的心血。同时会随着茶香淡淡,传输到另一个人的灵魂中。在这些相互通融的感悟中,就有了书墨深处禅茶香的真切感受。在读书中,可以充盈一个人的内心;在书写时,可以抒发一个人的情感。正是在观墨和用墨中,让一个人的书墨情韵就分不开了,它中有我,我中有它。而且,在墨色里,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灵魂的纯净度和高度。这正是用苦禅的一种修为,在平常心中蜕变升华,心如蝉翼。

茶,遇水生色,遇人生情,遇心生香,遇书见品,遇禅同行。这就是茶,会随一个人的情怀和修为中,方知其中味。喝茶,本来是一种生活习惯。可是,会改变着一个人独有的人生领悟和操行认知,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滋味。最为直观的,就是随着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就会展现出甘甜、苦涩、醇厚、寡淡等等,在不同滋味里,就品味出百味人生。如果真正融入了茶道,那么就明白了茶可以令一个人亢奋,也可以使一个人索然无味,这就是在禅心中,看似外表平静,可是内心却是潮水涌动,云水俊逸。

读书和书墨时,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读书时,随着文字的章节,有喜有悲,有爱有恨;在书墨时,随着文字的印痕,或愉悦或低落;或恬淡或激扬。不管是在起承转合的音律中,还是在起伏跌宕的情怀里,文字就会让一个人具备了应有的素养。在生活中,一个人在人生如戏的舞台上,角色是自己选得,但是主角和配角并不重要,而是自己如何去展现出角色里的真性情,骨子里的高贵。各其所道,大道通途。这正是文字,让书墨中没有尊卑,没有身份,在于自己的灵魂,如何能驾驭起自己的躯体,超然无华。

书墨深处禅茶香,这是对一个人内心遵循的修为肯定。当一个人拥有了书墨情怀,就会拥有禅茶一味的相随。心清神明,无欲则刚,这是书墨中传出的真意。雅室有香茗,淡泊含真趣,拥有了禅意心镜自然就高远了。不管是隐匿于乡野,还是蜗居于市井,就会滋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怀,逍遥人生。这时候,江湖的风雨,人间的悲欢离合,安能撼动一个平静如水的自己呢?懂得了安然,就能从自然物华的交替演绎中,感悟出人生中何尝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呢?这时候,就明白了,做一个真情真意的自己就好。

书墨深处禅茶香,留给了自己一份关照当下的情怀。在书墨中,能为己所用,自然就会提升自己的“读书明理”之智慧。拥有了一颗禅心,自然就会流淌出几许温润,和善共处身边的一切。在书中,览尽人生百味;在墨中,抒写悠悠絮语;在禅中,修悟自身言行;在茶中,品出世态万象。在这人生的真趣中,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明山秀水喜相逢”的遇见里,留下岁月的一片馨香。

禅茶随笔相关文章:

1.茶文化随笔

2.关于茶道的散文

3.标题

4.比较好的散文推荐

5.高考散文范文

6.感恩与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