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酣畅淋漓形容什么

酣畅淋漓用来形容非常畅快、舒适。也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一、拼音:读音是hān chàng lín lí。

二、词性:褒义词。

三、近义词:淋漓尽致,拼音是lín lí jìn zhì,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出自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莫霖)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四、反义词:诘屈聱牙,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qūáo yá,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意思是周代的诰书和殷代的《盘庚》,多么艰涩拗口难读。

五、出处:宋代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造句:

1、在中国古代,许多战斗檄文义正词严、文情并茂、酣畅淋漓,具有极大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2、这篇杂文笔力遒劲雄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

3、简单直接,酣畅淋漓,这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境界,再加上职业的态度,勤勉的努力,云天空的传奇理所应当。

4、夏雨它很清凉很热烈,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它来势凶猛,干干脆脆,从不带泥水。每次下雨,它就为很多人民带来丝丝凉爽。

5、大草则取法黄山谷、傅青主诸家,用笔左冲右突,纵横开张,点画酣畅淋漓,恣肆狂放,意到笔随,不拘细节,纯以气势胜。

二、酣畅淋漓的读音

酣畅淋漓

[读音][hān chàng lín lí]

[解释]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十一·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例句]1.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老舍先生写老张的‘钱本位’的哲学,确实是~,阐扬尽致。”

[近义]淋漓尽致痛快淋漓酣嬉淋漓

[反义]诘屈聱牙扞格不通桀骜不驯

三、酣畅淋漓是什么意思

“酣畅淋漓”的意思——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作品出处】

出自《释秘演诗集序》,是欧阳修为自己的友人、北宋诗人秘演和尚的诗集所作的一篇序文。

文章在写作、构思上别具匠心,由“天下无事”日久,“智谋雄伟非常之士”,“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引出“廓然有大志”的亡友石曼卿,又由曼卿而及秘演。又述曼卿、秘演相交最久,且是“以气节相高”的“奇男子”。然而二人却不为世用,曼卿死,秘演亦老病,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感慨:“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欧阳修对石曼卿诗颇为推崇,而曼卿“尤推秘演之作”,反衬秘演诗作“雅健有诗人之意”。在秘演将南游之际,作者“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作品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词句注释】

1.释:佛教,此处指僧人。

2.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3.国家:指当时的朝廷。臣一:臣服统一。四海:指全国。

4.兵革:指战争。

5.伏:隐居,藏匿。

6.屠贩:屠夫和小商贩。

7.石曼卿:名延年,宋城(今河南商丘市)人。

8.廓然:开朗、豪放的样子。

9.合:指遇到赏识、重用自己的人。

10.布衣:百姓。野老:乡村老人。

11.酣:尽情喝酒。淋漓:充盛、酣畅。

12.庶几:或许。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13.阴:暗中。

14.浮屠:梵语,佛教。

15.遗外:遗弃、疏远。气节:志气和节操。

16.间:隔阂。

17.河:黄河。

18.之:至。济、郓:济州、郓州,在今山东省。

19.清绝:清美之极。

20.诗人:指《诗经》三百篇的作者。

21.浩然:刚直正大之气。

22.胠:从旁边打开。橐:袋子。

23.漠然:寂静无声的样子。

24.巅崖:山峰和山崖。崛、峍:高峻陡削。

25.可:表示强调的语助词。

【作品译文】

年轻时以进士的身份游历京城,因而能够广泛结识当代的贤人豪杰。然而,我还是认为国家统一天下,停止战争,天下休养生息太平无事的时间已有四十年了,但智谋出众、志向雄伟的不平凡的人,往往没有地方施展他们的才能,便隐居着不出来作官,在山林中、在屠夫商贩里面,必定有直到老死还没有被世人发现的人才。我想去追随他们、寻找他们,却无法办到。

后来,我终于找到那已死去的朋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开朗豪放有远大的志向。当时掌权的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去求得苟合。他没有地方抒发意愿,就常常和平民百姓、乡村老人,痛快地尽兴喝酒游玩,到了颠狂的地步也毫不厌倦。我疑心那些隐居而没有被发现的人才,也许只有亲近他们才能找到他们,所以我常常喜欢跟曼卿交往,想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时间最久,也能超脱世俗,以讲求气节来自守清高。他们两人相处欢娱,没有一点隔阂。曼卿在饮酒中隐蔽自己,秘演隐居在寺庙中,他们都是有奇才的男子。然而他们都喜欢作诗来自己取乐。当他们尽情饮酒而大醉时,唱歌吟诗欢笑狂呼,来求得天下最大的快乐,那种情景是多么豪壮啊!当时的贤人,都愿意跟他们交往,我也时常到他们的住处去。

在十年中,秘演向北渡过黄河,向东到了济州、郓州一带,没有遇上合意的事情,不得志地回来了。曼卿已经去世了,秘演也年老多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然亲眼看见他们的盛年和衰老,而我也快衰老了。

曼卿的诗极为清新,可是他特别称道秘演的作品,认为它高雅雄健,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他的胸怀宽阔刚直,他既然学习佛教,就没有地方施展才能了,只有他的诗可以在世上流传,可是他懒散,不会珍惜自己的作品。他已经老了,打开他的诗囊,还找到了三四百篇,都是令人喜爱的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茫然,没有了去向。他听说东南多奇山丽水,山顶悬崖高峻陡绝,江水波涛汹涌澎湃,非常的壮观,就想到那里去游历。这可以知道他年纪虽然老了,而志向还依旧存在。在他将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因此说到他盛年时的情景来悲叹他的衰老。

【创作背景】

《释秘演诗集序》作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欧阳修一生力辟佛老,认为“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但是他对才学出众的和尚却十分敬重,交了不少佛门的朋友,秘演便是其中的一个。作者在此文中重介绍了秘演和石曼卿这两位诗坛奇士,特别是秘演这样一位怀才不遇、隐身佛门的“奇男子”形象。文章通过记述秘演轩昂磊落却不为时用,潦倒困顿的不幸经历及盛衰变化,抒发了作者对秘演身世、际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众多人才被埋没的无限感慨。文章写得慷慨呜咽,充满人生悲凉之感。

【作品赏析】

全文共分三部分。首段写作者愿结交天下豪士,结识了亡友石曼卿。文章一开始,作者先由自己当年进京结交当世豪贤写起。天圣四年(1026),欧阳修随州荐名礼部,到京城应试,因此有机会结交当代的贤良卓越人物。当时,值宋真宗景德(1004-1007)初年到宋仁宗庆历(1041-1048)初年,这四十年,为北宋全盛时期,所以作者称此时为“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自古有“乱世出英雄”之说。动乱的社会,给那些有才能的人以施展自己才华、抱负的机会,有用武之地。而社会安定,对国家和人民是好事,可是却使那些智谋杰出的贤豪之士无有用武之地,只好隐居起来,“伏而不出”,这些“智谋雄伟非常之士”,往往隐匿在山林里的屠夫、商贩之中,深居简出,至死也不为世人所发现。作者深知这一道理,因此要到那些“山林屠贩”中去寻求“智谋雄伟”的贤豪之士,但是一直找不到。后来,作者结识了当时的诗人石曼卿。石曼卿为人开朗豪放,胸怀大志,然而他的才华和本领却因得不到世人的发现而无法施展。曼卿本人也不愿委曲求全,去迎合世人的赏识。因此他便同一些平民百姓饮酒作乐,借酒浇愁。关于石曼卿的豪饮,作者在《归田录》中曾有记载:“石曼卿磊落奇才,知名当世,气貌雄伟,饮酒过人。”并说他常同人“对饮终日,不交一言……非常人之量。”作者同曼卿交游,一方面是仰慕他的才华和为人,同时也是为了借机寻访“天下奇士”。这一段里,没有出现秘演的名字。但是秘演的影子,已经在字里行间隐隐可见。从那些“伏而不出”的“智谋雄伟非常之士”中,那些“老死而世莫见者”的“山林屠贩”中,都可以看到秘演的存在。而从放浪形骸的石曼卿的身上,更可以看到释秘演的身影,这就是作者结构文章的高明之处。

由于第一段打下了伏笔,所以第二部分一开始,便直接了当地点出了秘演的名字:“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文章至此才进入正题。作者没有孤立地描写秘演,而是把他和石曼卿放在一起对比着描写。二人都是“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奇男子”,都爱极饮至醉,“喜为歌诗以自娱”。不同的是,这二位隐而不出的隐士,一位隐于酒,一位遁于佛门。关于秘演的为人,《湘山野录》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子美在一首《赠秘演师》诗中,写有“垂颐孤座若痴虎,眼吻开合无光精”两句。别人看了都说写得精彩,形象逼真,秘演“颔额方厚,顾视徐缓,喉中含其声,尝若鼾睡然”。但秘演本人看了此诗后,却将“眼吻开合无精光”句中的“无”字改成了“犹”字。苏子美笑骂秘演,秘演辩道:“吾尚活,岂当曰无光精耶?”子美无言以对。诗中还有“卖药得钱之沽酒,一饮数斗犹猩猩”,又被秘演抹去。苏子美说:“吾之作谁敢点窜耶?”秘演说:“君之诗出,则传四海,吾不能断晕酒,为浮图罪人,何堪更为君诗所暴?”子美无奈,只得笑而从之。秘演为人之狂放不羁,由此可见一斑。古之贤士,都看重名声气节。他们敬佩秘演、曼卿的为人,因此都愿意同他们交游。“予亦时至其室”一句,把作者自己也插了进去,通过自己与秘演、曼卿二人的亲密关系,使文章中关于秘、石二人的描写更加真实感人,也更增添了文章的感情色彩。文章至此,笔势陡然一转,写到秘演由盛而衰的过程。“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那些隐居的士子们,并不是真的愿意与“山林屠贩”为伍,只是他们的才学得不到世人的赏识,以避世来作消极的反抗。他们一旦有机会,便会出山,重新实现他们的雄心、抱负。秘演便是为此奔波了十年,最终却仍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山林屠贩”之中。此时石曼卿已死,而秘演也已衰老多病。作者目睹他们二人由盛至衰的过程,感慨世事沧桑,又联想到自己,发出了“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的嗟叹。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谈到了秘演的诗作。曼卿本人的诗清美之极,而他却特别称赞秘演的诗。认为他的诗雅正刚健,有《诗经》作者以诗美刺社会之意。此是借曼卿之口,赞誉秘演之诗。关于秘诗的特点,苏子美的《赠释秘演》中曾这样说到:“作诗千篇颇振绝,放意吐出吁可惊。不肯低心事镌凿,直欲淡泊趋杳冥。”秘演相貌出众,胸怀浩然正气,可惜他出世皈佛,不能在世事中有所作为,只有他的诗得以在世上流行。可是他又不珍重自己的诗。人已经很老了,打开他的诗箱一看,“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卿死后,秘演也茫然不知所向,听说东南一带多名山胜水,甚为壮观,便欲前往游览。这说明他人虽已老,仍壮心未已,志在山水。作者深知友人的用心所在,因此为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文,述说了他盛时的往事,用来悲叹他今日的衰老。这就点明了作者撰著此文的目的。文章在最后标出了作者的名字及写此文的具体时间。

近代学者林纾说过:“欧阳永叔长于序诗文集。”此话不假。欧阳修写过不少诗序,除《释秘演诗集序》外,还有《梅圣俞诗集序》、《苏氏文集序》等。文中亦有“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的正面刻画,但更多的是采用侧面烘托,映衬的方法表现秘演其人。秘演的行为轨迹,始终伴随着石曼卿的影子。未写秘演,先写曼卿为人,写其“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因此“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实则是映衬秘演的为人。写秘演盛时的狂放以及老年的落拓,都始终与曼卿的活动紧密联系着。二人盛时“欢然无所间”,及“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文章写秘演的诗歌艺术,亦先写曼卿诗之清绝,然后由曼卿口中,引出对秘诗“雅健有诗人之意”的评价。这种映衬、对比的手法,使两个奇人的形象都很鲜明、突出。

《释秘演诗集序》行文直起直落而又富于变化,结构严谨,前呼后应,过渡、衔接自然,委婉曲折,如文中讲“山林屠贩”,“伏而不出”,实际上暗伏着秘演、曼卿这二位隐士。由求“智谋雄伟非常之士”不得,引出曼卿,再由作者跟随曼卿交游,引出秘演。字字珠玑,句句含有伏笔,真是无一赘字。又如二段有曼卿“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之伏笔,三段便用“曼卿隐于酒”,“极饮大醉”回应,结构严谨、完整,几近无懈可击。文中写曼卿、秘演二人由盛而衰的过程,令人沉痛,哀惋,然而篇末却写秘演犹存壮志要游山水以寄托情怀,将读者的思路引向对秘演最后归宿的揣测、遐想之中,可谓意境深远。全篇语言平谈,感情深沉而又富于变化。如写石、秘二人盛时的纵酒狂饮,语言明白、流畅,而写他们衰败时,语气则舒缓、沉郁,无限凄厉哀惋。明人茅坤称此序“多慷慨呜咽之音,命意最旷而逸”,实在是很恰当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汉族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成语】酣畅淋漓

【拼音】hān chàng lín lí

【解释】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出处】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举例造句】老舍先生写老张的“钱本位”的哲学,确乎是酣畅淋漓,阐扬尽致。★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拼音代码】 hcll

【近义词】淋漓尽致

【反义词】扦格不通、诘屈聱牙

【用法】作状语、补语;形容非常舒畅和痛快

【英文】make the most revealing performance

四、酣畅淋漓的拼音怎么读音

酣畅淋漓的拼音怎么读音:hānchànglínlí

拓展资料:

一.成语出处。

《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二.造句。

1.夏天春悄悄地褪去,太阳奏响了夏日的序曲,火热是夏天的主题,人类汗流浃背,动物们气喘吁吁,植物在土壤里吮吸着水份,热得挥汗如雨,热得酣畅淋漓,天地间犹如桑拿房,热得自然洒脱。

2.我们曾经念念不忘的日子,终究敌不过流年,随着青春的风呼啦啦的逝去了。而永恒而无法湮没的是那年我们一起酣畅淋漓的喧嚣。就这样,怀念过往。

3.他的舞步灵动,舞蹈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酣畅淋漓地把故事讲给所有人,让观众热血沸腾,令人叹为观止。

4.你酣畅淋漓地大笔泼洒出自己的形象,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惟留下粗犷的美,质朴的美,自然的美。

5.大男人应该把生活过得酣畅淋漓,抑扬顿挫;有驰骋疆场的果断行事气概,有大智藏于胸的内在,这才不负此生。

6.学生时代最难忘怀的莫过于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一次惊心动魄的测验,一些难以忘却的风景,乃至于一众刻骨铭心的人。——《重生之大涅磐》

7.谁都想酣畅淋漓地活着,可生活不允许我们那么直白。或许你也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但成熟就是把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动声色。

8.真正的平凡并非让你在梦想的世界里气若游丝的挣扎,而是在生活中乐观的面对一切,酣畅淋漓的奔跑。

9.考试就像是我们发高烧时来的一场雨,它淋的酣畅淋漓,我们被淋的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