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外活动随笔

户外活动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户外活动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户外活动随笔1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显性影响,还要注意到活动中物质材料、心理环境、人际关系,还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对幼儿发展的隐性影响作用。

另外户外体育活动,要求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看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是否需要改变。还有活动后一定要分析,幼儿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与否,原因是什么,通过这项活动,幼儿能否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

还有在体育活动种,为幼儿创设最大空间,开发器械包括:

1、老器械新玩法:如绳可穿绳、钻绳、堑子可叠高叠放,相叠交叉;引导幼儿自己创造玩法。

2、大胆使用新器械,发挥双主体功能,调动幼儿动力系统。

户外活动也同样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两个老师商量好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几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玩球,第一周总目的是让幼儿喜欢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让幼儿抱球跑,第二天让幼儿滚球,第三天传球,第四天拍接球……。)

总之,幼儿园幼儿的体育活动值得深思。

户外活动随笔2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显性影响,还要注意到活动中物质材料、心理环境、人际关系,还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对幼儿发展的隐性影响作用。

另外户外体育活动,要求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看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是否需要改变。还有活动后一定要分析,幼儿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与否,原因是什么,通过这项活动,幼儿能否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

还有在体育活动种,为幼儿创设最大空间,开发器械包括:

1、老器械新玩法:如绳可穿绳、钻绳、堑子可叠高叠放,相叠交叉;引导幼儿自己创造玩法。

2、大胆使用新器械,发挥双主体功能,调动幼儿动力系统。

户外活动也同样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两个老师商量好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几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小班玩球,第一周总目的是让幼儿喜欢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让幼儿抱球跑,第二天让幼儿滚球,第三天传球,第四天拍接球……。)

总之,幼儿园小班幼儿的体育活动值得深思。

户外活动随笔3

为了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对多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保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周五,又到了每周开展一次的户外混龄活动,相比以往,这次老师和保育员更注重在运动的保育工作。

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老师和保育员先检查幼儿的衣着,提醒他们穿得适宜,并帮孩子把衣裤塞好,以免肚子受凉。针对易出汗、肥胖儿等特殊幼儿,为他们在后背垫好大毛巾。提醒孩子喝水,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出汗而导致的失水状态,又能防止因口渴而诱发咽喉炎症等。

活动时,教师随时观察幼儿的脸色、出汗情况及动作表现。如幼儿脸色红润、满头是汗、活动的幅度较大,说明幼儿的活动量大,这时要适时调整,并提醒幼儿注意休息,防止幼儿运动过度。反之,幼儿脸色无变化、动作幅度小,就必须提高其活动量,以达到运动的目的。在这次的混龄活动中,还创设了休息区,增加了茶桶、小茶杯和小椅子,当幼儿口渴或玩累了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喝水,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将幼儿放在首位,使自己的眼中时刻充满幼儿的影子,观察、了解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状况,牢记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户外活动随笔4

首先,活动前和幼儿一起分析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以及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如何玩才不会出现危险。以引起幼儿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其次,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只要用手撑一下地,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再次,让幼儿学当“安全小卫士”。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安全小卫士”。在户外活动中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可以指出、纠正,或及时告诉老师。这样既检查了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三年来,我们的孩子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现在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现在认识了许多的安全标志。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地发展。

户外活动随笔5

户外活动的时间又要到了,今天的集体活动时间似乎很有意思,每一位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了户外,围坐在了一起。并坐在小椅子上仔细的听着老师讲述的游戏规则。原来这个游戏就是“抢椅子”。小朋友们听完游戏规则以后,都对这个游戏充满了很大的兴趣。

游戏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大家在听着小苹果的音乐,有节奏的扭动着身体,当大家玩的都很开心的时候,音乐突然停止了,每一位小朋友都很迅速的菏去找寻自己的小椅子,因为篚游戏的最开始就少一把椅子蜊,所以肯定有一位小朋友会灾被淘汰,嘉志小朋友因为玩佬的比较活跃,所以没有抢到Й椅子,所以他下场到垫子上诣休息。走下来的时候失落的鲨对我说:“老师,我被淘汰权了。”我安慰他说:“没关吖系啊,咱们可以先看看他们贵是怎么玩的,看看有什么诀斟窍,咱们可以学一学嘛。”“嗯,好的老师,下一轮我一定好好表现。”

看着孩蜜子们天真的笑脸,我也觉得矢这个游戏简直有趣极了。

户外活动随笔6

一次无意间在网上浏览文章时,发现有位幼教同行在有关户外体育活动组织中阐述了自己的个人做法与效益,值得大家借鉴一下:“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老师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每周都有大型玩具对全园孩子开放(不同班级的幼儿戴不同颜色的帽子,可借此判断不同班级、年龄幼儿的交往情况),这种打破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老师在孩子活动时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积极性,但又不要干预过多。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孩子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使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更好地去实践和探索。”

的确,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要给幼儿主动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体育活动中“玩什么,怎么玩”,可以让孩子商量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老师提供小椅子,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可以怎么玩?当孩子们自己探索出各种玩法:椅子转过来当马骑,把椅子不同叠放,爬山、走独木桥的时候,都感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锻炼的同时自信心也随之加强。还有“玩报纸”活动,让孩子自己创造玩法:做成纸球、纸棒、纸风车……也可以互相商议一个人怎么玩?两个人、三个人、小组、全班怎么玩等。

又如在玩轮胎时,改变以往幼儿只是单一推着玩的形式,把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轮胎或堆成小山、或排成山洞和斜坡,使幼儿在活动中经常感知不同“轮胎山”的高度、坡度的变化,练习钻、爬、平衡时,都有新挑战、新体验,提高了幼儿灵活调节身体运动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这种体育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它伴随着幼儿的认识、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所实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孩子们不仅从中获得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能从中感到无尽的欢乐,使户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实践证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户外体育活动,幼儿都乐意参加;在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是愉悦的,对身体的发育、心智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探究下,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会更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让我们的孩子们爱上户外体育活动,畅游在快乐的体育乐园中!

户外活动随笔7

小朋友从中班升入大班,就要开始学习跳绳了。孩子们对跳绳的兴趣很高。

今天上午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到操场上练习跳绳。为了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进来我拿了一根跳绳在孩子们面前显摆,对他们大声说:“孩子们,快来看我跳绳啊!”说完我就开始了跳,单脚跳、双脚轮流跳、正跳、反跳……孩子们都被我吸引了过来,此时孩子们欢呼声和掌声不断。都争着抢着说:“我也试一试,我要和老师比赛……”

我觉着要让幼儿学习跳绳首先要让幼儿练习跳绳的基本步骤跳和绕。我先让幼儿跟着我跳,在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与其他跳法。接着让幼儿跟着我绕臂,引导幼儿向前绕、向后绕、单手绕,举起双臂绕。通过这些步骤的练习,让幼儿在游戏中慢慢掌握跳绳。对那些只能跳一两下的孩子,我鼓励他们独自练习,并且承诺只要他们能够连续跳三个就可以获得奖励。对那些一点都不会跳的孩子,我就会重点引导,鼓励他们分解练习,并在幼儿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动下多多练习。

以后的户外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自信认真的练习着,逐渐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有了主动练习跳绳的愿望并形成了奋发向上,努力克服困难的进取心理。

给每个幼儿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在大家面前表演,老师记录下每个小朋友的水平,根据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在作出不同的新要求,使每个孩子在各自的起点,又有新的进步。

户外活动随笔8

首先,不要让儿童在高温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户外活动要适度,最好在阴凉处活动。早上10时过后至下午4时前不要呆在户外太阳下玩耍。户外活动时不妨给宝宝戴上一顶轻便的遮阳帽以保护头部,防止中暑。

其次,饮食应清淡卫生,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多给儿童摄取流质,除了白开水,还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清凉解暑的西瓜水、绿豆汤,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喝些绿豆粥、赤小豆粥、莲子粥、冬瓜粥、荷叶粥等,少给儿童喝冰箱里的冷饮。

第三,适当增减衣服,遵循一个简单的穿衣原则:你穿多少,孩子就穿多少。不过,要记得随时观察宝宝是否过热,必要时可以给宝宝量体温。在衣服的选择上,可以给宝宝穿宽松吸的衣服,最好选择纯棉衣物。

第四,室内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微微的自然风,但应避免直吹风和过堂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3℃-28℃,湿度在60%-65%比较理想。

第五,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另外,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直吹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户外活动随笔9

每天的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也是我最担心的时候,我总是担心他们会发生意外。所以,每次我总是站在孩子们身边,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我组织孩子们去沙池玩,孩子们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拿着小桶玩得不亦乐乎。我在一边看着他们玩,随时提醒他们不要扬起沙子眯着眼睛。这时紫君小朋友扬起可爱的小脸问我:“老师,你怎么不玩呀?”我说:“我要看好你们。”“为什么要看着我们?”紫君一脸的困惑。“因为我怕你们发生意外。”“不会的。老师,我真想你和我们一起玩,那我们会更开心。”为了不扫孩子的兴,我也加入了。孩子们纷纷向我介绍,有的说:“我给小兔子盖了新房子,周围还种了草和花。”有的说:“我在盖一个地下超市。”……孩子们此时的心情仿佛特别好,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回活动室的路上,我在想,孩子们真心希望老师能成为他们的朋友、玩伴,而我们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对待孩子,难以做到真正的平等。只有加入到孩子们的行列,才会发现他们真正的乐趣,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户外活动随笔10

天气慢慢变冷,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成了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家长在送孩子来园时,经常问:“老师,今天这么冷,你们还出去活动吗?”“老师如果你们带孩子出去活动可一定要穿上外套啊!”“老师,今天天气很冷,孩子有点感冒,别让他出去活动了。”但是我觉得幼儿的冬季户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参加冬季锻炼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到良好的效果。身体是知识的载体,只有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孩子们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请各位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对废旧报纸进行加工以及包装,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通过纸棒学习双脚并拢向前以及向左向右跳,发展幼儿弹跳能力以及使幼儿尝试大胆探索,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孩子们在自由玩纸棒的过程中,出乎我的意料,有的用纸棒做拐杖,有的两人搭小河双脚并拢跳跃,有的把纸棒顶在手心表演杂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特别开心!

看来孩子们的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能量,应当找适当的途径让这些能量发散掉,这样孩子们的身心才能得到更健康地发展!

户外活动随笔11

为了加强保育人员的岗位技能,明确保教结合的重要意义,使保育员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她们的日常工作、教育能力和技能水平。幼儿园于20xx年6月8日至6月12日举行了保育员户外游戏组织观摩活动。

参加比赛的保育员老师都做了认真准备,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了合适的活动内容。精心准备了体育游戏《能干的袋鼠宝宝》、《人体轱辘辘》、《金鸡独立》、《报纸真好玩》等等,这些活动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保育员老师选择了适宜游戏的场地、材料,利用沙包、报纸、海绵垫、布袋、平衡木等多种材料创造性地组织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位幼儿的表现,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组织形式灵活多变,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走、跑、跳、爬、钻、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比赛后,针对此次活动老师们进行了专题研讨,对游戏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指导,找出了每位保育员老师游戏组织上的优点和不足,保育老师们都表示收获良多。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保育员专业技能,也提升了幼儿园保育工作质量,保育员们从思想上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户外活动随笔12

7月13日,妈妈爸爸把我送到亚加达外语学院,因为我要在这儿夏令营。里面有2天户外时间,一天去黄埔军校,另一天去白云山。

第一天,大家都是蹦蹦跳跳的,到了第二天,我发现宿舍很乱,饭又不好吃,特别是没有我爱吃的土豆,而且学习要学到晚上九点,这咋能让我受得了呀!过了几天,老师带我们去黄埔军校,我看见了许多军事物品:坦克、飞机等,中午我们还在军校吃饭,勺子、碗都生锈了!我能吃吗?

几天后,我们都习惯了,可以忍受了,然后7月23日去白云山,里面有好多粗壮的大树,我们在半山举行了唱咏大赛,第一个就是我们班唱,我们唱的歌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最后大家都唱完了。评委念道:“第三名A3班,第二名A2班,第1名A1班!”居然是我们班,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老师说,这次夏令营是来吃苦的。除了学说很多英语口语外,我还学会了自理,还交了一些比我大的朋友!

户外活动随笔13

户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

星期二我带大班孩子孩子们玩“踩高跷”时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我依旧先讲解了踩高跷的游戏方法及规则,并告诉孩子们在踩高跷时要两只脚的中心踩在高跷上,左右手分别抓住高跷两边的绳子,两腿伸直往前走。

我们的规则是男女孩分别分成四对在预老师的口令下从始点到达终点,双手将高桥递到同队的下一个队友手中,在站回原队的后面,依次轮流,男女谁先进行完哪队获胜男孩子们有的紧握住拳头有的跳着说:“快点快点”“加油加油”。

有的胆小的孩子只见紧张的摆弄着高跷却怎么也弄不好,就在他马上就要摔倒的时候前排的几个男孩子冲上去扶住了他,并把他端正赶紧往终点走。

无疑孩子们破坏了游戏规则,但我不想因游戏规则去阻挡孩子们这一做法,因为这一刻我为孩子们的合作精神相互帮助的精神而感动。还有什么比几岁的小孩拉着同伴稚嫩的小手,一同向前的场面更感动了!

游戏是快乐的,愿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与学习!同伴互助的场面是感人的愿同伴互助的精神永驻孩子的心田。

户外活动随笔14

玩沙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他们有的像个小小建筑师,挖掘隧道,筑围墙,建高楼,有的像个小厨师,忙着做蛋糕、点蜡烛,也有的学习一个小科学家的样子,运用手中的各式摸具,创作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

昨天下午户外活动,天气晴朗。我带孩子们去玩沙,孩子们高兴极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时,突然,沙池的一角传来一声尖声的大叫:“张老师,潘哲言把我的房子踩坏了!”我赶忙探头一看,原来是妮妮小朋友造的房子被潘哲言小朋友一脚踩平了,她很伤心,正在那里抹眼泪。是啊,自己花了心血创造的东西就一下化为废墟,心里确实会感到很难过的。

潘哲言看到不高兴的妮妮,知道自己做错了。在忙不失迭的用自己的工具帮助妮妮重新造房子,而妮妮也加入到了“重建家园”的行列中了。在他俩个地感染下,其他的小朋友来也积极来帮忙,文文担任总指挥。一会儿的工夫,一座漂亮的像宫殿一样的房子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他们高兴地在房子周围议论着、评价着……妮妮也忘了刚才的不快,被同伴的情绪感染着。

玩沙,在蓝天白云下,放飞自己的心情,让沙子和自己一起说话,一起快乐,那种快乐是无拘无束的。

户外活动随笔15

近来到了麻雀的繁殖旺季,我们学校的屋檐上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今天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在围成一堆讨论着什么,我悄悄地走过去,听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到底这只小鸟在干嘛呢?男孩们就说:‘我们抓住它吧,。珂珂说:它好可怜啊,它找不到妈妈了。不知谁说了句老师来了,孩子们回头看着我,各种期待的眼神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忽然听到树上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一声比一声焦急,抬头一看原来是鸟妈妈。我对孩子们说:“小鸟在学飞呢,你看鸟妈妈在看着我们呢,它怕我们会伤害小鸟”,孩子们一致说;它为什么把小鸟扔在地上不管呢?不是不管小鸟的妈妈要小鸟自己学飞,是我们的到来影响了它,小鸟它会害怕的,我们藏起来看看小鸟怎么学飞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我领着孩子到距离小鸟很远的树林旁边孩子们坐在那一动不动的看着小鸟的动向,果然不负所望鸟妈妈飞到小鸟的上方唧唧的叫着,好像在说孩子加油加油-----小鸟在一次次跌跌撞撞中飞了起来,当小鸟飞起来时孩子们高兴地大叫起来,小鸟真棒。

通过观看小鸟的学飞过程孩子们懂得了坚持不懈就是胜利,比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解说和PPS懂得的还多,而且更有趣。

二、高中生物随笔

让学生知道地生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那高中生物老师是如何进行教育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高中生物随笔,一起来看看。

高中生物随笔篇一

中学生物是一门结合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中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在其中掺插形象思维。正是为了适应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开始拓展逻辑思维。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把一句话或某些段落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用各种符号标出。鉴于高考要求,仅仅掌握书本上的表面知识不不够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增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对于教材有些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或是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利用插图,对应阅读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往往忽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1?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由结构特点谈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讲授细胞膜结构、线粒体结构等都可运用这样的方法;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图与文字内容对应阅读,辨认分裂期。通过对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文字题,图马上呈现在脑子里,帮助回忆、表达,遇到填图题更容易填注。要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阅读课本,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

五、易混内容对比阅读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的,对比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对易混知识进行对比,以利掌握和记忆。例如: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等等。在布置给学生比较内容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采用适当的比较手段,如列表比较等。

六、指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提纯”

生物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与定义较多,而且表述抽象,学生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不容易记祝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和“提纯”,就能增进对概念、定义的理解,便于记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个时期的特点在书本上有一整页的内容,由于这段课文写得比较抽象、烦琐,所以很不容易记住,但如果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对这段文字进行分析,提纯要点,用简短的文字归纳出各个时期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前期:“两‘核’消失两‘体’出现”;中期“辨认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两‘核’出现两‘体’消失”。

高中生物随笔篇二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学好生物其实并不难,我们如果找到行之有效方法,那就不难了。在我们的学习中我觉得至少要我们多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为脂肪吃得太多吗?还可以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3、学会思考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判断、比较异同、认识本质,如DNA和RNA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及联系等,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学生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4、学会研究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会科学研究生物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法宝,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生物科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生物时,要善于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如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的种类(或现状)及其治理方案、调查当地某种常见遗传病的规律,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或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然后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规律、原理、观点不断进行分析论证,从中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观点。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科学研究生物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乐于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

5、学会记笔记

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采用写标题留空白课后补充的方法。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笔记可以使课后复习的效率得以提高,并丰富完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图文转换、学会知识迁移等。

三、心灵随笔《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我们从中选择九个最重要、最能给我们带来感悟和启示的部分进行分享。

一、认识苦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它们摧残着我们的身体,折磨着我们的心志,令我们感到备受煎熬、身心俱疲甚至痛不欲生。根据佛陀的开示,获得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第一种苦是苦苦,指的是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给人身体或者精神上直接带来的痛苦。比如手被割破受伤了,肉体疼痛,苦;孩子闯祸了,劳心劳力,苦;老人生病住院了,忧心奔波,苦……这类典型的、每个人都认同的痛苦就是苦苦。

第二种苦是变苦,就是我们通常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其实它的本质是痛苦的,而快乐也终将演变成痛苦,就是变苦。比如我们喝可乐,吃炸鸡,吃的时候很愉快;但是吃多了后随之而来的是暴增的体重、身体上一圈一圈的肥肉、水桶腰、大象腿、麒麟臂……身材越来越臃肿肥胖,行动越来越迟缓,还可能面临三高、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危害。又如,谈恋爱时候是很快乐的,但是遇到矛盾、猜忌、争吵、相互指责或者分手了,就变成痛苦了。另外,有些人因此采取非常手段报复对方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痛苦,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致伤、致残、毁容乃至死亡,此类案例常常见诸报端,已是屡见不鲜了。因此,诸漏皆苦。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所有的快乐最后都会演化成痛苦:相聚的快乐隐含着分离的痛苦;年轻的快乐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的快乐隐含着养育子女各种操心和殚精竭虑的痛苦……这就是变苦

第三种苦是行苦,陷于轮回之中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的细微的痛苦,就是行苦。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分成了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其中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是精神上的痛苦,来自于人们在不同条件、情况下的各自感受。怨憎会是憎恶的、仇恨的人总是会碰到,就是常说的“冤家路窄”;爱离别是再爱的人最终一定会分离;求不得指的是人的欲求无法得到满足,想得到的东西永远得不到;不欲临是不想发生的事情常常会发生。

以上痛苦涵盖了我们从身体到精神层面不同类型的苦,堪布告诉我们: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起来是一件消极悲观的事,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执着在痛苦当中,觉得“为什么这样的事要发生在我身上?”、“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东西”……不愿意面对和接受已然发生的痛苦。结果痛苦反而会拼命纠缠你,使你更加痛苦和纠结。

寂天菩萨曾说过:“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一旦我们能够认识痛苦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面对和处理就可以坦然处之,反而大幅减缓了我们的痛苦。因此,只有了解痛苦,我们才能够直面痛苦,痛苦也就会变得更简单。

二、克服恐惧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恐惧?书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原因:焦虑和恐惧的核心是我们拒绝无常的发生。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不会永远存在和永远保持不变。当我们明知道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内心却拒绝接受,比如,我们必然会衰老、会长皱纹、身体会越来越差、会走不动路,那么我们就会觉得焦虑。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我们往往把幻化的东西当成是实际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和恒常性。不具固有性是无我,不具恒常性就是无常。

人们往往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熟悉它,你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无常的。熟悉无常能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有一个特别好的修炼方法是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这样你会发现只有平安、喜乐、发自内心的开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无常的发生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当一个人能够不对自我过于执着,不去纠结为什么偏偏针对我,真正做到相信无常、认识无常、面对无常的时候,恐惧感才能够逐渐消失。

三、人身难得

佛法特别强调人身难得。佛经上用一个比喻让我们了解投胎为人有多难:假设在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广阔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面有个小孔,木轭在海面上随意漂浮。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龟浮出海面的时候头刚好从木轭上面的小孔穿过的几率,比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还大。

为什么人身难得呢?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天道阿修罗和地狱的饿鬼畜生都没有顿悟成佛的机会。地狱饿鬼畜生每天生活在痛苦愚痴之中,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关注心灵修炼的问题。天人、阿修罗因为没有烦恼也没有修炼的动力。只有人,生活当中需要经历大量的痛苦,同时还有修炼的机会和可能。因而,六道中唯一最接近了悟最接近成佛最接近了脱生死的就是人身。因此常言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所以,我们要善用我们的人身。抓住机会做一些修行,认识自己的心灵,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知道这个世界的道理所在,是很可能从六道轮回的痛苦里面摆脱出来的。

四、安乐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堪布说,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如果人们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只有得到了什么、拥有了什么才会快乐,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每分每秒都可能会不一样。如果不把快乐建立在外部的东西上,那么你此刻无论是坐着,站着,走着……都能体会到淡淡的喜悦,这种感觉就是清安,这是所有修行人都追求的一种境界。

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我执是对自己的执着,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强大,自己不能被侵犯;法执则是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我们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注意观察你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这能帮我们培养菩提心。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五、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就是恻隐之心。在此基础上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虽然我们有时候表现的自私冷酷,但这种能力始终存在。

从长远说,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必须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

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六、皈依

本书有句名言:“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不是一个仪式,它是整个修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最穷的、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无惧地接受无常。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人们以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遭遇,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则,我们不会那么精进修行,去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

堪布说: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我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假设有来世。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者明年更荒谬。对轮回半信半疑的人们,不妨采取“科学”的态度,承认自己不知道轮回是否存在,同时不排斥了解更多关于轮回的知识。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皈依佛法需要胆识,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答案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我们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沙,抓的越紧流逝的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顺境如此,逆境更是可怜。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替代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从抓取到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真正的出离不是到庙里出家,而是改变我们当下的习惯。

八、菩提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如果我们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以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就是慈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这就是喜乐;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就是舍心。这四个合在一起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九、六度

修炼的方法就是常说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

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着,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这回事,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布施。

持戒: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忍辱: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

精进: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禅定:禅定是舍弃散乱。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

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它比较接近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结语

《次第花开》告诉我们,修行对我们来说,是次第而行,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是修行,就像吃饭、睡觉那样。

书中有很多非常优美、极具智慧和哲理的语言,如: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起来是一件消极悲观的事,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

本书从正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概念,如果能深入阅读和感悟,必然会使得我们收获更多,内心也更加平静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