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童拼音版带拼音
牧童拼音版带拼音如下:
牧mù童tóng:(唐táng)刘liú驾jià;牧mù童tóng见jiàn客kè拜bài,山shān果guǒ怀huái中zhōng落luò。昼zhòu日rì驱qū牛niú归guī,前qián溪xī风fēng雨yǔ恶è。
牧童词翻译: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牧童词赏析: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泰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限中。沿河的破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
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凯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
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
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二、古诗《牧童》拼音版
mù tóng《牧童》
(唐)吕岩
cǎo pū héng yě liù qī lǐ
草铺横野六七里,
dí nòng wǎn fēng sān sì shēng
笛弄晚风三四声。
guī lái bǎo fàn huáng hūn hòu
归来饱饭黄昏后,
bù tuō suō yī wò yuè míng
不脱蓑衣卧月明
拓展资料: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创作背景:
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作者简介: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三、牧童周敦颐拼音版
牧童周敦颐拼音版介绍如下:
牧童
[宋]周敦颐
东dōng风fēng放fàng牧mù出chū长zhǎng坡pō,谁shuí识shí阿ā童tóng乐lè趣qù多duō。
归guī路lù转zhuǎn鞭biān牛niú背bèi上shàng,笛dí声shēng吹chuī老lǎo太tài平píng歌gē。
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周敦颐生平
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颐14岁(虚岁十五岁),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至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疏蒜山漕河,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
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明万历中(1587~1598),周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颉⒒聘赏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当时他是宋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
在周敦颐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
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极回·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四、牧童卢肇拼音版
卢肇的《牧童》拼音版如下:
1、卢肇的《牧童》拼音版:
mù tóng。
牧童。
táng lúzhào。
唐卢肇。
shuí rén dé sì mù tóngxīn,niú shàng héng mián qiū ting shen。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shí fù wǎng lái i chuīyì qǔ,hé chóu nán běi bù zhīyīn。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2、卢肇的《牧童》释义:
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横卧在牛背上听着秋声入眠。在路上还时不时地吹奏一曲,根本就不担心没有知音来欣赏。
作者卢肇简介和主要作品:
1、作者卢肇简介:
卢肇(818(戊戌年)到882)字子发,卢肇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
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新余市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宋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分宜县,分宜县后划归新余)。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
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2、作者卢肇主要作品:
有散文《李謩》,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还有《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