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西江千户苗寨作文
正月初五,我们亲戚四家大人小孩19人组团旅游西江千户苗寨。路程近400公里。凌晨五点由修文出发,一辆面包车,两辆小轿车。车到贵定天才亮。我虽然睡意已无,因坐在面包车后面右边,看路边指示牌很困难。车过福泉,往麻江方向走。那些地名都不熟,过后就忘了。只记得麻江,地形平坦,都是些矮矮小小的山包,山上光秃秃的。渐行渐有坡度,山也逐渐高起来。但山上多是光秃秃的。凯里的山高多了。山上树木葱茏。凯里东站下高速。路边房屋有不少木结构的,就是砖结构的也涂上桐油漆,好像是木结构似的。房屋大多盖瓦,屋顶的边缘都有像亭子一样的翘角,很有特色。车行不远,顺着一条小河边走,好长一段路,两岸都是高高的山。车到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只看见到处是车和人,找到停车点,停车费40元。大门外我们打糍粑,吃糍粑。买了门票进门,门票每人100元。有旅游车,但大家愿走走路。顺着山沟走,不远就是苗寨的街市,远一点的木架房屋居然有四层的,我从未见过这么高的木结构房。走进街市,街市两边的房屋都不高。店铺鳞次栉比,俨然一闹市,简直就是一个城市。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有的'购物,有的拍照……街市上小吃、苗族服饰,应有尽有。一路上不少旅店的招牌特别醒目,很远就能看见。稍宽处有苗族男女跳芦笙舞,原汁原味,女的都穿着高跟鞋,男的穿黑色的布鞋。有游客参杂其中学习,拍照。往下走几步,来到表演的地方,正在表演,下一场得到下午两点。同行的女眷,都照相去了。有旅游车,但我们几个还是步行前往山顶“观景台”。路的两旁都是建在比较陡的山坡上的房屋,每一家门前的小路又陡又弯曲。不少房屋的第一层都是砖结构,只不过墙面涂上桐油漆,好像木质一样。木架房就建在上面,我这才弄懂了高四层的原因。下山的小路有好几条,路边都有扶手栏杆,可见相当的陡。走到观景台,放眼远眺,果然好风景。两旁高山的谷底、山腰房屋一间紧接着一间,千户苗寨一览眼底。不久我们顺着陡峭小路往下走。仔细观察木屋,常常是砖石水泥结构的底层,两层或者三层的木屋放在上面。同行的还有很多人拉着行李箱,原来他们是为了看篝火留宿的。一想起熊熊的篝火,篝火旁狂欢的男女,一杯一杯的牛角酒,我就不禁心情激荡。但这只能留待来日了。来到坡底热闹的街市,也到了观看文艺节目的时间。我们赶紧走进去坐好。随着悠扬的歌声响起,表演开始了,一色的民族服装,男的黑色的帕子上缀白银饰品,黑衣黑裤,花的条裙。女的白色银丝帕上是高高的牛角饰品。蓝底白花的衣服,黑色的布鞋。芦笙舞,吹木叶,节目精彩,引人入胜。值得一提的是高龄的歌唱队,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甚至还有90多岁的,银须飘飘。歌声婉转悠扬,是爱情的倾诉,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真正是苗族几千年文化的再现。我好像看到了千百年来苗族同胞的生活……
观赏完毕,已是下午5点钟了,我们步行出大门。大门外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跳着芦笙舞和游人告别。不少游人参杂其中学跳舞。苗族老人端着酒碗为我们送行,不少游人和苗族少女拍照留纪念。驱车回到家里,已经晚上10来点钟了,匆匆吃完饭,洗了脸脚,我就上床了,可是却久久不能入睡。我浮想联翩,旧社会把苗族同胞撵到深山老林;新社会把深山老林变成繁华的城市。少数民族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光大。让56个民族之花绚丽绽开。
二、西江千户苗寨作文
到西江必不可少的是逛苗寨,欣赏苗寨美景,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西江千户苗寨作文,欢迎阅读。
1西江千户苗寨作文我们贵州有很多风景名胜,如:灰纳河、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双乳峰等美景,让人赞叹。你可能没听说过普普通通的西江千户苗寨,它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那儿山清水秀,有一首歌这样形容它:“美丽的雷公山,好地方,嘿,好地方……”
当你走进雷公山这个西江千户苗寨,一定惊奇万分,因为这个寨子人口可多了,难怪叫千户苗寨呢!
在西江千户苗寨里,人们头上戴着银制的装饰品,身上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看得我羡慕极了。苗寨里有纯木结构的房子,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会闻到一种天然的木头清香,充满大自然的气息,真让人心旷神怡。走在寨子里,我发现多是鹅卵石铺的路,地上那些青色银白色鹅蛋大小的石头,很有规律地镶嵌成各种图案,非常别致。人们如果光脚踏在鹅卵石路上,还能按摩脚底的穴位,强身健体。寨子里还有一些木板铺成的小桥,走在上面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真像是在弹奏一首美妙的小曲,听着轻松又愉快。苗寨里那些纯手工的工艺品最吸引人了,有木剑、木雕等等。
晚上,惬意地吃着烧烤,悠闲地漫步在鹅卵石小路上,那一刻,我真觉得西江千户苗寨是人间的天堂。
西江千户苗寨真像一幅活的画卷,美不胜收。
2西江千户苗寨作文经过16个小时的旅途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贵州省的凯里市。导游领着我们上了一辆中巴车,汽车开始沿着凯里市区的街道向大山深处驰去。
导游要带我们去的地方是西江镇,那里居住着1200多户苗民。从凯里火车站到西江镇有36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只见公路两旁的民居有点特别,每座房子顶部的中央都有个形似牛角的东西,屋角也是弯弯向上翘起。苗族人信奉牛图腾,他们在建造房子时都会在屋顶正中央用青石砌一个大大的牛角。
越往里走,人烟越来越少,待汽车进入深山腹地,渐渐地可以看到半山腰有一些木头房子,房子下面用石块垒成,上面用木头柱子支撑整个房屋,远远看去,屋子好像悬在上面,这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据导游说,由于少数民族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苗族人喜住山上,房子就用山上的`树木建造,而布依族大多临水而居,住的是用石头搭建的石板房,因此有“苗族爱山、布依爱水”之说。吊脚楼的周围是层层梯田,这是苗族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午九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
到了苗寨,不能不看苗家歌舞。来到芦笙场,演出正好开始。演员们都是当地的青年男女,他们穿着各种鲜艳的服装,姑娘们头上戴着的银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跳起舞来,身上佩挂的银饰“沙、沙”作响。他们在台上用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苗族人爱好歌舞,缘于他们的文化生活极少。在很早以前,苗族人一直过着较原始的生活,物资、精神匮乏,苗民们在一天的劳作之后,身心疲倦。为了驱散疲劳,他们就地取材,用树叶吹奏歌曲、用板凳即兴舞蹈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有的苗族文化,吹芦笙就是其中之一,在苗族有“不会吹芦笙就不是苗族人”之说。
到了苗寨,不能不吃苗家饭。按照苗家人的习俗,客人进门之前要先喝牛角酒。主人家的两个小姑娘一左一右站在门口,一个手里托着牛角,一个手里提着一把酒壶,还用苗家方言唱着歌,意思是“欢迎你,远方的客人。”进到屋里,是一排的长条桌,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苗家风味的酸汤鱼、鼓藏肉、熏香肠、腌肉炒折耳根,还有各种凉拌小菜。吃到一半,主人家的两个姑娘开始为我们敬酒。来之前,导游已经交代了我们,如果不会喝酒,就用嘴唇轻轻碰一下碗边,千万不要用手去扶,否则被当作要喝,那结果是一碗一碗地往下灌,非把你喝倒不可。
入夜,苗寨家家户户亮起了灯,远远看去,整个苗寨掩映在点点灯火之中,好像天上的星星,给这个美丽的山寨增添了一抹亮色。
美丽的西江、美丽的苗寨,你用大自然的山水哺育了一个民族,你用勤劳和勇敢锻造了一个坚强的民族。
三、西江千户苗寨之行散文
早晨八点,我和小马,小吴,小舟四人告别镇远,乘坐火车到达凯里,然后从凯里转乘客车到达西江。
对于一直有着少数民族情结的我来说,西江千户苗寨是贵州之行中我最向往的地方。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路,铺成了非常规则的行状,像花,像圆圆的铜鼓,像苗族的文字。在踏上西江之路的一刻,你整个人就与西江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融合了在一起。其实很多时候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方式,需要你用心穿越时空去交流。我们就一步一个脚印的踩着这些文化的足迹,在寨子中上上下下,穿梭寻觅。
西江很多东西都已经被商业化了,但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在某一个回头的瞬间,你才会找到西江本来的容颜。我们去了鼓藏头(苗王)家里做客,有幸目睹了盛装出现的苗王在鼓藏堂带领远方游客上香祈福,香案上供奉着牛头,还有大小两面铜鼓,据说一般人家里是没有铜鼓的,铜鼓是地位的象征。一般人家里的神龛里供奉的是鸡毛。而苗族真正的大鼓是埋起来的,十三年一个轮回农历十月鼓藏节到来时,才把大鼓请出来,全寨子的人杀猪宰鸭,穿上最华贵服饰,载歌载舞,欢度隆重的鼓藏节。过完节后又把大鼓埋起来,一直埋藏到十三年后的下一个鼓藏节。苗寨的十二道拦路酒,歌舞迎客只是专为旅游打造的助兴节目,遗憾的是我们到西江的两天都在下雨,没有享受到这等礼遇。问其原因,说是苗族的服装和银饰都非常贵重,不能淋雨。
西江苗寨的吊脚楼里世世代代的居住着苗族人,他们非常朴实热情。路上随便向她们问路或者打听他们的生活习俗时,他们都笑容满面,仔仔细细的回答你的问题,虽然有些时候你根本听不懂他们的话语,但那种热情和善良让你心暖暖的。无需更多的语言,他们就是你要找的答案,一方山水晕染一份空灵毓秀,一方土地衍生一份灿烂的文化。偶遇一家人办满月酒,主人提着米酒在门前的小路上送别亲友,每个人都要喝两碗米酒才让离开,主人和客人的脸上都涂抹上了红色,分享幸福和喜悦。我也乐呵呵的上前去讨了一杯米酒,主人告诉我这是她们自家酿制的`,因为听说要喝完碗里的酒,我一个劲儿的对主人说,碗里少斟点酒,结果我还是喝了两个半碗,喝完后有点晕乎乎的,感觉真好。
西江苗寨错落有致的青瓦木屋最是让人留念。慵懒的斜倚在美人靠上,微睁迷蒙的双眼,看着滴滴雨丝顺着屋檐滴落,望着邻家的袅袅炊烟,心就在这里消融了,我梦呓般的对小吴说,头戴一顶竹笠,脚穿一双雨靴,手里提溜着半斤米酒,一摇一跩的踏着寨子中上山的鹅暖石路,那简直就是一种神仙似的日子,优哉游哉,美哉美哉。真希望时间就这样停住,眼前的一切就这样定格成永恒。
西江千户苗寨,我匆匆的来了又走了,但我却从未走远。你听,我的心在吊脚楼的雨丝中呢喃;你听,我的心在黑亮的小青瓦上沉思;你听,我的心在苗家的木屋中寻梦;你听,我的心在寨子小路间滑滑的鹅暖石上跃动;你听,我的心在铜鼓场静默的芦笙中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