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家路上散文

回家路上散文

回家路上散文1

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我瞪大双眼,茫然的望着窗外,难以入睡。

曾经,现在,未来,究竟哪一个更令人害怕呢?

我想,是未来吧,我们可以回忆曾经,把握现在,却无法用双手推开覆盖在未来上的重重迷雾。我们不是害怕黑暗,我们只是害怕黑暗中的未知。

你有没有对未来惊慌失措过?你是不是已找不回曾经那个天真的自己?时光啊日子啊就这么过去。心被岁月打磨成坚硬的岩石,已没有任何起伏,每一天如同机器人一样,重复着呆板固定的生活。

小时候美好的憧憬,青春时紧紧攥在手心的固执,早就让刺骨的寒风吹得灰飞烟灭。你觉得无所依靠,似乎所有人都站在你的对立面。

请转过身吧,看看你的身后,一对老人正用有些浑浊的眼睛看着你,有些骄傲,有些局促。难道你忘了吗,你温暖的家庭。母亲唠唠叨叨的帮你准备换洗衣物,父亲沉默着,用大手揉揉你的头顶,当你走出家门时,你可看见,母亲正用双手擦拭着眼角的泪。

或许只有在被残酷的社会刺伤后,才会想起充溢着爱的家庭,那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生命留下了什么,时间填补了什么,岁月改变了什么,得到又失去了什么。当感觉身心俱惫,脑子里混乱成一团浆糊,请回家去吧,向你的父母说一些关切的话语,为他们做一顿饭,捶一捶背。希望你没有忘记,曾在一起的回忆。

暖黄色是阳光下,一家人散步的温馨,走在羊肠小道上,一路的欢声笑语,一路的依依不舍。我想过为父母争夺最好的一切,陪伴他们直到永远,可幻想终究是幻想,我与他们定然要分离,所以更珍惜现在的好。

迷途中的孩子,瞧!黑暗中有盏灯,向前走,那便是家的方向。回家的路上,是心酸又甜蜜的。

回家路上散文2

每天放学搭校车回家的我,几乎不曾走路回家。坐在车子里吹着舒服的冷气,耳里充满同学们的谈笑声,窗外的景致总来不及欣赏就到家了。但就在那一天,我体会了回家的路,竟是如此漫长。

那天我因为回教室拿遗忘的东西,错过了接送的车子,决定独自走路回家。因为是中午,太阳又大又刺眼,乌黑的头发助纣为虐,如烤漆般的柏油路面更让艳阳如虎添翼,放眼望去,竟无可以遮荫的地方。这一切似乎是冲着我而来,报复我平日坐在舒适的车内,对窗外景物的漠视。

我心想:“绝不能屈服!”于是选择捷径,那条路上有不少蔽荫处,可以躲避艳阳的追杀。我加快脚步,虽然更闷热,但我想:”熬过了艰苦,便是苦尽甘来的清凉。”

好不容易过了车辆穿梭的马路,接着又来了一个难关,一桶桶酸菜发出阵阵臭酸味,想跑,却早已汗水淋漓,想跑也跑不动了,这时我才知道什么叫举步唯艰。

终于到了阴凉小径,一阵凉风袭来,艳阳、热气突然消失,随之而来的畅快,让我不禁放慢脚步,享受这否极泰来的舒畅。霎时,觉得这条阴凉小径变得如此美丽。终于到家了,一进门打开冷气,想持续刚才的舒畅,却怎么也比不上阴凉小径纾解的畅快。

回家路上散文3

小车行驶在冬日西斜的高速公路上,我静静的望着窗外,阳光在蓝天的怀里撒娇,并暖暖地流动,停在枝桠间,也驻在寒风中。放寒假了,在异乡上大学的我也踏上了归程。

漫漫回家路,处处皆风景。时而是耸立的高楼大厦,时而是整齐的农家平房,一排排没有叶子却依旧挺拔的树,一座座连绵不断云雾缭绕的山,还有那广阔无垠的田野都映入我的眼帘。也许是喜欢美的事物吧,也许是喜欢这种感觉吧。反正我是最喜欢做着车望着窗外,然后心灵放松脑袋转动。我又想到了许多……

放寒假了,快过年了,不仅我们这些学生渴望着回家,那些在外工作的人们也很期待早日回乡。在外漂泊的人儿看见早已回家秀回家的人心中必有千丝万绪,分不清是羡慕还是嫉妒。他们也只能把外面的辛酸和回家的念想埋在梦里,等到他们回家的那一天。

家里多好,可以听见爷爷拉的二胡小曲,品到爸爸沏的沁口香茗,尝到妈妈做的美味佳肴,还有妹妹的粘人,要是在以前啊,还有奶奶的唠叨寒暄。家是温馨的港湾,一个人在外流浪久了,渐渐累了,拖着疲惫的身躯,漂泊在陌生的城市,行走在黑暗的夜色,仰望没有星星闪烁的夜空,此时此刻,是多么渴望家的温暖啊。家里情意浓浓,家乡风景依旧,岁月依旧,梦也依旧。

在我写下这随便的时候,已经在家,还有那些正急匆匆往家赶的人儿还有那些没有踏上归程的人儿,甚至还有那些不能回家的人儿,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样的感受。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他们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就拿在外戍守边疆的军人来说吧,是一个兵过年就不能回家,不是不想念爸妈,而是肩章的重担负着太多等待的年华,他们也有梦中的她,但是他们穿上了军装,就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在这里让我们向那些过年还坚守岗位不回家的人们致敬。

还在外漂泊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吧,南雁北归,北燕南飞,你往北走,我往南回……

回家路上散文4

过年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匆忙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路的那头,是家乡,是亲人,是思念……因为,路的那头,是温暖的家,是眼巴巴盼儿女回家团聚的老人,而我,在这中国传统佳节到来之际,也像一泓东归的溪流,汇入了千千万万蚁族组成的回家洪流之中,因为母亲从那里来……

一路劳顿颠簸,峰回路转之后,终于回到了生养母亲的故乡——甘肃泾川。一踏上这片黄土地世界,仿佛一下子变的恬淡安静了,没有了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没有了匆匆赶路的人群,没有了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只有依稀透射着早春新绿的原野,和返青麦田的氤氲气息。这里的世界独守一片安宁,洁净的空气里见不到一丝雾霾,天边的流云还是那么洁白晶莹的漂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远离喧嚣的乡村世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连绵起伏、伸向远方,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风雨。放眼望去,一块块,一条条,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的在山谷里蔓延。内地的春天似乎来的更早一些,此时,田地头间已然露出了新绿,绿油油的麦苗俏皮的从地面露出头来,仿佛是在向路人们讲述着成长的心事。随着我脚步的前移,山坡一隅不时传来阵阵吆喝声,寻声望去,一个牧羊人挥动着手中的羊鞭,在半空里甩着响鞭,招呼那些羊儿快快赶路,而那些看上去肥硕的羊群似乎并没有立刻要走的意思,一点也不舍得抬头赶路,只是不时抬头看看,然后啮合着灵巧的嘴唇,抓紧一切时间蠕动着嘴里的吃食,偶有移动的身影。

在这孕育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黄土塬上,降水和溪流把这里的生存区域分成立两大块,一种就是顶部比较平坦、利于耕种的黄土高坡,当地人称塬上,再就是流水冲刷形成的川。一般来讲,川里的人比塬上的人家富裕,主要就是川里的土地平坦,万千沟壑的土壤有机物都被径流富集到这里,水源丰沛不容易受旱,作物产量比较高,而在塬上的就刚好相反,作物产量和品质相对较低。

别看这里是黄土高原,貌似寂静的山坡间却并不失热闹,各家栽种的花椒树、梨树、桑树、杏树,还有那小酸枣,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树种,都汇聚于此,各自占据一片领地。虽然回来时是早春季节,没能看到这郁郁葱葱的植被繁茂生长景象,但我心中的春天早已是郁郁葱葱、花红柳绿。因为这里的花香、果香、好闻的青草气息早已深深嵌入我的心底,因为我的血液里,也同样流淌着着黄土高原上年复一年的飞扬和悸动。在母亲旧居附近的一个坡底,有一眼山泉,泉水甘甜,清澈见底,长年就这么在高原上不知疲倦的缓缓流淌着,滋养着这里的山川和生灵,孕育着朴素厚重的乡村文化。放学的孩子、路过的行人、地里的庄稼人,若是途经此地口渴了,便手捧着咕咚咕咚喝上它几口,听这里的老人们说,这口泉水已有数百余年历史了,养育着村里的一代又一代人……

这里的乡村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要是谁家远道而来了亲戚,村里人都会热情相迎,就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上前拉着家常,嘘寒问暖,谈话间,一捧核桃、一把香甜的杏干不觉中已塞满口袋……乡亲们参杂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虽然听不大懂,但心是暖的,情是真挚的。

此时此刻,也许我似乎明白了母亲心中的那份牵挂,母亲来疆几十载,乡音未改,许是心中放不下对家乡的依恋吧,记得每逢过节,母亲总忙着张罗给老家寄些新疆的时令干果特产,几十年从未间断过,那一个个小小包裹寄托着游子的思乡情,从这头到那头,万水千山总是情。还记得儿时,母亲总会乐此不疲的给我讲着家乡的故事,诉说着这里的种种,当时的我从心里并不理解母亲对家乡的那份情愫,只觉得很是啰嗦,家乡的故事听的太多太多……如今我已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小窝,如今终于理解了母亲的思乡情怀,这片热土上有母亲生长的足迹,有母亲难以割舍的依恋,这里有母亲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

家乡,一个让人终身难以忘怀的地方,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在哪里……

回家路上散文5

当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之后,夜幕紧跟着开始降临。窗外,出现了最为明显两种事物:夜和雨。这个季节的雨在白天的时候是不容易下起来的。只有快进入夜晚的时候,才会飘起来。灯火划过,留下微弱的流萤的光,好像一位孤独漂泊的游子。

沿着一排排灯光,我的座位在靠近热水炉这边。不时就会有一两个人轻言轻语的提着杯子或者捧着泡面走过来放水。

车厢里有人打电话,有人咳嗽,也有人在假寐。

渐渐地夜深了,众生们被一个熟睡的孩子浓密的睫毛投下的阴影轻轻庇护,开始进入梦乡。一切都变得小心翼翼,就连漂浮在空气中的乡音也慢慢被过滤成了夜色,薄而透。

而我的思绪像是悬在树上的鸟巢,也开始辗转着身体,陷入沉思。这时候谁还会记得两小时前是谁陪着我们拎着行李,站在成都站,那暮光下的站台上。

当然,我知道夜不会一直这样黑下去,不时还可以听见火车的鸣笛声。它的声音带着我到了时光的轨道里。一声声鸣笛,好像是空出的心在呼唤。

时间的纹路在刻画岁月的里程,我不需要再借助其他的力量,思念变成一种低头望天后的一声轻叹。我知道坐在车上,离地一仗,离天却很远。人生总是循环往复的前行和回望。我想起曾送我读书父亲的身影,放学回家后母亲端出热腾腾的饭菜,还有七月我家荷塘里的一片片蛙声和晃动在荷塘面的明月。

这些美好的回想,被一截又一截的钢轨所收藏。铁路在山峦间蜿蜒,夜色在大地上铺展。当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向夜空的时候,晨露在草尖上一滴一滴的,摇摇欲坠。

回家路上散文6

回家的路婉延而不曲折,离开家乡时正是青春年少,经历着曲曲折折、沟沟坎坎的人生之路,虽经受着百般磨难,疮痍满目,痛彻心扉,想到自己温馨的家园,多么想回家,那里有亲生的父母和同胞的兄弟姊妹,还有那可敬可爱的亲戚朋友、街房邻居。然而,开弓没有回头路,只有努力奋斗,实现夙愿,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熟悉而又陌生,载着满誉,衣锦还乡,不枉在外漂泊流离的那些日子。怕就怕走上那不归之路,尽管吃着山珍海鲜,睡入温柔甜美之乡,踏着金铺玉镶的路,那也是陌生两路人,互不相识。就如常说的你过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路人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匆匆忙忙走过,是谓过路客,有人闲庭信步,也不能是谓淡闲平庸之辈。

回家的路次数不清楚又能屈指可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累了困了,风雨兼程忙忙碌碌了一天,走向回家路上,就象夕阳西下,鸡进窝,鸟归巢,下套的牲口返糟,万物归于平静。安然无恙,回家的路走过去走过来无数次,回家路上的一砾一石都记忆清晰,路旁边的花草骄颜芬芳,树木高低粗细,冠盖经讳,鸟叫虫鸣,一草一木,飞禽走兽,鱼虾昆虫触目不惊,也一清二楚。路过涓涓流水的小河,踏上别致的小桥,眺望静谧的庭院人家,看小桥人家、望田园风光,层林尽染,鸟语花香,蝴蝶飞舞,城郭内外、山河大地各外娇娆。风物人情依旧。岁岁辈辈走不完回家路。拿着奖状、捧着奖杯、佩带着大红花衣锦还乡,誉盈满路。告老返乡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生生息息说不尽人间情。

回家的路,平淡而又激昂,虽没有厮杀疆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但印下人生努力拼搏进取的踪影和足迹,泥土的老辙里埋藏着先人们走出家门勇往直前,为生活、为家中老小、为国、为民肝脑涂地永不消失的记忆和怀念,泥土里永远放射出他们那灿烂的光辉,散播着他们动人的故事,留驻着他们不朽的芳名。更蕴育出后人们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和无限的生机。平淡中崭露锋芒,激昂里爆裂情怀。

回家的路,是童年的趣事,是游子落叶归根的期盼,是落魄者得到温暖的希望,是歇歇脚力,散散心情的好去处。

回家的路敝开胸襟,在向你招手,回来吧!多年的游子,这里有你的兄弟姊妹,回家的路为你敞开,这里才是你温暖的家园,这里有你一片温馨的乐土。

回家路上散文7

回家的路,无疑是世界上最远又最近的路,是心中心中永远不会变的最美的路。那路上的灯火,是我们一路回家的陪伴,远远亮着的家里的灯光,是我们心中最动情的暖。

喜欢明亮如昼的灯,让我们罝身黑夜,却丝毫不觉黑暗。更喜欢蒙上一层昏黄且又明亮的灯,让人从内心深处涌出温暖又温馨的炽热情感。那亮着灯光的屋子,或许正上演着一场场人间故事。

犹记得那时从刚从学校毕业,工作的地方离出租屋不远,但因工作缘故,每天都回去的很晚。夏天还好,街上总能遇到三三两两纳凉的人,而到了冬天,人们都早早的关上门,烤火或钻被窝里头了。我独自走在寂静的小镇上的街道上,那时还没有路灯,街道两边的大树影影绰绰,只有街道两边的房屋里亮着一盏盏灯,温馨又明亮,我遥看着那些灯火,想着家里的爸妈此刻也应该在烤着火吧?一丝淡淡的忧伤从心里蔓延。过了几年,街上安了路灯,虽然并不很明亮,灯光昏黄似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黄纱巾,照在街道两边的树叶上,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身影。清冷的月光,孤零零的照着大地,阵阵寒意袭来。结束了一天忙碌又琐碎的工作,回住地的.路却是我一天中最安静惬意的时刻。我慢步走着,有时哼着歌儿,有时只是安静的行走,脚下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时的街道还是石子路,偶尔也会一脚踢飞脚下的小石子,看它能被踢出去多远。我喜欢细数路边的街灯:一盏,二盏,三盏……街道不长,路灯也不多。等到数到一半的时候,拐角就到了我住的地方。

有一天下晚班后,我跟几位在一起工作的表舅骑自行车回家。二十来里路,或许是年轻,并不觉得很辛苦。一路上,远远的看着沿河两岸的人家灯火,心里总有个念头在促使我快骑快骑,就要回家了。爸妈此刻一定是亮着灯,在火笼屋里烤着火吧?冬天里的火想想就觉得全身心的温暖。乡村的夜,除了亮着的灯火,陷入沉寂一片,表舅们都到家了,我却还有几分钟的骑程。路边没有人家,漆黑一片,表舅按着自行车响铃为我壮胆,我也回应,着按响车铃。看到自家屋子亮着的灯,就有莫名的战胜黑暗的勇气。近了近了,终于到家了。低瓦数的电灯泡发出的昏黄的灯却是那么温暖。我拍打着大门,高喊着:“妈,我回来了!”在烤火的妈闻声快步出来,口中不停地答应着。她知我胆小,赶紧打开门灯,随后出来的父亲接过我手中的自行车,关切的问这问那。那一刻,对黑暗的恐惧终觉是值得的。

多年后,看到这样的一张照片,蓦地勾起对往事的回想,时光的列车呼啸而过,白马过隙,我已浅步入中年。人家的灯火却似一盏盏指路航灯,永远照亮着我们回家的路!

回家路上散文8

有一条路,也许你一年只走一次,但是却再熟悉不过。有一条路,也许不比城市的热闹繁华,但却从不寂寞。

有一条路,它承载着你的思念和家人的期盼,它可以是所有人眼中的平凡的路,但对于你却意义非凡。

无论身在何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无论走的多远,每个游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归家的梦。世上的美景无数,可最美的风景却是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无论多远、多难,也要在那一天赶回去。一个人在外不管吃什么样的苦,受什么样的累,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回家”。

那个远方的家,也许在大山深处,通往家门的路崎岖不平;也许,在城市的一隅,隔着距离看城市的繁华;也许,那个家在中国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乡村,村口,是一棵看着你成长也目送你离去的一棵老树。

想起那条和记忆相连的路,心里的温暖就会泛滥。每一次地临近年关,人潮汹涌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踏上回家的路。那条路,也许有风,有雪,有尘土飞扬,可在每个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的人心里,那条路上始终有最美的风景。

因为那条路的尽头,是安放你疲惫也接纳你忧伤的地方,是给予你温暖也抚慰你心灵的地方。

人是奇怪的动物,在年少时,总向往着远方的风景,总想着能有一天离开家,而且离得越远越好,仿佛只有这样才意味着自我的独立。

可终有一天离开家,离开了爸妈,然后又开始思念家的温暖与温情。在别人的城市,总觉得自己是个没根的人,每每想起故乡,那里的一切都成为独有的回忆。

当在飞驰的列车上,想想与父母相见的刹那,想想又长高不少的孩子,窗外的风景即使是一片枯黄,入眼也是最美的风景。

有人说,回家的路一直都在,只要心里有爱;还有人说,回家的路,是一条熟悉的陌生路……

外面的风景再美,也敌不过回家的那条路。时刻记得回家的路,无论走得多远,你都不是无根的浮萍。

家是每个人最后的灵魂归宿。用自己的方式回家,带上爱和期盼,踏上那条风景最美的路,一路向着温暖出发。

回家路上散文9

晚上21:30,我从坑梓公交基地乘座公交车回坪山,一到站台就坐上了M361线的末班车。

当公交车行至坑梓市场时,上来了三位乘客,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对年轻的情侣。那对年轻情侣上车买完票后就很快缱绻在了自己的情感小世界里了。

只见中年妇女上身穿一件奶白色外套,内配一件黑色打底衫,下身穿一条黑色西裤。剪了极为男性化的发型,刚刚淋了雨,发梢和眼睫毛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雨珠,雨珠一粒粒顺着五官就势滑落下来。整张脸看上去黄黄的干巴巴的,嘴唇半张着,给人一种呆呆的感觉。乘务员上前让她买票时,叫了她好几遍,她才抬起头若有所思地愣了愣神,两只手插进外套的口袋里翻腾了一阵,才抽出两只空空的手,拍了拍口袋支支吾吾说:“没……没有钱……”

“大姐,我们这是公交车,上车是要买票的,您不知道么?”

面对乘务员的问话,中年妇女似乎没听懂,只是呆愣愣地看着乘务员的脸。

“那您现在打算去哪里呢?您的家是住坑梓市场附近吧?”

中年妇女结结巴巴地回道:“我家……是……是住坑梓市场后……后面……”

“您的家在坑梓,现在这么晚了,您这是要去哪儿呀?”乘务员的神情越来越不淡定了。

这时,坐在她后座的一位男乘客对乘务员说:“她家既然住在坑梓,你就把她放在这里就行了,到龙华越走越远,怕她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们的车辆马上就到坪山管委会了,距离坑梓已经越来越远了,况且外面雨大又急,她这个样子怎么能找到回家的路?”乘务员说着转过身对着司机喊道:“大哥,我们还是拉着她吧,一起到终点站,返回时再把她拉回来,想办法联系她家人,让她安全回家。”

“好的!”司机师傅慷慨答应道。

乘务员边用自己的毛巾给中年妇女擦着头上脸上的雨水,边关切地问:“大姐,您有没有您亲人的电话号码,比如儿子、女儿、姐姐、妹妹等。”

“没有……”中年妇女呆呆地搓着两只手摇着头回道。

“您吃饭没有?”

“没吃……”

“都这个点了,还没吃饭,怪可怜的。”乘务员轻轻地拍了拍中年妇女的肩膀笑笑说:“没事,一会到龙华总站,我们场站有饭,到时我打给您吃。”

“嘿嘿……”中年妇女向着乘务员傻笑了几声,又低下头摆弄起她那两只手来。

看到乘务员对这位神志不清的陌生女子如此的热心关照,深深地感动了我,打心底里喜欢她,于是便跟她聊起来,下车前我们彼此加了微信好友。

第二天通过微信得知,车辆到达龙华总站后,乘务员给中年妇女打了一份热饭,让她吃饱喝足后就已经到了发车时间。返回的路途中基本没什么乘客,当车辆到达坑梓市场站台时,随着车门的打开,上来了两张惶恐不安的面孔。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和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女孩,一看便知是父女俩。上车后女孩不顾一切地向中年妇女跑去,男子先是礼貌地跟乘务员和司机打招呼,之后就慌忙跟在女儿后面朝中年妇女的座位跑去。

“妈,您去哪了呀?害得我跟爸在雨中找了您一个下午啊!”女孩哭的跟个小泪人似的,一下扑到妈妈的怀里。

中年妇女呆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没有半句话。

男子走到中年妇女跟前,把她拉起来哄孩子似的说:“走,咱们回家。”

下车时中年男子从口袋掏出10元钱给妻子补买了车票,对乘务员和司机说:“今天真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自从去年六月我那十八岁的儿子突然因车祸身亡后,我妻子因伤心过度落下的病根,最近常犯病,一犯病就到处乱跑,找不到人。”

“带她去医院看看吧,这病能看好的。”乘务员关切地对男子说。

“看了,现在还在吃药。”中年男子顿了顿,调整了一下呼吸,接着说:“中午我和女儿回到家,发现她妈不见了,就料定又是犯病了,赶紧分头去找,可是整整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找到人,正当我们不知道该上哪里去找时,公路对面小店的老板娘告诉我们,她亲眼看见我妻子上了你们的车,于是我就和女儿专门在这里等你们,幸亏你们没有让她中途下车,不然我们真不知该去哪里找了,谢谢!真的太感谢了!你们真是大好人!”中年男子礼貌地对司机师傅和乘务员表示感谢后,同女儿一起扶着妻子在昏黄的路灯下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家赶去……

看看微信上面这个可亲的乘务员和她温暖体贴的话语,我的心里莫名地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二、散文《腌咸蛋》

腌咸蛋

君不赞成食用腌制食品,一天早晨,突然对我说:“咱们腌咸蛋吧。”

腌咸蛋?这个名词早已淡出了我的脑海,这份家务也早已陈封在久远的记忆里。为什么要腌咸蛋呢?我一边疑惑,一边努力搜索着有关咸蛋的信息。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自己种菜养鸡,富余的腌制起来,待冬季和青黄不接的早春食用。母亲腌制的咸菜醇香,四季不断,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腌菜情结,尤其是腌蛋。

物质匮乏的年代,鸡蛋属于稀罕物品,每逢腌蛋,母亲都要打扫庭院,收拾屋子,清洗盆罐,兴奋又略带几分神秘地小声对我们说:“腌蛋了。”我和妹妹蹲在旁边,看着母亲喜滋滋地捧出一笸箩鸡蛋,一枚一枚地仔细清洗,轻轻放在盆里,凉干水份。用清水、咸盐、花椒、老姜和香椿树皮调成汤料,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入其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放在阴凉处。母亲的神情那样恭敬,那样专注,那么甜蜜和幸福,我和妹妹也受到感染,连呼吸都不敢粗疏。在贫穷的农家,腌蛋算是隆重的家事。母亲勤劳、乐观地操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从没让我们断过佐食的咸菜和腌蛋。

母亲的咸蛋源远流长。第一茬咸蛋快吃完了,母亲已积攒了足够的蛋,等着补给。她用锅底灰,在这些蛋壳上划了一个句号,以示区别。蛋壳上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批次。母鸡一直下蛋,我们食而不倦,瓷坛像个聚宝盆,里面的蛋取之不尽。

稍大一点,我便帮母亲腌蛋。在母亲的指导下,洗蛋、调汤,自己不用花费半点心思。后来,逐渐演变成我为一家人腌咸蛋。那个时候,我青葱跃动,手忙脚乱地腌制着咸蛋,心中惦记着书包里的小人书,后院花椒树上的黄雀窝,屋外的阳光、就连各种声响,都充满了诱惑。我极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忙不迭地洗蛋、调汤,草草地将蛋装入坛中,所有的不足都由母亲来补充。

母亲是我温暖的依靠。只要母亲在,我无需承担敷衍的后果。虽然我多次腌制咸蛋,却不清晰其中的细节。

多放盐,蛋就不会坏。凭着朦胧的记忆,我若无其事地打开水龙头,洗刷瓷坛,清洗鸡蛋,末了,拿来花椒和咸盐,调制汤料。没有老姜,就用八角和茴香来代替。我了草地往盆中倒了半包咸盐,加入佐料,用筷子搅拌均匀,倒入坛中,轻轻将鸡蛋从坛口丢入。滴咚,蛋落入水中,再沉到坛底,发出优雅而富有韵律的低音。这声音真好听,和岩壁上滴落的水珠一样,清幽、清脆。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毛糙,不够精致和贤淑,既没有母亲把持生活的虔诚和神圣,也缺乏妇人应有的温良与沉静。

我过于浮躁。整天奔波在朝九晚七的时光线上,制造一沓一沓的材料,考核别人的同时被别人考核,买菜挤公交,无暇顾及节日和感冒,像一条被拉扯到极限的橡皮筋。

都市的路灯通宵照耀,城市没有睡眠。母亲生活在遥远的故乡。乡村的夜晚,村庄在月光里安睡。

我开始怀念母亲,怀念母亲的咸蛋,怀念童年的天真和乡村的宁静、恬淡。

三、乡村野居散文

田间漫步归来,总要经过一处离村不远的“世外桃源”。

在紧挨路边的一块田地里,种满了桃树。四面围栽着两行密密麻麻的花椒树,利用带针的枝叉相连,围成了疏密相宜的篱笆墙。红砖红瓦的三间不大的北房,房前搭着葡萄架。既遮阴,又得果。葡萄架下放着一块方形的青石板做石桌。四面放着平整的小石块,做石凳。依房山而建的斜坡形的厨房,错落有致,显得格外古朴优雅。几十只油光黑亮的大公鸡,率领着一大群黑色母鸡,在果树间啄食嬉戏。鲜艳的大红冠子配上闪着蓝光的黑色羽毛,像一团团墨绿色的翡翠,在绿树荫中滚来滚去,给宁静的果园平添了不少异彩。每逢桃花盛开的时节,满树粉粉淡淡的桃花层层叠叠,团团簇簇,犹如散发着幽香的花海。勤劳的蜜蜂震动着翅膀穿梭在花海间,快乐优雅的歌声融入花香中,组成了沁人心脾的温馨协奏曲,让人心旷神怡。桃子成熟的时节,粉白的、绿红的桃子透着清香,挂满了枝头。经过此地,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细细欣赏那一个个美人脸似的仙果。拴在门口的小花狗,平日里悠闲地趴在自己的窝中。每逢有人走过,就客气的汪汪叫几声,报知主人“有人来”的信息。它那种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园子的主人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妻。他们清静悠闲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每次经过,都看到他们俩辛勤劳作的身影。偶尔看到他们得闲的时候,就停下来说上一会闲话。每逢这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李涉“偶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来。

通过长期交流,使自己陡然增长了不少知识。旁的不讲,就拿那几十只漆黑无杂、散养在园中的鸡来说,内里就深藏奥妙。这些鸡不但给园中立下了消灭害虫、增加肥力的汗马功劳,更是一笔不少的财源。一开始我有些不屑一顾:不就是几十只鸡吗?是财源不假,“不少”从何说起?但听着他俩扳着手指头一笔一笔算起来,却也出乎意料。

原来,现在的农村,每逢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摆“鸡鱼大贡”。先祭拜天地,后祭拜祖宗。这里边有很多讲究:鱼要用活鲤鱼,别的鱼不行。要用无一根白毛的“全焕”(方言:意思是完整)公鸡。全黑无杂的黑公鸡最高贵,红色次之,其他色再次之。近几年春节前,此类公鸡价格最贵每市斤升至七八十元。要是按这个价格算起来,每只鸡得卖好几百元呢!高昂的价格立刻引起了养“全焕鸡”热,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淘换”(方言:意即寻找)“黑鸡蛋”。黑鸡蛋营养又高,买了作为礼物送人的也络绎不绝。带动的黑鸡蛋的价格也一路走高,老两口在这阵旋风里连卖鸡带卖蛋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额外的高收入高兴的老两口像中了状元郎一样,兴高采烈了好一阵子。虽然后来几年降至每斤鸡不足二十元,但这曾经有过的辉煌,像一盏明灯,时时在两人心中闪烁。每次提起,禁不住手舞足蹈,神采飞扬。伴随着津津有味、滔滔不绝的叙述,情不自禁的陷入无限美好的回忆之中。

当然,几千元的收入如果放在那些财大气粗的人手里,简直不如九牛一毛。他们会“嘿嘿”的冷笑说:“还不够一桌酒席钱!”说的一点不假,听说一个甚么局长的孩子结婚,一桌酒席七八千元,摆了好几十桌呢!这样的事情在城市中已是多如牛毛,农村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当今的`贫富悬殊之大,令人咋舌。但话又说回来,富有富的活法,贫有贫的逍遥。随遇而安的中国农民,对于已确保温饱、不愁吃穿的现代生活,已经是心满意足了。特别是这一对老夫妻,早已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农耕劳作。两人侍弄着这一片果园,卖果子用上了电动三轮车,打农药用上了背负式喷雾器。急速的家庭现代化进程,给精神上带来的逍遥自在,不亚于神仙。况且树荫下劳作,免受烈日曝晒之苦,确实享福匪浅。一年辛苦下来,万儿八千的人民币入账,就算家庭天文数字了。养黑鸡这个从天而降的好几千元的“大馅饼”,在心中引起的震荡,不亚于像中了头等彩票一样金贵。

优雅的环境,宁静的生活,曾经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与向往。每次葡萄架下畅谈,总有一种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感觉。悠然产生出向往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悠闲田园生活来。

随着交往的频繁,话题的日益深入,时隐时现在老两口脸上的惆怅哀怨之情,令我颇感诧异。经过委婉的探究之后,方才明白了实情。禁不住为之唏嘘、哀叹起来。

原来,老两口生有一男一女。女儿发嫁,儿子结婚。本来已是到了大事完结,颐养天年的时候。谁知天不作美,原本风平浪静的美好家庭,却意外的陷入“无风三尺浪”的困境中。新娶的媳妇说啥也不要公公婆婆。不让她小两口供养,只在家中居住都不行!说事的人想尽千方百计,苦口婆心的劝说,一点作用也不管。老两口在万般无奈之下,卷起铺盖上了“梁山”,在离村最近的这块地里安营扎寨。幸亏自己留有部分积蓄,掏出来盖了三间砖瓦房。把地里栽上了桃树,四面栽上花椒树。一座令不知内情的人们无限羡慕的“世外桃源”就在这种无奈中诞生了。

现在的中国农村,娶了媳妇的年青一代,似乎把不赡养父母视为一种时尚。从前农村有句俗话:“长尾巴狼,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现在这些话都应验了。那些可怜的父母们,像老黄牛一样;费尽千辛万苦,气喘吁吁的把“家庭之车”拉上崖头顶以后,那些坐车的“掌上明珠”们,媳妇一娶进家门,立刻变成了“长尾巴狼”。把老人视为生活中的“障碍物”,抬脚一踹,踢出家门。有一点“良心”的,帮着他们搭个“窝”。人老了,孬好都行;只要有个“窝”趴着就心满意足了。可是那些一点“良心”也没有的,老人就惨了。把老人“扫地出门”后,就不管不问了。手中有一点“后手”的,就像“世外桃源”的老夫妇一样,尚可确保当时的温饱。可是被“敲骨吸髓”后,手中空空的却大有人在。虽然政府现在发给农民老年养老金,但每月百儿八十元的养老金,紧紧巴巴刚够糊口之用。若是长病生灾,合作医疗自负的部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要自付一二百元的合作医疗费。有的“狼崽”就连这点养老金也不放过,时常千方百计前来“巧取豪夺”。他们的余生真让人担心。这种见怪不怪的丑恶现象,成了当代和谐社会协奏曲中极不和谐的音符。

现在政府规划中,对于老年群体的养老,制定了美好宏伟的蓝图。计划井井有条,令人颇感欣慰。但是对于不孝敬老人的忤逆子孙,那种泛泛的谴责之词,就极显苍白无力。不孝顺既不犯法,也不犯罪。那么这种毫无人性可言的极不道德行为,应该列在哪种章程中,才具有威慑力呢?期望那些掌握着这种权力的人们,能把这个极不显眼的角落给予应有的重视,以法律武器有效的惩治这些“豺狼虎豹”。古代还有“举孝廉”一说呢,何况我们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现在的官员提拔也好,考各级公务员也好,在其条件中,若是没有这一条,就非常让人担心。让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去当人民公仆,无异于委托恶狼去看护羊群。他们连亲生父母都不要,能尽心尽力的为人民服务吗?期望我们的政府能在此被遗忘的角落亦有所作为。因为我们都有父母、子女。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能如此,何况做为万物之灵的人呢?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不要丢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只有小家庭的和谐,才能组成大家庭的和谐。让这些心中无父无母、披着人皮的豺狼就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无立足之地。让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彻底的销声匿迹。我们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进入歌舞生平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