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访牛车河随笔散文

或许是城市的喧嚣让我们的心纷扰得太久了,也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工作与生活已禁锢了我们灵气的翅膀,冥冥中,似乎传来一种远古的诱惑,指引着我再度迈开走向你的脚步——探寻牛车河。

记忆中的牛车河还停留在十年前,那是一个孤独座落在桃源西陲边境的小乡村。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崎岖的简易路上漫漫风沙,伴随着疲倦与困顿,映入眼帘的没有山村的清香,只有狭窄的街道,低矮的平房,萧瑟与贫瘠。多年以来,这样的乡村在我的脑海里从未固化成风景。但,近段时间,总是经意与不经意间从朋友的言语中,从文人的妙笔下,不断地接触到“牛车河”这三个字,心里开始有了遐想,当年那勉强称作朴素的“山姑”,经过时间与风雨的洗礼,是不是也开始成长了,是不是也出落得窈窕与风情了?于是,与朋友商议,找个周末,再访牛车河。

相约不必太久。这是一个多云转阴的星期天,我们一行六人带着向往与期待如约前往。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打开车窗,让疾行的汽车揽入清晨的'微风,应该还带着甜味与芬芳吧。和我们擦肩而过的还有满田的绿色、座落有致的楼房,还有那些勤劳人们灿烂的笑脸。

经过两个小时的辗转,我们到达了今天预计的第一个景点——老祖岩。把背包等一些身外之物都放在车上,大家准备轻装上阵。站在路边,隔着阡陌遥望着对岸那座青山。不算巍峨,宛若一个遗世独立而又略带羞涩的少女,笼罩着一层轻纱,在飘渺的云烟中影影绰绰。山顶上还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寺庙,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了山天相接之间。急切间,我们都想捷足先登,都想站在山的最高处俯瞰,都想知道寺庙中是哪位世外高人与山同在,静守孤寂,参悟人生的真经。

走过了一座摇曳而又有惊无险的独木桥,正式开始登山的旅程。虽久坐办公室,但我们也都攒足了一股劲,谁都不愿落为人后。一边拾级而上,一边互相讨论探究着身边那些不知名的树木。我对这些了解是最无知的,只知道去观赏哪棵树叶子比较茂盛,哪棵树青翠欲滴。至于那些朋友介绍的名字,我是过眼即忘,也许等会返程的时候我就不记得了。所谓的爆发力是最短暂的,感觉沉重的气喘声在山谷中回荡。足下带着苔藓的山路越来越泥泞,不小心我也摔了一跤拜了码头,朋友们哈哈大笑之余也乐极生悲,相继都与山地来了个实心的接吻。我们戏称,这属于真正的接地气,抢占地盘。实在累了,在一株桂花树下席地而坐,虽还不到开花的季节,但似乎还是能闻到缕缕香气沁人心脾。拿出早已备好的干粮——几个桂花饼,突然觉得有点所谓的“诗兴”,我摇头晃脑地吟着“桂花树下吃桂花饼”,朋友接“老祖岩上观老祖庙”。诗句虽粗糙,但这又何妨呢?不是一样的不亦乐乎,悠哉游哉吗?

走走停停,终于蹒跚到达山顶。一座略显萧条的庙宇在山的高处孑然而立。“老祖仙山”四个红漆的字显得是格外的烨烨生辉,两条金色的巨龙盘旋缠绕在柱子上,镇守着这里的安宁与正气。听到动静,庙里走出来一个七十多岁的和尚,穿着一席黄色的袍子。许是很久庙里没来过人了,老者眼里透着喜悦,连忙给我们搬来还略带灰尘的椅子,看来他也并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心无杂念与世隔绝啊。老人家用着我们听不太懂的外地口音与我们交谈着,他一个人守这座庙已有二十多年了,山上没有电。我听得有点震憾,要怎样的毅力,才能耐得住这样长久的寂寞啊?或者说,凭我的想像,面前这个有着坑壑皱纹的老者曾经有怎样的沧桑过往,才能放弃朋友与亲人,孤独地守护这座青山呢?聊了很久,时间不等人,已近中午了,我们也不能耽误行程,只好与老者告别。虽然有点不舍,但老人也只能倚着门边与我们挥手。下山的时候,也许是老天同样有点伤感吧,竟然下起了雨。下山的路更为艰险,我们都专注于脚下,也无暇再欣赏经过雨水浴浴的旖旎山景。下得山来,每个人几乎都成了落汤鸡,衣服上沾满了黄泥,但这依然折损不了我们的愉悦与前行的决心。

吃完午饭,稍作休憩,又坐上我们快乐的小车继续旅行。在鲁胡子辣椒酱生产基地参观,并有幸认识了这个留着一撇胡子的传奇人物。干净整洁的厂部,秩序井然的车间,我们不得不感叹,就是这样一瓶小小的辣椒食品,竟然闯入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并带领着周边村里的人脱贫致富。

从基地一排平房的拐角处弯过,有一方寸菜园,我们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别有洞天。太美了,不由惊叹。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藤蔓从半山腰缓缓垂下,一池碧澄的水从一个不知有多深的洞口源源不断地流出,让人竟忍不住有探幽的欲望。我不由的闭上双目,眼前竟然出现了幻觉,皎洁的月夜,有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槐树仙子顺着滕蔓冉冉而下,拘一捧潺潺的水,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尽情欢悦地荡着秋千,这样的美丽不知有没有人曾经邂逅过?我为这样的恬然竟然觉得眼睛有点湿润。

依依不舍,用相机摄下万分之一的美,也让每一处细致的精华留存在记忆的深处。一路前行,经过了悬棺,瞻仰了千年来人们神奇力量的伟大;路过了穿心岩,隔河远望,让那天然的洞口也穿透我们的心扉;最后到达王家坪村,古朴的村落,原始的木制房,让人有一种归隐于林的冲动。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都似乎成了过眼云烟。

时间过得真快啊,天已经暗了,我们也只有投身于茫茫的夜幕,踏上了归途。再见了,牛车河,你的风采,不是我一天时间就能领略的;你的灵动,更不是我笨拙的笔所能描绘的。

二、散文随笔***闲话西游记

《西游记》自打成书以来,流传了几百年,深受欢迎。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并列为四大名著。与其他三大名著相比,《西游记》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披着神话的外衣,却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虚构,借以揭露讽刺现实。

《西游记》以唐朝玄奘法师历时十余载,历经千辛万苦西去天竺求取真经的真实历史为蓝本。虽说西游记讲的是佛教故事,却蕴含了三家思想。首先,为道家,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从孙悟空这个形象表现出来,悟空为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石猴从石缝中蹦出。后跟菩提老祖学道,学得七十二变,后大闹天宫。天宫各路神仙却拿他没有办法,只得请来如来佛祖将它降服,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其次,为佛家,除了唐僧取经,从其他三人的法号表现出,悟空,为皈依佛之意。空乃佛家之基,《心经》中就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非无,而是包含了一切,而是空是色需要悟。猪八戒,法号悟能,为皈依法之意。八戒首先就是佛家戒律的一种,戒杀生,戒偷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戒着香华,戒坐卧高广大床,戒非时食。沙僧,法号悟净,为皈依僧之意。师兄弟三人法号的含义是为皈依三宝。第三,为儒家。天庭之上虽都是道家之神仙,却等级森严,此乃儒家君君臣臣伦理纲常的体现。前文提到,《西游记》以玄奘西去取经为蓝本,唐贞观唐朝僧人玄奘违反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从凉州偷渡出关,只身赴印度学习佛教教义。经过16年,在644年回国,并向唐太宗写信报告了情况。唐太宗下诏让他口述西行见闻,玄奘本人口述,由他的弟子辩机执笔写出《大唐西域记》。后经玄奘弟子以及文人不断加工演绎最终在明朝中叶被吴承恩写成神话《西游记》。

师徒四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四个人的形象代表了作者对三家的看法。唐僧,软弱耳根软偏听偏信,此乃人之弱点。然而,他又是虔诚的信徒,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坚定不退缩不动摇。面对危险,面对诱惑不曾想过放弃。只是过于怜悯使得他难分好坏,屡次赶悟空走。悟空,出场时候从石缝之中蹦出,向菩提老祖学道,学成七十二变,后在东海龙宫得到定海神针金箍棒,从此号与天齐,玉帝害怕他在凡间生事端,便拍太白金星下凡将他领上天,封了个弼马温以稳其心。不料当得知自己官小品低,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奈何不了他,只得求助如来佛,如来将他压在五指山下,后唐僧受观音点化,前往西天,途中救出悟空,并收他为徒,起初悟空野性难改,观音交给唐僧紧箍咒,悟空才渐渐收了性子,一路护送唐僧西去。八戒,原为天庭的天蓬元帅,只因贪恋女色,调戏嫦娥而被贬下凡,投生猪胎,却贪吃太色,要与高老庄高家小姐成亲,唐僧师徒路过高老庄,悟空变化成高小姐戏弄八戒,最终将他降服,成了唐僧第二个徒弟。一路上,八戒秉性不改,除了贪吃、贪色、还偷懒、耍滑、占小便宜、进谗言,为此没少吃亏。沙僧,本为卷帘大将,只因悟空当日偷吃蟠桃,将王母的蟠桃会搅的乱七八糟,受此连累,沙僧被贬下凡落入流沙河成了妖怪,待师徒三人经过流沙河,与悟空八戒打了几百回合,后经点化成为第三个徒弟,一路挑着行李,任劳任怨,却没主见,本事也没二位师兄高。

师徒四人的形象鲜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四类人物形象。唐僧代表了统治阶层,身为师傅,教导三位徒儿,降妖除魔、挑担化斋全都是徒弟去做,他只需要等着就可以,被妖怪捉走有悟空八戒解救,还有各路神仙。悟空结果了白骨精、强盗的性命,唐僧却认为他滥杀无辜不分青红皂白念紧箍咒,甚至撵走悟空。

悟空的形象,代表了叛逆学子。闯阴曹地府修改生死簿、上天偷吃蟠桃、大闹天宫,然而当被压入五指山,戴上了紧箍咒,则改变了性情,变得逆来顺受,即便师傅无理怪罪,也兢兢业业护送。降妖除魔,遇到不好惹的妖怪,前往天庭去搬救兵,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神仙求情,将拐走师傅的妖怪待会天庭而也只得答应。这多么像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即便性情乖张、叛逆,一旦誓要参加科举,就等于被压在五指山下。一旦考中,中了举,步入官场,那就仿佛被戴上紧箍咒,事事都得看脸色,收敛之前的性情,夹着尾巴做人。而能摆脱这样命运的'读书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书生在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当中比比皆是。

八戒的形象,典型的小市民的市侩形象,明朝商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从而产生了今天所说的小市民阶层。他们有自己的特性怕事、爱占便宜、爱传是非这些都在八戒身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贪吃好色,看到没人要的漂亮衣服就穿上,叫他去化缘却躲在一边睡觉,回来撒谎。在师傅面前说猴哥的坏话,遇见妖怪让悟空先打,自己等着打已经死了得,他因此也吃了不少苦头,屡次被抓入妖怪洞府.

沙僧的形象,则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形象,任劳任怨,老实巴交,一路上挑着担子,师兄去化缘时候看护师父,师兄去打妖怪时候看行李,偶尔也打一些小妖怪,但最终和师父,八戒一起被抓入洞府。

再看那些妖怪,虽说同为妖也分三六九等。级别不同,命运也有所差异。神仙的坐骑下界为妖,拿着神仙的法器,悟空奈何不了只得上天将它们的主人请来降服,它们便会原型,悟空想要一棒打死,主人求情,悟空只得笑着答应,由主人将它们带回天庭,而下界那些小妖则统统被悟空一棒子打死。九九八十一难,这些妖怪也是通过危险,诱惑来考验师徒四人取经的决心。

文学反映现实,折射现实。吴承恩老先生也是通过笔下的神话来揭露讽刺当时的现实。吴承恩所处时代为明中叶,阉宦当权,迫害忠臣。那些阉党对自己的手下姑息纵容,对异己百姓却加以排斥欺压此,作者将当时的朝廷化为小说中的天庭,将阉党纵容偏袒手下化为神仙为了坐骑向悟空求情。

经典的魅力不仅是反映和抨击当时的社会,也有穿越时代的光芒。《西游记》流传几百年,依旧受欢迎的重要一点除了它神话故事,儒释道的思想,还有就是它留给后人的警醒作用。《西游记》在当时以古讽今,以神话喻今,它穿越几百年后到了当下依旧有此作用。中国几千年来,都是遵守孔老夫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形成人治社会,与西方的社会制度有所不同。西方治理社会秉持着启蒙运动中继承发展和创立的契约理论与法制精神。我们依靠的是人情,我们在管理社会时,讲求的是依靠各种关系。《西游记》给我们提了个醒,依靠人情,难免会姑息纵容手下犯罪,做出对百姓不利的事,魏征曾对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在历史上屡次被证明。因此,当手下犯罪,作为上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一视同仁,让犯罪者受到严惩,只有将人治变成法制,依靠法律的力量和契约精神去管理社会,法律应是每个人头上的紧箍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官再大,不论你是谁手下,只要触碰法律,王子与庶民同罪,严惩不贷。唯有做到这一点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这在我看来是西游记最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