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VS理性
虽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说法,但就人类的发展史来看,理性有着情感难以比拟的优势。因为人类的愚蠢,发动的一场场无谓的战争,无数生灵涂炭。就因为人类的情感。就我自己看理智远重于情感,这也是人类之所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情感很重要,但凡事都有个度,理智也罢,情感也罢,必须是适度的。这个也是无数先哲找寻的目标吧
二、电影***理智与情感***观后感
这是一部主题有关爱情与面包的电影。故事一开头,就介绍了老庄园主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遗产大部分包括诺兰庄园留给儿子(约翰)所有,其后娶的妻子和女儿们仅得每年500英镑,同时老庄园主要求儿子许诺要帮助他的继母和几个同父异母的姐妹,让她们可以嫁人,安逸的生活下去。而这个儿子当然会一口答应,至于后来如何帮助,就从一次性给3000英镑降到1500英镑直至每年的100英镑到最后的偶尔给个20英镑。接下来的剧情就是约翰和芬妮入住诺兰庄园,而原来住在这里的戴母女一家只得被迫离开庄园。而在他们接手诺兰庄园之时,芬妮的大弟弟爱德华费洛斯的闯入,使得戴家大女儿爱琳娜与他产生了一段感情,在这段感情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暧昧的情愫,由于爱琳娜的感情内敛,故事借助小女儿玛格丽特的丢失与寻回使得两个人在精神上有了和谐交流的契机,然后又经过一系列的故事,两个人深入地聊天,爱德华费洛斯向爱琳娜倾诉自己的境况和抱负等等,两个人就相爱了,很自然的,平淡如水。可是背景的悬殊差异使得两个人注定不能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因为故事借芬妮的口说出了如果爱德华费洛斯没有和门当户对的人结合,就会得不到分文的遗产,而这自然而然成为横亘在爱情之间的最大的障碍。恰在此时,约翰爵士(此约翰非彼约翰)提供巴顿小屋成了母女们的退路,这里也变成了豪妇乡绅们解闷的场所。
爱情是什么?就像玛丽安所说的,像爱琳娜和爱德华那样相敬如宾就能满足吗?还是玛丽安所一直追求的热情奔放的爱情?我相信观众也会有这些疑惑的,故事的发展合乎大家的猜测,玛丽安同时遇到了两个男人,第一个是布莱登上校,布莱登被玛丽安的歌声所深深吸引而喜欢上了她,而玛尽管知道布的意思,却因为布与自己理想中的恋人不一致而忽略了他。同时布也因为自己的不幸的过往而内心怯弱—因为前一段感情的失败造成的阴影使得他不敢于执坳地追求自己心中所爱,而只得默默的关注着玛,从这里引申出的布莱登与前任女友的遭遇让我们也可从中一窥当时上流社会的残忍,女子没有财产就只可以依靠找个富有的人嫁了,否则就会她一样堕落风尘,下场悲惨。出现在玛丽安面前的另一个男子却是能够使她释放热情的男子—约翰卫乐比悠悠(强烈怀疑作者和叫约翰的有仇,不然为什么故事里的坏人都叫这个名字),两人的邂逅颇具诗意而显然这个人也很会迎合年轻女子的心,幽默风趣,有风度、有礼貌、有活力、机智而富同情心(故事里的玛和她母亲的原话)。
故事进行到这里大家就都会认为这样一个绅士是可以和玛发展一段纯纯的爱恋。可是这里作者却借爱琳娜的话埋下了一个伏笔:玛和她母亲的—话不多却句句重点(爱琳娜的原话)。请看清楚这句话在约翰将玛救回然后离开的时候说,再联系玛和母亲的对话,我们轻易的就可看出里面的反意。爱琳娜说这样的话无疑是给兴致上的玛浇一桶冷水:看人不能光看表面,也许有人会认为爱琳娜过于冷静和理性了,是的,故事里的爱琳娜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但是在爱情的世界里,到底是感性还是理性才是好的呢?作者借机将两位女主角爱琳娜和玛格丽特做了深度对比,同时也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如此截然不同的两姐妹到底谁能收获真正的爱情?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玛丽安向约翰爵士打听有关卫乐比的情况、嗜好等,从这里我们又了解到艾伦汉是距此三哩外的小庄园,是卫乐比的亲戚将要留给他的财产。
卫乐比的浪漫和善解女人意促成了两人的所谓的“心灵契合”,当然我并不是说卫乐比对玛丽安就没有感情,相信一开始他对玛是有着真情实意的,只是他的感情太肤浅和流于表面,经不起时间的推敲,世事的考验。而爱琳娜的略显酸味的讽刺话语“你们谈了莎翁和其他诗词,等你知道他对爱情的看法后,你们就没有话题了”,玛丽安的“我想我的确不矜持,我应该只谈天气”,再一次将姐妹两的迥异的个性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两姐妹互相了解又互相矛盾。爱琳娜将自己的感情深埋于心,而不露声色。这是她的优点还是缺点?固然她可以很清醒的看到一个人的内心,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这也造成了她所爱的人不能从她的反应来很清楚的意识到她的感情所在,而这个是恋爱最大的障碍—爱情是不能靠猜的,必须一五一十的说出来或做出来。虽然我们说真正的爱情是隐藏不了的,但谁也不是圣人,能够不靠肢体语言轻易的读懂他人的心事。反观玛丽安和卫乐比,两人之间的互动就非常明显,从最初的送花、画剪影,到剪发丝、策马狂奔,恋爱的幸福和喜悦溢于言表。
爱情有的时候是很折磨人的,有人为了爱不顾一切,有人为了爱态度谦卑到低到土里去—就像布莱登上校对待玛丽安一样。而布莱登与爱琳娜的谈话就是作者预测玛丽安的爱情命运之路的前兆,也是作者暗示玛丽安爱情的夭折。上流社会的人的虚情假意和乡绅们的孤陋寡闻没有学识同样的让人作呕,但是至少这里有着笑料可以让乡绅们解闷,也可以让灵魂孤独的人释放一下权作笑料,暂且把这里当成戴家姐妹们的避难所也未尝不可(也只能这样了)。同时在玛丽安与布莱登的相处之中,那位约翰爵士的太太到是说对了一点:所有的追求者都需要有人推一把。而在这里约翰太太的隐语道出了两人同病相怜的境况,一个失去了爱人,一个失去了财产;尽管彼时玛丽安对布莱登完全没有兴趣。在举办宴会的时刻,布莱登收到了一封来自伦敦的信而匆匆离去。从布莱登的反应来看是出了大事了,但是故事这里并没有说出是什么事件—作者也没有机会来表达,直至后来玛丽安被卫乐比遗弃我们才知道这是卫这个风流种子种下的又一枚爱情债—布莱登收养的前女友的遗孤怀了卫的孩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卫乐比是一个感情丰富而行为举止轻佻的人,或者说在感情的问题上,不太良善。当然玛丽安追到伦敦去只得到了一个结果:被冷酷的抛弃,卫乐比即将迎娶身价5万镑的盖小姐为妻。我们可以感受到玛丽安的绝望和痛苦,却也无能为力。在卫乐比如此冷酷的对待之下,为背叛的爱人找一个想像中的借口是多么的无奈,这叫人情何以堪!—“他没你想象中那么‘坏”“常有暗示但没明说”“他没违背誓言”玛丽安的原话—一切的说话在这里都成了自欺欺人。
玛丽安的爱情如此,那么爱琳娜呢?地图集是寄来而不是爱德华自己送来表达出了爱德华对于他们感情的背弃。虽然这里用这个词语稍嫌感情放大了,可是也只能这么理解了,戴妈妈的.一厢情愿要撮合女儿和爱德华的好事在这里对于爱琳娜只是徒增烦恼,母女两的对话道破了玄机:没地位连买糖都嫌贵的女子怎么能要一位上流社会的绅士的亲睐,况且这里还有爱德华的遗产继承问题。既然问题已然出现,那么故事又将怎样发展呢?露茜(约翰太太的表妹)的出现完全是一个转机,可以说促成了两人的好事。露茜本和爱德华私定终身,可是后来也将爱德华抛弃,从露茜将她和爱德华恋爱的事情告诉爱琳娜所耍的小伎俩我们可以看出,露茜也不是那种很良善的女子,拼命想跻身上流社会的她选择了抓到手的救命稻草—罗伯(爱德华的弟弟)。作者将露茜与爱琳娜对比,这两个人在地位、身份、钱财等方面是大相径庭的,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性格—对于爱情的态度,而这就是导致她们走向不同的命运的因素。所以说,在作者这里,让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不同阶层的人的对抗,还有同一阶层的个人对于爱情的不同看法做法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可以说作者在爱琳娜的身上赋予了很多的美德:深刻、善良、有内涵,有风度,替人着想。而露茜显然对上流社会心存幻想,将自己与爱德华是恋人关系的事实告诉了爱德华的大嫂芬妮而惹来了一顿羞辱与打骂。
戴家姐妹俩在爱情这个恋爱习题中都遇到了困难。而在遭遇挫折时两姐妹相互支持,特别是在玛丽安重病时爱琳娜的悲痛和支撑另人动容。而爱琳娜凭借着真诚最终得到了爱人,尽管她的表现有些怯弱—“我们希望从别人身上找到幸福,却未必能够找到”爱琳娜的原话。布莱登的帮助使得爱德华能够当牧师,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事实证明玛丽安在爱琳娜态度的问题上的争执是对的—爱琳娜以为爱德华与露茜结婚了,而爱德华以为爱琳娜对他“只是友谊”“是我在拿良心来冒险”“我今天来并不抱任何期望”爱德华的原话,两人先前都阴差阳错的错过了对方。
玛丽安这边呢“但娶了我他会满足吗?”“纵然有心爱的人但身无分文”“可能很快会先考虑钱然后才是爱情”玛丽安的原话可以反应出她已经从当初的天真浪漫对世界存在幻想变成了一个会考虑现实基础的人—尽管这改变也是现实教会她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玛丽安选择布莱登上校是有那么一点不决绝,毕竟这是她最后的退路了,跟上一段与卫的感情比起来,这段感情未免要平淡低调很多,这与玛丽安的理想是有差距的。
还好最后来了个大团圆的结局,这让读者们都很欣慰了吧—影片结尾处在玛丽安与布莱登上校的婚姻现场外出现的卫乐比意味深长,至于他代表了什么,就由各位自己去猜吧~~~
三、苏格拉底和理性!
原来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苏格拉底
从哲学之父泰勒斯开始,古希腊的哲学家一直沉迷于世界本原(即世界从哪里来,或者世间万物由什么产生)的问题达一百多年,各种论说莫衷一是。
因而,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雅典兴起了一波怀疑主义的思潮,抛弃了对本原的思考,以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85年~前420或410年)为代表的“智者”们,转而探讨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秩序。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性质形态都是相对的,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感觉。
这时(公元前469年),即将影响西方世界两千多年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在雅典附近的一个乡村诞生了。其时,雅典正处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民主盛世,希腊古典文化高度繁荣。
苏格拉底年轻时是一个顽强而勇敢的士兵,多次参加雅典的对外战争,其体格和军事技能十分出色。
与泰勒斯等哲学家不同,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自然万物的内在目的(自然的本性),他称之为“善”。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能力认识自然的本性,因而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你自己”,从而开启了自然哲学向人本哲学的转向,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人间。
苏格拉底所讲的“善”泛指事物自身的本性,也是它们追求实现的目标,具体到人身上,“善”就表现为“德性”。“德性”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苏格拉底把知识和德性等同起来,“知识即德性”,从而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对宇宙不置一词,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伦理学之中。”(亚里士多德语)
“知识即德性”,因此,知识就是事物的本性,是事物的定义或概念,即“本质规定”,即事物在本质上“是什么”。对苏格拉底来说,认识事物“是什么”的途径就是“对话”,苏格拉底称其为“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天生就有的(先验论的萌芽),他只是一个知识的助产婆,帮助别人发掘他们本来就有的知识,其能力遗传自他的母亲(一位真正的接生婆)。
“知识即德性”,也就是“理性=美德=幸福”。从而,苏格拉底把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人之为人就在于其具有理性,能认识自己,人是理性的动物。从此,人与自然,灵魂(精神)与物质相互分离,人开始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物质的占有者,成为理性的经济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世间的神!
在中世纪(476年~1453年),以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家,试图用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
在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家,开启了以理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1724~1804年)则以对理性的三大批判而创造了其宏伟的哲学体系。康德把人类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讨论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即理性的认识功能;后者探讨我们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即理性的意志功能;联系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则是我们的情感,体现为美学(审美)和目的论的问题。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23~1790年)用“理性的人”创造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开启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经济社会!
今天,我们崇尚理性,相信“进步”,追逐“经济增长”;我们坚信人定胜天,我们把上帝驱逐到异域,把自然踩在脚下,把自己变成世间的神——自私自大、贪得无厌而不负责任!
现代哲学家,以叔本华(1788~1860年)和尼采(1844~1900年)为代表,开启了以非理性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叔本华认为人的理性是靠不住的,人的欲望才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尼采认为,生命在本质上是权力意志——一种想要征服、掌控、克服、支配的原始冲动和欲望,权力意志让每一个个体“成为你自己”,其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批判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尼采指出“科学主义世界观,即对理性、逻辑、科学、知识的迷信,相信凭借理性的力量,一方面可以穷究世界的真相和万物的本性,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和造福人生。”(《悲剧的诞生》)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提出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区分。价值理性是为了一种非功利的目标(宗教的、伦理的、审美的)而作的考量,譬如为了江湖义气而破财(疏财仗义),或为了某种壮丽的理想而献出生命;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
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中,工具理性占据了人类生活的中心,我们追逐物质,漠视精神。我们生产了人类历史上最丰富的产品,建造了最雄伟的豪宅,制作了最华丽的电影大片,开发了最玄幻的电子游戏;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各种严重的问题:物质至上,消费主义,贫富分化,社会焦虑;欲望膨胀,道德沦丧,内心空洞,娱乐至死;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气温升高,冰川融化……
哲学家鲁道夫·奥伊肯(1846~1926年)在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书中,描述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状态:
我们奋斗不已,坚持不懈,却毁掉了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的工作有着强大的破坏力,而这力量却指向了我们自己。尽管外界硕果累累,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空虚,生活的核心几乎无法持续了。现代文化影响着人类,人们整天忙忙碌碌,却找不到真正的幸福;人人都在讲述真理,可实际上都是在滥竽充数;许多人看上去很有思想,可对于实质性问题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今天,是时候认真反思我们的生活了,正像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们为了什么每天忙碌不停,为了什么每天压力山大,为了什么每天排队挤地铁,为了什么常常卑躬屈膝?我们为什么终其一都在寻找榨油机,以便榨干橄榄农的油水?我们为什么精神如此空虚,内心如此焦虑?我们为什么从来找不到自我,每天过着一种虚假的生活?我们为什么理想如此贫瘠,情怀那么荒芜?为什么不能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活着?
一个真正的人,生命蓬勃——有信仰,可以为之生、为之死,有梦想,可以为之奋斗,有理想,可以为之献身;精神丰盈——自由、灵动;人格完整——独立、自主;人性高洁——正义、善良;生活幸福——平静、愉悦、有意义!
参考文献
【英】阿曼得·德安格著恋爱中的苏格拉底:一个哲学家的诞生马灿林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1年6月第一版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4年7月第一版
【德】鲁道夫·奥伊肯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张伟左兰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第一版